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貧民家庭的二胎生活

 是我老家的一個親戚,老大今年十歲,小學四年級,老二剛滿週歲。


  這家的公婆都是企業退休職工,退休金不高,每個人貳仟出頭。
  兒子是一家企業的工人,普通的國有企業,效益一般,兒子自己能力很有限,也不是樂於上進的人,上班多年才熬到中級工,是沒有什麼技術的工人。
  媳婦在我老家的一個大型綜合超市上班,不是導購員、理貨員那種臨時工,是超市籌建期間招錄的正式員工,有保險,有勞動合同,工齡十年以上。


  小夫妻開始結婚的時候是和公婆住一起的,公婆家是老家屬樓,70多平米,沒有公攤,兩室一廳,勉強住的開。
  後來有了老大,是個閨女,孩子小的時候一家子住在一起,婆婆已經退休,公公也很快就到年齡退休回家了,一大家子照顧個小嬰兒,年富力強的時候感覺一點都不累,用媳婦的話講:“玩著就把孩子帶大了。”
  可見這一家子為人都不錯,沒有特別挑剔計較矯情的人。

大閨女上了學之後也是讓人省心的孩子,聽話不淘氣,學習成績不錯,在班上還是個小班幹部。
  媳婦變著法打扮閨女,爺爺奶奶也疼愛孫女,中午捨不得上小飯桌,一直是爺爺接送,奶奶做好飯在家吃。


  這期間,因為孩子大了,有些住不過來,就在公婆家不遠小夫妻買了自己的房子,公婆也出了一部分錢,小夫妻也出了一部分錢,沒有貸款買了六十幾平的房子。因為經濟能力有限,也是圖老房子使用面積更實惠,沒有考慮買新房子,畢竟現在新建商品房六十幾平的房子就是邊角湊面積的戶型,老房子能做到南北通透,缺點是房齡太長不能貸款。

  男方是我孃家的親戚,平時一直有來往,這家的媳婦人真不錯,和我們這些婆家親戚相處一直很好,她們超市有個什麼活動的,都惦記告訴一聲婆婆,婆婆在負責傳達給附近的老太太們,見著長輩面都會笑著打招呼,提起媳婦大家都說好。
  媳婦二胎懷孕大概六七個月的時候,兒子找到我大哥,他們都在一個城市,我大哥在國家電網當個小領導。找我大哥是想問問能不能給他介紹個掙錢多的活,這才知道他們家出現了經濟危機。

  媳婦懷老大的時候二十幾歲,懷像好的不得了,能吃能睡能玩,和公婆住一起,婆婆已經退休,啥家務都不用幹,媳婦也不是矯情的人,幸福的度過孕期,工作也沒有耽擱過。
  到了老二就完全不一樣了,很早就開始孕吐,經常伴頭暈,去婦產醫院檢查過,也找我大嫂在公立三甲醫院婦產科詳細檢查過,沒有孕高,就是反應大。

  最直接的就是家裡錢不夠花了。
  這家兒子一個月也就四千多的工資出頭,人老實本份,但是真沒啥本事,沒有提升的空間,只能老實守住穩定的飯碗。
  媳婦原來在超市挺能幹,她們是沿用臺灣那邊的管理方式,她是課長,管理一個櫃組,有基本工資+業務提成,手下有課員、儲備幹部、理貨員、管理廠家的導購員之類的,平時每個月五千多的收入,逢年節收入更多一些,比兒子工作壓力大,也比兒子收入高。

