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打工難還是創業難?

茫茫人海9359


我覺得沒有難易之分,只是選擇的不同!

一、我們來看看上班狀態:打工來講如果是一般工作者,會覺得很輕鬆,但是你想成為行業人才或者頂尖人才你還是要付出更多時間跟努力的,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難,但是從思考點出發,除非你將這份工作當自己的事業來經營,你有機會成為業界頂尖人才。如果心態只是打工心態,那也充其量就是做個主管差不多了。這個過程中難跟不難看你的目標有多大,目標大當然任重道遠,會覺得難,但是如果是你發自內心的想自己達成這個目標,並獲得成就感或者樂趣,那何難之有呢?只有樂在其中了,當然這種心態的轉變需要轉化過程,人心是變化的。

二、我們來看看創業:創業如果你完全沒有任何資源,沒有任何基礎,只是有一些純粹的想法跟愛好,如果趕上市場機會或者看到未來的機會還是可以做的。這個沒有什麼難度,只是費用、技能、推廣、人員組建、公司管理等資源組合而已,但是關鍵是你要不要去嘗試,另外你所能承受的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如果心裡有定見其實也不算什麼困難吧,關鍵是你喜歡這個工作方式,創業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當然如果你屬於有固定客戶資源,不願意過著朝九晚五給人管的生活,選擇創業,並且利用個人資源快速組建公司及運營起來,那是非常好的一種選擇,比上班的工作方式要好,畢竟有機會財務自由跟時間自由。這樣看起來不難吧?但是還有一種就是沒資源、沒人脈、這種就會很難,因為每天要面對開設公司的各項費用,以及吃穿用度,會造成心理壓力,最終導致感覺很困難甚至困惑。

三、從馬斯洛理需求理論來講,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就是要先吃飽肚子,過上有保障的生活,對社會有貢獻,被人尊重,最後實現自我價值或者人生目標。但是真正做到這樣其實工作與創業是殊途同歸的,只是你的需求跟慾望要區分開,不要過分的慾望掩蓋了基本需求,導致無法得到內心的滿足,那就不是難不難的問題了,是目標模糊了。

所以無所謂難與不難,只是一個選擇,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曲線向前,福壽雙全!


李彬30046


在現今這個社會不管做什麼都有壓力,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選擇打工,只要目標明確,往往是可以成功的!

我是93年3月3號南下廣東的,因為當時自身條件比較差,一個高中畢業生當兵四年,可能自己當時也只有選擇做個保安。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州南崗做內保,工資低沒任何發展,一年後進入工廠在做保安的同時業餘時間學習了一些關於管理學方面的知識,三年後高人指點進入物業管理行業,此時,自己的目標就是在“朝陽”行業做一個真正的管理者!

從私企起步。。。記得那是1997年夏天,因為在書店很難買到物業管理相關的專業書籍,廣州購書中心我幾乎每週要跑一趟,偶然機會,公司老闆在香港託人買到一本《寫字樓管理》,當我在老闆辦公桌上看到這本書時就要求借閱,當晚簡單地把這本借來的書從頭到尾翻了個遍,最後突發奇想,乾脆就把這本書複印了。。。私企工作一年後,晉升為總經理助理職位,當時老闆對我非常信任和器重,私下建議我去參加物業管理經理資格證報名考證。

之後的幾年正是物業管理行業發展最快的時期,2003年我經過歷練和不但積累,非常幸運進入了一家有名的港企物業管理公司,並派駐成都市某高端甲級寫字樓盤負責該物業的前期管理工作。。。

當我從這家港企離職時,自己的經濟積累和社會資源以及從業經驗等原始積累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度,想想可以自己幹一番事業了吧!

然而,自己創業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行業的競爭,自身的經營能力,運營管理。。。當我深深領悟到管理和經營其實完全是“兩碼事”時,自己已經筋疲力盡,甚至是“傷痕累累”了!

其實,做好任何一件事,需要“悟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能力,甚至與眾不同的“本事”,這需要自己知道自身的“長”和“短”!打工也好,創業也罷,只有真正發現自己的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領域具有的特別能力,才能少走彎路,才能做一個最真實的自己!

