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說的是普通話還是文言文還是說方言?

繡出一切


文言文相對的是白話,白話又分為各地方言,各地方言中首都所在地的方言就是官方白話。比如解放後的官方白話就是普通話,而普通話就是以首都北京地方話為基礎的語言。

為什麼不能只有白話,而沒有文言文?或者說,老老實實說話不好嗎?為什麼要誕生文言文?這是因為古人要傳遞信息必須要有載體。紙,公元4世紀形成,公元8世紀廣泛傳播。8世紀之前中國人怎麼留存長篇信息呢?竹簡。竹簡很重的,學富五車,是五車竹簡,其實沒多少字。鑑於竹簡攜帶不便,於是就要儘可能的減少書寫字數,所以誕生了儘量精簡語言的文言文。還由於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又誕生了一些虛詞來幫助讀者斷句。

一直到明代,造紙業特別發到了,才有了白話小說的誕生。這時候紙張足夠便宜,才能夠容忍囉嗦的白話記載和傳承下來。


徐如林本尊


文言文是書面語,一般不會用來日常對話交際。

日常交流多用方言和官話。

方言——漢語中的各個方言雖然語音分歧大,聲母,韻母,聲調各有特點,但是相互之間還是有關係的,從大多數漢語方言來說,從長江以北向北直到中國北部邊疆,向西南延伸到四川、貴州、雲南、廣西一帶,人們可以聽懂或大致聽懂相互之間的方言。

現在一般把漢語語音的發展分為 4個時期:

①上古音時期──先秦至魏晉(約公元前10~公元 5世紀);

②中古音時期──南北朝至唐宋(5~13世紀);

③近古音時期──元代和明代(13~17世紀);④現代音時期──清代至現代(17~20世紀)。

官話——古代是沒有普通話的,如果說遇到地域相差比較大,聽不懂對方的方言,一般說的是官話。每個時期使用的官話也不同。

周-將《周禮》及洛陽讀書音傳播到全國。

秦-標準語無可考,但是優化繼承了周文字。

漢-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準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西晉-承襲漢代,以洛語為國語。

東晉-遷都建康,洛陽雅音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隋-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

唐-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

宋-國語稱“正音”、“雅音”,仍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

元-法定蒙古語為國語(主要為蒙古族使用)),將漢語定為域內共同語言,稱為“天下通語”,元朝漢語語音的標準仍然是唐宋以來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原汴洛音。

明-中原雅音為正,明前中原地區經多個北方民族融入,江淮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官話遂以南京官話為基礎,南京音為國家標準漢語語音。遷都北京後,南京音調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正音基礎,而南京官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

明及清中葉之前-中國的官方標準語一直是南京音。

由於明至清代定都北京的關係,南京官話的腔調逐漸染上以當時北京方言為代表的北方話的腔調,清朝以來,北京官話逐漸分化出來,作為漢語標準音的官話從而逐漸分為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兩支。

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國語的地位。

民國初期,當時預定為官方語言的國音是南京話和北京話的結合,後來改為以北京話為國音。


詩酒半闕


從語言學的劃分來看,中國屬於漢藏語系,也就是用漢語和藏語的名稱概括與其有親屬關係的語系。中國為該語系語言使用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大多數民族為漢藏語系民族。

語言的演化是有一定歷史文化在裡面的,我們從讀古文古代文學著作中可以看出,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文獻都是以文言文來記載的,這裡面,文言文就可以理解為古代“官話”,也就是朝廷下達地方、記載縣誌和歷史文書的通用語言。但是在民間的交流,一般都是使用當地所通用的“普通話”,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會有幾百種方言的形成。

但是我們至今也會發現,中國國土面積這麼大,有些地方尤其是山村,隔了一個山頭,說話交流就會出現問題,但是一般情況下文字還都是認識的,這功勞可就要歸功於秦始皇統一文字了。

有了文字的統一,至於語言上的表達,就相對於自由許多,所以才會出現很多地方話,俗稱方言,比如閩南話、廣西平話、粵語、土家話、吳語、湘語、東北話等等。

如果沒有當初的秦皇統一文字,或許今天的中國大陸,會跟歐洲54國一樣,明明語言表達很接近,但是卻無法形成統一的國家。

語言和文字是文明的載體,也正因為歐洲的羅馬帝國沒有完成語言文字的統一,導致使用拉丁文的西羅馬帝國和使用希臘文的東羅馬帝國分裂。這也再次證明了華夏文明的智慧。

直到今天,古語言很多融入了戲曲和表演藝術中,比如越劇、黃梅戲、京劇等等,在這裡,也能一品古代人的語言魅力。


草竹道人


很多人以為古人在日常說話時也滿口「之乎者也」,擔心穿越回去不會說「文言文」,沒法和古人交流。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話文。

