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學校不讓學生和家長知道期末考試分數?

273763856


有學校不讓學生和家長知道期末考試分數?哪個學校有這樣的膽量做這樣的事情啊,還不得讓家長把學校搞得雞飛狗跳。學校不讓學生和家長知道期末考試成績,那又怎麼跟家長們交代呢?家長把孩子送去學校裡學校,最後連自己孩子學的怎麼樣,考了多少分都不知道。

不公佈考試分數,家長和學生如何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生和家長又如何能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對症下藥”來提高自己。雖說現在一直在弱化“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的概念,用素質教育來代替應試教育。但分數仍然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狀況的一個標準,學的好不好,分數最能夠說明一切。


學校總不能用“該生思想進步,學習認真,友愛同學,待人真誠。性格開朗,適應能力強,知識面廣,有團隊精神。在擔任班團幹部期間,工作認真負責,有較強的組織、協調活動能力,善於溝通,在學生會公共關係部對外工作上表現突出,動手能力較強,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社會實踐,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這樣的套話來糊弄家長吧。

家長一年在自己孩子的學習上投入了那麼多的金錢與精力,在要收穫的時候,學校卻表示不能公佈考試的分數。家長付出了這麼多,最後連自己的孩子考的怎麼樣的權利的沒了?

學校這樣子遮遮掩掩的做法到底是為了學生好,還是故意在隱瞞些什麼。弱化分數不代表取消分數。又或者說是因為學校的實力無法匹配自己的名聲,教的不好所以不敢公佈學生的分數呢。

鑑於教育部的規定,為了避免學生的身心受到打擊,嚴禁學校公佈學生在班級在年級的排名情況,學校可以採取劃等級的方式,以ABCD不同的等級向家長學生彙報成績,也可以採取不記名的方式,每個同學選用一個代號的方式來公佈成績,只有學生本人才知道自己的代號以及成績。這樣子既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了解自己的分數情況,也不違反規定。



對分數採取保密處理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分數情況,就沒有學習上的壓力和動力。而且學生以後的升學也都是看分數,學生對分數不敏感,在以後的升學中就會吃虧。


大三老學長


不公佈學生成績,是給一些不法之人有操作的空間,比如這次小學升初,我的孫女從一年級到畢業,都在年級前幾名,且全面發展,可這次升初,卻被幾所好的學校拒之門外,按成績應該沒問題,按運氣電腦派位也沒搖中“但等到八月底,所有好的學校表示都可以進,而且能進中點班,不過我的孫女有志氣,那幾所有名氣的學校都不去”,這難道是正規操作,為什麼有的學生早就知道自己會被那所學校搖中呢?什麼均衡教育,這樣下去,學生的學習成績怎能提高,反正學不學都是看運氣,我個人不贊同這樣的做法。


只求一份安定15073452


昨天我們學校開考務會還反覆強調:不允許把學生的成績發到家長群裡,不允許以任何的形式公佈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如果家長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績,班主任只把這一個孩子的發給家長。

這樣的政策已經不是第一年了,為什麼現在很多學校不希望學生和家長了解期末考試分數呢?

因為成績關乎到某些人的“自尊”和麵子

如果把分數和名次直接發到群裡,就和以前張貼在牆上沒有什麼區別。家長和孩子關心不關心分數呢?可以說不關心的很少。就像工人在乎自己的工資,農民在乎自己的收成一樣。

分數和名次上出現了差別,又會讓有些家長覺得丟面子,也覺得分數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把分數認為是自家孩子的隱私,不適合公諸於眾。

在這樣的形勢下,學校不得不採取新的措施:讓班主任把分數單藏好,千萬不能讓家長和學生隨便看到。這樣的舉動總是讓我有掩耳盜鈴的感覺:考的不好藏起來,究竟是想騙誰呢?中考高考的成績還能藏嗎?



淡化差別、淡化名次、淡化成績,這真的是家長、老師和孩子們想要的嗎

現在上級主管部門千方百計的想淡化名次,淡化成績:不允許排名,不允許公佈成績和名次,不允許張貼狀元榜,不允許以重點高中上線人數宣傳招生。這真的適合我們當前的教育,真的是家長孩子們想要的嗎?

