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不夠?!這些企業的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已經開工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全國人民都進入了閉關狀態。“宅在家,我驕傲,我給國家省口罩!”


對於疫情造成的恐慌,導致口罩、酒精、消毒液等成為緊俏商品,甚至成為了“硬通貨”。


儘管國內原有的口罩生產企業日產能高達2000萬,但是在全國人民龐大的需求量面前卻依舊遠遠不夠。


截止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三千多家企業在經營範圍內增加了消毒液、口罩、醫療器械、防護服、測溫儀等業務。在此向這些科技企業致敬!


上海護理佳實業有限公司


口罩緊缺,是不是大家都有口罩要省著用的想法?用了10天的時間,就研製出了醫用口罩更替口罩墊片,且今天就上線生產了,日產能力達到50萬片以上。

口罩不夠?!這些企業的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已經開工

從立項到新品的設計及編程、攻關口罩複合工藝,再到反覆試驗,最終成功研製出安全、無味、透氣性好、貼合性強的醫用口罩墊片,並送國家實驗室驗證,上海護理佳實業有限公司僅用10天一氣呵成、全部搞定。目前,3條經過改造的生產醫用墊片的生產線全面啟動。


此外,公司還要轉產口罩,隨著人員的逐步到崗,以及技改的完善、各道工序的充分磨合,預計本月底,2條口罩生產線即可投入量產,每日產量至少10萬隻。


五菱汽車


2月6日,五菱汽車官微發佈消息稱,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將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按照項目建設計劃,無塵車間由廣西建工集團負責改建,將於本月內建成投入使用,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以上,將能快速緩解廣西區內醫療物資緊缺的狀況。


比亞迪


2月8日,比亞迪汽車稱,面對醫療防護物資嚴重短缺的局面,比亞迪迅速集智聚力,調配資源,著手防護物資生產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以滿足當前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


比亞迪口罩和消毒液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直至疫情緩解和消除。


比亞迪公司所生產的口罩的規格為普通醫用外科口罩,而非N90/N95等規格更嚴格的口罩,現在所生產來的產品主要供給對象為處在第一線的疫區,以及在新冠病毒疫區當中的各大醫院以及抗病毒相關部門。


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比亞迪公司暫不考慮對外銷售的可能,只有在以後產能提升上來,有剩餘部分的時候才會向一些情況較緊急的企業與事業單位進行供應。


廣汽集團


2月6日,為了瞭解口罩生產設備的製造、組裝和調試技術,研究新建口罩生產線的技術可行性,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帶領廣汽部件董事長李進、總經理龔翰清一行赴東莞口罩生產設備製造商快裕達調研。


2月7日,廣汽部件技術中心派遣工程師到東莞學習口罩設備相關技術和生產流程的研究,工程師僅用2個小時就完成原需2周的培訓內容。


2月9日傍晚,廣汽第一臺口罩生產線樣機已經制造完畢。


2月10日,廣汽部件技術中心工程師成功組裝調試出第一臺防護口罩生產設備。


2月11日,首臺廣汽口罩生產設備運達廣汽部件技術中心安裝並繼續調試。根據規劃,到2月22日廣汽集團將完成12臺設備的自制,至2月底規模將達到30臺。


富士康


2月6日晚9時,富士康發佈消息稱,工業富聯在富士康集團龍華園區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並於2月5日順利實現試產,目前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中。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隻。


中國石化


2月8日,中國石化發佈消息稱,截止到2月7日中午,中國石化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即將進入設備安裝程序。


據初步估算,到2月10日,中國石化將助力新增口罩產能13萬片/日,2月29日,實現新增產能至60萬片/日,3月10日,實現新增產能至100萬片/日以上。


本月15日,將有1條口罩生產線率先到位,20日有4條、月底還有6條到位。中國石化將上述裝備提供給有生產許可資質的企業用於擴能增產(以生產企業租用中國石化設備的方式組織生產),並提供生產原料。


拓野機器人


1月26日,疫情剛發生不久,拓野機器人就開始組織技術小組生產研發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只用了9天時間就研製完成。


在第一條口罩自動化生產線投入使用後,拓野機器人只用了十天時間就生產了30條一樣的生產線,並且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些生產線運到口罩緊缺的疫區和幾家大型製造企業。


從研發到投入使用,拓野機器人現在的產能已經達到260萬個/天,預計未來30天內,拓野自動化生產線的累計可以達到100條以上,產能可突破1000萬個口罩/天。


利元亨


自從疫情發生後,惠州地區的口罩工廠也在緊鑼密鼓的投入生產中,可惜由於大多工廠還是使用人力參與的半自動化生產,生產效率低下。


這一情況被剛復工的利元亨瞭解到後,研發團隊立刻根據口罩生產工藝流程開展全自動平面口罩智能生產線系統的研製工作,通過自身優越的自動化設備生產優勢,提高了口罩生產效率,每套系統的產能高達8萬個/天。


雷賽智能


1月31日,雷賽智能接到了口罩生產設備廠家的發貨要求。在公司防控疫情工作組的批准下,雷賽智能運用自身運動控制系統的優勢,當晚就準備了49箱伺服步進等產品送往口罩生產廠家。


長盈精密


長盈精密擁有乾淨的廠房,因此被醫療企業看中並與其合作研發高速平面耳帶式口罩全自動生產線,用來生產耳帶式醫療口罩。


近日,長盈精密第一條高速平面耳帶式口罩全自動生產線已經試產成功,也收到了一千萬個口罩原材料,預計2月底日產能可達到100萬個。


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式,政府要求長盈精密準備擴產到500萬隻/天的場地和條件,隨時準備擴產。


贏合科技


2月4日,贏合科技根據醫療用品供不應求的狀況,緊急研製出了醫療平面醫用口罩全自動一體機,並與振德醫療合作開發KN95口罩(M95)全自動生產線。


贏合科技目前已經與深圳市政府達成協議,供應第一批醫用口罩生產設備,並儘快交付100臺,其中20臺設備優先捐贈給疫區。


廣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生產3C產品質量檢測機的科技企業。為了提高口罩生產效率,為口罩生產企業提供智能型生產設備,普理司加快科技攻關和技術改造,僅用了3天時間,就將原有機器改造為柔性AI視覺全自動口罩機。


廣州普理司研發的眾智口罩機是國內第一個柔性AI視覺口罩機,能夠提升口罩的生產速度,可達到120片/分鐘。在日以繼夜的生產中,產能可超過15萬片/天。

口罩不夠?!這些企業的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已經開工

整個口罩的生產過程集‘過程質量檢測、機器人引導、定位、識別、信息採集管理和自動化生產線集成應用’於一體,搭載視覺檢測設備保證每個出品都是合格的產品。


正業科技


2月8日,正業科技公開表示,基於自身自動化技術的沉澱,已迅速組織公司核心技術骨幹緊急研發口罩生產設備,並快速順利完成了N95和平面口罩全自動生產設備的開發,正準備全力組織設備生產,調動安裝調試人員加急投入到設備組裝和調試工作中。


文章來源:工業機器人綜合整理,資料來源汽車工藝師、上海新聞廣播、OFWeek機器人網、機器之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