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的寶寶,可以進行哪幾項親子活動?

安小寶媽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會坐了,動作變得靈活了,知道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還會發出咯咯的大笑,嘗試與大人交流,開始學著抓東西,吃手,對周圍的所有事物都充滿了感興趣,不是摸一下就抓起來送嘴巴里,還會隨著音樂擺動四肢,這時可以通過遊戲促進寶寶的各項動作發展, 下面分享一下我跟小孩經常玩的親子游戲。

1.我家寶寶6個月的時候,最喜歡的遊戲就是躲貓貓。

把寶寶扶著做起來或者躺著也可以,讓他看著自己,再把雙手遮住自己的臉說:媽媽呢,媽媽不見了,然後再拿開雙手,說:咦,媽媽出現了。這時我寶寶都會大笑。



2.照鏡子,每次帶寶寶照鏡子,寶寶看到鏡子裡自己都會咯咯的笑

抱著寶寶走到鏡子前,告訴寶寶鏡子裡面也有一個寶寶,讓寶寶自己去觀察,去觸摸鏡子裡面的自己,邊摸邊說,這是寶寶的,鼻子,嘴巴,眼睛,托起寶寶的手去指相應的位置。

照鏡子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幫助寶寶認識自己。

3.拍手遊戲。

有一首兒歌叫 小手拍拍,很適合6個月的寶寶跟家長玩,家長可以變做動作邊唱,可以提高寶寶的聽力跟手眼協調能力,大概歌詞如下,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來,手指伸出來, 眼睛在哪裡,眼睛在這裡, 用手指出來,用手指出來.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來,手指伸出來, 鼻子在哪裡,鼻子在這裡,鼻子在這裡,用手指出來……


小B育兒學堂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六個月的寶寶,可以進行哪幾項親子活動?

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會坐了。但是坐的並不是很穩。把玩具等物品放到寶寶面前,寶寶會伸手去拿,並塞入自己的口中。

6個月的寶寶聽力比以前更加靈敏了,能分辨不同的聲音,並學著發聲。寶寶會的也逐漸增多,

媽媽應該和寶寶做哪些親子活動呢?

和寶寶玩躲貓貓遊戲

6個月的嬰兒已經能夠區分親人和陌生人,看見自己的親人會很高興,從鏡子裡面看見自己會微笑。如果和寶寶玩躲貓貓遊戲,寶寶會很高興。這時的寶寶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用哭、笑來表達喜歡、不喜歡。經常和寶寶玩躲貓貓遊戲,寶寶會聽到媽媽的聲音後認真尋找媽媽,找到後寶寶就過開心的歡笑。這有利於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教寶寶玩水

夏天,給寶寶洗澡時,可以在盆裡放一些塑料玩具、小皮球之類的玩具,讓寶寶坐在水裡邊玩邊洗。

戲水,可以讓寶寶獲得關於流動、漂浮等感性知覺,對寶寶的智力發展有利。但玩具一定要洗乾淨,無銳角、不會傷到寶寶。

陪寶寶照鏡子

寶寶在穿衣鏡前,讓他追隨,拍打鏡中人影。用手指著他的臉反覆叫他的名字。在指著他的五官以及頭髮、小手、小腳,讓他認識熟悉後,在用他的手指點他的身體的各個部位。還可以問:“媽媽在哪裡”,用它的手指著媽媽說“媽媽在這裡哦”。漸漸地,她就會朝著媽媽看或抓鏡子中的媽媽。

媽媽可以對著鏡子微笑,讓寶寶也對著鏡子微笑。使寶寶感到快樂。這樣能進一步訓練寶寶尋找物體和認識物體的能力。

玩玩具培養寶寶的愛心

媽媽可以給寶寶買一些柔軟的絨毛玩具,比如小熊、小狗、娃娃等。把玩具交給寶寶以後,媽媽應該鼓勵寶寶溫柔地對待玩具。和她一起做遊戲,教寶寶怎樣抱玩具,並做示範給寶寶看。這時的寶寶有很強的模仿能力。