所謂文言文,是古人寫文章時用的書面語言。春秋以前,文言文與口語白話文的區別並不大,文言文實際上就是將商周時期的口語簡化後變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後的兩千年基本沒有變過。但口語白話文卻一直在變,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響,比如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所導致的語言變化。唐朝之後,白話文和文言文分離得更加明顯,人們平時說話和寫文章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那古人為何寫文章的時候不用白話文呢?這樣豈不是更方便讀懂嗎?白話文儘管容易讀懂,但真的不容易寫,因為用字太多。同等信息含量的內容,如果用白話文,會比文言文多出一倍的文字量。在紙張沒有發明前,古人在青銅器上鑄字、竹簡上刻字、絲帛上寫字,這些書寫材料都十分昂貴,而且書寫過程也很費勁。所以,古人為了省錢省力,寫文章的時候必須惜字如金,文言文這種精簡化的用語就體現了它的優勢。打個比方,您正在讀的這部書總共十餘萬字,如果用竹簡寫成,需要近三十斤竹簡。如果百萬字的長篇小說用竹簡寫成,大部分人是買不起的。所以,古人用文言文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省字控制成本。




大黃墅帝國自媒體


古代人說話肯定說的是白話,即各地的方言。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方言有很大的不同,要感謝我國的文字。我國的文字屬象形文字,因此,雖然讀音各地不一樣,但寫出來就差不了多少,不會引起誤解。

普通話,實際上就是官話。各個朝代的官話和京城所在的城市有關。全國統一發音的普通話,對促進交流很有好處。如果大家都不會普通話,上海人和廣東人如何交流?北京人和上海人也只能“筆談”了,曾有幾個留學生無法用家鄉話交談,只能說外語的窘態。

那我國的普通話是怎麼來的呢?普通話是從哪裡的方言演變來的呢?

滿人入關後,定都北京。普通話就是滿人學說北京話的結果,這一點也不奇怪。不信你到東北、內蒙,那裡的普通話是最標準的,實際上你教他們說北京話,說出來就和說普通話一般。

各地的人說的普通話,尤其是老人說的普通話,基本都能聽出來他們是哪裡人。說的普通話不標準的,外地人甚至聽不懂的,但本地人卻都能聽懂。這也從另一角度證明了普通話的來源。


寧儉堂徐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最主要的是要理解語言和記錄語言的文字之間的關係及各自形成演變的歷史。 拿漢族來舉例說明,漢族人是從什麼時候會說話通過語言來交流的,漢語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尚不可考。 而記錄漢語的最早漢字甲骨文大概出現成熟於三千多年前商代。 漢字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漢民族的進步。讓人們平常說的話能夠傳於異地,存於後世。由此漢語有了口語和書面語之分,即“說出來”的語言,“寫出來”的語言。簡單的說,口語後來又有了官話和方言之分,官話一般是當時政治中心的方言。剛開始,口語和書面語是沒有大的差別的。後來日常交流用的口語不斷髮生變化,而中國人有崇古傳統,書面語並沒有大的改變,所以就有了我們現在所稱的文言文。文言文其實就是當時口語的書面化,通俗的說,就是當時的大白話,只是現在的我們看不大懂了而已。 綜合以上分析,回到問題本身,古代人要麼說當時的官話,要麼說當地的方言。古代人寫出來的書面東西即是現在我們所稱的文言文,明清以後的白話文除外。


白衣布丁


古人寫的文言文是書面用語,而說話時用的就是白話。

白話因為地域的不同,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朝廷一般會制定官話,以用來溝通方便。由於在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在北方,所以往往規定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官話

因為時間和地域的差異,與古人對話肯定存在困難。

白話是指相對於文言文而言,接近日常生活語言的文字表達方式。從詞彙、句法、韻味等方面看,顯然與文言有區別的話。是平常老百姓會話所用的語言。古代的白話文經五四的現代白話文到現代文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現代人把西方的語法給它做了條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詞彙。

