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的一句話“得病了,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你聽到了是什麼感覺?

新視界新觀點


得病了,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這話說得很實在、很哲理,也很辛酸。這句話也反映了中國很多家庭的實際情況及現在中國的醫療環境。也即是中國家庭大多經濟不富裕,大多數中國人看病難,看病貴。

得了重病究竟治還是不紿?很多人都糾結、迷茫,治!疾病有可能康復,但大多家破人亡。不治!經濟損失少,但良心過不去,也不符合倫理道德,事後,親屬也都會有內疚情緒。

我一個堂哥,家有兩棟樓,月收入萬餘元。17年6月查出尿毒症晚期及腎哀竭,自患病始至19年初,檢查、吃藥、透淅共花了十多萬元,後本人拒絕再治療,三個月後去世。治療雖花了十多萬,但房產還在,生活基本不受影響。然而,堂哥的老婆及子女直到現在都悶悶不樂,也很內疚,感覺沒有盡力救治堂哥,至其過早離世。

另外,我的一個親戚,在四線城市有二套房,月收入六千多元。18年3月查出食道癌晚期,治療至今花光了所有積蓄,生活都已成問題,但家人還是決定把房子都賣了,繼續紿療。不難想象,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人財兩空。然後,親戚的家人肯定也會很釋懷,因為已經盡力了。

總之,親人患了絕症,治或不治?真的迷茫、無奈。但願國家能早日實行免費治病的政策,也願世間無惡疾,世人永遠歡樂。


黃傳林728


曾經在火車遇到一對從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出院的患者,女的從樓上掉下來,全身性骨折,在上海第六醫院搶救時最高每天要十幾萬,已經花費二百多萬了,命保住了,女的還要柱雙柺,男的一路帶她回家,治到這種程度,人也廢了,錢也花空了,估計外面欠了不少錢,現在的醫院,沒有錢真的住不起!


用戶1427078541474


記住一句話,情比金堅!做不到以心換心,可以將心比心。假設自己生病了,家人不管了,是什麼概念。人都是害怕死亡的,人都是貪生的,能治就治,不能治也要人文關懷,減輕痛苦為主。

我的妻子2007年10月得乳腺癌,到2020年2月,在這12年裡,她求生之路漫漫,忍受身體的疼痛,吃藥的反胃嘔吐折磨,化療的脫髮嘔吐折磨、各種穿刺、各種檢查、以及腎衰竭的插管、膽插管、腹部插管。我看著就難以想象她是如此的堅強!如此的承受!我的愛妻於2020年2月5日被病魔折磨的承受不住,去了天堂。人都是上半生用命賺錢,下半生用錢換命,珍愛生命,愛護家人吧。

在這治病的12年裡,經濟上、精神上、肉體上我都承受巨大的壓力和無奈,我始終有一個信念,絕對不放棄她,不拋棄她!她在最困難的時候陪我吃苦、沒有嫌棄我窮、沒有嫌棄我沒有房子和車,陪我度過那段堅難的日子!一起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四海深!即使我家破人亡我也把她多留在人間一天,我深深的愛著她!錢沒了可以賺,人沒有來生,沒有來生緣,沒有來生的相遇!

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愛妻安息吧,我沒有能挽留在人間,我後悔,我自責,我心痛,痛徹心扉!

眾生皆苦,唯有自度!在親人還健在的日子,多陪伴,多照顧,多疼愛。人生都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餘生珍貴,且行且珍惜吧!


傑哥勇闖天涯


首先是要清楚什麼叫家破人亡,我的一個小姨子家在邊境山區,是老、少、邊、山、窮五樣具備的小山村,整個鄉去年剛脫貧。三年前小姨子患心臟病,幾乎沒救了,後送廣西區醫院做了心臟手術,花費十一萬多,大部分國家給報銷了,自己花了二萬多,病後家庭經濟是困難點,但二年已好轉多了。我認為因病返貧的家庭有,說家破人亡是牢騷話


用戶1759723970579



這是一個比較讓人困惱的問題。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無奈是親人哪怕有一線希望砸鍋賣鐵也會一試,又有多少人因為金錢違背初心。

其實很多疾病都是日積月累出來的,我在想一個問題當有病了有多少人硬撐著,當出現問題了又有多少人才會後悔以前的決定。

還有很多人把錢投在了房子、車子、股票、債券上,但卻唯獨不會把錢投在自己的健康上。其實,他真的缺錢嗎?當然不是,他只是不願意投資健康!

一個人到底值多少錢,唯有健康可以證明。

健康是您的保障。

所以請不要拿計算器計算您花在健康上的錢。

這一生您一定有一筆錢要花,

要麼花在提前保養上,

選擇權在您!

有健康叫資產,沒健康叫遺產!

