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先進位大趕超」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

  生態是麗水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勢、最響亮的名片,也是實現後發趕超的最大潛力。麗水始終堅守高標準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擔當”,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讓人民群眾吃生態飯、打生態牌、幹生態活,全力打開“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

  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

  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

  日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讓“美麗中國”再成熱詞。在新華社發佈的視頻作品《讓祖國大地美起來》中,古堰畫鄉的生態美景頻頻出鏡。這個藏在青山綠水間的詩畫生態小鎮,勾勒出一幅天然的美麗山水畫卷,在秀山麗水大花園中顯得尤為豔麗。

  最近,麗水籍世界頂尖棋手柯潔與韓國名將李世石,就在古堰畫鄉進行了一場巔峰對決。山水風光為棋局增添了不少看點,第一次來麗水的李世石,對眼前的生態美景讚歎不已。比賽結束後,柯潔和李世石用畫筆在一幅描繪他們對弈場景的油畫中,畫上“點棋”之筆。

  秀山麗水,天生麗質。作為“中國生態第一市”和浙江的天然生態屏障,麗水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已連續14年全省第一,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已連續10年全省第一。“秀山麗水、詩畫田園、養生福地、長壽之鄉”區域品牌叫響又叫座。

  綠色永遠是主基調,發展永遠是主旋律。在用心呵護“綠水青山”的同時,我市順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潮流,全力奮起直追、後發趕超,堅持不懈發展生態農業,理直氣壯發展生態工業,大張旗鼓發展生態旅遊,不斷做大“金山銀山”。

  堅持“生態優先”

   用心呵護“綠水青山”

  青山巍巍、綠水迢迢。在麗水市區南明湖上,成群的白鷺展翅翱翔,成為生態麗水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麗水以水為名,因治水而興。日前,2017年度全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市、優秀縣(市、區)“大禹鼎”名單公示結束,我市以優異的成績榮獲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優秀市“大禹鼎”,這已是我市連續兩年榮獲這個全省“五水共治”最高榮譽。

  麗水森林覆蓋率高達80.79%,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林木蓄積量佔浙江省總蓄積量的近三分之一。好山出好水,鬱鬱蔥蔥的森林植被涵養了品質上乘的水資源。5月20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泡茶問麗水”——麗水山耕·披雲水推介會上,麗水的優質水資源就受到各界追捧。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全市10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自然山水的各項指標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長壽地區優質飲用水標準”。在2017年全省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結果中,我市在11個設區市中排名第一,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境剿滅劣V類水任務。

  不僅僅是水,麗水的空氣也有點甜,每立方厘米空氣的負氧離子平均濃度為3000個,被稱為“華東天然氧吧”。一季度,空氣質量居全國第六,是全國空氣質量十佳城市中唯一的非沿海、低海拔城市。

  好山好水好空氣,孕育出無與倫比的好生態。去年,麗水還被評為全國12個“美麗山水城市”之一。一張張美麗成績單背後,彰顯了麗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態自信和生態自覺。

  早在2003年,我市就把“生態立市”確定為發展定位之一。2008年,在全國率先發布了第一個地級市《生態文明建設綱要(2008—2020)》。10年來,在一脈相承又層層遞進的生態文明建設中,我市始終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牢牢守住生態良好這個底線。

  擦亮“生態底色”,把住“綠色門檻”。我市把95.8%的市域面積劃入自然生態紅線區、生態功能保障區和農產品環境保障區,強化紅線管治,從源頭保護生態,並要求工業集聚進園區、園區工業生態化。同時,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管理,堅持“水氣山土”同治,全面落實“河長制”,持續推進“五水共治”和“五氣共治”,真正讓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甜、環境更美。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創新最科學的生態制度,在國內率先推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及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同時構築起了地方的環境法規體系,為生態環境架起“高壓線”。

  從2016年起,我市把每年7月29日設為“麗水生態文明日”,通過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持續推動全市各地生態文明建設,讓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共識愈發被厚植於心。

  開啟“生態引擎”

  用力做大“金山銀山”

  對於生態優越、經濟後發的麗水來說,守住了“綠水青山”還遠遠不夠,更要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

  為此,我市全力開啟“生態引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加快實現美麗環境、美麗經濟、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

  ——堅持不懈發展生態農業,讓“黑土”長出“金娃”。

  立足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山區資源等優勢,我市大力推進生態精品農業發展,形成了食用菌、茶葉、水果、高山蔬菜、中藥材、畜牧、筍竹、油茶和漁業等九大主導產業。去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52.74億元,增長3.4%;農業增加值100.18億元,增長3.7%,增速居全省第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2元,增長9.8%,增幅連續九年居全省第一。

  為積極開拓市場、實現農產品溢價,我市打響了“麗水山耕”區域公用品牌,讓一大批生態精品農產品由“養在深閨人未識”逐漸走向全國,贏得了“舌尖上的麗水”的美譽。去年,“麗水山耕”銷售額達到了41.8億元,同比增長了178%。與此同時,還大力打造“麗水山居”品牌,去年實現農家樂的總收入31.2億元,同比增長了34%。

  ——理直氣壯發展生態工業,讓“青山”捧出“金山”。

工業經濟是麗水三次產業中最突出的短板。在堅守生態環境底線的前提下,我市堅持生態工業第一經濟不動搖,大力發展建立在綠水青山之上、藍天白雲之下的生態工業,走出了一條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路子。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全市生態工業迎來開門紅: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8.50億元,增長10.6%,全省排名第一。

  隨著“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等各項工作深入推進,如今,一個綠色生態、充滿活力的生態工業“大花園”已輪廓初現。目前,全市上下正全面實施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精準招商、綠色發展引領、對接資本市場、兩化深度融合、精準服務企業等六大行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千億產業、百億園區、十億企業”,著力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生態工業體系。

  ——大張旗鼓發展生態旅遊,讓“山景”帶來“錢景”。

  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麗水,把生態旅遊業作為千億級第一戰略支柱產業來培育,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載體,全力以赴強基礎、補短板、樹品牌,著力打造“詩畫浙江”的鮮活樣板和世界一流的生態旅遊目的地。去年,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644.3億元,同比增長20.3%;完成旅遊投資160.9億元,同比增長36.2%。

  近年來,憑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我市旅遊的發展速度、發展質量、發展效益呈後發趕超之勢,大幹旅遊的整體優勢、大好形勢和良好態勢更加明顯。旅遊業戰略地位日益突出,旅遊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旅遊收入已連續11年保持25%以上高增長,增幅居全省前列。旅遊競爭力顯著提升,主題景區集群、旅遊鄉村集群、旅遊特色小鎮、旅遊風情小鎮核心吸引力不斷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