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大家對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生命有敬畏心嗎?有何感受?

姚社朝


通過這次血的教訓,國家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加大處罰力度,那些亂人更加顧忌,不敢以身試法了。


小豬舉花傘



老六212788


雨果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縱觀近幾十年,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頻現、熱帶雨林減少、人類傳染病流行,新病毒產生等,都是我們人類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的慘重代價。我們曾經狂妄的認為我們是世界的主宰,殊不知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卻如此渺小和脆弱。而這次疫情的大爆發,再一次敲響了全人類應敬畏自然的警鐘。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我們的一切都是從自然中提取的,是大自然供養了我們,我們唯有對大自然隨時保持一顆敬畏的心,才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才能享受大自然對人類如同母親對兒女般無私的饋贈:陽光、水、空氣,溫度等,雖簡單卻無比珍貴!

敬畏生命。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的話道出了生命的輝煌和壯麗。正是出於對生命的敬畏,無數最美逆行者,負重前行,為我們保一方平安;正是出於對生命的敬畏,許多樸實民眾,兄弟國家捐款捐物,加油武漢,助力中國!當然,不僅僅只有人類才擁有生命的光輝,大自然創造出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哪怕只是一株小草,一隻小蟲,都是值得敬畏的生命。2003年,一隻果子狸引發了非典。全球感染八千多人,死亡900多人。今年的新冠疫情之嚴重大家都是知道的。時代的一粒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時代的一粒灰,吹起來就會迷了每個人的眼。誰都不能置身事外。敬畏生命,不捕殺、不食用野生動物,保護動物的安全,守護動物的天性,只有這樣,人類的小家才能美滿幸福,世界的大家才能和諧共生。


也聊影視


各種各樣的寵物

出於喜愛和好奇,一些人將野生動物當做寵物飼養或觀賞,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及獸類等,我們稱之為異域寵物(“異寵”)。它們可能來自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後代,且往往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

所有的野生動物,都不應該作為寵物來飼養。將野生動物作為寵物飼養,會給野生動物帶來巨大痛苦,威脅野外種群的生存,也可能造成人畜共患病、生態入侵等風險陡升。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把它們保留在野外的棲息地。

飼養異寵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野生動物的生物學特性決定了它們不適合作為寵物飼養,它們的攻擊性、毒性以及攜帶的多種病原微生物還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影響。研究顯示,在調研的 1,410種人類疾病中,約有 61% 由動物性致病源引發。在目前已知的大約 200 種人畜共患病中,至少有 70 種與異域寵物有關。(已有的案例可搜索新聞,可見沙門氏菌、鸚鵡熱感染、毒蛇傷人、鱷魚咬傷等等。)

人類大規模圈養利用野生動物的歷史只有幾十年,而畜禽被人類馴化的歷史少則數千年多則上萬年。沒有任何研究證據顯示,現存的野生動物可以再被馴化,因為動物能否成功馴化是多種歷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個過程在現代無法複製。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圈養的野生動物在行為上有可能表現得馴服,但因為它們的基因沒有產生適應性改變,所以它們就沒有被馴化。

野生動物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對於人來講,應該與野生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是對人類自身的保護,要避免跟野生動物“親密接觸”。部分野生動物是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的宿主,如果人類違背自然規律,把野生動物用於娛樂、當作寵物、用於藥物,就可能增加這些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向人類傳播擴散的風險,並可能危及人類健康。有些病毒甚至對於人類是致命的,目前還沒有特效藥。

例如,蝙蝠身上可能攜帶100多種病毒,穿山甲、刺蝟、蛇等身上都有著大量寄生蟲,浣熊還是狂犬病的自然宿主。

但最重要的,是尊重人和野生動物的安全距離,不打擾,不接觸。野生動物也是人畜共患病,而不是消除消滅所有可能威脅人類安全的動物。

防止寵物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可以減少人畜共患病傳播的風險。

捕殺流浪貓狗對疫情是否有幫助?

首先,對於新冠病毒來說,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貓狗會感染此病毒,且尚未發現一例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貓狗病例。捕殺流浪動物,完全沒有必要。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部門和諸多媒體也已經對此明確闢謠。

我們再三呼籲大家不傳謠不信謠,保持冷靜、理性思考。對於已有的伴侶動物,不要遺棄,更不要惡意傷害它們。

這種撲殺行為只能加劇民眾對於寵物的誤解,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增加遺棄寵物的行為,讓流浪動物的管理工作更加雪上加霜。有關部門也應引導寵物主科學管理自家寵物,做好相應的防護和清潔。

特別是對於犬隻管理來講,撲殺行為會破壞當地已經形成的狂犬病免疫屏障,影響狂犬病的防疫工作。控制疫情的當務之急, 是有效防控人與人之間有關新冠病毒的傳播。

非典之後,部分地區對於對市場上養殖銷售的果子狸採取過滅殺行動。但這種“亡羊補牢”式的行為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只有從立法層面禁食野味,並加強執法監管,才能徹底根治“吃野味”這一陋習。

最後,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撲殺流浪動物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是一種虐待動物的極端行為,會引起當地居民的反感,引發不必要的爭議。

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雖然還需要更多證據證明穿山甲與此次疫情有直接關係,但是保護穿山甲已經刻不容緩。