在現實中,就是這樣!有錢了沒命花,有命的沒錢花!!這社會就是現實!

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兵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又並非人人平等。因為當面對昂貴的醫療費用時,有錢與沒錢、明星和普通人之間的這種“不平等”就顯現出來!因為普通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幾率更高!

當下人的健康觀念極為缺乏 無論如何你要明白 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健康才是最大的才富。在家庭當中:“1”代表健康,企業為“0”,汽車為“0”,別墅為“0”,孩子為“0”,他們都是負加值;一旦我們生活當中這個“1”不復存在的時候,後面的“0”不會有任何的意義,所以金錢有價,健康無價,只有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生命短暫,假設你能多一點健康觀念沒病也要體檢,不渴也要喝水,再煩也要想通,有理也要讓人,有權也要低調,不疲勞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在忙也要鍛鍊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啊!讓我們每個人都樹立養生保健的健康意識吧


用命拼博青春


得病了,找西醫治,家破人亡,不治,家不破人也亡。

找中醫治,家不破,人不亡,花不了幾個錢,西醫眼裡天大的病絕大多數中醫也都能讓患者恢復健康,多大病治一年也花不到五位數,一個筋骨錯位西醫要七萬,而且只是一次手術的錢,據說還要做二次,中醫正骨大夫手法一次復位,200元人民幣。其他病更不用說了吧?燙傷西醫要截肢,花錢多少姑且不論,人殘廢了,可中醫不僅能保住被燙傷的肢體,甚至治癒燒傷處都能不留疤,只是膚色會變淺紅,但皮膚是跟其他地方一樣的,比比嗎?


各種聖手


去年,也就是2019年,七月初老頭子忽然顱底瘤送醫院急救,人從北京轉到湘雅,再從湘雅轉到當地醫院,才把肝結石總管結堵塞的問題解決,瘤子風險太大做保守治療,東借西湊,十多萬不見了,報銷下來,兩老的一點積蓄用光了,我還欠朋友的錢沒還清,接著老母親又因為血糖過高、腎結石住院,忽然一下感覺自己好無奈,好渺小,好慌,錢從哪裡來,不治療,心裡哪落忍,治療錢從哪裡來!


火影78668603


這個問題與醫院的收費標準有關係,病人看病先掛號看醫生做檢查交錢拿藥,效果如何?先控制一下,再來複診。

這樣就是先拖住了再說,醫院就有了創收,樂此不彼。如果病治好了病人就不來醫院了。所以這樣的收費治病模式就有問題。

應該學習淘寶購物這個成功的模式,病人到醫院看病,錢交給第三方,醫院給病人看病,醫生認為我能治好,醫患雙方籤合同。醫院把病人治好了之後,醫患再簽字。第三方審核後把錢匯給醫院。如果醫院治不好,經第三方醫院確診後,確實有問題。收費的第三方根據具體情況把病人看病的錢按照一定的制度退還給病人。

醫生應該是這個病我能治好,就接手治。不能治可以推薦給其他醫院。這樣大家都不耽誤時間和精力。

這樣改一下,各個方面的情況就都會好很多了,醫院盡力治病,病人看病少花冤枉錢,節約時間精力做正事。

這個第三方應該是獨立的國家機構,看起來有點麻煩,確可以讓老百姓少吃很多無用的藥,國家也可以節約下很多的冤枉錢,社會醫患風氣轉正。


林鈺量


說一聲我的看法與親身體驗、感受。古人云:人無近憂,必有遠慮。所以人為了將來,必須有近憂,近憂不怕,為什麼?因為現在年輕,遠慮的時候已經是老年了,相對應付年輕的時候能力差很多,所以應該要有近憂。年輕的時候省下一頓飯的錢買的保險(首先說明,我不是保險經紀人),當萬一發生什麼事,它可以幫你,當然不希望它幫你。很多人讓他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就說沒有錢,當他就有錢去這、去那,買東買西,發生災難的時候就沒有錢來處理了,那個時候,想被人幫忙,很多時候都是沒門。還有,當你老的時候,想子女給錢你,也是……,因為他們也有家庭(要養活自己和子女),所以必須要自己養活自己,錢怎麼來,年輕的時候積累下來。所以,買保險的順序:意外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

說一下我的故事:我在多年錢為全家人買了保險,每年繳款一次,這樣強迫自己把錢省下來交保費,現在當我老的時候有錢用了,可以大膽的對小朋友說:我養到你百歲了。


winson蒲公英


我認為這種說法,在農村低收入人群真實寫照,很無奈。在農村,年輕人收入低,老年沒工資,如果年輕人得大病,傾家蕩產也得治,老年人慘了,有相當人該手術的不了,該化療的不了。因醫療費,檢查費不斷升高,靠醫保報銷比立是有限的,這也不能報,哪也不能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