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不僅收穫了收視的一路飆升,更贏得了口碑上的一致好評。這部由安建執導,六六執筆的現代職場劇,成為了繼《新世界》之後,又一部不得不追的電視劇。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安家》之所有廣受關注,離不開強大的演員陣容,除了主演孫儷、羅晉外,郭濤、胡可、海清、丁嘉麗的加盟都為《安家》增彩不少。

《安家》開播之時,口碑一路跌,評分而已跌至6.2,隨著劇情越來越飽滿,故事的戲劇性日漸豐富,為劇集挽回了不少觀眾緣。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演慣了大女主的孫儷,此次在《安家》中飾演的房似錦似乎不太討喜,一是由於人設太過“狼性”,二是由於面對原生家庭的壓榨過於“羊性”。性格的前後矛盾,令觀眾的觀感引起了極度不適。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羅晉在劇中飾演徐文昌,徐文昌的外號是徐姑姑,人如其名,徐文昌剛性不足,愛心有餘的性格特點,也被觀眾所詬病。

《安家》雖定位為職場劇,劇情當中卻不乏感情牌,而劇中的三個扎心瞬間,也引起了話題的關注度,房似錦與原生家庭的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比嚴嬸更可悲。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張乘乘的“假離婚”令徐文昌一夜赤貧

第一個心酸瞬間:徐文昌站在自己房子的窗前,背對著背叛自己的前妻張乘乘,他能做的只有拖著行李離開。

徐文昌之所以選擇離開,是因為即使張乘乘背叛了他,但是在法律上,他們二人已是過去式,前妻的任何錯事,徐文昌都沒有資格指責。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徐文昌轉身離去的背後,是一夜赤貧的現實。張乘乘是否還記得在婚姻中徐文昌給予她的絕對安全感?是否還銘記“假離婚”時她和哥哥徐文昌的誓言,以及約定的第二年在第二套房子裡迎接二人的第一個寶寶。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張乘乘的辜負太氣人,直戳那些“假離婚”夫妻的痛處。但是生活就是如此瞬息萬變,尤其是成年人面對愛人的承諾,在現實面前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

徐文昌的轉身離去的瞬間,充滿著編劇對一個痴情男人的悲憫。愛情如此,生活亦如此,有甜蜜也有無奈,也有誓言中夾雜著的謊。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小嚴的“妻管嚴”令父母無家可歸

第二個心酸瞬間:嚴叔嚴嬸推著三輪車,拉著全部家當,流著淚離開自己用了一輩子積蓄買的新房子。

嚴嬸落得無房住的下場是很可悲的,嚴嬸選擇“笑”著離開,並不代表她不難過,而是她要在親家母面前給自己留下最後的尊嚴,給兒子的自私不孝順蓋上一層遮羞布。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小嚴的“妻管嚴”令父母的320萬房產加了妻子的名字;小嚴的“妻管嚴”令付出所有的父母無家可歸;小嚴的“妻管嚴”令年邁的父母的一家三代其樂融融的夢如同泡影般渙散。

嚴嬸嚴叔離開新房子的瞬間,令多少熒屏前的父母扎心?小嚴的不孝順扎得何止是父母的心?也傷了無數個“兒子至上”的家庭的和諧。

同樣是父母,同樣是在大城市謀生存,誰又比誰過得輕鬆些呢?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房似錦與原生家庭的和解太扎心

第三個心酸瞬間:當房似錦接通弟弟的電話,聽著弟弟訴說著的戀愛不容易,房似錦答應了弟弟為其還房貸,掛電話後的房似錦輕嘆的一口氣。

房似錦之所以一直和原生家庭保持聯繫,不是她割捨不了母親潘貴雨,而是她放不下兒時曾在暗夜中帶給他光明的爺爺和弟弟。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房似錦的原生家庭,比蘇明玉和樊勝美的更糟糕。剛出生險些被拋棄,初中畢業險些被迫棄學,而工作後又飽受母親的壓榨。

被母親潘貴雨堵在單位房似錦沒有和解;被張乘乘發到網上成為“網紅”房似錦沒有和解;在瞿總通知房似錦停職時房似錦沒有和解;卻在接通弟弟房家棟的一通電話後,決定與原生家庭和解。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的心酸瞬間,比張乘乘背叛的瞬間更戳痛處,比嚴嬸更可悲。

張乘乘的背叛,有一半責任在於徐文昌,身為成年人,且是房產中介,在對待嚴叔房子添加兒媳婦名字時,甚至可能造成的後果,卻在對待自己的感情上沒有留防備。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而嚴嬸和嚴叔的有房無家歸,也有身為父母的教育責任,對孩子的付出“過滿則溢”,導致兒子認為一切皆為理所應當,不懂得感恩,亦無法理解父母的艱辛。

和他們相比,房似錦是最可悲的一個人物,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也無法拒絕來自原生家庭的壓榨,說到底,在房似錦的心中始終邁不過親情這道坎。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縱使房似錦在外多麼冷麵無私、急功近利,但是她心中始終留有一塊溫暖的淨土,這片淨土中留下的是爺爺、弟弟在兒時給她的慰藉。

瑞士作家愛麗絲·米勒曾在《與原生家庭和解》中探討了原生家庭留下的創傷,對於一個成年人人格上帶來的負面影響。她提醒著世人關注父母對孩子的侵犯所產生的不可逆的影響,當時在歐洲引起廣泛共鳴。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好的原生家庭是天賜的運氣,在健康環境下成長的,才能獲得良好的心理基礎,《安家》中徐文昌的傷痛來源於母親的記憶、張乘乘和房似錦的急功近利也脫離不了原生家庭的不堪、小嚴的不孝順亦是原生家庭父母教育的缺失。

《安家》三個心酸瞬間,房似錦與原生家庭和解,比張乘乘更戳痛處

遠離、淡忘、和解,哪一個才是與傷過自己的原生家庭相處的最好方式?不可一概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