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只懟過周瑞家的,為什麼許多人認為林黛玉小心眼?

萍風竹雨123


林黛玉是大家閨秀,知禮對下人很寬容,比如對給她送茶葉的小丫頭佳慧,碰上黛玉給丫頭們分錢,隨手給她抓了兩把,把個小丫頭高興的連說好造化。對為她送燕窩的董嬤嬤,直接賞幾百錢打酒吃。這些平時不得出頭的小人物到了黛玉這裡,都能感受到來自林姑娘的關愛和善意。可是榮國府有一個奴才,十分的有體面,關鍵她是王夫人的陪房,就連鳳姐見到她,都要尊稱一句周姐姐,可是她偏偏不知進退,怠慢黛玉,使得林姑娘唯一一次訓斥下人,就被她給中了彩。黛玉收拾她,是因為這個奴才不懂規矩。

封建等級社會,尤其是賈家這樣的大家族,各種禮數禮儀是十分講究的,就算平時陪著長輩話家常,座次是很講究的,什麼場合什麼人可以坐椅子、坐小杌子、坐腳踏、侍立,甚至在什麼位置侍立,都是有規矩的,這叫尊卑有別;同樣是姑娘們,排座位,一定是迎春為先,探春次子,惜春為末,這叫長幼有序。

周瑞家的去梨香院給王夫人彙報工作,薛姨媽順便讓她給姑娘們送宮花,迎春三姐妹各兩支,黛玉兩支,餘下四支給鳳姐。薛姨媽的這個交代很講禮儀,薛家是客,自然是以主家為尊,所以先考慮三春,鳳姐是王家人,又是做孫媳婦的,放到最後誰也說不出啥,可也是最多最實惠的,這又體現是王家自己人。林黛玉比較特殊,她是老太太的心肝肉,當然要高看一眼,但是卻不能越過主家。這是薛姨媽的立場。

可是很明顯周瑞家的沒有細想這個禮儀,她先送了三春,然後送鳳姐,最後送去給黛玉。她也有兩個考慮:一是花兒都一樣,並無好壞之分,先送後送並無區別;二是她這樣送不走冤枉路,也就是說她省事。其實屏山猜測,這位周瑞家的不自覺地將她的主子王夫人的心思帶出來了,王夫人不喜歡黛玉,榮禧堂的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而周瑞家的作為王夫人的心腹,對主子喜歡寶釵不喜黛玉自然心如明鏡,送宮花,於是不自覺地出現了這樣的怠慢。否則,要是薛姨媽讓她給老太太送東西,我不相信她敢最後送。

周瑞家的這一省事不要緊,為自己招來了一頓批評。林姑娘上來就問:是隻給我一人還是大家都有。周家的說大家都有了,這兩支是姑娘的了。於是黛玉冷笑懟她:
“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周家的聽著,一聲兒也不言語。心裡難免有怨氣嫌黛玉刻薄。

林黛玉在三十二回之前的刻薄,其實僅限於寶釵和寶玉,連史湘雲當面說她,黛玉都從不計較的。這次對舅母的陪房如此的嚴厲,其實和黛玉心眼小不小根本無關,她一要維護的一是自己的尊嚴,還有就是林家的臉面。


屏山品紅樓


許多人認為林黛玉小心眼大致是不錯的。只是沒有搞明白其中的緣由。

林黛玉剛入賈府的時候,大不過六七歲,在她初入榮國府的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到林黛玉處處得體大方,步步留心,處處在意,言行舉止並無不妥之處。唯一的一個意外就是遇見了賈寶玉,賈寶玉一見到她就把通靈寶玉給摔了,讓她覺得自己很沒用,寄人籬下,明明已經很察言觀色了,怎麼還能讓賈母的寶貝孫子賈寶玉把玉給摔了呢?

