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第二次肥應該在什麼時候上?

冬日暖陽199143842


在水稻130天左右的生長期中,是需要很多肥料作營養的。要問水稻的第二次肥應該在什麼時候上,那就要了解水稻的種植方法是什麼,是採用傳統的移栽法,還是採用新型的直播法。

一、

話分兩頭,先談談傳統的移栽法的施肥,傳統的移栽法,先必須經過集中育秧,在秧到了差不多25天以後的時候,就從秧田扯起來,再移裁到大田中去。


1.移栽法第一次施肥,是在準備秧田的時候,將農基肥和少量化肥撒入田中,耙作秧田的時候將肥拌均勻。這是第一次上肥,每畝秧田30斤左右的尿素、40斤右右的複合肥就可以了。這次肥不能下的太多,否則有可能燒爛稻種的嫩芽。

2.第二次肥是在秧到了兩個星期以後,農民說的給秧加青,是為了讓秧在秧田裡能培育出壯秧,和積聚分櫱的養分,這時每畝秧田可追施尿素30斤左右。

3.如果以大田講第一次和第二次,那第一次則是耕耙大田時,播施的農基肥和化肥。這次化肥要下的很多,根據土壤情況,每畝大田用複合肥50至60公斤左右,尿素在10至15公斤左右,以及適量微肥。這次肥經過機械或牛耙的操作,己均勻的分解在泥土之中,會對水稻的一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4.大田的第二次上肥是在移栽後的10天左右,每畝用8至10公斤尿素,拌精克草星除草劑撒播,進行田間除草工作。

5.如果這次不算作一次上肥的話,那就是根據秧苗需要,在秧大量分櫱或者孕穗時追的肥就是第二次上肥了。如果分孽時秧茂盛嫩長,就暫不用追肥了,可以到孕穗時再根據情況上肥。

二、直播田的施肥。

1.直播田不用另外育秧,是谷種直接下大田,第一次施肥,也是與移栽田的大田方法相同,但因谷種初次下田,肥料過多會燒爛嫩芽的,所以要比移栽田施肥要少。

2.直播田的第二次上肥,是在穀子下田後第三個星期左右,上次二次肥。


一生好人大司馬


種植水稻不同時期施肥方法有所不同。大致分為四期施肥。

一,基肥

在插秧前重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加施硫酸銨和過磷酸鈣混合後,深旋土壤使肥效充分利用。

二,分櫱肥

也叫返青肥,一般在插秧後10-15天進行,每畝施25-50公斤磷鉀肥,根據秧苗生長狀況而定,施肥後和除草一同進行。

三,生長肥

水稻生長期要補充葉面肥,提高水稻抽穗營素需求,噴施磷酸二氫鉀肥。

四,顆粒肥

粒肥稻米硼大時需要補充的肥料,利用少許氮肥和硫酸銨進行滴灌施肥。






老農平安


不知道怎樣才算第二次上肥,我自己種水稻要撒好幾次肥呢。

第一次是在水稻移栽大田當天,不過這撒肥是以尿素混合田螺藥施撒的。所以是以毒殺水田裡的福壽螺為主。

第二次是水稻移栽後的一個星期內,也是以施撒尿素,不過是與除草劑混合的。這應該不算上肥,因為是以除田間雜草為主的。

第三次是返青分櫱肥,按照我們的習慣來說,這才算是第一次上肥,因為前兩次都是少量的尿素混合田螺藥和除草劑,實際是為了方便除草和和毒殺福壽螺,如果不用尿素,混合沙子也可以。但是這返青分櫱肥,肥料用量大,而且是以尿素混合複肥再加鉀肥混合施撒的。

第四次上肥是在水稻分櫱完成後開始孕穗前。嚴格意義上說,這才算是第二次上肥,當然這次的施肥也是尿素加複合肥再鉀。但是這次是用的尿素要少而增加複合肥。

這是我種水稻所要施肥的全部,但我認為孕穗期前施肥才算是第二次上肥。





專心一事


水稻的第二次肥可以是返青肥也可以是分櫱肥。之所以這麼說和移栽時的天氣條件、秧苗素質、以及田面水層保持等有一定的關係。

1、基肥或者底肥。一般來說,水稻移栽之前需要施用基肥,既氮磷鉀三大肥。其中尿素施用總量的40-50%,二銨全部施用,鉀肥施用總量的50-70%左右,大多數還是以50-60%為主。施用時間在整地前後的階段,最好是水整地的時候一邊撒施一邊水整地,將肥料耙入土壤深層。


