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現在啥價格?

順其自然168


這得看那個1953年的一分錢有沒有數字編號了。

為什麼這麼說?實際上,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分有兩種,一種就是正宗的原版,一些人稱其為長號碼。另外一種則是八十年代的再版,據說當時我國的鋁材短時間曾經出現過供應緊張的情況,當時為了緩解分幣供應的不足,同時與原版相區別,其發行量也比較大,且沒有數字編號而只有羅馬冠字。

如果是原版的話,比較值錢,品相好的話,在一些藏友手裡能達到100元左右甚至更高,而如果是再版的話,找好路子起碼也能到3元到5元。這都是參考價格,畢竟各地情況不一樣。

收藏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本身就是在收藏一種歷史與文化,想必很多人心裡也有一些特殊的感情。不過當成一種興趣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真心喜歡,別人看起來普通的額東西,在自己心裡都是無價的。


河青文化


1953年年號(即1953版)一分紙幣並不是發行於1953年,而是在1955年和9181年發行的,人民幣紙幣上的年號並不一定是發行年份,特別是早期人民幣流通紙幣。


53版一分紙幣屬於人民幣第二套流通紙幣,具體根據發行時間有兩種:1955年發行的原版長號一分紙幣,1981年發行的再版短號一分紙幣。原版長號一分紙幣是三冠字七號碼,再版短號一分紙幣有兩冠字和三冠字兩種,另外央行還發行過一套短號紙分幣八連體鈔。原版長號一分紙幣和再版短號一分紙幣最明顯的區別是前者有阿拉伯數字流水號碼,而後者沒有。下圖再版短號一分和原版長號一分對比圖,上面再版短號,下面原版長號。

原版長號一分紙幣自發行至今已60多年,再加上實際生活使用消耗較多,到了七八十年代已經不夠民間市面流通使用需求了,否則也不會在1981年大量再版發行短號一分紙幣來投放市場。但是隨著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經濟繁榮起來,紙分幣民間流通使用需求已很小,所以造成了極大數量的再版短號一分紙幣存世。

到了新世紀以後,原版長號一分紙幣實際存世量已經不大了,一是流通使用消耗率極大,再就是發行距今已半個多世紀,留存不易。而再版短號一分紙幣發行至今不過30多年,大批量發行不久(到九十年代後期)在市面上就很少使用了,所以再版短號一分紙幣存世量非常大。



在目前的錢幣收藏市場,上品(八品以上品相)原版長號一分紙幣錢幣商人賣價在260元左右一張,而上品短號一分紙幣賣價不過數元一張;錢幣商人回收價則是上品原版長號一分紙幣80元左右一張,短號一分紙幣除了比較稀有的19種冠字上品紙幣外,很少有錢幣商人回收的。另外錢幣商人賣價和回收價是不一樣的,是兩個不同的極端,這個要知道,再就是紙幣品相越差,市場價格越低。我是醉夢殘秋,喜歡錢幣郵票收藏,有同樣愛好錢幣郵票收藏的朋友請順手點個關注,謝謝了!!!



醉夢殘秋


人民幣收藏巳經是收藏的一個大門類,現在可能很多人沒有見到過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了,你知道現在的53版紙幣值多少錢嗎?


1953年的一分紙幣屬於第二套人民幣,一分錢幣,第一版是1955年發行,1981重新翻印,這兩種紙幣在收藏界的價值截然不同,原版的一分紙幣,由於使用時間久,現如今的存世量並不算高,但是新版的存世量還是不少,印製1000萬張,而一分的紙幣有231個,羅馬序號,總計發行量23.1億張,不過時聞久遠,質量不是特別高,原版的一張能夠價值100多元,這個價值是全品相的而翻印的版本,就算是全新的價格,也就是幾毛錢一張而已,如果你想收藏1953年版的一分紙幣,一定要看清楚到底是哪一種,以免上當,


★在收藏中獲得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鬼谷子藝術130506532


所謂1953年的紙幣分別有兩個版本,其中一種版本由為值錢,那就是1953年和後幾年發行的沒有更新貨幣值錢的紙幣,一套三枚,分別是1分、2分、5分,現如今的收購價是2000元人民幣往上;還有一種就是1980年之後版本的紙幣,價格就沒那麼誇張了,因為發行數量比較多所以增值比率比較小,大概在現如今能換5-10元左右。

下面介紹介紹1953年紙幣的背景,它的識別方法不像新版貨幣複雜,相對來說很簡單,紙幣正面印著三位羅馬字母冠字再加7位數的編號,為什麼說銀有1953年的這種紙幣值錢呢?因為當時開始發行的人知道收藏紙幣的人並不多,基本上在市面上流通更新換代掉了,沒有多少人保留下來,市場保有量比較低,並且它能夠經歷這麼長時間的年代和歲月還能保持這麼完整,必然會很值錢,就連1分5分,現在單價都在1000元以上。2分是比較多的,所以只能值100元左右。

然後再具體說說為什麼我們1953年的貨幣印有1980版本就沒那麼值錢了呢?是因為當時國家制造貨幣的原材料比較緊張,於是國家就對1953年的貨幣修改了一下,並且重新印製貨幣,為了更好區分出他們之間的區別,新版特徵只保留三位羅馬字母冠字,已經沒有1953版本的7位數字編碼。