但願每一個希望成功的人在人生的經歷中都是快樂的。。。





博弈夫


打工和創業是最近幾年以來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永遠談不完的話題,打工者都有一顆創業的心,而創業者卻懷念打工時的快樂。

以前,我也是一個打工者,一個月三五千的工資,可能連基本的生活都維持不住,更別說創業,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但身邊經常會聽到關於創業的故事,就這樣打工持續了6年的時間,可謂一毛不掙,一分不剩。

最終,選擇了自我創業,以前以為創業需要很多資金,人脈,資源,但從2010年開始創業之後,到現在10年過去了,其實發現創業只需要勇氣,只需要敢於邁開一步。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一個月薪3000的人,你的支付寶和花唄可以拿到10萬的額度,那麼10萬5%每個月的利息應該是5000元,這個10萬元拿出來之後買一輛二手的豐田凱美瑞,估且按10萬元計算,這個時候僱傭兩個司機,白天出去跑滴滴交給你300元,晚上出去跑滴滴,交給你200元,其他費用司機自己多出來是他們的,這個車應該是按專車計算,每天的費用不止這麼多,那麼每天你可以穩定的收益500元,一個月就是1.5萬元。

那麼,即使所有的費用以及需要給支付寶和花唄還的利息扣除7000元,憑空是不是多了8000元,加上原有的一個月3000的工資,現在你的工資是11000元一個月,如果你花唄和支付寶的額度沒有10萬,只有5萬,完全可以找兩個朋友同時來做這件事情,那麼你每個月的工資也多4000元。

以上這個簡單的例子,不需要你有駕照,不需要你會開車,不需要你沒日沒夜的付出,照常做自己原有的那份工作,你就是一個創業者,兩個僱傭的司機就是你的員工,自己想用車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用,有兩個人在外面不管颳風下雨都在幫你賺錢。

所以創業不難,打工更談不上難,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這就好比開車的罵走路的,走路的罵開車的,打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創業,但絕非混日子,如果在打工的時候沒有好的思維模式,既是創業也是失敗,所以在打工的時候,好好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創業的時候好狠,把握當前的機會。祝君好運


李生論金


創業難,打工至少旱澇保收了,可是創業一不小心就是負債。之前自己創業負債了四十多萬,現在一直在打工加上副業賺錢還債。雖然債務已經還完了。

但是創業,對於我來說,會做,但是絕對不會再去做重資產或者相對來說投資比較大的創業項目了,只會做一些輕資產創業。

我選擇的就是副業創業,因為那時候確實太缺錢了。利用打工剩餘時間做副業創業,每一天都在堅持,利用了所有的空閒時間,在這一年裡,沒有娛樂沒有休息,換來的回報就是現在副業月收入五萬多,負債四十多萬還完。

創業有很多種方式,最近幾年,除非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可以創業賺錢,否則就老老實實的打工賺錢吧兄弟,加油。


拼命的Li先生


打工難還是創業難,因人而異。對有些人來說,都難。如果有本事,打工收入也不錯,自己創業成功的幾率也會很大。如果沒什麼能力,打工不賺不到錢,創業就能成功了嗎?

……

我也經歷過幾次短暫的創業,被動的創業(陪暗戀的人一起創業,陪當時的男朋友創業),那時都很年輕,大學畢業20出頭的年紀。風風火火,幾個月的時間,就開了好幾家門店。找店面,裝修,這些花錢的事都是很容易的。後面招聘,培訓,做業務才是最難的。公司業務跟不上,房租費,水電費,人員工資這些支出壓在頭上,一年都沒有撐過。

……

不是人人都適合創業的。只有能抓住業務核心的人才可能掙到錢。這樣的人,無論是打工還是自己創業都可以混得不錯。對他們而言,創業和成功只是遲早的事。

……

對於許多人來說,只要還有工可打。就好好打一份工。創業需要能力,時機。創業的成功率也並不是很高。打工發不了財,但可以維持基本生活。

……

先回答這些,後期再跟進。



雯語嫣然1


你覺得打工難還是創業難?

綜合來看,我覺得創業更難一些。

打工有打工的難處,比如:有好的建議,老闆不同意;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效益,可自己得到的只是很小的提成;長期努力工作,可老是被上司壓制,沒有出頭之日;薪水上漲的幅度很慢,等等。雖然打工很難,但其實創業更難,原因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創業的風險更大。打工是付出勞動,取得報酬,自己不需要投資,也不存在投資風險。而創業,是沒有人給你發工資的。而且大多數創業需要投資,投資創業不能保證百分百成功。一旦失敗,你的投資將付諸東流,還有可能背上沉重的債務。

二、創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困難更多。作為打工者,你只需要把你的本職工作做好,即可得到報酬或者升職。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上報領導,請求領導的指導或幫助。不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可以不做。