  媳婦懷老二後,要孕檢,也因為身體原因要經常請假,單位調換了工作崗位,換到核算中心,基本工資不變,績效工資拿底數,每個月收入銳減,只能在二千五左右。
  據媳婦說,有客觀原因也有個人原因,超市剛開的時候,正用人之際,而且那個時候老闆厚道,對待懷孕的女員工都挺照顧,產假也短,沒有調換崗位的。現在超市運營穩定,人才不缺,還有託後門想進來的,就不太把這些工齡超過十年的老員工當回事,最好自己主動辭職才好。
  懷老大時沒有耽誤過工作,產檢都是換班去的。現在經常請假,媳婦不是矯情的人,是真的堅持不了。HR找過她談話,也是認為她不適合幹原來的崗位,原來做課長時要求早中晚高峰期課長必須下去巡場,節假日客流大的時候連經理一級的都要到賣場幫忙,她的身體堅持不了,單位也不敢讓她冒風險,怕承擔責任,現在的崗位是坐著的。當然收入大幅減少。


  媳婦說,大家也都不平衡,但是沒有辦法,如果和單位過於講條件,甚至勞動仲裁的話,就得做好哺乳期結束就不再續合同的心理準備,雖然已經工作十年以上了,畢竟工作中不可能一點錯不犯,公司有很多辦法,最後大家都是忍了。

  然後就是坐月子、看孩子的事了。
  老大是婆婆看護的月子,那時候婆婆五十出頭,身體好,公公和兒子每天買菜做飯啥的都會幹家務,人手充足,家裡突然有個可愛的小嬰兒,大家都稀罕的不得了搶著抱。媳婦月子做的好,婆婆也沒累著。
  老二突然來了,公婆沒有思想準備,為難的不行。身體有了慢性病,婆婆有類風溼,公公有心臟病高血壓,帶著老大還行,照顧產婦和小嬰兒力不從心了。
  再有兒子為了增加收入,從長白班換到了三班倒,每個月能多個一千多的加班費,但是家裡面就不太能顧上了。

  這個時候小兩口也考慮過岳母,岳母年輕的時候因為公婆重男輕女,和岳父離婚很多年了,媳婦的姐姐跟父親,媳婦跟母親過,從此後再沒和爸爸姐姐聯繫過。岳母沒有正式工作一個人打工帶小女兒過也很不容易,小女兒結婚後才又找了一個老幹部。


  這個老幹部比岳母大二十歲左右,不是離休,但是享受離休幹部的待遇,兒女有本事但顧不上老頭,家裡有保姆,和岳母在一起時講好,不是登記結婚有,也不是找保姆,就是找個年輕的伴兒。老頭出錢給岳母買的保險,也算是以後的保障,每個月給一千塊零花,其他所有費用老頭包,過了快十年了,也給買了衣服,項鍊啥的,每年跟著老頭去北戴河療養,別的錢也摸不著。

  岳母原來也挺滿足的,後來有一次意外摔倒了,胳膊骨折打了石膏,所有的醫藥費岳母自負,老頭的子女沒有看望關注過。岳母就有些寒心了,雖然對方挺講契約精神的,但是相處幾年了,真是一點人情沒有。老頭快八十了,岳母也覺得該給自己老了考慮一下了。
  岳母提出來可以給女兒坐月子,帶二寶,但是要女兒女婿每個月還給一千的零花錢,以後跟就著女兒住了。岳母原來也真是過得挺苦的,也是手裡沒啥錢,一千也真是不多。要不然岳母也打算找個機會離開老頭家找個地方打工掙錢去,老頭靠不住,自己得攢點錢養老。
  公婆知道後有些心裡不平衡,一直以來都是貼補兒子兒媳,幫著買了房子啥的,手裡也沒錢了,原來不和兒子媳婦分你家我家。但是岳母來了就不一樣了,也是覺得以後自己的養老不一定能值上兒子了,決定以後不在貼補兒子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大孫女的課後班爺爺奶奶不在負擔

  孫女是個品學兼優的漂亮女孩,學著鋼琴,舞蹈,美術和英語。原來這些課後輔導班的學費是誰遇到誰交,公婆兒媳都沒太計較過,媳婦也交過,婆婆也交過。
  媳婦懷老二後,婆婆就沒再交過學費,該交錢了就讓孫女回家找兒子媳婦要,開始媳婦也沒上心,後來明白過來大哭一場,各種身體不適再加上接踵而來的經濟壓力太大,媳婦實在扛不住了,也是一種發洩吧。
  這個時候為難的就是兒子了,兩頭不討好,四面八方的漏風,找我哥時也是抱怨,又沒老人催著生,自己和媳婦一時頭腦發熱,看別人都要,那時候日子過得太舒坦,就要了老二,還沒生出來就已經力不從心了。

