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地處陝西省最北部,明代九邊重鎮之一,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榆林

住建部


榆林市地處陝西省最北部,明代九邊重鎮之一,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一、城市概括

榆林市地處陝西省最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黃土高原北端,東西長309公里,南北寬295公里,土地面積43578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21.2%,居全省十地市之首。榆林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地理位置優越,是明代九邊重鎮之一,有著“九塞巖險第一”的美譽,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秦長城與明長城橫貫而過,境內長度700餘公里。黃河沿本市東界自北向南流過,境內流長441公里。

二、歷史沿革

榆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古發現,早在3.5萬年以前,這裡曾是“河套人”生息繁衍之地。據甲骨文辭及1982年在清澗李家崖出土文物考證,商代本境為遊牧部族——鬼方棲居地。西周至春秋初,境內先後為嚴猶、翟人遊牧民族佔據。春秋周襄王十七年(前635),晉文公發兵“攘翟”,本境歸晉國。戰國之後,漢族勢力開始擴展到這裡。魏在今魚河九股處設上郡、治所於膚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本境南部屬上郡膚施縣,北部隸屬新秦地之九原郡。並派大將蒙恬率眾十萬在此守邊疆,修築長城。橫於榆林市域的秦長城遺址就是當時勞動人民創造的可歌可泣的歷史豐碑。

漢高祖元年(前206),項羽自立為楚霸王,佔據上郡,稱翟國。三年(前204),匈奴佔據本境北部,南部歸漢上郡膚施縣。漢元朔二年(前127),漢武帝北逐匈奴,收復河套地區。漢武帝太初四年(前101),本境設龜茲縣(縣址在今牛家梁鄉古城灘)。

三國至西晉,本境為羌胡佔據,未置郡、縣。昇平三年(公元359),南匈奴劉衛辰(赫連勃勃父)統部代來城(今境內巴拉素白城臺)。本境屬衛辰地盤。義熙三年(407)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本境屬大夏。不久築大夏國都城統萬城。

南北朝時期,北魏始光四年(427),北魏擊破大夏後,設統萬鎮,本境屬北魏統萬鎮。太和十一年(487),北魏將統萬鎮設置為夏州(治所統萬城),代名化郡,圓熙、金吶。轄4郡縣,本境屬夏州。

唐代,實行道、州、縣建制。貞觀二年(628),唐滅梁師都,關內道復置銀州,綏州、夏州,涉及本境有銀州儒林縣、開光縣,夏州德靜、寧朔縣。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宋朝設路、府、州、軍、監建置。七年(982),銀、夏、綏州歸宋,隸屬陝西路。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在興慶府(今銀川市)稱帝,建西夏國。本境屬西夏銀、夏州領地,元豐四年(1081),宋軍相繼攻佔羅兀(在今鎮川鎮)、銀州、夏州等地。次年九月,西夏大軍大舉反攻,奪回銀州、羅兀等城寨。宋常寧四年(1105),宋軍再次攻佔銀州城,之後與夏議和,並改羅兀城為嗣武城。

元代,實行省、路(府)、州、縣建置。本境長城以南屬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綏德州米脂縣,長城以北為蒙古遊牧地。

明洪武四年(1371),置綏德衛。正統二年(1437),為抗禦蒙古韃靼,火篩等部南犯,延綏鎮都督王楨率領軍民始築榆林城堡,並相繼將榆林千戶所轄的魚河、岔兒河(即後常樂堡)、水地灣寨(即後雙山堡)及響水堡、高家堡等寨堡,或改建或增建為城堡。

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衛(治所榆林城)。九年(1473),延綏鎮治所由綏德遷至榆林城。明代中葉起,本境直隸延綏榆林衛、中路道雙重領轄。

清初仍沿明代舊制,境內所設衛堡及各柴塘軍屯地仍隸屬榆林衛、中路道。清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衛改置榆林府(治所設榆林城),同時設榆林、懷遠(今橫山)、靖邊、定邊4縣,歸榆林府領轄。

民國時期,廢除舊制,設榆林道轄(包括延安地區)是陝西省三道之一。民國二十六撤道設署。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建立榆林市,屬陝甘寧邊區榆林分區管轄。1950年榆林市縣合併為榆林縣至1988年。1988年9月1日,榆林縣改榆林市,屬榆林地區管轄。2000年榆林撤地設市,原榆林市改為榆陽區至今。

三、歷史文化價值

榆林老城迄今有五百餘年,東依駝山,西臨榆溪河,北有鎮北臺,南有凌霄塔,城內一條貫通南北的大街為軸心,長街居城中黽背地的隆起脊背上,樓閣密集,由南至北分佈著文昌閣、萬佛樓、新明樓、鐘樓、凱歌樓、鼓樓及牌坊。主脈兩側店鋪林立,古巷道里分佈著密密麻麻的獨具北方特色的民居四合院。由於所建的官衙、廟宇、學宮、及官員府邸、富戶宅居、店鋪等與北京城建築風格很相似,素有“小北京城”的美譽,形成了榆林世稱的“北臺南塔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獨特的明清建築古蹟。榆林古城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獨具特色的傳統風貌,於1986年作為傳統建築風貌類城市的典型代表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四、榆林古城、歷史街區、重要文物及其保護