2、返青肥。現在很多的種植戶都省去了返青肥的環節,直接施用分櫱肥。正常情況下如果能夠保證移栽後3-4天就能返青的話,的確可以省去返青肥的環節。但是如果天氣條件不理想、氣溫較低或者移栽後田面長期缺水或者秧苗素質差引起的返青時間較長的話,建議在移栽之後3天左右施用返青肥,我還是覺著硫酸銨以及一些專用的的返青肥比較適用,可以畝施硫酸銨5-9公斤/畝,加快秧苗的返青速度。

3、分櫱肥。分櫱肥就是供給水稻分櫱所需的肥料,一般以尿素或者添加少量的菌肥、微肥。孽肥的施用時間,建議還是以葉齡為主要的標準,以我們東北的機插中苗或者大苗為例,秧苗在7.5葉左右會達到分櫱的盛期,這個階段對肥料養分的需求是比較高的。以水稻的肥料效應公式n+2來看,我們就需要在水稻的5.5葉左右施用,讓分櫱肥的肥效在7.5葉達到最大化。但是因為農業種植不可預知的特點,建議適當的提前孽肥施用期,在4.5-5葉期施用,以避免5.5葉期出現長期陰雨寡照而造成的孽肥不能及時施用的情況。用量一般在尿素用量的30-40左右。



4、穗肥。就是供給水稻幼穗分化、抽穗、揚花、灌漿至成熟的肥料。以尿素和鉀肥為主,一般剩餘的鉀肥和尿素用量,也有後期追施少量穗肥的追肥方式。穗肥的施用建議在水稻幼穗分化前5天左右施用。使用過晚,會出現氮肥後移而造成貪青、晚熟以及倒伏的情況發生。基本上最佳的施用時期是在8.5-9葉期施用,這個階段水稻剛剛開始幼穗分化,水稻的莖稈尚未變鼓。如果水稻的莖稈已經鼓肚了在施用,就已經晚了。


所以,不同時期施用的肥料具體在什麼時間施用,還是要看具體的水稻生長情況,沒有固定的施用時期,天氣、水稻生長情況、田面水層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會影響肥料施用時期的早晚。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的二次肥什麼時候上將決定水稻的長勢,甚至會關係到後期的一系列問題。所以水稻的二次肥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在種植水稻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上二次肥的時機。下面我就來具體的講一講關於水稻的二次肥上肥的時間段。


首先我們將水稻苗種植在稻田裡面會上一道底肥,這底肥主要是為了讓水稻快速的生根並且穩固下來。那麼我們何時上二道肥呢?我們在水稻苗完全開始長出新葉片的時候就是給水稻上二次肥的最佳階段。這個時候由於水稻完全開始生根發芽,所以更加容易吸收肥料的營養。如果上肥的太早就會由於水稻沒有完全的生長,而導致水稻無法吸收營養。甚至肥料還會對水稻產生一定的傷害,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移栽秧苗的時候根部肯定會有所傷害,所以如果上肥過早就會導致肥料對秧苗的根部造成影響。甚至會導致秧苗過度損傷而死亡,所以我們一定要休息好這個細節。


另一方面我們的二次肥料也不能上的過晚,如果上的太晚就會導致水稻苗脫肥。如果水稻苗嚴重的脫肥就會導致生長遲緩,甚至產生秧苗變黃。從而嚴重影響水稻的後期生長,因此我們一定要在一個合適的時間段施肥。這是二次肥上的過晚會導致的一些影響,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讓水稻脫肥。

我們在給水稻施二次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施肥的作用,二次肥主要是幫助水稻長苗。因此我們施肥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助長的肥料,比如我們經常用到的助長肥料就是以尿素肥料為主。當然我們如果有條件使用農家肥,那是再好不過了。農家肥即沒有汙染,而且還比使用肥料更容易讓水稻長的更好更快!所以使用農家肥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從哪個層面來講我們都提倡使用農家肥!



以上是我對水稻什麼時候使用二次肥做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種植水稻的朋友們能夠有所幫助,如果大家覺得我講的有用。那麼請給個關注!我將持續為大家帶來更多農村種植技術!


愛奮鬥的大個子


水稻作為我國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產量和質量對我國總體糧食影響巨大,水稻種植,合理施肥是一個必須的環節,通過合理施肥可以實現水稻的增產、增收,促進糧食長產量。那麼水稻的第二次肥應該在什麼時候上?