作為一個家長,我陪孩子起早貪黑學習了這麼長時間,在人力和財力方面都進行了巨大的投資,我肯定想知道孩子考了多少分,在年級綜合班級中的名次怎樣。這樣我才能以後幫助孩子想方設法查漏補缺,提高成績,才能在中考和高考中不致被淘汰。

作為一名老師,我也想知道自己教的學生成績如何,和別的年級班級別的學校的差別有多少,這樣我才能夠尋找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千方百計提升學生的分數。

孩子也一樣,如果淡化分數淡化成績,孩子玩得很開心,但是中考高考怎麼辦呢?如果中考高考不需要分數,不需要名次,我想都沒有意見。



正視競爭、正視差距,才有教與學的動力。

差距和競爭在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不應該忽視,更不應該故意是隱藏。更不能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的玻璃心,因為將來到社會,這些都是孩子必須面對的。

所以我覺得,對於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名次沒有必要藏起來,大大方方擺在桌面上,誰想看就看一眼。對於那些不想被人看到的,可以選擇性地打上馬賽克。😂



總結:我覺得還是應該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這樣才有可能接受未來的失敗和困難。魯迅曾經說過,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現在我們連自己的成績都不敢正視嗎?


軒老師談教育


成績再差的學校也不至於會對家長和學生隱瞞考試分數。那麼為什麼有的家長和學生不知道期末考試分數呢?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有四個可能:

一、孩子不讓家長知道分數。

期末考試之後就是假期了,不管是寒假還是暑假,孩子都想過一個快樂的假期,尤其是寒假,還想過個好年呢。所以,考不好,就說沒出成績或者老師沒公佈,對有些家長是管用的。

二、學校沒來的急公佈。

因為是期末考試嘛,多數學校考完試學生就放假了,所以老師閱完卷,學生早就在家休息了。有的學校會在網上公佈成績,比如班級群、學校網站或者網上閱卷的網站;有的學校會讓學生返校公佈成績;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讓學生返校難度較大的寄宿制學校,可能就不公佈,或者等到開學再公佈。

三、班主任個人認識。

期末考試後的分析,對於很多班主任來說,覺著沒有必要。因為開學後再分析已經失去其時效性了。所以,有的班主任不是很重視成績。當然也不排除一種情況,就是班級考的不好,班主任不願意公佈成績,以免造成壓力。

四、教育部門的規定。

一些小學,已經用等級來代替分數了,這是因為執行教育部門的規定。當然,一般情況下,家長都能知道孩子的分數,因為學校老師都用A-7這樣的方式來“糊弄”教育局長。當然,也有的學校可能執行的比較徹底。

以上是我的幾點分析,不全面之處,歡迎補充。


贏在高三


教育部門禁止公佈成績,貌似是從2016年開始的。

因為2015學年期(二年級)末家長會,我們老師還公佈了班級前十名的姓名和成績。

2016學年起,小學階段正式實行等地質。老師正式告知,不會再公佈任何分數和排名了。於是也就不在家長會上報排名了。

我私下問了老師,是校方和教育部門規定的。不可以報。沒具體說原因。

但我個人覺得,公立小學不再以分數為目的的做法。就是為了響應減負減壓的號召。不讓家長對分數過於敏感,給孩子施壓補課。

的確,這種做法,讓不少安於現狀的家長每學期看著A(90-100分)啊,B(80-89分)啊,還挺淡然的。

可我個人對一二年級的分數根本不屑。三四年級是小學的分水領,難度量度提升加大,我更想知道孩子的實際水平,究竟是普普通通,還是有實力拼一把更好的初中。所以全A的成績對我來說也是不屑的。

於是我把想法打電話告訴老師(千萬不能網絡或短信溝通,老師絕不會留下“作案證據”的)

