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的兩種死循環,你掉進去了嗎?

  有一些東西是認知層面的,有一些東西是踐行層面的,認知層面的東西可以從別人那裡獲取,踐行層面的東西只能靠自己。打個比方,那麼多人都從讀了佛經,但為什麼沒有成佛呢?因為所謂佛法,就是佛陀修行的方法。凡人想成佛,可以參照著這種方法去修行,不是說你讀了佛經就成佛了。

  交易中有很多東西,經驗,膽識,心理,都是從交易實踐中才能磨鍊出來的,不是你讀了基本交易心理學,交易什麼學的書就能獲取的,其實這和佛法修行都是一個道理,個人的因果個人修,沒人能夠代替你。

01 交易中的兩種死循環

  如果你只是由於認知層面的原因,小賺就平,大虧就抗,從而導致了小賺大虧,那麼說明你想通過勝率來賺錢。但是我並不太建議你這樣做,很多時候,你辛辛苦苦好長時間賺了點小錢,都不夠一次虧的。

  我不太看重交易的勝率,我個人交易更看重盈虧比,如果你會過頭來看一下自己做波段交易賺錢的結果,你會發現,你的勝率並不高,基本上都在 35-40%之間,盈虧比在 2.5 甚至 3 以上。這是趨勢追蹤做隔夜交易賺錢,最常見的一種勝率和盈虧比的匹配結果。

  如果你的交易追求勝率,不想認輸,就像我之前所說的,輕倉+分散對沖+不止損,只要你能拿得住,最終每筆單子都能賺錢離場。可是你又抵住不住重倉的誘惑,堅持不住長時間不操作的誘惑。

  所以,你要慢慢放開膽子,你做期貨是來賺大錢的,別賺點小錢就跑了;另外,期貨交易勝敗乃兵家常事,倉位較重的情況下做錯了,不要死扛,下次再來,不然你賺點小錢就跑,錯了就死扛,永遠都是不斷賺小錢,然後一把虧沒了。

交易中的兩種死循環,你掉進去了嗎?

  我記得在塔勒布的書中有類似的這樣一個圖,像你那種做法,賺點小錢就跑,賺大錢虧了死扛,你就算勝率在高,高達99%,未來也是前功盡棄,黑天鵝永遠存在,你永遠也躲不過去。

  去年我和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們產業出身的,基本面很熟,做技術分析也很牛,採取這種交易手法,資產從小資金能滾到上千萬,但是你用不知道在哪個點遇到黑天鵝,把你打回原型。

  後來,他們改變思路了,不追求這種勝率了,而是追求盈利的量級,趕上一波大行情,一把大賺賺足了,比這種小錢不斷積累的更容易實現暴富。

  像你這種賺小錢就跑,虧大錢就死扛,這是一種不可能賺到錢的交易方法,只要你在交易,一定會遇到黑天鵝,一次失敗就會把你之前所有賺的錢都虧進去。

  還有一種情況和你相反,也是交易的死穴,邏輯上就不可能賺錢。他們是賺錢了從來不止盈,虧損了卻止損。這種人總想一口吃個胖子,開始浮盈,不止盈,然後回撤,然後浮虧,然後止損,割著割著本金就格沒有了。

  所以,你的那種交易方法,還有我介紹的這種和你截然相反的交易方法本身從邏輯上就說不通,不可能賺錢的。如果你的交易是走入這兩種邏輯裡面,一定要改,因為這個是虧錢的死循環。

02 交易心態的調整

  交易中總是有人賺錢,有人虧錢;有人抓住行情,有人錯過行情,你不可能抓住所有行情,也不可能賺到所有的錢,弱水三千,你能取到屬於自己的一瓢就不錯了。

  例如,你舉得這個玻璃的例子,你是節前空的,開盤跌停,打開之後,你平倉了,然後最終又跌停了,你覺得你賺的少了,開始後悔。

  當你賺錢少的時候,你想想那些虧錢的人,那些節前追進去做多的,今天開盤跌停,開板之後沒有及時離場的,最終又跌停了,他們的心理是怎麼樣的。

  你起碼還是賺錢走的,別人是虧錢走的。你想賺大錢,必須要有魄力,賺一點就跑,說明志向不夠遠大,或者缺乏魄力,有時候人的膽識或者魄力是在交易中鍛煉出來的,大虧大賺過之後,你就有那種膽識和魄力了,聽別人的故事,不可能獲得那樣的膽識與魄力。

  要麼你去鍛鍊自己的膽識和魄力,要麼當你覺得你賺少了的時候,你去想想還有那麼多人虧那麼慘找找平衡,你就不後悔了,人要知足。

  簡單來說,要麼是想辦法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大,要麼是想辦法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平衡。