但這件事不能孤立來看,因為賈寶玉不是一般的孩子。

想那林黛玉在家的時候,林如海夫婦也是十分溺愛的,但也不會不讓她學習封建女子皆學的那套閨範,只是黛玉動不動三災六病,更兼林如海將其作男兒將養,所以並沒有像薛寶釵的爸爸那樣過分細緻。林如海詩酒風流之人,對子女的教養放達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進入賈府之後,賈母百般疼愛,又與寶玉從小一屋吃飯,一床睡覺,賈寶玉又是一個在女孩尤其是林黛玉身上下心思的人,所以這時的黛玉自然是賈府的寵兒。既是寵兒,一沒害人,二沒像鳳姐那樣放誕無禮,三沒像寶玉那樣頑劣異常,那麼說一些真實的話(雖然對周瑞家的來說有些扎心,但周瑞家的送宮花的順序確實存在問題)又有何過分的呢?

就兒童的心理來說,彼時的黛玉還那麼小,身為寵兒而被寶釵頂了位置(因為大家都認為寶釵比她好),心中有所不忿,自然再正常不過了。

林黛玉什麼樣的人?“心較比干多一竅”說明了什麼?“多一竅”固然是聰明異常,卻也“偏僻一場”,所謂“過猶不及”也,這是脂硯齋對黛玉的評價。總體來說,這個評價是公允的。

不過,得出林黛玉小心眼的這個結論的論據支撐,可不僅僅是怒懟周瑞家的和對寶釵“不忿”這些事。除了這些事,黛玉還做出過很多“小心眼”的事情來。

在寶黛的青梅竹馬之路上,她為了確定自己在寶玉心目中的位置,做出了很多在旁人看來“小心眼”的事情。

聽說寶玉被薛寶釵的“金玉良緣”迷惑,她吃醋了。

聽說寶玉把自己的香囊給史湘雲的比,她賭氣把史湘雲的香囊給剪了。

聽說寶玉挑了和史湘雲一樣的金麒麟,她和寶玉鬧彆扭了。

懷疑寶玉故意讓丫頭不給自己開門,她哭了好幾天。

跟寶玉和好了,她傻兮兮跑過去和寶玉一起奚落寶釵。

聽說寶釵為寶玉捱打而哭了,她也取笑寶釵。

單從這些現象上來看,林黛玉確實是個“小心眼”的女孩。但是,另一方面呢?

一個女孩子,深愛一個男子,而這個男子又無比博愛,和姐姐妹妹都關係不錯,又從未對自己有所承諾(直到第三十二回才訴了肺腑),這個女孩子能不吃醋嗎?

其實從第三十二回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林黛玉吃醋的情節少了很多,因此與寶釵等人為敵的情況也有所緩和,直到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黛玉寶釵去掉了對彼此的成見,開誠佈公,成為好姐妹。

反觀前幾次林黛玉“吃醋”的情節(也即說明她“小心眼”的情節),遇到其他正在熱戀中的女孩子,難道就一定能夠心平氣和嗎?

當真未必。

史湘雲和薛寶釵,一方面確實十分出色,另一方面確實和賈寶玉關係過好,甚至有點“好的上頭”,要不然賈寶玉也不會在史湘雲來了之後不聽襲人勸說而跑去林黛玉和史湘雲那裡,二更天還不回去;更不會看著寶釵的雪膚白臂而發呆。

其實,最瞭解林黛玉的還是賈寶玉,“訴肺腑”那段,他說林黛玉這病不能好,“皆因平日不放心的緣故”,由此可見,林黛玉之所以給人“小心眼”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寶玉。

當然,林黛玉對待其他人呢?

她對待周瑞家的直揭老底,對待趙姨娘不假辭色,對待旁人的“慰問”懶得回答,雖然給人一種不懂事的感覺,但這也是一種本性的流露,只能說明她不會掩飾罷了,並不給人“小心眼”的感覺。

林黛玉的性格,確實有著“木秀於林”的感覺,凡是喜歡拔尖出頭,往往行之於色,所以“風必摧之”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而薛寶釵呢,“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她深諳群體心理,懂得掩飾,也因此給人一種穩重、識大體的感覺。前提即在於她犧牲了過多的自我感受。

一種活給自己看,一種活給別人看。

“梵志翻著襪,人皆道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王梵志《梵志翻著襪》)

個人選擇罷了。誰能說哪一種好,哪一種不好呢?