而作為創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多,面對的問題更復雜。創業初期該怎麼入手,沒人指導你,需要自己去思考。找到一個好項目,但是找不到急需的人才,需要自己去解決。項目完成了,可甲方遲遲不付款,需要去跟蹤。公司效益不好,發不出工資,員工向你討薪,需要想辦法。公司做大了,股東之間有矛盾,需要去協調。這些都是創業者需要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更為棘手和複雜。

三、創業需要佔用你更多的時間。有些打工者,還在為沒有雙休,經常出差而抱怨。對於創業者而言,這些都是常態,再正常不過了。一年到頭沒有休息。別人吃飯,你可能在開個緊急會議。別人睡覺,你可能正在旅途中,趕去外地籤合同。週末,別人可能帶著老婆、小孩逛公園,而你則在辦公室陪著電腦處理工作。

創業會佔用你絕大部分時間,讓你只有很少的時間來陪伴家人或放鬆休閒。

四、創業給你帶來的壓力更大。創業者經常會為怎麼得到一個好項目,而絞盡腦汁;會為下個月發不出工資,而愁眉苦臉;會為自己的手下沒有處理好一個重要的事情,而心急如焚;會為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苦苦思考、徹夜難眠。

因為,很多問題到你這裡來了,就已經到頭了。你就得決策,就得想法解決,沒有退路。著名企業家任正非先生,曾經因為壓力太大,得過抑鬱症。可想而知,創業者需要承受的壓力有多大。

五、創業需要突破自我。創業可能需要做一些以前自己沒做過的事、不想做的事、不敢做的事。作為創業者,原本你不愛說話,你就得去多說話,因為有些業務等著你去談判。有些人你看不上他,但還得滿臉堆笑,因為他是你的客戶。有些飯局你真不想去,但還得硬著頭皮去,因為飯桌上有欠你款的甲方。

六、創業還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需要有很更強的決策能力和管理能力,需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與洞察力,需要有識人、用人、容人的本領,需要有堅韌不拔、百折不饒的精神等等。

綜上所述,相對打工來說,創業之路更加艱難、更加痛苦、更具挑戰性,九死一生。但只要你乘風破浪、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成功的那天一定離你不會太遠。


萬物共享世界


打工和創業是最近幾年以來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永遠談不完的話題,打工者都有一顆創業的心,而創業者卻懷念打工時的快樂。

以前,我也是一個打工者,一個月三五千的工資,可能連基本的生活都維持不住,更別說創業,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但身邊經常會聽到關於創業的故事,就這樣打工持續了6年的時間,可謂一毛不掙,一分不剩。

最終,選擇了自我創業,以前以為創業需要很多資金,人脈,資源,但從2010年開始創業之後,到現在10年過去了,其實發現創業只需要勇氣,只需要敢於邁開一步。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一個月薪3000的人,你的支付寶和花唄可以拿到10萬的額度,那麼10萬5%每個月的利息應該是5000元,這個10萬元拿出來之後買一輛二手的豐田凱美瑞,估且按10萬元計算,這個時候僱傭兩個司機,白天出去跑滴滴交給你300元,晚上出去跑滴滴,交給你200元,其他費用司機自己多出來是他們的,這個車應該是按專車計算,每天的費用不止這麼多,那麼每天你可以穩定的收益500元,一個月就是1.5萬元。

那麼,即使所有的費用以及需要給支付寶和花唄還的利息扣除7000元,憑空是不是多了8000元,加上原有的一個月3000的工資,現在你的工資是11000元一個月,如果你花唄和支付寶的額度沒有10萬,只有5萬,完全可以找兩個朋友同時來做這件事情,那麼你每個月的工資也多4000元。

以上這個簡單的例子,不需要你有駕照,不需要你會開車,不需要你沒日沒夜的付出,照常做自己原有的那份工作,你就是一個創業者,兩個僱傭的司機就是你的員工,自己想用車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用,有兩個人在外面不管颳風下雨都在幫你賺錢。

所以創業不難,打工更談不上難,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這就好比開車的罵走路的,走路的罵開車的,打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創業,但絕非混日子,如果在打工的時候沒有好的思維模式,既是創業也是失敗,所以在打工的時候,好好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創業的時候好狠,把握當前的機會。祝君好運


鬼信


您好,關於這個問題,我談一談看法。

總的來說,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都是一種謀生手段,只是在表現方式上有所不同,打工屬於被動行為,創業是主動行為,打工是個人行為,而創業很多要面對整體。