穿山甲生活在全世界的51個國家之中,而它們在這些國家均被列為瀕危物種。據估計,在2000年到2013年期間,超過100萬隻穿山甲被盜獵和交易。在2010年到2015年間,六個大洲的67個國家和地區總計上報了1270次穿山甲罰沒行動,總計罰沒了120噸穿山甲製品以及46000只個體。偷獵的原因是對穿山甲療效的吹噓和誇大,引發市場的巨大需求,導致全球範圍盜獵不斷。

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穿山甲鱗片有醫學功效,並且已經有替代的草藥正在研發中,但這依然沒有遏制對穿山甲的盜獵。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對穿山甲的種群數量造成嚴重影響。而這次疫情也進一步表明,野生動物的商業利用還存在很大的公共衛生隱患。解決這一黑色利益鏈條最強有力的唯一途徑就是禁止全球的野生動物交易,這也是防止致命性疾病再一次爆發的重要舉措。

不論是野生動物還是家養寵物,我們都應該用科學、正確的態度對待它們,保護它們。

吃野味,如何才能杜絕?

不管是野生動物還是伴侶動物(貓和狗),都是疫病的受害者,它們不應成為滿足人們口腹之慾的犧牲品。

對於吃野味的人,無非是追求虛榮,認為能吃到野味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以及受到無良商家的誤導迷信野味的所謂“功效”,此外還有受到好奇心趨勢,希望嚐鮮,其實野生動物的肉類無論口感還是營養都非常低。

杜絕吃野味,需要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並加強執法。各方需加強對民眾這方面的宣傳,引導公眾瞭解食用野生動物的福利問題及健康、生態、法律風險,使民眾摒棄吃野味的陋習。網絡平臺也應加強敏感信息的監管,不要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公眾也有責任和義務向執法機關舉報網絡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野生動物和伴侶動物不是食物,消費者應該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和伴侶動物,這既是保護動物,也是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面對家養野生動物,該如何處理

野生動物保護是一項公益事業,把野生動物視為資源並用產業管理的方式加以對待的做法,是當前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亂象叢生,各種違規違法活動屢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從疫病防控的角度,野生的和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都可以傳播病毒,都會帶來公共衛生的風險。當然,短期內野生動物產業會遭遇寒流遇到困難,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否則就會重蹈覆轍。另外,食用野生動物還存在食品安全、違反法律等風險。更何況,在當今社會我們完全並不需要通過食用野生動物來滿足對蛋白質的需求。

總之,食用野生動物弊遠大於利,應該徹底放棄,永絕後患。

食用野生動物的確有消費端的問題,例如,炫耀身份、地位、特權,歷史沿襲等,但當前真正驅動消費的推手,還是現行法律依然允許出於商業目的繁育和利用野生動物。因此不能把食用野生動物的罪責全部歸咎於普通消費者,否則就涉嫌為野生動物保護部門開脫責任、轉移問題。建議要吸取這次疫情的深刻教訓,要深入檢討和反思現行野生動物保護體制和機制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從長遠來講,應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才能防止類似的疫情再次爆發。

對於野生動物,最正確的做法就是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保護好它們的自然棲息地。自然環境是野生動物的家園,我們不應捕捉、購買、飼養、食用、接觸野生動物,發現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等執法部門舉報。

對於伴侶寵物,既然選擇飼養,就應履行相應的責任,善待伴侶動物,不遺棄,不虐待,滿足它們的基本需求。在疫情期間,做好個人和寵物的清潔防護。不要盲目的拋棄、驅逐乃至傷害它們。對於觀望中的潛在飼養者,在選擇伴侶動物之前要三思,不要盲目衝動購買、領養貓狗,不要把貓狗作為驚喜禮物贈予他人。只有確保自己和家庭可以照顧一隻貓、狗15到20年的生命,才是對它們和自己負責任的選擇。

  最後分享一些疫情下如何飼養寵物的小貼士:

如何對寵物進行消毒?

無論是否處於疫情爆發地區,飼主都要做好對自己和寵物的防護工作。

對此,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給出了八點建議:

關注犬、貓的健康,在日常護理中預防疾病,減少在此時前往獸醫診所的機會。

飼主從外面回家時,先用肥皂洗手後再接觸寵物。

攜犬、貓外出回家後,請務必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用溼巾擦拭清潔寵物的毛髮,特別是面部和爪子。定期給犬洗澡(不出門的情況下,貓不需要洗澡)。定期給犬、貓驅蟲。

儘量減少外出次數,控制外出時間。外出溜犬請飼主帶好口罩,避免前往人多場所,建議錯峰出行。如果有條件,也請給犬佩戴專用嘴套,儘可能防止它撿拾不明物體。

為犬佩戴牽引繩,避免與其他動物或人產生不必要的接觸。特別是儘量不要帶寵物到野外,降低跟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

不要讓寵物靠近其他動物的糞便,也不要隨意丟棄自家寵物的糞便。及時清理犬的排洩物,減輕社區衛生壓力,保持環境整潔健康。

定期清洗消毒寵物的用品,比如牽引繩、嘴套、水盆、食盆、貓砂盆等。

定期開窗通風,使用對犬、貓友好的消毒產品,適當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


白襯衫有話說


能不能真正的去山區農村看看。看看那些被野豬野雞搶奪的農作物。看看那些生活在山村的人們,時時刻刻看著腳下看著屋裡每個角落是不是有一條嚇人的蛇


豐林30


通過這次血的教訓,國家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加大處罰力度,那些亂人更加顧忌,不敢以身試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