榆林古城南北長,東西較短,呈古錢幣型,保護範圍以古城牆遺址為邊界,總面積約2.14平方公里。古城內有歷史街區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4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30處。

(一)古城歷史街區

古城歷史文化街區絕對保護區面積23.6公頃,建設控制地帶56公頃。主街由南門至北門全長2.1公里,寬15—18米,原建有文昌閣、萬佛樓、星明樓、鐘樓、凱歌樓、鼓樓六座樓和四座牌樓,古城南有凌霄塔,北有鎮北臺。一街六樓及鎮北臺、凌霄塔都位於古城南北主軸線上,形成“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獨具特色的城市空間序列。古城中,文物景點眾多,傳統風格的商業店鋪林立,兩側的民居四合院落鱗次櫛比,是典型的明清街道格局。

(二)傳統院落

古城內傳統民居建築物屋頂和牆壁厚重,建築群體組合多采用圍合封閉式佈局。從明清直至20世紀80年代,榆林城區尚有四合院1100座,但由於“文革”“破四舊”和近幾十年來的民居翻修建設,拆改逾半。據榆林市文管部門統計,城內現存四合院700餘座,具備基本規模的只有90多座,而保存較完整的僅有10座。目前,古城內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四合院,已制籤掛牌、建檔保護,並明確榆陽區工商聯居民院落、豐田年巷8號任家院、大有當巷4號任家院、後水圪坨中巷1號尚家院、李學士上巷12號袁家院、馬店上巷9號崔家院、牌樓上巷4號郭家院、八獅上巷36號張家院、芝圃上巷4號院幾處典型四合院為重點保護的居民院落。

(三)古城牆

榆林衛城城牆是榆林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屈指可數、整體保存較好的古代城牆之一。現存的榆林古城牆不僅是榆林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也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尤其是古代邊防城市的演化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城牆整體形態看,整體保存較完整,“古刀幣”的城牆形態依舊清晰可辨。其中,南城牆、北城牆西段和西城牆北段城牆成段歷史拆除量較大、殘缺比例相對較高,東城牆由於地形、地貌緣故保存相對完整,但是城牆牆磚歷史剝落嚴重,坍塌段落較多。全國其他城牆遭遇的歷史破壞因素在這裡多有發現。

(四)重要文保單位

歷史文化名城的“南塔北臺,六樓騎街”為脊柱的空間佈局、個性鮮明的古建築遺存,歷史上也受到損壞。

2004年至2007年,對古城步行街的六樓進行了搶救性的保護與復建工作。凱歌樓建於明代弘治五年、鼓樓大約建於明代成化九年、文昌閣建於清代乾隆十九年(嘉慶十五年重建),均在建國後不同時期被拆毀,2004年在均原址原貌復建,現為榆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星明樓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清嘉慶、光緒年間均有維修,據《榆林縣誌》記載“榆城之樓著名者五,惟星明樓獨秀”。1992年公佈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1984、2004年陝西省文物局撥專款對該樓進行過維修。

萬佛樓建於清代康熙二十七年,文革時期破壞,2003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進行加固維修,油漆彩繪、亮化。

鐘樓位於古城大街中心,建於成化八年,康熙年間在原址上建木結構“八政牌樓”一座,後被戰火焚燬。民國十年,在原址上修建“井公祠”,取名為長春樓,後又改為“鐘樓”。文革時期,遭破壞,2006年,對鐘樓進行了恢復維修,再現民國時期風貌。2008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梅花樓,建於明代。2004年對梅花樓藏經閣進行維修,2007年修築護坡及兩側廂房,並對整體建築進行彩繪及亮化。2008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塔”凌霄塔,建於明萬曆年間,因年久失修及戰爭創傷,塔基條石嚴重殘損,塔內踏步梯損毀,2004年,更換塔基條石,修補塔體彈坑,恢復簷角風鈴,重修內裡樓梯,再建塔頂,新做海墁,重修大門,修補護坡及塔體的亮化等工程。2008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臺”鎮北臺, 1992年被陝西省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五)其他文保單位

榆林古城周圍的廟宇多達50餘處,現存規模較大的有梅花樓、戴興寺、關帝廟、洪濟寺、香雲寺、金剛寺、青雲寺、無量寺等。這些寺院在歷史時期均遭破壞,尤其在“文革”時期。近年來,古城周圍廟宇得到了保護復建,但有些失去原有風貌,與歷史文化名城不協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