有人說越懂事越受委屈,對嗎?

一萬次也不放棄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人們說某某人“很懂事”或者"太不懂事",從中明顯可以看出“懂事”是一個褒義詞,越懂事就越愛委屈嗎?我不這麼認為。我理解的“懂事”是“明理”的意思,是懂道理、講道理、明白道理。

懂事是有擔當的表現。

在家裡,作為年輕人,我們可以主動幫助家長分擔一些家務,可以讓著點弟弟妹妹,這是孩子懂事;作為中年人,我們多為夫妻的另一方考慮,主動承擔家務,呵護孩子,照顧老人,這是我們懂事;作為老人,我們可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工作忙碌的子女照管孩子,洗衣做飯幹家務,這是老人懂事。

在工作中,我們為單位考慮,多分擔一些工作,幫助同事;在生活中,我們幫助有困難的家庭,幫助殘疾人,幫助老人和兒童等等,這都是懂事。

我們做到的這一切都不是在受委屈,是我們對家庭的擔當、對生活的擔當、對社會的擔當。

懂事的人處事更得當。

懂事的人能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生活中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爭執吵鬧,融入了更多和諧的因素,夫妻間相敬相愛,婆媳間關係融洽 ;朋友間相處自然,友誼長存;鄰里間互幫互助,和睦相處;同事間互相關照,共同進步。

懂事能為自己贏得尊重。

因為懂事,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讚,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讓自己收穫滿滿的幸福,讓正能量傳播更遠。雖然懂事中有所付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的說越懂事越受委屈。

其實,我們需要懂事,需要更多人懂事,需要越來越懂事。


瑞姐的幸福


大家好!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就是個很懂事的人,處處體諒別人,處處為別人著想,寧願自己流眼淚、受委屈、受氣、受苦受累,也不讓別人難過受委屈。我來說說我在婆家受的待遇和委屈吧!我在婆家家裡家外的起早貪黑的幹活,但越是做越是得不到婆家人的好臉色,在婆家人眼裡我就是個傻子,我越是忍氣吞聲怕鬧矛盾,他們越欺負我、越看不起我,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在公公婆婆小叔子眼裡,我就是保姆兼童養媳和受氣包,我老公又是愚孝,從來體會不到我內心的痛苦和感受,我在他家受的委屈和待遇老公從來不聞不問,對老公說了也是遭白眼或者不理不睬,心裡那個痛啊!有過無數次離婚的念頭。所以說越是自私自利、厲害和愛作的女人,越是被婆家人高看和尊重,婆家人就越是怕厲害和不懂事的媳婦。




天使會降臨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家裡三個孩子,我是老大。五歲的時候有的妹妹,從那時候起我就沒了童年。家裡活多,爸爸媽媽忙著幹活,我就在家帶妹妹。我妹身體不好,需要一天三頓喂藥,我就得記著按時給她吃藥,還得學著做飯。那時候除了上學的時間我幾乎都是和我妹在一起,沒有獨自出去玩過,想著做家裡的各種事情,做的不好了,爸爸媽媽回來就有可能捱罵,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我也還是個孩子,也就才六七歲。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學會了看人臉色。爸爸媽媽高興了,我就鬆一口氣,他們不開心了,臉色不好看了我就小心翼翼,忙裡忙外,不敢吱聲。在後來的成長道路上,我看與我相關的所有人的臉色,有一個人不高興了,我就在心裡想是不是因為我。

從小到大我就一直都是外人眼中聽話懂事的乖孩子,可是他們不知道,其實我不想當乖孩子,我也想任性,我也想像其他人那樣可以肆無忌憚的生活,可是我做不到,因為我知道,我的身後沒有人給我善後,不會有人無條件的寵我,愛我。所以,我只能繼續做著乖寶寶,做著那個自己都討厭的自己。

如果有下輩子,就別讓我活的那麼討厭了吧[微笑][微笑]


懷喬一


人家說,會哭的小孩有糖吃。你越懂事,別人就越不怎麼去在意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覺得你一定可以理解,所以你會覺得委屈。

小時候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跟弟弟妹妹爭吵,這時候大人就會說,弟弟妹妹還小不懂事,你這麼大了懂事了該讓著他們。於是我們看著弟弟妹妹拿走我們心愛的東西,吃了我們愛吃的零食。

長大了談戀愛了,男朋友劈腿了,分手的理由是,你這麼懂事,離開我也一定能過得好,但是她沒有我不行的。於是我們看著男朋友離開,自己承受一切。

懂事不代表可以任由人傷害,不代表就要承受所有的委屈。


暖陽下的老姑娘


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正確。

我自己就是個例子,從小到大,我聽過最多的誇讚就是

“這孩子真懂事!”