  我哥也沒能幫上他,他真沒啥技術,在我們老家沒有技術的工人就算肯吃苦也就一個月四五千的工資,和他現在收入不相上下。上外地去幹野建倒是補助多,但是眼看著媳婦要生了,還指著他是個主要勞動力呢。

  後來一直到媳婦生孩子,岳母一方面心疼閨女,一方面藉口離開老頭,就搬過來和女兒女婿一起生活,伺候月子,一起帶二寶。
  原來公婆七十多平的房子住五口人已經蔽塞了,現在是家裡六十多平住六口人,於是大寶就被打包送到公婆家了,一直住到現在,以後估計也就這樣了。

  大寶的課外班現在還剩一個美術,其他都停了,因為美術只是學畫畫,最便宜。
  大寶父母基本管不了,有時候爸爸過來給看看作業,爺爺奶奶輔導不了功課,媽媽只能顧上二寶。
  爺爺曾經為了創收託我爸介紹了一個打更的活,沒幹多長時間遇著一個半夜敲門要水的司機,犯了心臟病,嚇得那家工廠不敢用他了,還很埋怨我爸。

  岳母來了後出力沒出錢,原來說的一千塊錢也沒要,看著女兒女婿實在艱難,女兒收入銳減,也就沒提這茬,平時帶出些情緒來。

  兒子媳婦都說過,從有了二寶每個人心裡都十分委屈。
  這一大家子人都沒啥大智慧,老實本分過日子的人,沒有長遠打算,也沒有改變現狀的能力,只能抱著團取暖,砥礪前行。

  要二寶是小夫妻的主意。那個時候在小夫妻的社交圈子裡,他們是經濟狀況好的,孩子不用操心,老人還幫襯著,沒覺得養個孩子多難。
  因為意外懷孕曾經流產過一個孩子,然後避孕馬馬虎虎的也沒再懷過。這個二寶有了之後才告訴公婆岳母的。小兩口對困難預計不足,打老人一個措手不及。

  公婆覺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不好,享不上兒孫福不說,還得養著大孫女。
  岳母覺得自己孤苦一生,養大了女兒還得給帶二寶,手裡沒錢心裡慌。
  小夫妻覺得欠著所有人的情,不能回報只能嘴上表達感激,長輩有怨言給個臉色看只能忍著。生活質量直線下降,還沒有辦法兼顧大寶。
  大寶年紀小,很多話還說不出來,但是情緒表達的很清楚,有一次突然和媽媽說,她們以前一起學琴的同學要考級了。羨慕的樣子一下子就讓媳婦眼淚下來了。

  媳婦是有些重男輕女的老思想,她自己就被重男輕女的父親遺棄的,覺得有個兒子才有底氣。
  兒子是真沒什麼本事也沒什麼思想的人,老婆孩子熱炕頭可滿足了。和周圍的人一比,人家都要二寶了,自己小子日過的挺滋潤,有兒有女就完美了。
  公婆和岳母都不是啥見過世面的人,只是比年輕人多了些生活閱歷,也多了些小市民的狡捷。其實他們都反對要二寶,明白自己家條件真沒啥抗風險力。但是孩子來了才知道,誰也不去勸放棄,怕意見不被採納以後反而受兒女埋怨,留下一輩子的把柄。


  小夫妻也是敦厚人,懷孕期間就知道要二寶不易了,可是孩子已經來了,也是自己熱烈盼望的,檢查胎兒健康就得咬著牙生下來了,總有辦法養大吧。
  現在就是大家綁在一起咬牙過日子呢,不說以後會怎樣,反正現在的日子和以前是沒法比了。


一個城市貧民家庭的二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