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幾年如果古玩樣本輸入電腦庫,就象今天的掃一掃,古玩行會怎樣?

用戶902396359537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這不就是所謂的今後的大數據嗎,但是我感覺,收藏品當中的個性化確實是非常強的。同一時期製作的藏品,之後所處的環境不同,也會對藏品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出土的、出水的、迴流的,南方出土的和北方出土的還不一樣,傳世的和窯藏的也不一樣。看似古玩數量非常多,特別是這三四十年出來了很多寶貝。但是真正到每一類藏品當中,它的總數量並不大,也很難被大數據總結出來。但是大數據一定對古玩鑑定有一個很積極的作用,相信不久古玩鑑定將以一種新的模式呈現給大家。





博融收藏


古玩的本質是什麼呢?古玩這種東西在古代是文人墨客之間拿來章顯自己文化比對方高的一種吹牛用的物件。從這句話中就看出來古玩不是有錢、有權和一般人玩的東西啦!它的主要作用是古人在沒有現代生活條件下的一種高級別精神生活。當一個古代文人得到一件器物之後經過自己研究後與同好之間進行探討,以此顯示自己的學問之高從而得到一種精神滿足。這種通過長時間學問積累與研究得到的結果是何種感受。從中知道了該器物的前因後果與典故,做一個明明白白的擁寶人是多麼滿足的一件事呀!

反觀今日,大多數人不求甚解。只速求結果,把一件以文會友的事情弄成只重金錢的事來。不學無數只想花錢買結果本末倒置。完全違背了古玩原本的含義。把一個以知識為主價值為俯的東西結倒過來啦!如果都知道了結果還玩它幹嘛呢?完全失去了它的樂趣還有意思嗎?所以我認為不應該公開開展所謂的科學鑑定,而是還原原有的本性。使更多真正喜歡的人來參入其中,去除那些葉公好龍🐲分子的搶錢行為。才是正原清本之源。











金一閣


你這個問題非常好,在業內曾經有過這方面的討論,我們稱謂"技術鑑定"。目前主流的技術為通過C14斷帶法,對古玩的年代有了基本的確定,而你說的這種技術恰恰是在去年上映的電影《長安道》上出現過。而古玩的魅力也在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做假,仿製技術也是日新月異,與時俱進,讓人防不勝防啊。比如,你說的這種技術可以在框架加器形上讓買家放心,再加上C14可以斷代,可以說夠安全了吧。可是就是在幾年前香港一個大型拍賣會上就出現了這樣一件仿製品,用的紙是明代的舊紙,又用高清打印機與印刷結合讓其與原作品一樣。後來是一個專門做假的人捅破了這個事。你看"技術鑑定"目前看不管是大數據,還是化學加物理都無法真的解決吧。

我是山東一個拍賣公司的負責人,實際我真是非常希望技術鑑定能替代人工,但目前看還沒有成熟的方案。[微笑]


屢敗屢戰的創業家


再過幾年,人們的藝術修養會大大提高,對藝術品的要求也會不斷提高,因此建議我們這些先玩的,緊跟形勢不斷提高藝術鑑賞能力!





用戶石建設


我相信那將會更多人玩收藏!











木痴831


古玩是一種感性的東西,手工藝特點鮮明,單純機械設備很難做到完全鑑別,對於一些特點鮮明的器物品類來說,可能有用。後仿前、小窯仿大窯、頂尖高仿還是無法鑑別的;第三,古玩行是小眾行業,屬於高投資低收益且收益週期較長,除了國家行為,私人或者機構不具備這個能力。第四,在古玩領域,以人為本,機械輔助是很好的選擇


顯鯤樓


流水線生產出來的是日用品

大批量生產的產品是工藝品

只有手工製作做法的、參雜人文情感的才叫藝術品,所以藝術品多為孤本。今天已經把世界頂尖的作品輸了了電腦,掃一掃就可以看到各大博物館館藏精品。請欣賞甘肅博物館的藏品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4cf9df9721746e5a3a113ebfda0f96a\

風塵苦旅的花花宮子


好主意,有比較就有鑑別,貨是比出來的,如果有了這樣的圖度,很好

通者自通,懂者自懂,是個好事,都在陽光下。


i米和平


再好的AI也掃不出古玩來,累死它


閒話收藏


防偽性能可能會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