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雍正王朝》裡關外王爺逼宮失敗,卻沒被處罰?

歷史好奇怪


在《雍正王朝》中,關外鐵帽子王是一個頗具實力的存在。他們坐鎮關外,擁有相對獨立的軍事力量,腦袋上戴著世襲罔替的鐵帽子,可以說是滿清勳貴的代表,連皇帝都得避讓他們三分。




所以在粉碎了八爺黨的政變後,雍正並沒有下令懲辦這四個“從犯”。一方面他們是滿清貴族的利益代表,位高權重,處罰他們容易引發政治上的動盪;另一方面,他們的精銳部隊還實實在在地駐紮在京郊,一旦惹怒他們,後果將不堪設想。

雍正對他們的處罰,僅僅是知罪但不加罪,並罰抄寫八旗通志若干遍。這麼做的好處是:



第一,對他們略施小懲以正君臣之道,然後通過嚴懲胤禩等人來殺雞儆猴;

第二,恩威並用,令他們感恩戴德,未來還可以依靠他們完成整頓旗務的新政。



總的說來,皇帝雖然萬萬人之上,但也不過是利益集團的代表,雖然擁有權力但也不代表可以任性,他必須更加謹慎協調利益集團內部的關係,一旦眾叛親離,無人支持,他的皇位也就坐到頭了。從這點來看,雍正對四位關外鐵帽子親王的處理是合理的。


達摩說


“八爺逼宮”結束以後,對於和老八一起參和逼宮的四個關外的旗主,鐵帽子王雍正卻說:

知罪,朕不加罪,除睿親王都羅外,其他人罰俸一年,到理藩院把八旗通志各抄十本,帶回去給子孫們看,免得以後再提什麼“八王議政”。

這些人都參與到逼宮裡邊了,雍正卻只讓他們抄抄書了事兒,這也太宅心仁厚了。其實這樣處罰也有雍正的目的。



要知道本來朝會上是要討論新政的,雍正正為田文鏡,李衛這些人在新政中取得的成績高興,東親王永信卻站出來各種抨擊田文鏡成了酷吏,各種民不聊生。本來是來說整頓旗務的事兒,永信卻牽七扯八,抨擊雍正的不是。除了睿親王都羅欲言又止,其他兩位旗主也隨聲附和,拉開了“胤禩逼宮”的序幕。這樣咆哮朝堂,狀元郎王文昭都看不下去了,出來為雍正說話,被九阿哥胤禟罵的癲癇復發而口苦白沫。這個幾位王爺可是罪過不小呢。


在旗人中旗主的地位是相當牢固和神聖的,他與滿清的政治和江山社稷緊密相連,從後金到清初的幾十年,就連皇帝都是八旗的旗主,也是最大的旗主。所以雍正不處罰他們,也是為了關外的穩定,畢竟這一次雍正已經將關外旗主王爺帶來的將軍都關起來了,再處罰旗主,加上自己推行的新政,很容易弄的人心惶惶,反而不得人心。這次免了旗主的罪,他們感恩戴德,自然銘記於心。


雍正推行新政,整頓旗務在旗人尤其關外的旗人中很難推行,習慣了騎射的他們卻要拉牛種地。雍正這一次將老八胤禩,老九胤禟的宗籍削了,爵位奪了,賜名“阿其那”“塞斯黑”。這是給這些鐵帽子王一個威懾,“我自己的親兄弟,阻礙新政,帶頭逼宮,我都沒有放過,卻放過了你們,該怎麼做,你們自己想好了”這些個旗主王爺自然在回去以後,雖然或許不是實心實意,但是整頓旗務上他們肯定比原來上心好幾倍,不是馬虎交差,或者堅決反對了。


還有一點就是老十三的求情。老十三幫助雍正實現了逆轉,看著不敢說話的四個鐵帽子王,讓他們趕緊認罪。雍正和老十三坐了這麼多年兄弟,他自然知道俠義心腸,情深義重的老十三心裡在想什麼。他不想讓雍正在一怒之下,廢了這幾個鐵帽子王,一方面為國家社稷著想,為雍正著想,給雍正緩一緩氣氛,增加人氣。另一方面他也為四個旗主前輩求情,放過他們一馬,他們不過是被蠱惑過來的。


