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广泛,历代本草记录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类同品、代用品不断涌现,因此有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将陆续录入这些常见的中药材别名,以备不时之需用。

四、叶类中药材别名

1、桑叶

(1)处方常用别名:桑叶、霜叶、双叶、冬桑叶、神仙草、炙桑叶、霜桑叶、蜜桑叶、炒桑叶等;

(2)不常用的别名: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荆桑叶,桑椹树叶、桑树叶、黄桑叶;

(3)商品名称

A、冬桑叶:又名霜桑叶、晚桑叶、老桑叶。为晚秋至初冬经霜后采收的桑叶。

B、嫩桑叶:又名新桑叶。为春季桑叶茂盛时采收的桑叶。长于清肝明日。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2、苏叶

(1)处方常用别名:苏叶、紫苏叶、香苏叶、赤苏叶等;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3、枇杷叶

(1)处方常用别名:杷叶、枇杷叶、枇杷、广杷叶、炙杷叶、蜜枇杷叶、鲜枇杷叶、蜜炙杷叶、姜炙杷叶;

(2)处方不常用别名:巴叶,芭叶,毛枇杷叶,白沙枇杷叶,卢橘叶;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4、侧柏叶

(1)处方常用别名:侧柏、侧柏叶、柏叶、鲜侧柏叶、炒侧柏叶、侧柏叶炭、侧柏炭;

(2)不常用别名:扁柏、扁柏叶、丛柏叶、柏树叶、香柏叶、柏子树叶、崖柏叶、黄心柏计、扁松叶、片松叶、喜松叶、喜柏、喜柏叶。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5、竹叶

(1)处方常用别名:竹叶、竹叶卷;

(2)不常用别名:淡竹米、竹叶心、甘竹叶、竹叶卷心、迷身草、碎骨子;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6、淡竹叶

(1)处方常用别名:竹叶,淡竹叶,鲜竹叶,鲜淡竹叶、竹叶麦冬、野麦冬、土麦冬等;

(2)处方不常用别名:淡竹叶、金竹叶、长竹叶、淡竹米、林下竹;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备注:竹叶与淡竹叶的区别:竹叶与淡竹叶在明代以后才有区分,淡竹叶始载于《本草纲目》,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常绿竹状乔木或灌木植物淡竹的干燥叶片。主产于长江流域。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等地。 以上竹叶与淡竹叶都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但竹叶以清心胃热见长,淡竹叶则长于清热利尿。两者功用相似而同中有异,故应注意区分,不应混淆。)

6、番泻叶

(1)处方常用别名:泻叶、番泻叶、洋泻叶、辛那叶、辛拿叶;

(2)不常用别名:旃那叶、辛掰叶、泡竹叶、弟兄叶、地熏叶、通幽、通幽草;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7、艾叶

(1)处方常用别名:艾叶、艾绒、醋艾叶、醋艾绒、艾炭、祁艾、艾蒿、蕲艾、艾蓬、草蓬、灸草、家艾、香艾;

(2)不常用别名:医草、黄草、艾蓬、狼尾蒿、野蓬头、阿及艾、草蓬、肚里屏风。

(3)商品别名:

A、五月艾:为五月叶片肥盛尚未开花时采集者。

B、陈艾叶:又名白艾。叶片背面里灰白色,绒毛较多,香气浓郁,放置陈久者。

C、蕲艾:有的写作“祁艾”。为产于湖北蕲春者。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优。

D、 北艾:为产于河南汤阴者。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8、大青叶

(1)处方常用别名:大青叶、鲜大青叶、路边青叶、菘蓝叶、马蓝叶、草大青叶、蓼蓝叶、蓝靛叶、大青木叶、靛青叶、靛叶、板蓝叶、板蓝根叶;

(2)不常用别名:水红花叶、山蓝叶、球山蓝叶,大蓝叶,臭菜叶,猪屎青,青草心,淡婆婆,山尾草,山尾花叶,山漆叶,鸭公青,鸡屎菜,鬼灯火,牛耳青,绿豆青,臭大青,大百解。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9、罗布麻叶

(1)处方常用别名:罗布麻、罗布麻叶;

(2)不常用别名:红麻,茶叶花,红柳子,野麻,羊肚拉角,泽漆麻,吉吉麻,红花草,野茶,罗布欢的尔(维吾尔族语名),红麻叶,茶叶麻;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10、功劳叶

(1)处方常用别名:功劳叶、枸骨、枸骨叶、枸骨刺、十大功劳、十大功劳叶;

(2)不常用别名:猫儿刺、羊角刺、老虎刺、八角刺、杠谷树、香木菌桂;

常见中药材别名(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