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幹啥去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從1644年清軍入關算起,到1912年清帝遜位,清朝的統治長達267年,有過康乾盛世的輝煌,疆域擴展到1000多萬平方公里。滿族,這一來自關外的漁獵民族,人口迅速增加,遍佈九州大地。

但是,隨著清朝的滅亡,這麼多的八旗子弟去了哪裡呢?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幹啥去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第一個問題:八旗子弟有沒有逃出關外?

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中,最主要的是兩個:一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二是滿族建立的清朝。論影響力,清朝遠超元朝。

元朝被朱元璋滅亡後,蒙古人逃出關外,並建立了北元政權。到了清朝,蒙古族又重新崛起成為一個強大民族,蒙古八旗比漢族地位還要高。

那麼,清朝滅亡後,滿族人會不會跟元朝滅亡時的蒙古人一樣退回關外,重新過起了遊牧或漁獵的生活呢?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幹啥去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其實,元朝滅亡和清朝滅亡時的時代背景是不一樣的。

元朝滅亡南宋以後,採取了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幾乎是當奴隸一般對待,所以當朱元璋滅亡元朝後,蒙古人難以在中原繼續生存,都被趕到了關外。

清軍剛入關的時候,攝政王多爾袞頒佈“剃髮令”,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全國都留起了滿人那樣的辮子。但隨著清朝統治秩序的建立,滿漢差異逐步縮小,尤其到後期,滿、漢的實際地位已無多大分別。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幹啥去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所以清帝遜位的時候,滿漢之間,並不像元末的蒙、漢那樣嚴重對立,民國政府一方面採取了優待前清皇室的政策,一方面頒佈“剪辮文”,下令所有人將腦後的辮子“一律剪除淨盡,有不遵者,以違法論”。

所以不管是滿、漢,只要求剪掉辮子,身份則仍是國民。

所以,八旗子弟沒必要像元末的蒙古人那樣逃到塞外去。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幹啥去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第二個問題:八旗子弟到底去了哪裡?

滿清八旗和蒙古鐵騎一樣,在歷史上都曾是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然而一旦取得天下,八旗子弟和蒙古貴族一樣,墮落得非常厲害。

清朝時期,八旗子弟憑藉高貴的身份,佔有大量土地、財富,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很多都不學無術,漁獵社會的尚武精神也丟失殆盡,所以在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及對外戰爭中,清廷依賴的主要是綠營以及地方兵勇,如湘軍、淮軍等。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幹啥去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清朝滅亡後,這些八旗子弟遵守民國政策,不光剪掉了辮子,還脫下旗服改穿漢服。另外,赫舍里氏、章佳氏等一大批滿族姓氏,也都改成了漢姓。總之,只要是體現民族特徵的生活習俗,這些八旗子弟大都改掉了。

最早失去優待條件的那批八旗子弟,靠什麼謀生呢?他們主要是做些小生意,或打些零工,當時在北京一帶打零工的人,很多都是以前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幹啥去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此後,曾經風光一時的八旗子弟逐漸融入新社會,過起了平淡的日子。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