尋找藏著的玩具

讓寶寶看著把玩具小狗放在桌上,用手絹蓋上,大人問:“小狗呢?”寶寶可能懂得被手絹蓋著,用手扯開。如不懂,大人可以幫他把手靠近手絹,讓他拉開見到小狗,要多次練習,讓寶寶逐漸學會。一問變扯開手絹。反覆訓練。讓寶寶動動小腦筋,可以鍛鍊記憶力和判斷力。

倒手傳積木

寶寶坐在床上,媽媽給他一塊積木,等他拿住後,在向另一隻手遞另一塊積木。看到是否將原來的一塊積木遞到另一隻手後,來拿這一塊積木。如果他將手中的積木扔掉在拿新積木,就要教他先換手在拿新的,積木要保持清潔乾淨。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手與上肢肌肉動作,提高用過去積累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能力。

大人在帶孩子過程中,要經常和寶寶做不同的遊戲。這不僅僅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發育,還能增加親子關係。


豆媽育兒親子說


盪鞦韆

這款遊戲會讓寶寶百玩不厭,不過爸爸媽媽要辛苦嘍。媽媽拿一條浴巾,讓寶寶躺在浴巾中間,爸爸媽媽分別抓住浴巾的兩邊,然後輕輕搖盪。同時,爸爸媽媽還可以給寶寶唱一些歌謠。如:“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對我笑,誇我好寶寶”,以增加遊戲樂趣。

遊戲目的:讓寶寶體會遊戲的樂趣,增進親子交流;鍛鍊寶寶的前庭運動覺。



寶寶輔食育兒課堂


1.翻滾打轉

在平坦的地墊上,寶寶先仰臥,用一件有聲有色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吸引寶寶的視線,引導從仰臥變側臥在俯臥,再從俯臥變側臥、仰臥。寶寶如果翻滾困啊,也可以用浴巾裹住寶寶幫助寶寶翻滾(注意:於今包裹時,寶寶的雙手要垂直在身體兩側旁,一起裹住)。打轉時家長用玩具做引誘,改變位置,讓寶寶以腹部為支點,四肢騰空,上至在夠玩具時,下肢也隨之搖動,身體開始打轉。翻滾打轉訓練寶寶全身肌肉運動,訓練運動協調性。

2.玩具傳手

給寶寶一個圓柱形的玩具,大小寶寶能握住,媽媽再給一個玩具,送給同一隻手,寶寶可能會將手中的玩具扔掉再拿另一個,家長要教寶寶換手拿新的,換手時讓寶寶糧至手靠近,將玩具送給另一隻手。換好後再將新的玩具給寶寶,練習換手的動作,訓練手的配合和手的靈活性。

3.獨立玩耍

每天家長都要拉拉寶寶小手,讓寶寶從仰臥狀態坐起來,用枕頭之類墊在寶寶背部腰部,讓寶寶坐穩。在寶寶的前面放一些平時喜歡的玩具,讓其自己去玩,玩的時間可以5分鐘左右,每天2-3次,在寶寶沒興趣時,可用調換玩具的辦法來吸引。也可以在寶寶拿玩具時移走後面的靠墊,看寶寶是否能坐穩鍛鍊寶寶頭頸、腰背的肌肉。

4.學學袋鼠跳

在地墊上,大人雙手抓寶寶腋下,讓寶寶光腳著地用力蹬,大人可以有節奏地順著寶寶蹬腳動作向前推進。一邊推進一邊說,“寶寶學袋鼠跳,跳跳跳”,以強勁下肢肌肉接受觸覺刺激。

5.和小朋友拉拉小手

在和小朋友玩時,家長有意抱著寶寶去和其他的小朋友拉拉手,讓他們互相對看,告訴寶寶看到的是誰。也可以吧寶寶抱到花園裡,和其他的小朋友認識,拉拉手,打招呼;“你好,我叫XX。”還可以吧毛絨玩具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去拉拉玩具的手,“你好,洋娃娃”,鍛鍊寶寶認知、交往能力。

6.蟲蟲飛

父母可拉住寶寶小手,讓手指放鬆,訓練寶寶食指和食指去碰,一邊碰一邊說:“蟲飛,蟲蟲飛,飛到南山喝露水,露水沒喝到,回來吃青草。”每天幾次,培養寶寶言語聽覺和愉快情緒,同時讓寶寶手指分開獨立完成活動。

