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釋迦是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廣泛種植的果樹,也是世界五大熱帶名果之一,因其外觀像牟尼釋迦佛祖的頭飾物而得名,又因為外形與荔枝相似,且來自於“番邦”,故又稱為“番荔枝”,學名Annona squamosaL,英文名稱為Sugar Spple,Sop,原產於熱帶美洲陸地或西印度群島上,是屬於番荔枝科裡的一個樹種。但番荔枝科目錄下有著眾多的屬種,作為果樹類型的釋迦,則通常是指番荔枝科中果實可以食用的樹種,主要是番荔枝屬、婁林果屬、阿芳屬、番瓜樹屬、紫玉磐屬、嘉陵花屬、假鷹瓜屬、爪哇番荔枝屬、暗羅屬等。而目前生產上作為經濟栽培的,主要是番荔枝屬裡面的11個種,其中,以普通番荔枝、秘魯番荔枝、刺番荔枝和阿蒂莫耶番荔枝四大種類最為重要。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釋迦以熱帶美洲種植最多,秘魯、墨西哥、巴西、古巴、美國等地也廣泛栽培,亞洲地區主要集中在印度、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我國臺灣地區是在1617年之前由荷蘭人引入種植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但當初由於品種和栽培技術落後,一直未能得到生產上的推廣,僅作為庭園小面積栽培。後來雖然從美國、秘魯、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引進了一些新的品種,但由於成熟期正好逢上臺風季節、果實開裂嚴重,也沒能在生產上廣泛推開。直到1993年前後臺東地區利用栽培管理技術的改進、以及研發出釋迦產期調節技術、不但讓成熟期避開了雨季、而且還能一年多收之後,釋迦的種植才在臺灣廣泛鋪開。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近二十年來,由於臺灣釋迦果實外觀奇特、含糖量高達20-25度,風味特別甜美,在市場上有世界最甜之水果的美譽,每隻售價高達200元新臺幣,最高的一隻可以買到60000元新臺幣,從而促使臺灣東部地區的果農紛紛把別的果樹種類更換成釋迦,其中尤以臺東為最。據臺東農試所網站介紹,2008年全臺釋迦栽植面積為6290公頃,產量為67749公噸,而臺東縣的栽培面積就高達5421公頃,佔全臺的85%左右,產量58792公噸,佔全臺的88%,其餘大多分佈在高雄縣(阿蓮鄉、田寮鄉)、臺南縣(歸仁鄉)與屏東縣(三地門)等地。臺灣釋迦的生產技術、種植面積和果實品質,據臺東農試所介紹,目前已名列世界前茅,出口量更位居世界第一,僅臺東2008年鳳梨釋迦一個種的果品,出口量就高達2500多噸。釋迦也由此一舉成為臺東地區與蓮霧齊名的兩大特色水果之一。


歡迎添加天寶農技服務平臺水果群:kemayin66,交流了解更多水果專業種植技術。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臺灣釋迦的主要種類和品種

臺灣是我國釋迦種植歷史最長的一個地區,樹種覆蓋番荔枝屬裡的四大種類,品種也比較多,有從外國引進並進行馴化的,也有本地科研單位進行雜交選育的,還有果農自己選育的,名堂眼花繚亂,但生產上真正成為規模種植的並不多,據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ID:tianbaonj)調查僅有臺東一號、鳳梨釋迦、大目釋迦、軟枝種、粗鱗種等寥寥幾個品種。現將臺灣釋迦種植的最主要種類和品種簡介如下:

1、 主要種類

①普通番荔枝:半熱帶半亞熱帶性的釋迦種類,原產於熱帶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為半落葉的小喬木或灌木,高2-7米,葉互生,揉碎有臭味,花單生或2-4朵頂生或腋生,果實為聚合果,形狀多樣,有圓形、心臟型、廣卵形和圓錐形,果目突起明顯,成熟時為淺黃綠色,軟熟後肉質嫩似豆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20%以上,風味甜香。缺點是種籽較多,每隻果有30-60粒種籽,而且外形不端正,果個不均勻。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②秘魯番荔枝:又名高山番荔枝、冷子番荔枝、毛葉番荔枝、南美番荔枝,屬半亞熱帶半熱帶的釋迦種類,原產南美洲的秘魯和厄瓜多爾的安迪斯山脈,為落葉性小喬木。樹勢直立或開張,樹高大部分為3-6米,最高的可達7-8米,枝條柔軟密生,呈灰色,葉片卵形至披針形,葉背有絨毛,果實因品種不同而呈現卵形、圓球形或圓錐形,果肉細嫩乳白,狀如冰淇淋,風味濃甜微酸。但因其性喜冷涼氣候,在熱帶低海拔地區生長結果性狀不佳。不過,由於它比別的番荔枝耐低溫,在我國東南沿海和華南高海拔地區反而更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③刺番荔枝:為常綠小喬木或低矮灌木果樹,樹高3-7米,枝條圓筒狀,有細小的裂紋,表皮粗造、帶紅褐色,葉互生,揉碎有強烈的異臭味,果實特大,單果重可達4千克,有酸味,是純熱帶的果樹,在臺東地區越冬都有難度,而且種籽多、品種差,種植的面積不多。

④阿蒂莫耶番荔枝:以普通番荔枝與秘魯番荔枝雜交而獲得的種間雜種類,生物學特性介於兩親本之間,生長旺盛,樹勢開張,枝條密生,葉披針形至卵圓形,花單生或2-3朵腋生,果形與秘魯番荔枝相似,果面平滑,果皮能整塊剝離,可溶性固形物約在18-22之間,口感甜而不膩,鮮食品質最佳。適應性優於普通番荔枝,在臺灣的種植面積較大。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2、 主要品種

①粗鱗種:普通番荔枝種類,臺灣的早期釋迦品種,樹體高大,葉片寬,橢圓形,表皮粗糙,鱗目大且凸起,果實硬熟期鱗溝深陷呈奶黃色,鱗目為綠色,果實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280克,含可溶性固形物20-22%,可食率高,種籽較少,外觀成熟度尚明顯,是早期的代表品種,只是易受氣候逆境影響,產量不穩定。栽植面積有逐年減少情形。

②細鱗種:普通番荔枝種類,臺灣的早期釋迦品種,樹體較小,葉片披針形,小但茂密。果實較小,平均單果重僅有200克左右,略扁形,果表鱗目小,鱗溝淺平,鱗目為黃白色或黃綠色,平滑,品質較佳,可溶性固形物可達23%左右,且肉質細密,豐產性狀好。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ID:tianbaonj)認為由於種子多而果肉少,可食率不高,商品價值差,目前已逐漸淘汰,被軟枝種所取代。

③軟枝種:普通番荔枝種類,臺灣的早期釋迦品種,果表鱗目深綠色,大且突起,光澤度低;葉片大如手掌,枝梢下垂,長枝條較軟,果實大,果皮薄,果肉比率高。缺點是適採期鱗溝展開不明顯,由外觀較難判定成熟度,後熟軟化快,容易裂果,不耐貯運。但因產期早,產量高而穩定,很受農民鍾愛,所以栽培面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④臺東一號(都蘭種):臺灣早期從土釋迦選育出來的代表品種,產量較穩定,果實比重大,單果重350克左右,果表鱗目大且突起,外觀鮮明亮麗,果面光澤度高,鱗溝呈奶黃色,外觀成熟度明顯,果肉利用率及肉質口感良好,商品價值高,採後貨架期較長。產量穩定,為臺東所廣泛種植。惟對低溫逆境耐受度較差,管理不當或氣候變化劇烈時,易發生裂果、落果現象。