水稻的第一次追肥是在插秧後10多天左右進行。結合化學除草一般以每畝施尿素6~7公斤左右,水稻複合肥10~16公斤左右,以促進早分櫱、多分櫱。

水稻第二次追肥是在水稻幼穗的發育期。這時候是水稻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最為快速的時期,這時候需要大量的養分支持,幼穗發育期內,氮碳代謝旺盛,需要吸收水稻一生中一半的養分。因此水稻施肥合理與否直接關係水稻產量高低。



首先追肥要及時,不能過早和過晚。一般在水稻節間開始伸長,幼穗開始分化的時候是施肥的最佳時期。也就是在抽穗前半個月這樣,這時候施肥可以促進穗枝枝梗和穎花生長,且還可以增加穎花數量、水稻顆粒數和顆粒重量。



其次追肥要適量,不可施肥過量。根據田地肥沃情況合理施肥,比如土壤較肥沃、基肥施足、水稻苗長勢旺、葉色濃綠的就施肥少量一些,反之多施。一般正常情況每畝追肥複合肥10千克左右,可視情況適當增減一些。與此同時還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確保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實現高產。


鄉村波比


水稻的第二次肥應該在什麼時候上?我國是水稻大國,很多農村家庭都會種植水稻,我家也不例外,根據我家種水稻的給出一點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總的來說水稻一生要灑三次肥料。

第一次施肥、在插秧的時候,犁好的田需要灑上第一次肥料,然後再進行插秧,那是因為剛剛插好的水稻幼苗如果沒有充分的養料吸收,在初始階段會生長過慢,這就是為什麼在農村同一天插秧對比一下不同家裡的田,過十多天這個時候對比很明顯,生長情況明顯不一樣。

第二次施肥、當水稻已經穩固紮根了,而且長得非常翠綠,開始出新芽了,這個時候也要施肥,因為養分越充足,那麼水稻分出來的新芽就越多、也越粗,這個時間大概在插秧後20天左右。

第三次施肥、除了水稻新芽越多越好外,還需要水稻結的顆粒越多越飽滿才行,所以在水稻抽穗就非常關鍵,在水稻抽穗前也大概10-15天左右也需要撒一次肥,這樣水稻就為抽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最後長出來的稻穀就會多而飽滿。

不過施肥要注意分量,並不是越多越好,少了也不行,而且還需要根據農田的水質進行施肥,因為有的農田水量流失過大,會導致肥料流失,而水比較穩固的農田基本不會浪費肥料。

以上就是我家鄉種水稻的一些簡單方法,如果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施肥,可以參考鄰居,多對比,看到他們施肥,自己也跟著施肥就沒問題了。

溫馨提示: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老梁話三農】,不甚感激。


老梁話三農


水稻的第二次肥應該在什麼時候上?

我國是世界上水稻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長江以南地區主要種植水稻,還有就是東北地區都是我國最主要的水稻產區。水稻種植的肥水管理直接關係到水稻的產量,所以該怎麼施肥對水稻的生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什麼時候施什麼肥都是有講究的。

水稻種植一般要經歷三次施肥,具體時間如下:

一、在插秧之前的一次施肥。一般水稻種植之前,要將水田翻新,以前農民都是用牛拉犁的方式犁田,一般這個時候田裡面水比較充足。田犁好之後就要準備插秧了,但是插秧之前,農民一般會撒第一次肥料。主要以尿素或者複合肥為主。

二、第二次施肥。這個時候施肥一般是在水稻已經扎穩了根基之後,開始發新芽,長新茬的時候,這個時候水稻需要快速生長,需要大料肥料才能保證之後抽穗。一般在水稻秧苗種下之後一個月左右。

三、第三次施肥。這也是水稻最後一次施肥,大概在水稻抽穗之後,這個時候水稻要想長的顆粒飽滿,需要充足的肥料做後盾。此次再一次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

這個也是我記憶中家裡的人種水稻施肥的過程,不知道有沒有說漏,希望大家指點。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水稻需要肥的時間較為集中在三個階段:

1.深施底肥,結合耕地撒施,使肥能夠均勻的被混拌於土壤中。

2.重施追肥,插秧後5——7天是最佳施肥期,可使秧苗早返青,早分櫱並可結合苗後除草一併進行。需注意的是:必須待葉片無露水時進行撒施,一般以早上9——10.時,下午5一7時為佳。

3.巧施花期肥,所謂花期肥並不是揚花期間,而是水稻初始圓杆時。最好的鑑定辦法是,拔一整根稻杆,小心破開外層包皮,可見嫩黃色的花蕾柱,長約1——2公分,此時撒施花期肥最佳,能有效提高產量。

4.應該嚴格按照水稻施肥“三原則”即:深施底肥,重施追肥,巧施花期肥。無論你能否準確把握用肥的量,記住,用肥時間易早不易遲,寧少不易多。可有效被免,貪青晚熟,瘋長倒伏。


徐世雲4


二次肥,也稱回青肥,以複合肥為主。

一般在拋秧後7至10天左右施放,秧苗拋後,秧苗自動生正,沒有歪的秧苗了,就可以施二道肥,農村話也叫回青肥。

一般施二次肥,大田有要有充足的水份,水過多,要放水,讓多餘的水流出去,水要合適,在晴天下午施放,確保兩三天內不下雨。也有農戶與除草劑一起施放,對沒有長出雜草的水田起到很好的除草作用,但有影響秧苗的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