古代白話沒有標準,由於漢語各地的方言差異,衍生出多種白話。在清代之後戲曲的流行以及地區之間交流開始逐漸頻繁,最早被人們廣泛認識到並認可的主要有韻白、京白、蘇白、廣白四種,也稱四大白話。

韻白指的是中州韻,相當於明代主流官話《洪武正韻》,聽感類似於湖北話、湖南話和廣東話的雜糅,是明代的中原主流的官話。清軍入關後不久,將北京話作為官方用語,所以這種白話的出現也就越來越少。在清代主要使用於戲曲當中。

京白是以清代的北京話為準。因為當時滿清入關後,新的官話已經取代了明代舊的官話。包括在戲曲唸白中,雖然存在一些老的韻白,但是更多的是使用新的官話唱的。

蘇白是以清代的蘇州話為準,蘇白在當時江浙還是比較流行的。

廣白是以清代的廣州話為準,主要在兩廣地區流行。

官話,又稱官話方言,舊稱北方方言,官話方言是漢語的一個分支。現代的國語,普通話,也就是由官話演變而來。現代標準漢語(即臺灣地區稱的國語、現在中國大陸的普通話和馬新地區的華語),即以官話中的北京話語音為基礎。官話是漢語諸方言中分佈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話為母語,主要分佈在中國北方絕大多數地區、南方的四川中部、東部、重慶西部、東部、北部,廣西北部,雲南北部,貴州北部、東部,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區,安徽北部和中部,江蘇長江以北地區。


朕不死爾等終究是臣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是文學革命,文學革命的重要內容就是提倡白話文,於是一般的人就認為文言與白話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而且從來就是如此。如果從古代的歷史文獻與少數存留下來的一些白話文學作品相對照,這種看法不無道理。

這一點可以參考胡適的《白話文學史》與鄭振鐸的《中國俗文學史》便很清楚。 除此而外,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光緒皇帝留下來的硃批中就有從白話到文言的的修改。光緒十歲的時候,已經開始學習批閱奏摺。

其中有一份硃批原來寫著“你們作督撫的”應如何如何,後來又在旁邊用小字注著“爾等身膺疆寄……”,這就是從所謂活生生的口語變成文縐縐的文言的典型材料。再看元朝的白話碑,明太祖朱元璋立於孔府的碑石,都是皇帝官府的命令,但都是徹底的白話,與史書所載文言的詔書完全不同,的確證明文言與白話之間差異很大。

但如果秦漢上古看來,文言與白話未必就有這麼大的區別。換句話說,古人說話大多是文縐縐的,不大有所謂文言與白話的不同。 雖然古代的白話材料我們今天已經不易得到,但由於南方方言保留著古代漢語的形態,因此我們今天可以從方言口語中去窺測古代人說話的樣子。

以廈門話為例,在日常口頭語中就很多是今天所說的文言形態,如中國人最普通的問候語就是“吃了沒有?”,廈門話只說“食未?”。 問人家“有沒有?”廈門話只需說“有無?”如果問得詳細些:“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廈門話則說“到底有抑無?”這裡的“抑”字的用法,現在只能在文言文裡讀到,如“抑或”一詞,但卻正用於今天廈門地地道道的口語裡。

所以上古文獻中我們讀來不易的文言其實恐怕都是當時的口語。如果認為上面的實例過於簡單,我們還可以再舉出些稍複雜的例子來。 廈門人批評操之過急的人常說,“未曾學行,就要學飛。

”亦即還沒有學會走,就想要學著飛。“未曾”二字是典型的文言,但在廈門卻是口語。再有十數年前頗為流行的通俗歌曲“酒矸倘賣無?”,差不多所有非閩方言區的人都不知其為何意,但廈門人卻很明白這就是“有沒有空酒瓶可賣?”的意思。

將無字放在句末,又用上“倘”字,是文言的表達方式,但至今卻仍用於方言的口語中,可見文言與白話在古代相去的確不遠。當然,廈門人本身並未意識到他們說的話其實就是古代的文言,因為現在“抑”寥紜鞍?保?拔叢?鋇摹霸?倍寥簦?ing〕,就連說話者自己也不知道說的是這些字眼了。

其他方言也有類似現象,不遑多舉。 五四運動時期,對傳統文化的批評至為激烈,先知先覺們多認為文言是統治者創造出來愚弄老百姓的東西,甚而認為漢字的難學難認也是治人者有意為之,因而有人至於主張將漢字丟到毛廁裡頭去。