⑤鳳梨釋迦:嚴格說來,鳳梨釋迦不是一個品種的名稱,而是對阿蒂莫耶番荔枝種類的統稱,但它在臺灣卻成為一個最大、最有名的“品種”,又稱「旺來釋迦」,中部地區果農稱為「蜜釋迦」,高雄地區則稱呼「奇美釋迦」,主要是指以色列的gefner,但也有些臺灣業者把pink's mammoth、HiIIary White、African pride、Bays、Booth、Pierce、Spain等也叫為鳳梨釋迦。最早進行種間雜交的為美國佛羅里達州的Wester,但gefner卻為以色列20世紀60年代所育成,臺灣1965年間引入,現在在臺灣商品栽培面積較多。該品種長勢旺,枝幹較粗,葉片比一般的品種大,葉面有茸毛。果實特大,一般單果重400-550克,可溶性固形物25-27%,肉質白嫩柔軟,風味濃香蜜甜,帶有淡淡的菠蘿風味,有世界上最甜之水果的美譽。產量高、品質好。目前全臺鳳梨釋迦栽植面積已達2250公頃,其中臺東縣栽培面積1600公頃,佔71.1%,主要產區有卑南鄉(850公頃)、太麻里鄉(250公頃)、臺東市(400公頃)、東河鄉(100公頃)。鳳梨釋迦只收冬果,產期12-4月。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⑥臺東二號(大目釋迦):臺東農業改良場2000年從臺東市黃振襲釋迦果園選拔出來、並經過9年品比試驗和區域試驗成功育成的新品種, 2008年12月17日通過該場命名審查作業。大目釋迦果表鱗目很大,光澤度高,果實碩大,果實平均重約900克,最大可達1,200g以上,種子小且少,果粒比重小,口感似軟枝種,但肉質較好且糖度較低,約20~24°Brix間,果肉率50%左右,平均每果種子數為71.8粒,果實採收後至軟熟日數約4~6日,主要產期在7月至來年2月間。由於番荔枝市場價格以果實大小及外觀為關鍵因素,果重愈重者價格愈高,新品種臺東2號番荔枝因果實超大,單位面積產量高,鱗溝開裂明顯、方便成熟度判定及利於採收等優點,極具推廣價值,成為臺灣果農近年最熱衷栽培的品種。

⑦非洲驕傲(African pride):也叫A.P.釋迦,阿蒂莫耶番荔枝種類,是臺灣鳳梨釋迦種下的一個品種,1950年代南非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栽培品種。該品種樹勢開張,生長旺盛,早結豐產,較耐低溫,在0℃時也無明顯凍害。平均單果重380克,可溶性固形物25%,總糖18.3%,酸0.37,風味香甜,無需人工授粉,無大小年,穩產高產,是臺灣南部地區的首選品種。

⑧Marooch Gold:臺灣最新引進的釋迦品種,為澳大利亞馬魯茲(Marooch)園藝研究所育成,父母本為紅皮普通番荔枝和喜拉里懷特番荔枝。樹體生長旺盛,雄雌蕊同花,無需人工授粉,自然坐果率高,果實外觀端正平滑,平均單果重450克,肉質柔軟,色如白玉,種籽較少,品質比非洲驕傲還好,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新品種,但目前栽培還不多。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釋迦果週年管理日曆:

1、1月份(大寒至小寒):此時期冷空氣不斷加強南下,氣溫較低,月平均氣溫在15度左右,葉片迅速轉黃,開始大量落葉。對於只生產正造果的果園可開始修剪,同時及時採摘熟果,對尚未採摘的果實注意防寒護果。

2、2月份(立春至雨水):此時期天氣以低溫陰雨為主,溫度較低,月平均氣溫在13度左右,葉片迅速脫落,2月下旬,新根開始萌動。對收完果的果樹開始冬季修剪,在修剪後抓緊清園,在2月底對果樹施基肥,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

