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一時的熱劇“長安十二時辰”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最近正在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受到大眾的一致好評,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讓人直呼過癮。

這部故事涵蓋了反恐、黨爭兩個非常有想象空間的主題。同時,作者的巧妙之處在於,全篇運用了典型的美劇劇作結構與人物關係設定,並且把故事嵌套在當時的世界中心大唐都城長安這樣一個完美的時空切入點。其跌宕緊湊的故事架構、反臉譜化的英雄人物、雲波詭異的深宮權鬥、腦洞大開的細節設計,都是 具備較大開發潛力的黃金元素。

風靡一時的熱劇“長安十二時辰”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劇中人物間的基本關係和立場,還是遵循了歷史真實。有的,也不盡用化名。如評事元載和名將王忠嗣之女王韞秀,在歷史上確是一對夫妻。

宰相集權

李林甫在歷史上的名氣不可謂不大,但都是惡名。李林甫和楊國忠並列,作為亂唐禍首,《新唐書》更索性把他打入《奸臣傳》。

不過必須得承認的是,大奸之臣也多能幹。

李林甫的能幹,體現在兩點:一是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二是確實勤於政務,盡心完善律法。只是善於鑽營,還不足以解釋他在官場上的成功,李林甫處理實際政務,也確實盡心盡力。

劇中的林九郎以法家自稱,在捉了何孚、收集構陷太子的證據時,還不願隨意瞎編了事,即使走過場,也要堅持從何孚嘴裡套出話來,因為他說“大唐律是我修的,我得守”。這句話不是虛言,多少帶有幾分真心。

《長安十二時辰》中,玄宗有意把全國的軍政大權託付給林九郎,這加劇了右相和太子的矛盾。在歷史中,這並非空穴來風。

李林甫因能幹和得寵佔到上風,但太子不受唐玄宗待見,並不是太子李璵個人之過,而是李唐王朝的傳統。

風靡一時的熱劇“長安十二時辰”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皇室獨弱

唐太宗就是靠著玄武門之變清除了自己坐上皇位的最大障礙——親生兄弟。而唐玄宗本是皇三子,通過軍事政變,誅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當上了太子,繼而繼承皇位。親生兄弟是皇位的巨大威脅。李唐防範兄弟子嗣的方式,是以胡蘿蔔為主,必要時輔以大棒。

所謂胡蘿蔔,就是變相軟禁,好吃好喝安頓著。

皇子們居於深宅大院,不出仕任職,庸庸無為,倒是外人先看不下去了,元稹和白居易還曾寫詩建議皇子出閣任事。

所以劇中何執正(原型賀知章)力挺太子,不惜在百官使臣面前質問玄宗,為何對親兒子還疏遠懷疑,叫太子沒有自己的宅院,更不能和群臣結交。

風靡一時的熱劇“長安十二時辰”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因此研究唐史的陳寅恪才說,玄宗朝的太子位不能固定,李璵做太子時也屢經動搖。要不是趁著安史之亂,太子璵擁兵自立為帝,他能不能順利即位還是未知數。

正是皇帝子嗣這種無權無勢又不受待見的尷尬局面,讓宰相有了威脅皇儲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