打工一般來說,無論是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通過自己的技能或者能力付出來換取勞動報酬,打工一般自己只幹區域性或者個性的工作。即使操心,也是有限度的,不會為了公司或者單位的前途過分擔憂。打工,自己只是個執行者,而不是決策者,所以風險就會小很多,壓力也會輕一些。雖然工資有限,但在現在社會只要有一技之長,也會有不錯的待遇,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缺點就是發展有瓶頸,只能成為配角,在個人前途和事業發展上有限制。

創業就不同了,創業相比風險就比較大,隨之,壓力也會很大。因為幹好了皆大歡喜,幹不好就會負債累累,難以翻身!創業就不是有一技之長那麼簡單了,需要從大方面全盤考慮。首先公司定位,發展方向,市場規劃,市場調研,市場營銷,企業融資,資金週轉等,不單單要有一個好產品,還要懂得資源整合,還要奔波於各個場合推銷產品,推銷自己,提高知名度!據調研,中國90%的創業者都失敗告終!但是,創業,只要選對了行業,對風險評估有個準確的判斷,還是能盈利的。更加上時間上自己可以做主,比較自由一些。發展好了也更能體現自己的個人價值,也會獲得更多的財富。這也是許多人選擇創業的原因。

其實,打工也好,創業也好,各有優缺點。至於難不難,說難都難,說不難也不難,關鍵是個人心態如何看待,以及對未來的自由包括財富自由的渴望程度!打工,雖然難些,相比較而言,更多的是體現在體力勞動上,安全感比較穩定。創業,更多是腦力勞動,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打工和創業,就像存款和股票,前者收益有限制,但穩定,後者,風險大,但收益有時也會很高。

其實說起來,有一句話叫,打工是為別人勞動,創業是為自己勞動,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難不難,在個人理解而已。就是說,相比體力勞動上,打工難,相比腦力勞動上,創業難。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





泰山一方


打工和創業都難,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又都容易。

我們先說打工難。對於一般普通的打工者,勤勤懇懇工作也難免需要看領導的臉色,一年到頭要為了完成業績、指標而奔波,勞累,加班加點,拿到手卻很有限,甚至還會因為各種原因扣除一些錢。總之就是有再多的苦,都只能吞在心裡面自己消化。

創業的難。難於起步,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可能缺技術,可能缺資金,可能缺經驗。任何的成功都沒辦法完全模仿,所以很多時候都需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需要走過很多彎彎彎道道,很多時候都想要放棄,但是另外一個聲音要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再熬一熬或許就能見到光明。可惜現實是殘酷的。沒有哪一個人的成功不是經歷千辛萬苦,千錘百煉。其中的磨難苦累,只有自己清楚。

但是如果我們用心去做好任何一件事就算你是一個打工的,凡事用心、積極、努力、上進。一定會讓自己迸發出與旁人不同的光芒。這時候你會受到領導的重視、欣賞、表彰,會升值會加薪。會贏得同事的羨慕的眼光。會得到家人的讚許和肯定。這樣的打工是輕鬆的。

創業也是一樣,雖然沒有容易的成功,但是一樣用心、積極、努力,有強烈的目標感和自我約束力,不達目的不不罷休精神,遇到再大的困難總是會過去的,總是會熬過去的。往往經過各種磨難以後總有一天一定會迎來一條光明大道,也許還是高速公路。會讓你在某個領域迅速積攢財富,收穫人脈,獲得讚許認同。可以再也不用為錢而發愁,這時候的人生在別人的眼裡是過得非常輕鬆的。這是經歷千錘百煉以後的輕鬆。


秦木


總的來說打工和創業都難,只不過是難易程度不同罷了。相對於創業而言,打工之難更易於讓人接受。首先,你只須遵守你所在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例如說,考勤、獎懲、工資福利待遇等等,其次,說白了,你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到時工資也就來了,不要太操心其它的事情。創業則不然了,房租、水電、各種證照等等,事無鉅細,業務不好如何繼續,業務好又要招人,招人又要開工資,安排吃住……千頭萬緒。創業之難何止於此,大環境、大氣候影響更大,找不準方向,路子走得不對,往往是滿盤皆輸,一敗塗地。當然,成功的大有人在,機遇和運氣還很重要。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個人的意見是找一家心儀的老闆,去打工吧,其中的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最後,祝願我的祖國早日走出疫情,戰勝疫情,春天己經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