相對而言對於1953年的1分,更具有收藏的價格,和具有更大的升值空間。為什麼提到要收藏連號的貨幣,是因為市場上非常缺少這種貨幣,懂得收藏的人都知道一套連號的貨幣最起碼要比單張去賣能多賣1-1.5倍,如果實在收藏不到整套連號貨幣也沒有關係,可以試著去收藏一些順子號、豹子號等比較吉利的號碼,它的升值空間也是比較大的。

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想討論的大家評論區見~


小柯鎖業車鑰匙指紋鎖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

1953版一分錢其實是有兩種。第一種是發行於1955年3月1日,它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中的輔幣。因正面圖案是一輛大卡車而得名,人們常叫一分汽車。


1955年發行的一分紙幣,號碼是由三位羅馬冠字和七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的,這版一分紙幣人稱長號碼一分,發行量比較小,距今年代又久遠,所以現在也很少見,好品更稀罕。比較值錢,目前來說全新品市場行情在200多元一張。看看,翻了兩萬倍,可是我們平時也很難見到,我們常見的一分紙幣是下面我介紹的這種。



1981年,由於市面上流通硬幣比較緊缺,國家決定重新印製一分紙幣,為了減少繁瑣的工序,就採用53年分幣的模版印製了新的分幣。圖案尺寸文字顏色等幾乎沒什麼區別,為了與53版分幣加以區分,於是就在羅馬冠字號後面省略了阿拉伯數字。這版紙幣人稱無號碼分幣。發行量太大,據說有五十幾億張。再加上正值我國改革開放,經濟飛速發展時期,沒隔多久,分幣在市場上就沒什麼流通空間了,因為物價飛漲,幾分錢根本買不到什麼了。


我是八零後,記得我小時候一個伊利奶油雪糕也得二毛錢了,大量發行的一分紙幣,很快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淪為孩子們摺疊各種各樣的工藝品的原材料。

這也就是說它的存世量是相當巨大的。導致了它現在在人民幣收藏圈仍然沒什麼地位。

目前來說,散張的流通品無號碼一分,幾乎沒什麼市場,沒人收藏,賣不掉。市場上能成交的大多是千張整捆貨。無油的貴一點,一千元左右,有油的比較便宜,整捆七百塊錢左右。



有油無油之分,是紙幣在出廠再包裝的時候,為了防潮防水,很大一批給包了一層黑色油紙,年長日久,就會沁到紙幣上,所以有油的分幣往往拆開後外層一些會沾染上黑色的油,影響品相,所以價格較低。

說了這麼多,應該比較清楚了吧,如果哪還有疑問,請在評論區大喊,我為您一一解答。祝您收藏愉快!


垚林收藏


價格和時間,品相,受傷程度都有很大關係,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收藏舊錢幣,是現在很多人喜歡的,因為隨著錢幣的不斷更替,很多舊錢幣已經變得很有收藏價值了,就好比以前的1953年一分錢。早已經退出了流通市場,在市面上看不到了。1953年一分錢紙幣值多少錢,由於發行年代距今比較久遠,這是需要多方面考量的問題,市場會回饋不同的價格反應,收藏市場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資金湧入量也是一個客觀因素。

1953年一分錢紙幣介紹:

  1953年一分錢紙幣根據發行年代不同,具體可分為兩種版本:一種是1953年3月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的輔幣——有冠字有號碼的1953年一分錢紙幣,另一種是1981年發行的帶有冠字無號碼的1953年一分錢紙幣,兩者的最初的區別是冠號後面是否有號碼,如今最大的差別是存世量懸殊。1953年一分錢票面尺寸為90*42.5mm,票面正面圖案為汽車,主色為米黃色。

 1953年一分錢價格:

  根據市場行情,如今50年代發行的1953年一分錢百張連號收藏價格在1萬元左右,而80年代發行的1953年一分錢價格相對比較低,單張價格1元左右,僅供參考,具體根據當日交易價格為準。

1953年一分錢收藏價值:

1953年一分錢紙幣分兩類,一類是原版,發行在50年代,另一類是發行在80年代。其中50年代發行的1953年一分錢在交易的過程中損壞較多,存量少,而80年代發行的1953年一分錢發行量較大,存量大,所以前者的收藏價值更高,升值空間大。1953年一分錢紙幣值多少錢不僅需要看存世量,紙幣的完整情況也是影響其收藏價值的關鍵所在,全新的版本具有最好的收藏價值,如果損壞嚴重的1953年一分錢收藏意義就不大了,也同時提醒收藏者在選購的時候要仔細查看紙幣品相,同時在保存過程中也要注意防潮防蟲咬。

1953年一分錢為何有兩個版本:

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屬於我國第二套人民幣之一,目前很少見,當時由於我國鋁產量供應不足,於是選用紙幣,後又換用鋁材質。所以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流通時間較短。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作為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員,自然要受到第二套人民幣在市場上的價格趨勢的影響,第二套人民幣退出市場很久了,收藏價值都很凸顯,有些藏家喜歡整套收集紙幣,整套的紙幣收藏價值更高。所以1953年的一分錢紙幣也會借勢升值,未來的總趨勢是穩定中增值,只是幅度也要看市場的變動。

無論是有無阿拉伯數字的1953年一分錢,都屬於第二套人民幣。只不過有阿拉伯數字編號的1953年一分錢為輔幣,沒有的為新幣。此外第二種1953年一分錢一共有231種編號,每種編號都要發行一千萬張,當時這種用羅馬數字編號的1953年一分錢一共發行了23.1億張。而用第一種1953年一分錢是在1955年3月份發行的,這類分幣發行數量較少,也因此價值有所上漲。將兩者相比較,輔幣雖然發行數量少,可是價值卻比新幣高很多。且現在兩種分幣在市場上流通的數量並不多,要注意一點的是,有的收藏家知道分幣的價值不同,與數字的價值更高,於是他們將所擁有的無數字的分幣進行“加工改造”,在新幣上添加阿拉伯數字,如果不仔細分辨的話,很有可能上當受騙。


文玩老杜


你的那張有阿拉伯數字沒,有的話,品相好能值百元以上,如果是81年印製的53年一分,只有希臘數字沒有阿拉伯數字,不值錢,存世量大!下面的左圖值錢,右圖不值錢




小村收藏


童年歌謠“我在馬路邊,撿到壹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邊”,時光荏苒,我們幾乎撿不著壹分錢了,無論紙幣或硬分幣。其中,紙幣正面為汽車圖案,顏色為茶色和米黃色,票額尺寸為90毫米×42.5毫米。這張紙幣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也見證了建國後萬物復甦的景象。1953年“原版”壹分紙幣屬於第二套人民幣,之後80年代為了緩解硬幣缺口而翻印的“再版”壹分紙幣則屬於第三套人民幣。共分“原版”與“再版”兩版:

第一版為1955年3月1日發行的分幣。特徵是羅馬冠號後帶阿拉伯數字編號,系採用進口紙張,紙張較厚,冠號及數字編號均為鋼印打碼,力透紙背。此版也是數量最少的一種。

第二版為1981年中國人民銀行責成各印鈔廠重新開始印製發行1953年版的小額分幣,共壹分、貮分、伍分三種,為區別於“五三版”分幣,新幣在編號上僅保留羅馬字冠,而刪除了阿拉伯數字。由於沒有阿拉伯數字編號,因此該套分幣的印製就採取以羅馬數字為序的方式。一個序號印製1000萬張。其中壹分幣有三羅馬序號231個、二羅馬序號89個、貮分幣有三羅馬序號129個、伍分幣有三羅馬序號64個,共513種。總計發行量高達51.3億張。

兩者價格差別巨大,“原版”全新的單張壹分價格在一百元左右,後者因為發行量大,所以目前在收藏市場上價格僅一元左右。




興和昌


眾所周知,1分紙幣只發行於第二套人民幣中與第三套人民幣中,其中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分幣面有7位阿拉伯數字而彼稱之為長號一分,而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一分,其幣面沒有阿拉伯數字而被稱之為無號一分。

據收藏愛好者介紹,長號一分的發行量雖然巨大,但流通消耗同樣巨大,所以它的存世量隨著流通消耗而越來越少見,據說單張全品價值150元。

至於無號一分,因幣面沒有流水號而導致它的發行量不詳,但它的存世量巨大,所以價值有限,據說單張價值1元左右



老張聊收藏


1953年紙幣並不是央行在1953年發行的,而是分別在1955年3月1日發行的原版長號紙分幣和1981年發行的再版短號紙分幣。

53年版壹分汽車有號碼,也就是原版長號版是1955年3月1日發行,2007年4月1日停用!

票面尺寸是90✖️42.5mm

字冠,號碼是三字冠,七位數字。

印刷工藝,正面是汽車圖,沒有水印,無暗記

參考價在60-100多元,甚至更高!發行量不大!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1981年再版壹分紙幣,是1981年發行的,為了補充當時小額幣種的不足發行的。發行量很大!

票面和原版長號版基本一樣,主要的的區別有兩大點,第一點就是再版壹分紙幣沒有數字碼,再版短碼壹分紙幣只有冠號,並且有三冠和二冠兩種,無水印;第二點再版短號壹分有暗記,在正面汽車與面值之間的遠方處有近似"兒"字,也是2007年4月1日停用的,參考價在0.2-20元不等!1981年再版壹分紙幣發行量相當大!收藏價值不太大!因為物以稀為貴,再版短號發行量相當大,大概有四五十億的發行量!

收藏還有重要的一個方面,品相也是非常重要的!品相就是紙幣的新舊程度。嶄新未流通過的紙幣和流通過有摺痕破損贓的紙幣其價值要相差幾倍幾十倍甚至更多!收藏需謹慎,下手要注意!您看後感覺滿意有收穫,請您關注我,點了贊吧!我會不定期給大家講解自己知道的錢幣知識!謝謝大家!互粉互贊!互相學習共同探討古錢幣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