7.筐中、杯中取物

用小塑料筐裝上玩具,讓寶寶手伸進筐內取出玩具,還可以用一個大杯子讓寶寶從有一定深度的杯子裡去取出玩具。注意玩具先要讓寶寶看見,然後放在寶寶面前的筐裡和杯子裡,讓寶寶通過努力才能拿到。放置的玩具從大到小,注意安全,防止玩具進口,訓練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8.抵足爬、提拉爬

在寶寶能翻身自如的情況下,讓寶寶俯臥,可試著用玩具在前面逗,然後用雙手抵住足掌,讓其往前移動。也可以用長浴巾折成15-20cm寬,穿過寶寶腹下,提起長浴巾,靠長浴巾托起寶寶的腹部,讓寶寶的四肢著地,向前緩慢接近玩具,訓練爬行的動作。

9.抓抓放放

用小餅乾或紅棗放在碗裡,讓寶寶去抓,開始咳多放一些,隨意去抓,慢慢減少,讓寶寶準確地去抓。在訓練寶寶將抓到的東西放下,讓寶寶無意識的鬆手到有意識的放下,培養寶寶的手腦協調和手的靈活性以及拿取物體的準確性。

10.看看這裡有什麼

認識自己家中或活動室中各種生活用品。一邊認一邊和寶寶說:“這時鐘,嘀嘀嗒嗒。這是桌子,寶寶的飯擺在桌子上,這是小凳子,寶寶坐著和媽媽玩的,這時小床,寶寶睡覺的。這是大皮球,這是滑滑梯,這是海洋球房子……”還可包括認識一些玩具用品,訓練寶寶的認識能力和語言聽覺。



拉登洲


一、給寶寶做撫觸。在洗澡後給寶寶做撫觸,輕柔撫觸寶寶身體的各個部位,特別是寶寶的手掌腳掌、手指腳指可多按揉一下,促進寶寶的神經發育。

二、給寶寶做被動操。寶寶不會爬行之前,還不能自主做大運動,給寶寶做被動操,能促進寶寶的筋肌發育。

三、給寶寶做親子游戲。比如躲貓貓、拋小球、飛紙片、堆積木等,能促進寶寶大腦、視力等發育。

四、給寶寶讀繪本。在讀繪本過程中,示範寶寶練習翻書動作,給寶寶看你發音嘴型,為寶寶學講話做鋪墊。

五、給寶寶唱兒歌。在給寶寶唱兒歌時,結合歌詞內容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能培養寶寶的樂感。

六、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帶寶寶去環境好、空氣清新的公園散步,讓寶寶看看花草樹木,聽聽小鳥叫聲,呼吸新鮮空氣,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通過各種互動,培養寶寶的安全感,建立寶寶對你的依戀,使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禧禧媽咪


俗話說三翻六坐,六個月的寶寶差不多可以自己獨立的坐起來啦,這個時候寶寶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也特別依賴粑粑麻麻,那粑粑麻麻可以多帶寶寶玩耍哦,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有針對性的遊戲還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讓寶寶更優秀。

遊戲一:帶寶寶做撫觸操,也叫被動操。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刺激寶寶的感官,減少驚跳反應,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遊戲二:帶寶寶飛起來,讓寶寶俯臥在粑粑麻麻地手臂上,粑粑麻麻托起寶寶,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高高低低的飛起來,刺激寶寶的視覺,加強空間感,鍛鍊寶寶的前庭覺。

遊戲三:大陀螺來啦,顧名思義像陀螺一樣帶寶寶轉起來,粑粑麻麻雙腳相對盤腿坐下來,讓寶寶坐在自己的小腿上,一手穿過寶寶腋下到胸前抱著寶寶輔助安全,一手捏住自己的兩隻腳輔助力量,左右轉起來,可以連續轉圈圈,鍛鍊寶寶的前庭覺和本體覺。