其實平心看來,文言與白話的差異以及漢字的繁難複雜本來是語言文字的一個自然發展過程,也就是說,隨著社會的發展,要形容的事物越來越多,要表達的感情越來越豐富,語言文字也就發生了從簡到繁的變化。 上古時代多是單音節詞,亦即一字一詞,為了表示更多的內涵,一是增加漢字,二是出現雙音節詞乃至多單節詞;在口頭語言方面也是如此,越簡單的話越容易含混,於是用詞時就不但增加了音節,而且改變了表達的方法。

這些改變不但是漢語本身發展的緣故,還與外來影響有關,魏晉南北朝以後,由於佛教文化的東來,雙音節顯然增多。 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斷南下,也肯定要對口語的表達方式有所影響。人隨時隨地要說話,但不是時時刻刻都要寫文章的,顯然口頭語言的變化很快,書面語言的變化就比較慢,因此逐漸地,文言與白話的距離就越來越大,以至於到後來,文言白話明顯為兩途。

其實文言本身非無變化,我們只要看看《尚書》裡頭那些詰屈聱牙的篇什與清末的新民體文章的差距,就可以瞭然了,但這種變化與白話的變遷比較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在文言與白話距離逐漸加大以後,識字者與文盲之間,上層社會與平民百姓之間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了,既能說白話又能識文言者,自然比只能講白話而寫不來文言的人要高一等了,於是人為的差別又更加大了方言與白話的距離。

白話文並非從五四運動起才有,晚清已經有不少人將口語寫成了文章,新文化運動的偉大功績在於使文言文在二三十年間很快就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了白話文的一統天下,現在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差異幾乎已經不存,但會寫典雅文字的人也沒有了。


隨鴿遊戲解說


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官方語言,都不一樣的,史書上都有記載,比如說大唐雅音,就說的是唐朝的普通話 ,至於怎麼說,誰也說不清楚,就像宋朝普通話該怎麼說,按照地域來分析的話,那宋朝首都在開封,應該是河南話是官話吧,但上次中央電視臺有個節目,就利用智能電腦還原了宋朝的官話,聽起來好像是江浙那邊的方言,不一定準確,但好歹是個參考吧,如果真要搞清楚,那就想辦法回到過去,去瞅瞅不就得了,所以,現在就可以好好努力,爭取有生之年發明個時空飛行器,回到過去看個夠。加油。


亮哥轉身


其實在古代雖然沒有普通話,貴族之間也要專門學習一種通用語,這就是從先秦時期開始在諸侯大貴族之間普及的雅音。但是具體雅音是按照哪種方言來發音的卻因為歷史太久遠而已經無法找到正確的發音方式。

秦國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開始統一文字,當時的官方話是陝西話,但是卻並沒有推廣於全國。各地還是說著不同的方言,但是從秦朝開始,應該是定都在什麼地方,就以什麼地方的語言為官方語言,人人都要向此靠攏。

唐朝的官話據歷史記載是融合了洛陽口音的切韻,這不是皇帝定的,而是隋朝的大學者們經過考證後奠定的基礎。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中原人為了逃避戰亂而向東南沿海遷移,所以當時唐朝的雅音保留了一點客家話和潮州話。

到了宋朝因為定都開封,當時的雅音就是河南話,滿朝文武夸人的時候,滿口說“中,你真中”。元朝時中國歷史上接受漢化最少的一個朝代,從皇帝到大臣說的都是蒙古話,他們連漢語都不會說,就更別提普及官話了。

而到了明朝,因為建都南京,所以南京話成了官方語言,當時學生在國子監搖頭晃腦的讀書用的都是南京話。而隨著明朝遷都北京,又將南京話帶進了北京城,到了清朝,滿族雖然有自己的語言,可是接受漢化的速度卻非常的快,當時很多當官的還是講南京話,但是當時的官話裡已經融合進了更多的北京腔調。

清朝末年,曾有語言學家朱文熊將各省通用的語言定為普通話,而官話因為不止是當官的會說而失去了原本的含義,所以被改稱為了國語。新中國成立後開始推行普通話,曾經的官話洛陽話和陝西話據說都參加過評選,可是最終還是將普通話的標準音定為了北京語音。這才形成為了我們現在所說的普通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