走出交易中的死循環

  NO1. 交易之難

  交易這事,是世界難題,跟智商關係不大,就算牛逼閃閃,在某一方面天賦異稟,真正長期穩定盈利也是少數中的少數。

  首先是知難,可以說不管是高頻交易、還是中低頻交易,方法各有千秋,但到最後你會發現,其實殊途同歸。

  就像走迷宮,有9999條路都是死路,只有一條路是生路。這就需要從第一條路開始,不停的試錯,直到找到正確的路。

  交易這條道路,不是知易行難,而是知難行更難。最終能長期活下來的,可以說萬里挑一。七虧二平一賺只是以年為單位統計。

  NO2. 交易中的幻想

  我在學交易的前幾年,有過很多次 “ 靈光閃現 ” 的想法,也寫過很多不同類型的策略,每一次都以為自己找到交易的聖盃,但每一次廢然而返。就這樣反反覆覆,始終不得方法。我相信絕大多數交易初學者,都有類似的經歷。

  其實,只要運氣足夠好,或者你的策略恰好契合當前的行情,或者暫時抓住了交易所的漏洞等等......偶爾賺錢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千萬別把這種因素歸功於自己的實力。

  如果交易的時間足夠長,最終長期穩定賺錢的在於是否擁有正期望值的交易策略,並天衣無縫的執行。這種偶爾的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其實已經很小了。

  NO3. 線性思維

  大多數都以為考慮的周全勝算會高,其實這是外行思維。可以說成功的交易者其思維並不在這真實的世界。

交易中的兩種死循環,你掉進去了嗎?

  在交易的世界裡,一切都是概率遊戲,這種概率遍佈各種層面,並且是高緯度分佈。舉個例子,在市場中,有些重大事件或新聞,結果並不會對市場造成多大的衝擊。但有些時候,往往一些不足為慮的事件,結果造成市場閃崩。這些因素,並不是完全獨立存在的,並且這些因素並非只是單純的線性關係。

  NO4. 切勿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的共性,程序員在寫代碼的時候,可以讓代碼精進到完美。但在交易中,如果不能做到抓大放小,什麼都參考,是做不好交易的。

  大多人喜歡追求一勞永逸的完美策略,想面面俱到把所有的因素權重疊加,然後總結出一套遊刃有餘的策略,而忽視了盈虧同源這個道理。喜歡在策略裡面跳進跳出,還樂此不疲。所以交易者除了認識市場外,更重要的是認識自己!

  NO5. 放棄偏見

  在我看來,阻礙交易之難的,並不是市場本身有多難,而是充斥在人腦海中的自以為是。難在你相信你是個聰明人。

  客觀的講,人有什麼樣的經歷,就會有什麼樣的認知。那麼即便經歷再豐富,其認知程度也是有限的。真正的智者會明白自己的不足並認清自己。但大多數人萬事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根據自己的認知去判斷外部的事物。所以放棄自以為是的偏見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NO6. 價值數億的孢子理論

  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最複雜、最不可預測的就是市場。市場它就像一種有生命形態,像生物孢子一樣細微而又有活力的東西。

交易中的兩種死循環,你掉進去了嗎?

  人和它的關係就如同你用顯微鏡看載玻片上的溶劑一樣,你是在用一個高級的世界的目光來看待低級世界。那些低級世界的生命在你眼裡就像是一個被與外界隔離的花園,你似乎能看清他們一切活動。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東西是永恆不變的,那就是死亡。任何一個生命都逃脫不了,而那些有魔力的孢子也一樣逃脫不了。

  作為一個觀察者一定要清醒地知道那些孢子是另一個世界的生命,是脫離開觀察者生命的自由存在。所以觀察者只能去認識和發現它,卻無法干預和左右這些孢子 。也就是說,人永遠不能左右那些孢子的活動。

  一個觀察者必須瞭解自己和孢子之間的相互地位,絕不要去試圖做控制者,永遠把自己當作觀察者。

  NO7. 認識風險

  投機市場就像大海,充滿不確定性,各種食物鏈,各種陷阱,各種其他因素。你想打漁卻又不想承擔大海的風險,那是不可能的,我見過許多交易者,在這裡面進去,就再也沒出來。畏懼風險,一味地優化策略或者尋找新的策略,就是不想承擔風險。

  在畏懼風險的另一面,還有一種人,在交易中過多的暴露了不可控制的風險。永遠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

  NO8. 回到原點

  在我小時候,記得曾經在某處看過數學家華羅庚談讀書的方法,他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交易也如此,最開始的時候你什麼都不懂,然後你發現一味的蠻幹不行,自然會學很多交易知識,最後等你真正明白什麼是交易,你就會明白交易的要點就這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