喜歡就好。


半瓣花上閱乾坤


林黛玉,說她小心眼,我認為是一種誤讀,但又不是誤讀。

因為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和林黛玉這樣的人相處,有的人會感覺被刺痛、被傷害,計較、記仇;而有的人則寬容這樣像林黛玉這樣個性的人而不計較,而是選擇自行開釋了事。

所以,對一部分人來說,說林黛玉是小心眼不是誤讀,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說林黛玉是小心眼則是誤讀。我屬於後者。

周瑞家的對待林黛玉是那種,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出了周瑞家的對待林黛玉的態度的之所以然。而我自己則願意用“狗仗人勢、狐假虎威”來描述她這樣的表現。

總的來說,不是林黛玉小心眼,而是林黛玉因為一個孤女寄住在外祖母家,無人無勢,被周瑞家的這樣的奴才時不時地蹬鼻子上臉地欺負一下時,實在氣不過,而身邊又沒有自己的奴才來幫自己出氣,只能豁出自己的高貴小姐身份,親自應戰,實在是太可憐了,這才是值得讀者心疼的對象。


TeaC


周瑞家的去給王夫人回話,結果薛姨媽讓她去給幾個姑娘送幾朵花。

 

薛姨媽道:“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他們姊妹們戴去。昨兒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兒來的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

 

薛姨媽說的順序是:賈家的三個姑娘,林姑娘,最後是王熙鳳。這個順序很合理,薛姨媽是客,送東西先緊著主人家的小孩,再加上主人家的小客人,再來才是主人家的當家媳婦,而且是自己的侄女,所以鳳姐排在最後一個。

 

然而周瑞家的送的順序是:賈家的三春,王熙鳳,林姑娘,是按照順路程度,走到哪送到哪的。

 

在黛玉進賈府的一回和薛家進京一回,可以知道,她們住的位置:

 

原來這梨香院即當日榮公暮年養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餘間房屋,前廳後舍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門出入。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了。

 

薛姨媽住的房子,出門就是王夫人房子的東邊,現在三春跟著王夫人住。

 

王夫人忙攜黛玉從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後有一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回來你好往這裡找他來,少什麼東西,你只管和他說就是了。” 這院門上也有四五個才總角的小廝,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後院了。

 

王夫人住的正房,出了角門,就是鳳姐的屋子,過一個穿堂,就是賈母住的房子,黛玉和寶玉是跟著賈母住的。

 

賈母和鳳姐的屋子並不遠,先給黛玉送完,再去送給鳳姐,無非是再走一遍穿堂罷了。然而多這幾步路周瑞家的也不願意走,那就是覺得你這個人連這幾步路不值當走唄。

 

試想,我們給孩子分禮物,哪怕是一樣的東西,也是先給親戚家的小孩,後給自己的小孩吧?這是招待客人時,最基本的禮數。

 

更何況,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辦老了事的,不會連這麼點小事都不會辦。明知故犯的錯,換你你會原諒她嗎?

 

一個奴才如此輕慢自己,黛玉可不是迎春那樣有氣的死人,所以,毫不留情地懟周瑞家的:“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我只能說,懟得好。



林城城愛翻書


不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小說戲劇中,對一個人物的總體印象,並非由一件兩件事形成的。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小心眼是由許多客觀事實構成的,也是眾人皆知的。主要還是表現在她與賈寶玉以及大觀園中女兒們的關係上。作者的描述十分生動形象。比如與薛寶釵的關係,原來二玉親密友愛,言和意順,自寶釵進入榮府,不比黛玉孤高自許,深得下人之心,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文中第八回"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便是一段妙文。寶玉去探望寶釵,過一會黛玉也來了,她一見寶玉在這裡,心裡就不痛快,說"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後來寶釵勸寶玉不要吃冷酒,寶玉聽從了,黛玉就借題發揮,諷刺挖苦。小丫環雪雁來給她送小手爐,她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哪裡就凍死我了呢″雪雁說是紫娟姐姐讓送耒的,黛玉又說,"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說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些。″在場的李嬤嬤評價,"真真這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說到史湘雲的金麒麟,賈探春說,"寶姐姐有心,不管什麼她都記得。"林黛玉冷笑道,"她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戴的東西上越發留心。″對史湘雲也是如此。史湘雲剛到榮府,林黛玉就酸酸地說,"你哥哥有好東西等著你呢。"當眾人誇讚史湘雲會說話,林黛玉冷笑道,"她不會說話,她的金麒麟會說話。″一面說著便起身走了。類似的描述不勝枚舉。她明知賈寶玉很討厭金玉姻緣之說,故意在寶玉面前反覆提起,第十九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寶玉問黛玉身上的香是從哪裡來的,黛玉冷笑道,"難道我也有羅漢真人給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香,也沒有個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朵兒,霜兒,雪兒替我泡製。還戲問寶玉,"我有奇香,你有曖香沒有?"寶玉不解,黛玉點頭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沒有暖香去配。"活脫脫一個小心眼的林黛玉躍然紙上。但是林黛玉的小心眼並不可惡,反而可愛,這正是作者文筆高妙之處。因為讀者從文中體會到的是林黛玉對二玉友情的看重,對愛情的專一。現代年輕人都說愛情是自私的,咱們林小姐對愛情自私一些,忠貞一些,有何不可呢?!