於是,我一路懂事,一路被誇讚。

終於,在十九歲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當父母問我為什麼不願意吐露心事時,我發現我已經說不出什麼來了。

長久以來,我被教育要懂事一點。

“爸媽很辛苦,你要懂事。不要學別人家的孩子向家裡要東西。”

後來的我,上學報補習班也得自己一一比較,處處思量,生怕說出來的學費讓爸媽驚呼皺眉。

“我們家女兒就是懂事,知道爸媽不容易,從來不亂花錢。”

所以我很喜歡很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也得壓抑住心裡的渴望,假裝自己不在乎,以至於自己的人生錯過了太多東西。

“親愛的,我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女孩子,一直包容我,不對我提要求。”

男朋友常常掛在嘴邊的“懂事”,讓我在對他不滿時只能忍耐,但自己卻越來越不開心。

有人說懂事的人都很溫柔,但事實上這溫柔是在經歷了血淋淋的痛苦後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所以我說,我為什麼不希望你太懂事。

越懂事,越不開心。


鶴真吶


可能不全對,但是確實存在越懂事越委屈的事實的,而且有這麼一種人:因為習慣了懂事卻受盡委屈不自知。

前兩天我閨蜜問我“你覺得談了很多年的戀愛還需要求婚儀式嗎?”,我沒有回答她,後來她給我看了她和她對象的聊天記錄,記錄裡她對她對象說“求婚儀式我不在乎,只是一個儀式,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我來”。這麼一句簡單的話在別人看來以為這是因為深深的愛,但是我知道這是她從上一任那邊學會的懂事。上一任男朋友是她主動追求男生的,戀愛中也一直屬於付出的一方,因為喜歡男生所以一直遷,沒有享受女朋友該有的浪漫與愛情的甜蜜,卻受盡了單戀的痛苦,最終結束了一段不美好的初戀。現在的她明顯已經習慣了在愛情中懂事,她越懂事就讓人越心疼,而在她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她已經將她最初的熱情與完美愛情的追求置於內心最深處了,我不敢將它撬開,只願她的現任能發現這塊的缺失去把它找回來,再也不要讓她在愛情中委屈自己了。


花兒呀呀


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越懂事越吃虧,記得小時候被小夥伴欺負被大人看見了。不是來幫你而是說一句,你真乖,真懂事,在家裡連吃飯都要讓著點,父母同樣一句話,你真乖,真懂事,那怕幫家裡幹活也一樣的多幹點,還是這句話,你真乖,真懂事,為了得到這句獎勵的話,吃苦受累就不在話下了。


家庭祥瑞


我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為別人想的多,不被理解反被誤會時,特別委屈😣,不過我知道我也改變不了,天性使然,就接受自己吧。遇到懂我的人,就是我長長久久的真朋友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種,轉眼已經20多年,相交的三兩個朋友,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平平淡淡也是幸福


有人說,越懂事越受委屈,對嗎?

現實生活中,的確如此。

舉例說明:

閨蜜以前孃家,家境貧寒,姊妹四個,因長兄殘疾,她為姊中老二,她不得不承擔起老大的責任,照顧弟妹老小。

八十年代,她所在的村子,屬貧窮僻壤,那裡土地為丘陵黃土地,水土好,但缺水,收成靠天吃飯,故窮。

因貧窮,男孩到了成家年齡,娶媳婦難。一般貧困的家庭,若想為兒女成婚,就時興″換親",還有″三換"的。

所謂″換親",就是兩家兒子`姑娘與另一家的兒子姑娘,女方對換成親婚配。

顧名思義,″三換"就是三家的姑娘兒子,女方在三家中串聯互換結親成婚配。

說起來,這種求親結婚方式,有利有弊。

利在於貧窮人家的兒子打不了光棍,互換成家,彩禮兩家各自準備,無多無少,趁家之有,準備簡單省錢,各家兒子都娶上了媳婦,皆大歡喜。

弊在於,若一家結婚後,出了問題(家散了),另一家也會出問題(受影響,連帶散了),三串換親可能會間接毀三家。

書歸正傳,說說閨蜜的委屈與辛酸。

閨蜜上面有個哥哥一級殘疾,不能成家,下面一個妹妹,一個弟弟最小。

女姊妹倆到了成婚年齡,因哥有病致窮,恐影響了弟弟找媳婦難。

父母打算讓年齡大點的閨蜜先行找個人家結婚,留下妹妹再拖幾年,給尚未到結婚年齡的弟弟換親。

但妹妹不幹,父母只好讓妹妹先出嫁了。

閨蜜因與弟年齡上相差懸殊,去驗看了一家,閨蜜結婚年齡超齡七八歲,可以結婚,但弟距法定結婚年齡差五六歲,.......

無奈作罷。

後來閨蜜,經人介紹到縣城做臨時工,後又做生意,穩定後,就把弟弟帶到城裡上班。

為了照顧當時尚貧窮的父母家,為了進城紮下根,二十八九歲的閨蜜,只能委屈自已,在本縣城市中心,找了一個離過婚,帶一女孩的男人,......

男方家景還算不錯,有門面房與住房,.......

閨蜜竭盡全力,幫弟成家立業,自不必說,也沒少幫襯妹妹家。

閨蜜為父母解決了後顧之憂,攢的錢也全部幫襯了孃家。

閨蜜為幫孃家,與本就好喝酒,脾氣不好,又暴躁無常的老公起了矛盾與爭執,經常吵架,甚至偶爾遭老公暴力,......

二十多年過去了,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前幾年,閨蜜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因初涉生意場,經驗不足,做生意賠了錢,家中日子艱難,孃家父母,幫著出了點錢,結果弟妹知道後,攀袢子(惱恨她),........

近些年,父母生病住院照顧(照顧殘疾的哥哥),直到母親去世,妹在農村,基本不來陪床,弟稍幫替換陪下床,大部分依靠閨蜜跑腿送飯伺侯,.....

在父母眼裡,閨蜜心眼好,懂事顧家,善良,好說話,吃屈受累不計較,.......

但明眼人都明白,閨蜜吃盡苦,受盡了委屈,卻無處可訴?,........

有人說越懂事越受委屈,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如此。



莫言故鄉曉雪


有時候,懂事的人反而不如不懂事的人。

在A家庭裡,吃飯的時候都是有一個人提前盛飯,每個人一碗,開吃之前大家都坐好了再吃飯,講究嗎?不算吧,我覺得這是最起碼的尊重。吃完飯,大家會一起分工收拾桌子,打掃,洗碗……

在B家庭裡,吃飯的時候沒人會給你盛飯,他們的理由是誰吃誰自己盛飯。吃飯的時候等你嗎?不會,我先來我先吃,吃完了就跑,碗筷扔在桌子上,刷碗永遠是家裡媽媽的事情。

A剛剛來到B的家庭裡時,吃飯的時候給所有人盛了飯,結果別人沒有感謝反而說誰吃誰盛,那一刻A覺得自己很尷尬。吃完飯所有人都跑了,只剩下A一個人幫忙收拾桌子上的剩飯殘渣,但卻被說不用你弄,該幹嘛幹嘛去吧。後來A慢慢變了,因為無論她做什麼懂事的事情總是不被別人看到,反而當做理所應當,反而是那些平時不做事情的人偶爾做了一次就被當成特別懂事的人,A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所以說,什麼是懂事呢?在意你的人,你的懂事都是優點,在意你的人,你的懂事他都能看得到。不在意你的人,你做的再多,只會讓自己受委屈,受傷害。

懂事,是把雙刃劍,懂事,只給懂你的人。人生苦短,別委屈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