小冰棒棒棒冰


翻滾打轉

  在平坦的地墊上,寶寶先仰臥,用一件有聲有色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吸引寶寶的視線,引導從仰臥變側臥在俯臥,再從俯臥變側臥、仰臥。寶寶如果翻滾困啊,也可以用浴巾裹住寶寶幫助寶寶翻滾(注意:於今包裹時,寶寶的雙手要垂直在身體兩側旁,一起裹住)。打轉時家長用玩具做引誘,改變位置,讓寶寶以腹部為支點,四肢騰空,上至在夠玩具時,下肢也隨之搖動,身體開始打轉。翻滾打轉訓練寶寶全身肌肉運動,訓練運動協調性。

  2.玩具傳手

  給寶寶一個圓柱形的玩具,大小寶寶能握住,媽媽再給一個玩具,送給同一隻手,寶寶可能會將手中的玩具扔掉再拿另一個,家長要教寶寶換手拿新的,換手時讓寶寶糧至手靠近,將玩具送給另一隻手。換好後再將新的玩具給寶寶,練習換手的動作,訓練手的配合和手的靈活性。

  3.獨立玩耍

  每天家長都要拉拉寶寶小手,讓寶寶從仰臥狀態坐起來,用枕頭之類墊在寶寶背部腰部,讓寶寶坐穩。在寶寶的前面放一些平時喜歡的玩具,讓其自己去玩,玩的時間可以5分鐘左右,每天2-3次,在寶寶沒興趣時,可用調換玩具的辦法來吸引。也可以在寶寶拿玩具時移走後面的靠墊,看寶寶是否能坐穩鍛鍊寶寶頭頸、腰背的肌肉。

  4.學學袋鼠跳

  在地墊上,大人雙手抓寶寶腋下,讓寶寶光腳著地用力蹬,大人可以有節奏地順著寶寶蹬腳動作向前推進。一邊推進一邊說,“寶寶學袋鼠跳,跳跳跳”,以強勁下肢肌肉接受觸覺刺激。

  5.和小朋友拉拉小手

  在和小朋友玩時,家長有意抱著寶寶去和其他的小朋友拉拉手,讓他們互相對看,告訴寶寶看到的是誰。也可以吧寶寶抱到花園裡,和其他的小朋友認識,拉拉手,打招呼;“你好,我叫XX。”還可以吧毛絨玩具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去拉拉玩具的手,“你好,洋娃娃”,鍛鍊寶寶認知、交往能力。

  6.蟲蟲飛

  父母可拉住寶寶小手,讓手指放鬆,訓練寶寶食指和食指去碰,一邊碰一邊說:“蟲飛,蟲蟲飛,飛到南山喝露水,露水沒喝到,回來吃青草。”每天幾次,培養寶寶言語聽覺和愉快情緒,同時讓寶寶手指分開獨立完成活動。

  7.筐中、杯中取物

  用小塑料筐裝上玩具,讓寶寶手伸進筐內取出玩具,還可以用一個大杯子讓寶寶從有一定深度的杯子裡去取出玩具。注意玩具先要讓寶寶看見,然後放在寶寶面前的筐裡和杯子裡,讓寶寶通過努力才能拿到。放置的玩具從大到小,注意安全,防止玩具進口,訓練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8.抵足爬、提拉爬

  在寶寶能翻身自如的情況下,讓寶寶俯臥,可試著用玩具在前面逗,然後用雙手抵住足掌,讓其往前移動。也可以用長浴巾折成15-20cm寬,穿過寶寶腹下,提起長浴巾,靠長浴巾托起寶寶的腹部,讓寶寶的四肢著地,向前緩慢接近玩具,訓練爬行的動作。

  9.抓抓放放

  用小餅乾或紅棗放在碗裡,讓寶寶去抓,開始咳多放一些,隨意去抓,慢慢減少,讓寶寶準確地去抓。在訓練寶寶將抓到的東西放下,讓寶寶無意識的鬆手到有意識的放下,培養寶寶的手腦協調和手的靈活性以及拿取物體的準確性。

  10.看看這裡有什麼

  認識自己家中或活動室中各種生活用品。一邊認一邊和寶寶說:“這時鐘,嘀嘀嗒嗒。這是桌子,寶寶的飯擺在桌子上,這是小凳子,寶寶坐著和媽媽玩的,這時小床,寶寶睡覺的。這是大皮球,這是滑滑梯,這是海洋球房子……”還可包括認識一些玩具用品,訓練寶寶的認識能力和語言聽覺。