陳老師224723857


在巜紅樓夢》的描述裡面著墨較多的就是賈寶玉,林黛玉,把他們的生活起居、生活細節、情趣愛好、個性使然、文化素質都作出了詳細的刻畫,細至的描寫,使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生動活潑。讓人一拿起書便愛不釋手,不能忘懷。

林黛玉6歲起便寄住在賈府,她是賈母最嬌慣的女兒賈敏的獨生女兒。也就是賈母的親外甥女兒,賈母看成掌上的明珠,把她和賈寶玉都看得非常重要,什麼都依著他們二人。因此林黛玉初到賈府並沒有“寄人籬下”的感覺,該怎麼樣說就怎麼樣說。



這一次為什麼發火呢?因為周瑞家的路過薜姨媽處,薜姨媽命她帶了宮花去送給賈府的姑娘們,薜姨媽特別提醒,要先送林黛玉,然後再去送給迎春她們和鳳姐。而周瑞家的順路先送給了迎春鳳姐她們,最後才送去給黛玉,這個時候的林黛玉是有些性子的,又有賈母護著她,她問周瑞家的媳婦:“是隻有她自己有,還是大家都有這宮花?”周瑞家的媳婦回道:“其它的姑娘的都送過去了,這是留給姑娘你的”,林黛玉聽了就不高興了,說:“我就知道是她們挑剩下的,才送過來給我!”看到周瑞家的媳婦這麼不公平的對待她,立即懟了回去,表示自己的不滿。


這不過是富二代姑娘家的爽點小脾氣而已,談不上心眼小。其實她這也不是第一次懟人,初來乍到她就在舅媽王夫人叫他不要理寶玉,意思就是讓寶玉多讀書,林黛玉立馬就說:“我不會去沾惹他的暗中懟轉去了。至於其他的下人就很懟了幾個人。但她父親去世後,林黛玉回南京奔喪後,再來賈府就沉默寡言了。這些事也不能說明她的心眼小哩。


崑崙之柏


黛玉懟過的人多了去了,不光是周瑞家的,隨便舉個例子,賈母陪兒媳孫子輩看戲的時候,史湘雲感覺有個戲子像林黛玉,林黛玉馬上怒懟史湘雲,使得場面不歡而散!怎麼光是周瑞家的!

黛玉天生敏感多疑多心,這與她天生病情對她生命的伴隨及其她寄人籬下的那種處境有關,一直暗示自己,她與別人是不一樣的,而且才華橫溢,只是過於自尊,用敏感的自尊心將自己保護起來,甚至不惜有時候尖酸刻薄!

但她知道好歹,如果無故懟了賈寶玉,她感到那其實是她自己的緣故,就感到萬分後悔,萬分痛苦!

黛玉多疑多心,但這絕不是小心眼,從她對紫娟情同姐妹的真情實意;對香菱請教黛玉詩詞時對她那麼有耐心的指點,還真誠邀請香菱參加姑娘們的詩會——從種種細節上看到,黛玉雖然貴為絳珠仙子,卻有著最樸實厚道的品質!