紅雨說歷史


《雍正王朝》中,八爺黨串聯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帶兵進京,以恢復“八王議政”祖制的名義向雍正逼供,並且一度取得了上風,但是張廷玉果斷挺身而出揭露了“八王議政”的騙局,為雍正積極辯護逐步扳回了局面,隨後十三爺胤祥拖著病重的身軀重新奪回了豐臺大營的兵權,最終將這場危機成功化解。

伴隨著逼宮行動的徹底失敗,八爺黨也難逃覆滅的結果,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被抄家治罪,而參與逼宮的四位關外“鐵帽子王”,三位被罰俸一年,一位安然無恙,可以說是從這場政治危機中全身而退,更是保住了頭上的這頂“鐵帽子”。

關外來的四位王爺犯下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行,雍正為什麼會如此輕易的就放過了他們呢?


當時的情況不允許雍正去嚴懲這四位“鐵帽子王”。

即便是這場逼供行動的主謀,八阿哥等人,雍正都沒有現場治罪,更不會拿四位鐵帽子王這幾位從犯開刀了。

這個時候雖然瓦解了八爺黨逼宮的陰謀,但是雍正的處境並不樂觀。八爺黨一眾會不會還串聯了其他政治勢力留作後手,控制京城九門和皇宮衛戍的隆科多在防務上做了哪些部署和安排,這四位鐵帽子除了駐紮在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馬,還有沒有其他兵馬跟隨,以及在前往京城之前,是否留下了其他安排。這些問題雍正都不得而知,而一旦這些事情卻有發生,那麼即便是雍正可以控制並且挽回整個局面,也將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這個時候雍正選擇了最為平和的方式,先把八爺黨一眾驅除出會場,將其與朝臣隔離,隨後監視控制了隆科多,之後便是恩威並用,讓四位鐵帽子王站在自己這面,保持對於皇權的尊重,同時,這也是安撫四位王爺,不要讓事態擴大,而激起不必要的動亂,要知道,這四位王爺可是手中握有兵權的真正帶兵王爺。

不處置這幾位關外的王爺,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兩個兒子,雍正還需要查清楚豐臺大營的兵權是如何被他們兩個弄丟的。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被動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弘時和弘晝丟掉了豐臺大營的控制權,自己失去了最為重要的保證,雍正要知道這其中真正的緣由是什麼。

與此同時,安排兩位皇子前往豐臺大營是自己下的命令,執行者又是自己的兒子,一旦四位王爺受到懲罰,必然也將牽連出自己的兩個兒子。不管是有心也好,還是無意也罷,這些事情都是家醜,不能公之於眾,一旦事態進一步激化,雍正也很難保全這兩個皇子,所以只能先穩定住局面,再做後續的安排。


雍正繼續推行新政,特別是整頓旗務上,還需要王爺們支持。

召關外的鐵帽子王進京,目的就是為了整頓旗務與整頓旗營兵務,但是由於八爺黨的逼宮行動,讓商討整頓方案的大會變成了聲討大會,整頓方案也沒有商量出個所以然來。但是雍正既然已經定下了這個方向,依照他的性格,必然會去全力推行與實施,而最終的實施過程,還是要依靠這些旗主王爺以及八旗貴族的支持與配合。

雖然朝堂之上,四位鐵帽子王的表現讓雍正感到非常的失望,但是也應該讓雍正感到“因禍得福”的是,正是因為雍正沒有對他們進行嚴厲的處罰,才能讓這幾位王爺們能夠感恩戴德,對於雍正之後實施的措施,才能更好的遵照執行,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皇帝不廢掉他們的“鐵帽子”要的就是他們能夠戴罪立功,而為了彌補自己的這次錯誤,王爺們也必然會欣然接受雍正的政策,帶頭整頓旗務。如若不然,新賬舊賬一起算,鐵帽子被拿下也就成為了必然。


