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的暗器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抗日戰爭中有沒有人用暗器殺死日本人?

失去


抗日武師劉飛針,抗日戰爭中的東方不敗,一根飛針殺退4名日本兵

飛針作為武器在平常人看來似乎是無稽之談,但有一人卻做到了,而且他的戰績無人能超越。

他就是抗日武師劉飛針。

1932年,劉飛針出生在魯西南一個農民家裡,其父是當地著名的武師。劉飛針自小跟著父親習武,3歲時練習大洪拳、6歲時出手已經不凡,7歲時開始練習硬氣功。

4歲那年,其父開始教他學習家傳絕學“口吐飛針”。練習飛針非常辛苦,要將7根針左三右四放在嘴裡,吃飯睡覺不準吐出,每天對著門板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嘴被刺破、潰爛、牙齒鬆動等情況經常發生。經過幾年的苦練,終於小有成就。10歲時,他遍訪名師,練習了梅花樁、黑煞掌等功夫。

15歲時,劉飛針的飛針絕技大功告成,已經能夠成功將飛針射出、擊穿屋瓦了。

1944年,劉飛針當起了縣大隊長趙克宗的警衛員。在一次掩護隊長撤退的戰鬥中,他用飛針擊退4名鬼子兵,成功完成了掩護任務。

從此,劉飛針的名號在魯西南大地打響,人稱其為抗日武師劉飛針,真名反而無人再提及。

1950年3月28日,許(世友)司令聽說了劉飛針的大名,將他請到駐地要與他比試功夫。

面對著一個18歲的少年,許司令迅速連打三拳,但都被劉飛針輕鬆躲過。緊接著,他們又比試了飛針絕技。許司令用槍,劉飛針用針。

比試的目標是打眼前的一棵樹,比賽開始後,許司令迅速連發三槍,劉飛針也快速射出三根針。

比試的結果,劉飛針技高一籌,針針中樹而且比槍快。

“你贏了,小劉,想不到你的針比槍快。”許司令拍著他的肩膀讚許道。

“不,司令,我的飛針張口即出,您要掏槍、上膛擊發,所以慢了。飛針威力不如子彈,所以還是手槍厲害。劉飛針趕緊回答道。

1950年3月,在許司令的推薦下,劉飛針來到北京成為了特種保衛班的一員。1962年,劉飛針憑著一身本事,陪同首長訪問了印度尼西亞。

70年代時,一日本柔道高手來中國切磋交流。劉飛針用飛針絕技打敗了日本武士的流星鏢,挫敗了日本武士的銳氣。

日本武士不服氣,又提出比拳勁。比賽規則是一人一拳,看誰先倒地,劉飛針欣然應戰。

在比武臺上,劉飛針先捱了日本武士三拳,被打退了幾步。隨後,他卯足力氣,一拳將日本武士打滾下臺,打得日本武士爬不起來。他的這一拳,打出了志氣、打出了國威。

1970年5月,一個泰國武找上門來要求切磋,劉飛針三拳將該武師打倒。劉飛針最後一次與外國人交手是1986年中秋,一個自稱是當年被打敗的泰國武師的師叔前來報仇。

泰國武師偷襲劉飛針,打斷了他兩根肋骨,劉飛針用飛針射中了武師的腿部,又擊中了他的胸口,將武師打得口吐鮮血,敗退而回。

劉飛針一生無敗績,飛針絕技出神入化。但他行事相當低調,離休後在家傳授兒子技藝,很少出門招搖。

1989年4月,兒子劉偵鋒被特招入伍,他的飛針絕技一時間被戰友紛紛效仿。但由於練習太難,很多人都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劉偵鋒表演飛針穿玻璃

復員到地方之後,劉偵鋒憑藉飛針絕技成為了緝盜高手,多次破獲大案要案,令眾盜賊為之膽寒。

1993年在元宵聯歡晚會上,劉偵鋒當著主持人和千萬觀眾的面,表演了用1根飛針穿2個魚缸的絕技,驚呆了眾人。中國權威的力學研究所對劉偵鋒的飛針絕技進行過專門測試,發現其飛針速度達到了29米/秒,針頭壓力200兆帕。

功夫

這是迄今為止,人力投擲針頭的最佳成績。當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將其收錄其中並頒發了證書。

劉飛針父子之絕技真是令人歎為觀止,中華武術之博大精深可見一斑。


稗史候說


這個肯定有,也必須有。而且現實中也有。

英昭,一位現實中的暗器高手。親眼見過,可惜視頻在上一隻手機掉進廁所也一起沒有了。

昏暗的夜色下,二三十米,連續甩手發鏢三支,命中手掌大小的靶。靶是硬木,插的很深。看這準度和殺傷力,估計命中腦袋不是問題,也足以插穿顱骨。

我也從小習過棍術,後來拳擊玩二十年。加上高大的身軀,業餘圈裡玩玩基本也沒啥對手。但是若是和他放對。我自認死的肯定是我。


阿堅大叔


要說暗器,最厲害的暗器就是槍。武俠小說再怎麼天馬行空那也是要講時代背景的,熱兵器時代,什麼暗器飛鏢之類的統統都被火氣替代了,誰還在講暗器有多厲害,那就是神劇了。


李涯哭了


武俠小說是成人童話。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還算正常人


武俠小說裡暗器雖說有點誇張 但也是來自中國傳統文化故事裡 只是作者誇張放大了而已 。就像現在不也是有飛刀投石之類的表演麼


塵埃入定


暗器是肯定有的,但是不會是武俠小說裡面的那種誇張


溯古言談


如果一個殺人犯偷渡到國外是不是就不好抓住他了


浪子155788155


這個可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