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老鹽河怎麼形成的

老鹽河是冀州的歷史遺存,原為黃河改道衝擊而成,因地勢較高河底土壤逐漸鹽鹼化,日積月累形成鹽鹼地貌。老鹽河上下游均稱“溹瀘河”,只有冀州段叫“老鹽河”,該市將老鹽河故道打造成老鹽河生態公園。

據冀州人文學者介紹,傳說古時候,有一黑心鹽販皮老三販運私鹽至此,深夜船隻擱淺,出高價請附近村民幫忙拉船,雖鞠躬作揖處處求人,但正義村民不為所動。正當皮老三謀劃取巧用計之時,一陣狂風突襲而至,載鹽木船均被掀翻,所販運私鹽全部浸入河裡。秋後河水乾涸,河底泛起層層鹽圪巴,村民挖而不絕,挖出了一條“大鹽河”,成為產鹽瀝鹽的“民生河”。

近年來,冀州區在充分保留境內老鹽河原有地貌、古樹、水系等自然風貌的基礎上,通過實施水系連通、微地形處理、藝術景觀植入等措施,建起了一座集鳥類保護、溼地觀光、生態園林為一體的老鹽河生態公園,目前已打造成“公園裡的城市”,成為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