幾位鐵帽子王認錯態度良好,還有十三爺的面子,讓雍正最終沒有對他們進行嚴懲。

不管是隨聲附和也好,還是真心認錯也罷,與八爺黨一眾憤然離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十三爺一句“還不趕緊向皇上認錯,難道非常逼著皇上廢掉你們頭上的鐵帽子”後,紛紛跪下認錯。

這裡面有著十三爺的面子,而剛剛經歷危機的雍正也已經是心率憔悴,他把所有的怒火都對準了八爺黨一眾,自然也就沒有嚴苛的處理幾位鐵帽子王了。


雍親王府


不被處罰是不可能的,只是時機未到,雖然在武力逼宮的最後時刻十三爺即時率領軍隊趕到,但也只能保證雍正在這次對決中能夠佔得先機,而不能徹底取得壓倒性的主動,畢竟在朝堂上支持八爺黨的人仍然佔大多數,四個關外王爺的4000鐵騎仍然駐紮在北京城外,控制北京城內軍事力量的隆科多企圖逃跑,但城內畢竟有大量軍事力量仍然是他的嫡系勢力,雍正一旦選擇在這個關鍵節點上非要拼個魚死網破,很可能會引起更加混亂的結局,所幸倒不如暫時和平收場,接下來再選擇各個擊破。



事實上在這次武力逼宮當中,三股反對勢力,即八爺黨、隆科多、關外八旗勢力當中,關外王爺恰恰是最不具備威脅的一股,要知道這三股力量當中,八爺黨長期以來想謀取皇位爭奪,隆科多代表佟氏家族牆頭草勢力,從來沒有真正打算跟隨雍正,只是根據國內鬥爭局勢不斷的尋找新的投靠目標,八爺黨常年不甘心失敗早晚要捲土重來,面對覆蓋全國的八爺黨勢力,隆科多也逐漸做出了戰略上的調整以至於在這關鍵時刻竟然放棄雍正投靠八爺黨,這兩股力量都是要徹底斷絕雍正生路的勢力,也許在這次對決中沒有絕對勝算的雍正會暫時選擇隱忍,但事後選擇秋後算賬是必然的結果,這兩股力量的首腦,誰也別想跑!



但來自關外的八旗力量,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作為滿洲人和本家親戚,他們始終都堅定地與皇族站在一起,只不過雍正推行的新政觸犯了旗人的利益,他們不甘心自己的利益受損,在八爺黨的挑唆之下才走到雍正的對立面,但考慮到八爺黨的下面覆蓋著強大的漢族勢力,對漢族力量格外排斥的關外八旗勢力也有所顧忌,所以在這次武力逼宮當中,他們根本不想推翻雍正,只是想推行所謂的八王議政制度,將清朝的國策制定變得議會化民主化,增加關外王爺的話語權,限制雍正推行新政損害旗人的利益,說的直白一些,八爺黨與雍正的衝突根本上是皇位衝突,而關外王爺與雍正的衝突僅僅是本家利益上的衝突,雖然關外王爺與八爺黨一度取得了聯合,但對兩股勢力的處理方式不能混為一談,八爺黨的鬧事絕不能姑息,但關外勢力還是要儘可能地以安撫為主。



所以在朝堂的發難過程中,關外王爺在提到新政推行的問題上,只是著重強調了新政損害了旗人的利益,對於觸犯八爺黨,把國內經濟搞得所謂的一團糟這些方面也僅僅是一帶而過,所以當朝堂大亂開始之際,敏感的雍正就已經意識到,關外的力量充其量是跟風起鬨不足為慮,甚至自己隨便調整一下政策在保留滿人利益的基礎上繼續推行新政,瞬間就會讓這幾個王爺反水,而真正的威脅恰恰是一直暗箭傷人的八爺黨,所以在接下來的言語衝突中,雍正只是不斷地暗諷老八深藏不露,而對關外四個王爺並沒有採取太多的關注,尤其是張廷玉的出場,引經據典的強調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出現過八王議政,從祖制上推翻了關外王爺所提出的觀點,瞬間就讓關外的滿洲力量啞了火,對於並沒有太大惡意的本家親戚,又是鐵帽子王的身份,再考慮到自己推行的新政也的確侵害了他們的利益,雍正在事後也沒有做出太多的追究,僅僅是罰款俸祿抄寫八旗歷史而了事。