雖然平時成績都有分數,可考試的分數更重要。越是成績好的孩子家長越是想知道孩子究竟考了幾分。

越是臨近畢業,老師也瞭解家長的心情。對於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老師私下還是偷偷的會把孩子的成績和在校排名告訴家長的。

四年級期末我們班主任就偷開了一個小群,把班級前五名的孩子家長拉了進去。還說了年級排名。這五個孩子的總分值也不相上下,都是0.5-1/2分的差距。這讓家長心裡基本有個底,至少有條件有關係的家長。四下成績一出來就有資本去走動走動了。(可惜我家沒關係🤪)

所以,分數真的很重要,因為初中看分數啊,中考、高考都看分數啊。如果小學成績一般般,進了初中就玩不下去了。

昨天,我特地和三個同一所初中(全區排名第一的公立初中)的孩子家長聊天。這三個孩子小學成績都是A摻B的水平。但是他們一致都說,初中老師才不會管你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習慣。

授課、佈置作業,連試卷都多的來不及批,嚴禁學生不懂的題目互相討教、家長輔導。必須學會學習自主、自立!

但是,大多數家長沒有在小學期間培養好孩子這種方法。以至於初中平行班的孩子,平均分極差,原本的AABB,現在都是CCDD甚至不及格。

減負減壓口號喊的再響,不實用啊…






䒕Ki姐


我女兒所在的小學不光是期末考試,連平時考試也不會公佈所有同學的具體分數。取而代之的是公佈公佈全班的分數段情況。

比如,前幾天女兒的數學老師在微信群裡發出來的內容是這樣的:



這樣,自己家孩子把試卷拿回來。家長一看分數,再一看分數段,自己孩子在班級是什麼位置,就一清二楚了。

作為家長,我是很支持這樣做的!比起公佈具體分數,能有效避免孩子們尤其是考得不好的孩子的自尊心,相當於是讓他們更有隱私,可以默默努力;另一方面,又不影響大人瞭解自己孩子的排位。

您怎麼看?支持老師這麼做嗎?

歡迎評論區補充~

也歡迎您關注我!


小公主變形計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也是家長的命根啊!

1.先說一下我們這裡學校如何公佈分數吧。

我們班平時測試不排名,改完就髮捲給孩子們評講,試卷還要讓孩子帶回家給家長看,讓家長簽字,有的老師還要求家長寫評語或寄語或者試卷分析。

但是每次的測試成績會通過校信通以短信形式發給家長,在發信息時,老師會設置查看成績模式,家長可以登陸校信通網頁看到自己孩子的分數以及其他孩子的分數,但是其他孩子只能看到分數看不到名字,這樣家長能瞭解孩子在班裡整體位置,也保護了學困生的尊嚴。

期末考試比較重要,家長和孩子很重視,試卷孩子帶回家,語數英各科成績及總分都會校信通單發,家長仍然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排名和其他孩子的成績。

2.成績需不需要說呢?當然需要!考試是為了查漏補缺,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哪裡有知識盲點,怎麼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呢?考試後不公佈成績,孩子不知道自己知識的掌握程度家長不知道孩子的水平。這行為無異於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等大考的時候,害人害己。

3.據我瞭解,還有的老師每次測試直接把成績發微信群了。估計很多家長也接受不了。所以啊,我猜題主問的不公佈成績的老師,應該是有難言之隱,可能有所顧慮。也可能如網友所說,成績不理想。

4.如果想知道孩子成績,不如直接和老師溝通,簡單高效,揣摩老師的心意,容易生出誤解。



小學教育栗子老師


不讓家長和學生知道期末考試排名的學校倒不少,但完全不讓學生和學生家長知道期末考試分數的學校,恐怕沒有吧,如果有,這所學校也真的是太奇葩了。是怕學生知道了分數承受不了打擊嗎?還是學生考得太差,學校顧及面子不想公佈?還是怕尖子生考得太好學校在假期流失,所以不願意公佈分數?