3


微微微微微微hhh


1、擴展視野從手指遊戲開始

(1)讓寶寶玩球:讓寶寶觸摸小球,重複做同樣的動作,一旦玩起興趣來,遊戲就會持續下去,激發出更高的興致。

(2)寶寶和母親對坐時,學會注視母親的表情和動作,然後加以模仿。對嬰兒而言,是一項新的發現。 給寶寶"東西" 將紅、黃等色彩明亮的東西在寶寶面前移動,她會睜大眼睛、立刻伸出手來。 你要面帶微笑、一邊用溫柔的語氣和她說話,一邊遞東西給她。

給寶寶的東西必須是她的手可以握住的,不要太大。寶寶的大腦通過這些動作的刺激,產生了無數的新連接,即這些動作啟發了智力!

2、蹬蹬腿

適用年齡:0~6個月

推薦理由:寶寶剛出生對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還沒有具體的感知,慢慢他會對自己的身體各部位越來越感興趣呢。寶寶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先探索自己的身體。這時媽媽在旁邊輕輕地拉著寶寶的小腳伸一伸蹬一蹬,寶寶會非常開心呢!

遊戲方法:可以在換尿布的時候,輕柔的緩緩地拉著寶寶的小腳,讓他像騎自行車一樣,蹬蹬腿。同時可以給寶寶唱著說著“蹬蹬小腿呀,我們上路啦”之類自己編的歌謠,大家可以大開腦洞隨便發揮,展現你才華的時刻到了!讓寶寶在遊戲的同時還愛上了換尿布.3飛機抱

適合年齡:0~6個月

推薦理由:寶寶哭鬧不止很煩躁的時候,飛機抱總是拯救爸媽的一劑良方。據說飛機抱對緩解腸絞痛也有一定幫助哦。微風輕輕拂過寶寶臉龐,在爸爸的手臂裡,寶寶化身一架小飛機,快樂的飛翔。飛機抱鍛鍊了寶寶頭部、頸部、肩部的力量,腹部的托起給寶寶陣陣暖意,寶寶視野擴大,可以好奇的打量周圍的環境。建立了父母與孩子直接的信任感。

遊戲方法:寶寶肚子朝下,用手臂托住寶寶的胸部和腹部,如果是新生兒,切記要時刻托住他的頭部。一邊唱歌一邊輕輕讓他前後搖擺。

4、搖毯子

適合年齡:1~6個月

推薦理由:一款父母都參與的親子游戲,一家三口的高質量陪伴。通過這個簡單的吊床讓寶寶迴歸被子宮包圍的溫暖的感覺,爸媽的笑容陪伴,增強寶寶的信任感。從一側擺動到另一側,也鍛鍊了寶寶的平衡能力。

遊戲方法:

初級:爸媽分別抓住毯子的兩端,將毯子抬起,寶寶頭部一端可以讓爸爸稍微舉高一點點,輕輕的搖擺。

進階:寶寶稍大會翻身後,可以升級成“毯子滾滾”,寶寶放在毯子上,稍微抬起一點高度,讓寶寶,左右分別輕輕慢慢舉起毯子的兩邊,讓寶寶輕輕地滾動。


寶寶來取經


1 手指歌 唱一些手指童謠,寶寶看我們的手指活動就像大腦在做操,可以發展手的精細動作

2 鼓勵滾起來 寶寶學會滾了就會不停的滾以及嘗試新花樣,可以帶著寶寶滾或者是在翻身可以夠到的位置放一個感興趣的玩具

3 遮臉遊戲 用手或者小方巾把臉遮擋,然後靠近寶寶,說媽媽在哪裡,再將手拿開,告訴寶寶在這裡,大人笑的同時寶寶也會咯咯大笑


年年愛吃小蘑菇


這樣大的寶寶可以經常跟寶寶做躲貓貓的遊戲,還有拍手遊戲,經常給寶寶講一些小故事,聽聽兒歌,做一做動作的遊戲,從而促進寶寶語言和智力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