3、3月份(驚蟄至春分):此時期氣溫開始回升,月平均氣溫18度左右,新根開始長出,新梢開始萌動,中下旬開始抽出新梢和花蕾。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ID:tianbaonj)建議收完所有的冬期果;如2月份未修剪的果樹在本月需修剪完;如2月下旬未施基肥的,在上、中旬要抓緊施基肥;如施肥時,天氣乾旱,要灌水促梢。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4、4月份(清明至穀雨):此時期氣溫迅速回升,月平均氣溫在22度左右,但仍有冷空氣南下,枝條大量抽出新梢和花蕾。中、下旬開始進入始花期。同時,病蟲害開始活躍。建議掌握薊馬的動態,在上、中旬,如數量少的,最好不要用藥,一般1棵樹的嫩梢中,30條嫩梢有3只以上薊馬就要進行施藥防治。在中旬或下旬噴施一次託布津農藥,預防幼果蒂腐病。此時期開花數量雖少,也要抓緊人工授粉,力爭早掛果。新種的幼齡果園雜草開始叢生,作好中耕除草。

5、5月份(立夏至小滿):此時期氣溫較高,月平均氣溫在25度左右,雨量逐漸增多,番荔枝開始進入開花盛期和幼果形成期。病蟲害開始為害花、果、葉等。耕種幫建議此時期作好人工授粉;在下旬施一次壯果肥,每畝滴灌嘉美紅利1袋+海力寶2-3公斤促梢肥;及時檢查是否有“弱花現象”,如有,要立即施肥,並作好摘葉促花工作;每隔7-19天,噴一次託布津防治果蒂腐病和炭疽病,同時要及時摘除病果;在下旬噴施一次撲蝨靈,防治薊馬和蚜蟲;同時,注意紅蜘蛛、介殼蟲的防治。

6、6月份(芒種至夏至):此時期天氣炎熱,月平均氣溫在28度以上,雨量增多,仍有大量開花,幼果不斷形成和膨大。耕種幫建議在上旬噴一次託布津防治蒂腐病,同時及時摘除病果;及時檢查薊馬發生情況,做好鳳蝶和蛀蒂蟲的防治;開始進行疏果套袋;對果樹進行短截摘葉,進行冬期果促花工作。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7、7月份(小暑至大暑):此時期天氣炎熱,月平均氣溫28度以上,日照強,蒸發量大,果園易受旱,果實進入膨大期,月底果實開始成熟。耕種幫建議作好果園防旱,保持果園溼潤;如果樹掛果太多,有缺肥現象的應每畝立即補施4-5公斤嘉美贏利來;在上旬末和下旬初各噴一次託布津防治果腐病、軟腐病和炭疽病,同時要及時摘除病果;配合夏季疏果,短截摘葉促冬期果。

8、8月份(立秋至處暑):此時期天氣酷熱,月平均氣溫28度以上,日照強烈,果園容易出現乾旱,果實大量黃熟。耕種幫建議保持果園溼潤,使果實能正常生長;及時摘除病果,防止病菌感染健果;新種果園作好中耕除草工作;正造果開始成熟採收;短截春梢摘葉促花並對6-7月間修剪所促的的冬期果疏果。

9、9月份(白露至秋分):此時期氣溫開始下降,月平均氣溫仍在27度左右,果實收穫進入末期。耕種幫建議繼續保持果園溼潤;及時採摘熟果;在旬末施一次恢復肥或壯果肥;對短截6月份未開花結果的短枝,促花。

釋迦果品種大全及週年管理

10、10月份(寒露至霜降):此時期天氣開始轉涼,月平均氣溫26度左右,果實收穫進入末期,嫩梢葉片開始轉綠。耕種幫建議及時採摘熟果;如果天氣乾旱,灌水一次,促進樹體恢復生長;在9月末施完肥的樹在本月施完,同時進行冬期果的疏果。

11、11月份(立冬至小雪):此時期天氣下降,月平均氣溫21度左右,樹體恢復生長,阿蒂莫耶品種果實進入大量成熟期。耕種幫建議及時採收熟果,有條件的地方進行幼果套袋。

12、12月份(大雪至冬至):此時期氣溫下降,月平均氣溫17度左右,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阿蒂莫耶品種果實進入收穫末期。耕種幫建議及時採摘熟果,在冬至前後作好果園中耕,並施好冬期果的採前肥。


文章來源: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ID:tianbaonj)


《番荔枝(釋迦)的品種大全,一次全瞭解!》水果邦農人之家 松風

《種植番荔枝週年管理工作有哪些?》耕種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