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丨​辽宁省科协:为抗疫复工提供科技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辽宁省科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应急科普、助力复工复产、组织建言献策、宣传典型人物等,全力为抗疫复工提供科技支撑。


发挥科协系统作用,抓好组织动员


省科协先后3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印发应急科普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征集科技工作者建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做好典型宣传工作等5个文件,动员全省科协系统、学会系统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协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履行服务职责,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系统联动,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全省科协系统积极行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投入抗疫复工当中。


积极开展应急科普,稳定公众情绪


组织全省科协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疫情防控、心理卫生、营养健康、饮食安全、畜禽管理等方面进行科普宣传和技术指导。全省2000余个“科普e站”发布图文视频5.9万余篇次,全省2.1万余名科普员推送科普知识14.5万余篇次,各地微信平台转载权威信息2700余条,报纸专栏刊发科普文章383篇,电视专栏播放科普知识114期,发送科普宣传单17.2万余份,张贴科普挂图1.1万余份。组织近百名相关学科专家通过V课堂工作群开展应急科普讲座,招募100余名心理志愿者开通10条热线服务电话。


强化协同服务,助力企业复产复工


开展“信息、技术、人才、科普”等四项服务,组织动员326个学会服务站、 262个企业(园区)科协,广泛征集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动员全省80多个理、工、农、医类省级学会针对需求组织专家委员会或专家进行线上研判、线上对接,组织全省800多家企业使用网上“助力企业(园区)复工疫情防控平台”、6000余家企业使用中国科协“绿平台”(企业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为200多家企业在平台上找服务、找设备、找专家、找技术、找资金提供服务。发挥科协组织作用,针对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设备运行、产品检验、原材料供应、市场拓展等遇到跨学科和跨行业的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助力服务。省创新方法研究会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仪器新型滤光器件已为多省配套供应近7000套。省环境科学学会研发的北方寒冷气候面罩、隔离衣已开始向湖北武汉批量保障供应。省机械工程学会研制出用于新冠病毒消杀、预防的“蓝百洁”消毒粉,已申报第二批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定向项目。省计算机学会联合奇安信集团,免费为会员单位提供“蓝信”移动远程工作平台服务。省机械工程学会以“尚云智能装备研究院学会服务站”为平台为多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设备和流动资金等配套服务。省自动化学会积极协调国家科技资源服务企业研发,确保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抗疫设备的顺利研发生产。省土木建筑学会协同沈阳建筑大学开发方舱隔断装置,快速投入武汉防控一线。省园艺学会等一批农口学会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村疫情防控,开展技术服务。


凝聚科技工作者智慧,做好建言献策


辽宁省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和区域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动员百余家省级学会,联系省内百余名院士专家开展专题调研和决策咨询,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形式,服务决策参考。已提出建议28条,其中3条得到辽宁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