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庸齊名的民國作家,為什麼會揹著一身債務去世?

20世紀中國出現了許多文學大師,魯迅、張愛玲、老舍、巴金、沈從文等大師自不必說。在小說領域,也有諸多傳奇人物,比如有大師金庸、梁羽生,而我們要聊的這位大師則與眾不同。

他不是專業作家出身,他曾握過槍桿子,後來才轉握筆桿子。他沒能完成大學學業,後來在國軍空軍中服役,退役後投身報界,而後開始寫小說,被公認與金庸齊名,他就是高陽。

與金庸齊名的民國作家,為什麼會揹著一身債務去世?

高陽

高陽,本名許晏駢,字雁冰,以筆名高陽聞名於世。高陽出生於書香世家,但受抗日戰爭的影響,沒能完成學業,1946年進入國軍空軍服役,在1959年退役後,擔任《中華日報》的主筆。他的文史知識,全部是自己研修學習瞭解的。

出於對歷史的熱愛,高陽開始書寫歷史小說。1962年,他的首部歷史小說《李娃》開始連載,至他去世,一生創作作品近90餘部,總冊數達105冊,他的讀者遍佈全球華人世界。正如讀者一致認同的“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高陽的作品備受人們喜愛。

但人氣極高的高陽,最終卻是揹著一身債務離世。這在不少讀者看來是匪夷所思。雖然是在上個世紀,但憑藉如此暢銷的小說,也足夠豐衣足食,怎會落得一身債務呢?這還是要說到高陽的嗜好。

與金庸齊名的民國作家,為什麼會揹著一身債務去世?

高陽作品《李娃》

高陽嗜酒如命,而且最愛喝XO,上世紀的XO非常之貴,為了喝酒欠下不少高利貸。每到欠債還錢的日子,他往往都是捉襟見肘。為了湊齊一筆錢,高陽便將著作版權全部售出給出版方。

售出全部的著作版權,意味著著作權不再為高陽所有,其版權歸屬出版方所有,而高陽僅僅剩下在書籍上署上自己名字的權利。也就是說,售出全部版權的作品,賣得再好,高陽也分不到一分錢的收益。版權費再高,也不過是一錘子買賣,千金散盡,只為所愛,也是高陽身上的文人氣息了。

與金庸齊名的民國作家,為什麼會揹著一身債務去世?

《慈禧全傳》

​高陽的作品中人氣最高的當屬《慈禧全傳》、《紅樓夢斷》和《胡雪巖》,不少歷史研究者認為,高陽幾乎憑著一己之力,將胡雪巖從歷史中挖掘出來,成功還原。書中許多語錄也成為當今的俚語,比如“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滿飯好吃,滿話難說”,“要想吃得開,一定要說話算數。做不到的事,不可答應人家,答應人家一定要做到”

金庸對高陽也是欽佩有加,金庸說:“高陽是少有人能及的歷史小說家”。當代作家二月河說:“高陽的書,我是見一本買一本,買一本讀一本”。

“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也是對這一位小說家最好的讚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