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馬鈴薯,我們艱辛更認真


做馬鈴薯,我們艱辛更認真

2020年,是全國值得銘記的一年,也是我職業生涯中最值得記錄的一年。在大部分人選擇線上辦公的時候,我們承德大豐所有員工要衝在生產一線,因為苗不待人,農業不等人。

馬鈴薯,在其他行業人眼裡,也許是隨便一塊土豆種到田裡就能長出果實的植物。但作為馬鈴薯人,我們深知它的成長曆程充滿艱辛。

馬鈴薯這條路,在經歷近兩年的行業低潮後顯得更為艱難。一座嚴謹的組培室,在人才難求的時期,留住每一個組培人是困難的;一座小小的組培室,每年直接花費將達到兩百萬元;一座消耗巨大的組培室,充足的物資儲備是必須的。每一個人每一筆錢每一項物資,都要未雨綢繆,所以,做馬鈴薯是艱難的。

做馬鈴薯,我們艱辛更認真


想做好馬鈴薯,下得了辛苦是首當其衝,面朝黃土背朝天也是我們職業馬鈴薯人刻骨銘心的寫照。此外,還要有“心”。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組培室,夢見我的脫毒苗沒長起來,感染了;在網棚,經常會夢見忘記給苗澆水旱死了,忘記收穫了等等,醒來後,會慶幸說一句:原來是夢!有了時時刻刻想著馬鈴薯這份心,才能把它做的更好。

農業不易,馬鈴薯更不易。明知不易,我們也在秉承做人做產品做質量的理念一直認真的做著,大家都知道,農業生產是不可逆轉的過程,從脫毒苗到微型薯到原種,每一步都要精心呵護,我們經不起差錯,因為我們要用認真的態度給所有使用大豐種薯的客戶奉上認真的產品。

做馬鈴薯,我們艱辛更認真


文/格瑞得集團承德大豐副總經理 耿亞紅

作者簡介:耿亞紅,2010 年加入內蒙古格瑞得(集團)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河北北方學院畢業,本科學歷,現任承德大豐副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