我說的最後一種情況是存在的。我的朋友在一所一般的中學任教,生源基礎不好,他們學校周圍在4所“名校”,每次期末全區統考後,總有尖子拿著期末統考成績和排名去了那幾所名校,自己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尖子生,瞬間就流失了。為了防止尖子生流失,有一段時間,期末考試結束後,他們學校就不公佈學生分數,等開學後再公佈。至於學生的排名,則不公佈。

不公佈排名,尚能理解,但我並不贊成。雖然有很多人說如果公佈了排名,學生心裡受到傷害,出了事情,老師要負責任。但想一想,這也挺可悲的。本來我們應當做的是教育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分數和名次,不放棄,要努力。但現在我們都在教育學生如何逃避分數和名次。培養學生抗挫折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可我們的學生連分數和排名帶來的壓力都面對不了,將來還能面對什麼呢?


途蟲的百味人生


我想題主您一定是誤會了,肯定不是“不讓學生和家長知道期末考試分數",主要是不讓其他家長(學生)知道您孩子的分數,尤其是總分在班上的排名、全校(全年級)的排名。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學生隱私,試想:如果您的孩子在班裡、在學校的期末考試總分排名是倒數,您是不是極不希望班主任把自己孩子的成績公示在微信或QQ群裡,暴露在其他家長或學生的眼皮底下?!如果您想知道自己孩子的考分,可在規定的時間裡及時到班主任或學校教務處查看。

當然了,若您孩子成績很好,往往總排班前幾名(或說期末總分數一數二),您肯定不介意讓其他家長或學生知道的,或許心裡還美滋滋的——這是在宣傳,幫您把孩子美名揚!!

替家長換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基於這種情況,私以為(也曾這樣告知班主任),個別好的學生的考試成績發到群裡或許沒什麼關係,但那些總分倒數的學生成績最好保留、別發。

也因為有這樣的情況,少數成績較不理想的家長(學生)曾向上面投訴,稱侵犯其孩子“隱私權”。為此,只要涉及學生考分的,上級一般會在發文中明確強調:不得張榜公佈等。如:今年中考成績出來後,學校在收到的考生總分和相關通知的同時,也收到如下告示(摘錄)——

1、學校要及時將中考成績通知到考生本人,但不得張榜公佈考生成績,更不得按成績進行排名。各校要重視考生信息的保密,不得將考生信息傳出給他人或外單位或招生機構。2、各校要嚴格按上級有關規定不得宣傳炒作升學率、上線率、中考狀元等。

甚至有時還明確告誡大家“不得拍照轉發”。學校主管領導基於這種情形,一般也都會要求各班主任不得在各種群裡公示學生的考分。而且即使要給學生髮成績報告單(卡),也只能寫等級:優秀、良好、合格(及格)、不合格(不合格)四種;為學生寫評語時,儘量挖掘其閃光點,即使有缺點也要寫委婉些(甚至有時給“模板”、示範:如果能改正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情形,作業再仔細認真點,複習、預習再主動點,一定會有進步的)。

(插圖來自網絡)


種金易


原因很簡單,因為教育部門有規定,不能完全以分數來考量學生,不公佈分數,不排名次,以免讓成績不好的學生傷自尊,避免意外。

學校方面一般也會靈活掌握,班上公佈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成績,試卷上則只寫ABC等級,關係成績的家長可以通過電話或者微信找老師查詢,這樣很好的避免了公佈成績的麻煩,避開了政策紅線。但筆者不太贊成教育部門這樣的規定,公佈成績沒那麼可怕!

我們的孩子真的會因為成績不好傷自尊嗎?如果會,那也是知恥後勇的好同學,對他的未來發展利大於弊!

我們的孩子承受力就那麼差嗎?傷一次自尊又何妨?不要把孩子看得那麼脆弱,你越去保護就越脆弱,這樣會適得其反!

我們能一直不讓孩子知道成績嗎?中考呢?高考呢?你狠心讓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信心滿滿地在重要考試中承受打擊嗎?肯定不希望吧!

孩子應該保護,但不宜應該過分保護,那隻會害了他!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學習過程中成功和失敗都是正常的,作為學生也應該有個正常的心態去接納這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