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浅论诗歌作品意义的美学价值

著名作家格非说真正有效的阅读,总是一种“既是又非”的结构:我们不能拘泥于“是”的层面,将作者视为唯一的意义的提供者,把阅读过程变成对作者经验的考释和索引的过程。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读者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样一部《红楼梦》,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同的人用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去解读文学作品,然后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首诗或者一首词,脱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遭遇去看,也可以发现一种独特的美,可以引起人无限的联想。但一旦把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和文章本身去对应,便觉得索然无味了。下面先举几个例子:

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们只看诗歌本身可以发现这首诗的后两句真的是把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情感表露出来了,离家这么长的时间,家里人都怎么样了呢?年迈的父母还在吗?乡里乡亲都还好吗?但据专家考证,这是宋之问越狱之后写的诗,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一个通缉犯的心理。这样的解读固然正确,但实在是大煞风景,让人兴味索然。这首诗历代的唐诗选本多有录入,编选者恐怕并不真想让我们读者知道这首诗的妙处在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通缉犯的心理吧,再说通缉犯就不能有常人的情感了吗?

李白的《清平调》中有一句“可怜飞燕倚新妆”,据说高力士看到这一句诗后变向杨贵妃进谗言,说李白把杨贵妃和汉朝的赵飞燕相比,讽刺杨贵妃女士误国。杨贵妃听后大怒,便劝唐玄宗不可重用李白,事情之有无暂且不论,但从解读的角度来说倒也并非无理。不过,清平调三首本来就是迎合圣意赞美杨贵妃的,这一句也不过是说赵飞燕不如杨贵妃美貌,因为赵飞燕需要靠化妆才能和杨贵妃媲美的。高力士不喜欢李白,所以才会得出他自以为是的结论。这样的解释便将一首很好的赞美诗变成了讽刺诗了,诗歌的趣味便有云泥之别了。

张籍的《节妇吟》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字面意思所传达出来的女子不能属意知己的遗憾感慨之意和他拒绝司空李师道幕府邀请的本意相去甚远,苏曼殊有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剃时”,很明显张籍诗的字面意思感动了他以至于他只改一字来表达自己对一个女子的遗憾。张籍后来做了考官,朱庆馀写了一首诗《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如果不看诗歌背景,也不失为一首非常好的新嫁娘诗了,特别是“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把一个新嫁娘想留给姑婆好印象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了,但朱庆馀的本意却是想让张籍看看他的诗文的优劣而已,诗歌中塑造的新嫁娘形象只是一个媒介,这跟张籍想委婉地拒绝司空李师道而塑造那个节妇的形象一样。然而,我想后世更多的读者可能更愿意像苏曼殊那样去理解原诗吧。

温庭筠的词《菩萨蛮》中有一句“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张惠言在他的《词选》评论中说“美人初服之意”,认为温庭筠写的不只是女子,也有自己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来自于屈原的《离骚》,这样的解读是能够引起我们有趣的联想的。因为古人经常以美女和男子的关系来对应君臣关系,这个女子也许就有长期不得志的温庭筠自己的影子了。王国维先生根据温庭筠的生平做出判断说温庭筠不过是一个浪荡子,根本就无节操可言,初服之意从何说起呢?这样的解读固然有道理,但词的韵味却因此而褪色不少了。

仓央嘉措有一首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过说的是在选择修行和爱情时的两难心境。我们却可以将诗意扩大到人生路上的艰难抉择上,也就是孟子所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意思,这样的理解虽不是原意,但韵味却是无穷的。

以上诗歌只要凭我们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联想,按照诗歌的背景或者作者的经历来看固然可以做出更符合原意的解释,但诗歌的趣味却要大打折扣了。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时候碰到此类可以引发学生联想的诗词,是不是真的要考究原意呢?这实在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毕竟文学作品是给人以熏陶的,并不是死板的教义,作者把诗文写出来了,读者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上做出超出文本原意的理解。我觉得我们老师似乎也并不需要作考据家,学生只需要去体会文本便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并很有可能从此对诗文产生兴趣,这就足够。过分追究考据原意,固然可以让同学们恍然大悟,但保留在学生心中那对诗歌初始的美好感觉可能就消失殆尽了。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引起兴趣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至于考据则是其次的。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之说不也是他的一己之见吗?他借用前人诗词中来阐发人生追求的三个阶段影响可谓深远,可又有多少人跟他计较诗词的原意呢?

有时候我想文学作品就是一朵花,我们用考据的方式去探求本意固然可以看得非常真切,但如果不那么较真,不祛除花周围的烟气,是不是可以增添一些朦胧的美感呢,即使没有看清楚花瓣花蕊上的纹路,又有什么妨碍呢?

花非花——浅论诗歌作品意义的美学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