黛玉是一個聖潔的形象,從始至終,對愛情堅貞不渝!在寄人籬下的處境中用自己孱弱的肩膀獨自與豪門中的那班眼花繚亂的世俗禮節和人情世故周旋,可貴的是她依然保持了出凡塵的清潔與乾淨——她從沒有因為容身於腐朽的豪門而沾染上那些規則!她實在是個勇士,因為相比於寶釵,黛玉需要單打獨鬥,而寶釵卻有她母親和哥哥照應!

我個人感到,對於黛玉和寶玉來說,就算紅樓夢全書,這個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裡有太多的誘惑,而最有價值的卻是寶黛的那份自始至終的堅持,不光是愛情,還有他們堅定不移地認可並且固執地執行了的他們出於凡塵的價值觀——太可貴了!令我在讀這部鉅著的時候不由自主地為之動容的,正是他們信仰般的堅守!

我們最愛的主角寶黛都有性格中的弱點,不像寶釵那麼完美,但就因為他們有了這些缺點,他們才有了血肉,才有了性格,才食了人間煙火,使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帶上了人性的光環,不離我們遙遠,遙不可及!


草軒客


文本第七回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薛姨媽送給了王夫人一些宮花。分別是迎,探,惜三位小姐一人一對,黛玉一對,鳳姐兒四對。王夫人讓周瑞家的分別送給各房主子。

周瑞家的先送給了三位賈府的小姐,後送給王熙鳳,最後才是黛玉。

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麼,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呀。” 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也不敢言語。


黛玉客居賈府,雖然賈母愛如珍寶,但是她的舅媽王夫人卻不甚喜歡她。冰雪聰明的黛玉,焉有不察之理?

她第一天來賈府,王夫人就囑咐她千萬不要理,她的“孽根禍胎”賈寶玉。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王夫人的心腹,她做的事情也代表王夫人的態度,把最後的宮花送給做為客人的黛玉,本身對黛玉就有嫌棄輕視的意味,黛玉心內不岔,對周瑞家的發了幾句話。算過分嗎?個人覺得一點都不算!

做為奴才,黛玉雖是客,卻也是主子。且又是周瑞家的理虧在先,黛玉懟她幾句,也是為了維護黛玉自己脆弱而又敏感的自尊。有人評論黛玉小氣兒,但是也有人心疼她“刺兒”裡面飽含的淚水。

如黛玉詩言: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這些話裡,字字是淚,句句是殤,並非為詩強言愁,實是她血淚凝結而成。

文本里面,一開始的黛玉是純真的,也是犀利的,她懟過的人可不止周瑞家的。

比如她就懟過寶釵:“別的上面倒還有限,就是這些穿戴上面越發留心了”。

她也懟過寶玉的奶媽李嬤嬤,

林黛玉冷笑道:“我為什麼助他?我也不犯著勸他。你這媽媽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給他酒吃,如今在姨媽這裡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媽這裡是外人,不當在這裡的也未可定。

那賈府的規矩,奶過主子的奶媽比年輕主子還有體面些。所以李嬤嬤在怡紅院是要懟誰就懟誰,寶玉也只能背後發發狠,摔東西解氣。但惟獨黛玉敢懟得她無言可對。



但是,這也是兒時的黛玉。

在後期,隨著年齡的增長,賈母的潛移默化,已經教引嬤嬤,包括紫鵑的勸誡,黛玉慢慢學得圓融了許多。

此處不展開細說,以後別篇再做回答。

黛玉,是個敏感而又純真的女孩。初期,一喜一怒皆發自本心本性,這一點與寶玉的性格極度相似,是他們做為知己,也做為愛情的基礎。

黛玉之“小氣”是源於真。黛玉,本身就是一塊無價的美玉。

好玉,自然珍貴無比,當然一定要輕拿輕放,仔細收藏,“小氣點”很正常。

就看,人有沒有慧眼識“玉”的品味了。


(圖源皆自網絡,侵刪)


書燈幽見


周瑞送的十二枝宮花,應該和之前她與寶釵聊天探聽到的“冷香丸”對照看。冷香丸中,各味藥重量都與“12”有關,脂批在第一個“十二兩”處批道:凡用“十二”字樣,皆照應十二釵。接著周瑞就領了宮花去分送,實有深意。