遼寧資深球迷


“八王逼宮”失敗了,但是雍正並沒有實質性地處罰關外的四個鐵帽子旗主王爺,只是罰他們抄祖訓思過。這比起給胤禩等人改名字、抄家、圈禁,簡直就不能叫懲罰。


雖說對重大案件,主犯從嚴從重,從犯從輕。但是畢竟這四位都是切實參與了對雍正的逼宮,實質性地挑戰了雍正的權威,並且有了軍事行動。

比如東親王永信,正是他第一個跳出來攻擊雍正新政的。用叫花子做兩江總督的;說雍正殺清官廉吏,重用田文鏡這種酷吏的。然後兩位王爺睿親王都羅、果親王誠諾和異口同聲附和,只有簡親王勒布托沒有附和。

而當時原本雍正正在非常興奮地講著自己的新政試點取得的成績,想和各位一起商量下如何推廣新政;甚至想等會開完了,就立刻再專門針對旗務整頓問題,和四位旗主王爺再行商議。結果東親王永信直接開火,把雍正給徹底搞懵了,結果越聽越氣,質問他究竟是誰教他這麼說的?


按照這種形勢來講,把這四位旗主王爺鐵帽子全奪了都不為過。但是雍正沒這麼做,恰恰是他的智慧所在。

雍正把四位旗主王爺召進京城的目的是為了“旗務改革”。關外的旗主王爺,掌握著八旗留在關外的主要力量,本身既是改革的主要對象,同時又是主要的改革執行人。他們的支持與否,實際上關係到的“旗務改革”,是否能夠順利進行,是否能夠取得成效。

這就決定了在對四位旗主王爺的具體處理上,究竟是要實現懲罰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去實現“旗務改革”的問題?

很顯然雍正是一個睿智的改革之主,雖然突發“八王逼宮”事件,有點措手不及,但是在解決危機以後,立馬就以大局為重。


雖然沒有實質性地懲罰四位鐵帽子旗主王爺,但是可以通過處理胤禩等人,對他們形成威嚇與震懾,從而促使他們積極支持旗務改革。

另外雍正還有另一重考量,因為的確自己的改革觸動的都是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所以正如胤禩說的,滿朝文武,除了雍正親自為其掌燈的狀元郎王文昭,和張廷玉、馬齊兩個高官厚祿的軍機大臣以及快要死的胤祥,沒有一個支持他的。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改革的壓力有多大,所以雍正面臨的情況是多一個盟友,就意味著少一個反對者;多一個反對者,自己的改革阻力將有多大?

當然,很多網友可能更糾結於京外兩營是怎麼丟的還沒搞清楚,所以不實質性懲處,但是即便有這成份存在,也不是主要因素。


炒米視角


在雍正王朝裡面,八王爺勾結關外的鐵帽子王,雙方聯合起來向雍正逼宮,而且他們的逼宮行動差一點就成功了,如果不是十三爺在危難的時刻緊急抓住了他們安插在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裡面的人,情況就很可能不一樣。

在逼宮行動失敗之後,八王爺一系的人自然就遭到了嚴懲。其中八王爺本人就被雍正罵為阿其那,後來很快就幽禁而死,八王爺的重要助手九爺也被責罰的非常的嚴重。至於他們的家人也被抄家流放到遠方,可謂是很重的責罰。但是對於參與逼宮的四個鐵帽子王,處罰卻沒有那麼重,其中三個只是罰俸一年而已,另外一個基本上沒什麼責罰。做了這麼大的事情,居然還全身而退,讓人感覺到很不可思議。

這是因為當時雍正的主要對手就是以八王為首的朝中一派的勢力,雙方當時可謂是你死我話,早晚必有一戰。但是從關外來的這些鐵帽子王則不然,他們只是被八王爺利用了而已。這個時候如果雍正皇帝執意要嚴懲這些鐵帽子王的話,會造成打擊面過大的情況,這樣就會遭到太多的反對力量。當務之急是應該趕快處理八王爺為首的這些人,對鐵帽子王們應該採取分化安撫的措施。

還有一點關外的這些鐵帽子王都是一旗之主,在滿清八旗中擁有非常重要的話語權。而雍正皇帝上臺之後,採取了很多的改革,這些改革還需要很多的支持力量。當時雍正召集這些鐵帽子王們進京,就是為了取得他們的支持。所以即使出了逼宮這一出大事,雍正的強忍自己的怒氣,最終從輕處罰這些王爺們,希望他們能夠識相,從而能夠支持自己的改革。

而這些鐵帽子王們,也非常的識相,在看到情況不妙之後,並且經過十三爺的提醒之後,立馬向皇帝磕頭認錯。而鐵帽子王們當時支持八王黨一夥,並不是真的和八王黨一夥有緊密的聯合,而是因為雍正的改革損害了某些旗人的利益,所以導致他們有所不滿而已。所以雍正對於八王黨和鐵帽子王們應該分別對待,既然鐵帽子王們都已經服軟認錯,雍正自然也就不再追究,從輕處罰完事。

總之因為鐵帽子王們和八爺黨他們並不是一路人,所以雍正對他們的處罰就沒有必要同樣的嚴重,可以採取分化的措施,一方面進行打擊,另一方面進行拉攏,這樣更利於雍正皇位的穩固和施政的順利進行。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我看了這部電視劇好幾遍,對這段逼宮大戲印象相當深刻,相信許多吃瓜觀眾也印象深刻,畢竟,作為劇情,這一段實在是相當精彩:八爺黨誘騙雍正帝的兒子弘時,並串聯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帶兵進京,目的是要恢復“八王議政”祖制,以此向雍正皇帝逼供,八爺黨差點就控制了局面。

在緊要關頭,老十三胤祥重新奪回了豐臺大營的兵權,並被手下抬到雍正皇帝開會的現場,從而成功化解了雍正帝面臨的危機,真是相當驚險。折騰十幾二十年的八爺黨從此徹底倒臺!

上面說的是劇情,是編劇同志編出來的。實際上如何呢?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清朝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代曾經有過四大貝勒、八王議政的前例,就是遇到棘手問題的時候,滿清上層的貝勒和王爺等集體決策。這個制度在皇太極後期開始就漸漸退出舞臺,順治皇帝上臺後,多爾袞攝政,大權獨攬,八王議政的會議基本沒有召開過。

康熙帝上臺後,繼續強化封建集權,皇帝個人的權力越來越大,到後來,就算鐵帽子親王,在皇帝面前也是唯唯諾諾,哪裡還敢跟皇帝分庭抗禮?

再說了,清朝和明朝不一樣,明朝的親王是不得留在京師,而清朝的親王是不能隨意離開京師,所有宗室親王都住在京師,關外沒有任何王爺居住。

這部歷史電視劇本來大體上都是說歷史事實,但在這個情節上卻嚴重違背基本事實,純屬虛構,不知編劇是何意圖?可能主要是想突出“八爺黨”搶班奪權的瘋狂,安排這個劇情從而將這件事推向高潮。這樣一來電視劇是好看了不少,只是在史實上卻烙下硬傷。


坐看東南了


對關外鐵帽子王的處罰是一件涉及面和影響面非常大的重大問題,即使是在“盛怒之下”,雍正也不敢任性處置。因為鐵帽子王背後,是“旗人”,是雍正的後院。一旦後院著火後果不堪設想。

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發生在雍正四年的八王爺允禩勾結關外鐵帽子王利用鐵帽子王進京協助整頓旗務的機會,打著恢復“八旗議政”的旗號進行的“逼宮政變”,真是非常的緊張刺激,驚心動魄,險象環生。

隨著八王爺允禩在朝堂之上和張廷玉的辯論敗下陣來,緊接著十三阿哥在奪回京畿防務的兵權穩定了宮外的局面之後進入宮中。在大殿之上八王爺允禩的“九成把握”的政變宣告破產。八爺黨的三位王爺被雍正趕出宮中嚴加看管,等待他們的將是極其嚴厲的懲罰。

但是,面對參與逼宮政變的四位鐵帽子王,雍正的處理卻很輕描淡寫:除了一位睿親王之外,其他的三位鐵帽子王僅僅是罰俸一年這樣的象徵性處罰。這個處罰應該是出乎意料的。

其實,關外的這四位鐵帽子王各帶兩千關外鐵騎進京除了安全上和儀仗上的考慮之外,“逼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一點雍正不會想不到,況且負責京畿防務的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兩個大營防務就是由四個鐵帽子王帶來的關外鐵騎共管的。應該說,這四位鐵帽子王除了睿親王之外都算是深度參與了“逼宮政變”,但是雍正對此卻不做深究。

雍正的這個舉動,其實是一個“明智之舉”,這四位王爺和八王爺允禩極其九王爺,十王爺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分量。在這四位鐵帽子王面前,八爺黨的威脅幾乎就是“不值一提”。

雍正選擇從輕處理這四位鐵帽子王爺,從根本上講是為了穩定大局。但不意味著今後不會“秋後算賬”“各個擊破”,但在朝堂至善,最主要的目標還是“逼宮”的始作俑者,也就是八王爺極其背後的“八爺黨”。

雍正對於關外鐵帽子王的忌憚,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各方面是這四位鐵帽子王在關外的軍事力量,儘管八旗軍隊當中的上三旗是晶銳,直接受皇帝節制,但是關外的旗兵一旦出現內訌,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個方面來自於雍正對“旗人勢力”的忌憚,對於大清國來講,旗人集團是愛新覺羅家族執掌皇權的最基礎最核心的支持力量,而關外的鐵帽子王們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旗人的利益,掌控者旗人的關外老窩,一旦處置過分或者處置草率,雍正就會真的得罪“旗人集團”,雍正的關外老窩就會出問題。

所以,雍正只能強忍怒火,從輕發落這幾個“圖謀不軌”的鐵帽子王,而把所有的憤怒發洩到八王爺允禩及其八爺黨的身上,對八王爺允禩的處置和侮辱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但是,雍正的處置,並非是簡單的示弱,而是暗藏殺機。

在雍正看到十三王爺胤祥已經成功控制幾年之後,雍正收官:我累了,相比你們也累了。然後命圖理琛把八王爺,九王爺和十王爺“送回府上”,可以想象其結局之悲慘。

這個時候四個鐵帽子王感到了恐懼,有點不知所措,十三王爺胤祥對他們說:還不趕快向皇上“認錯”!非要等到皇上摘了你們頭上的帽子嗎?四位王爺才緩過神來,下跪認錯:臣等知罪!

雍正的回答很清楚:知罪,朕即不加罪。

十三王爺胤祥的意思很清楚,如果還不認錯的話,腦袋上的鐵帽子就沒了。其實也是明確的告訴這四位王爺,雍正皇帝是有權力隨時摘了你們頭上的“鐵帽子”的。

雍正對鐵帽子王的處罰,很理智也很聰明,既震懾了這些不服管的鐵帽子王,也避免了因此會產生的一些嚴重的後果。

於是,新帳老帳,內賬外賬就一股腦的算到了那個“八王爺”允禩的頭上。


步武堂


關外王爺是大清朝的根,他們的地位在某種程度上遠遠超過了軍機大臣們,他們統領的軍隊是大清朝的主力中的主力,皇帝哪敢處罰他們,他們一般不會參與朝廷政治和政務,他們就是軍人,主要任務就是戍邊和打仗。


誰是我知心


一是法不責眾!擒賊先擒王!八王一倒,其他人也掀不起大浪!

二是八王都是根深蒂固之輩,雍正一時也無法全動,不如順水推舟,就坡下驢,大家留有餘地!

三是八王是滿人代表,雍正不想也不能真正動搖自己的執政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