朱家十二代帝王從草創、發展到最後覆滅的明朝歷史帶給後人的經驗教訓以及悲慘的結局,告訴世人的,就是“紅樓一夢”,就是治療世間身患功名利祿“熱毒”之人的一劑良藥—冷香丸也。

而作者在送紅花一節中,故意用黛玉的話,來引起讀者對薛姨媽交代的送花順序與周瑞家的實際送花順序的不同,從而更好的理清書中人物的關係而已。再看看黛玉和寶玉玩的遊戲“九連環”,便知其意也。

所以,不是黛玉心眼小不小的問題,只是作者“暗渡金針”手法而已。




文惠來


初讀《紅樓夢》時候,常常也覺得林妹妹好是好,就是有點小心眼,愛使小性兒。尤其是周瑞家的送宮花來,本應該是好事,結果還被林黛玉說了一頓。覺得林妹妹真是雞蛋裡挑骨頭——故意找茬。

然而一路看下去,似乎滿不是那麼一回事,譬如丫鬟紫鵑能和她好得和姐妹一樣,會懟她,還能不理她。

紫鵑笑道:“我說的是好話,不過叫你心裡留神,並沒叫你去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虧,又有什麼好處?”說著,竟自己睡了。

香菱是薛蟠的妾室,連賈府的丫鬟都算不上,然而香菱只一提要學作詩,黛玉一口答應。

 且說香菱見了眾人之後,吃過晚飯,寶釵等都往賈母處去了,自己便往瀟湘館中來。此時黛玉已好了大半了,見香菱也進園來住,自是喜歡。香菱因笑道:“我這一進來了,也得空兒,好歹教給我做詩,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學做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的起你。”

小丫頭佳蕙在怡紅院算不上等級,來送個茶葉,趕上瀟湘館給丫鬟分錢,黛玉隨手就是兩把。

佳蕙聽了跑進來,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剛在院子裡洗東西,寶玉叫往林姑娘那裡送茶葉,花大姐姐交給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裡給林姑娘送錢來,正分給他們的丫頭們呢。見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兩把給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著。”

蘅蕪苑的一個婆子給林妹妹送燕窩,林妹妹不但客客氣氣的和她說笑,又隨手就是幾百錢。

就有蘅蕪苑的一個婆子, 也打著傘提著燈,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窩來,還有一包子潔粉梅片雪花洋糖.說:“這比買的強.姑娘說了:姑娘先吃著,完了再送來。”黛玉道:“回去說`費心'。”命他外頭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我還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們忙.如今天又涼,夜又長,越發該會個夜局,痛賭兩場了。”婆子笑道:“不瞞姑娘說,今年我大沾光兒了.橫豎每夜各處有幾個上夜的人,誤了更也不好,不如會個夜局, 又坐了更,又解悶兒.今兒又是我的頭家,如今園門關了,就該上場了。”黛玉聽說笑道:“難為你.誤了你發財,冒雨送來。”命人給他幾百錢,打些酒吃,避避雨氣.那婆子笑道:“又破費姑娘賞酒吃。”說著,磕了一個頭,外面接了錢,打傘去了。

就連大觀園裡人憎狗厭的趙姨娘順路來看看她的人情,林妹妹也是禮遇有加,順便就解了寶玉的為難之困。

只見趙姨娘走了進來瞧黛玉,問:“姑娘這兩天好?"黛玉便知他是從探春處來,從門前過,順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讓坐,說:“難得姨娘想著,怪冷的,親身走來。”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與寶玉。寶玉會意,便走了出來。

這樣的林妹妹你說她小氣或者小心眼我是不相信的。倒像劉姥姥說的“著實爽快,會待人的,倒不拿大。”

那麼為什麼她要懟周瑞家的這麼一下呢?分明周瑞家的送宮花來,原是好事。

周瑞家的進來笑道:“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兒與姑娘帶來了。”寶玉聽說,便先問:“什麼花兒?拿來給我。”一面早伸手接過來了。開匣看時,原來是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兒。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

第三回林妹妹進賈府,第七回林妹妹懟周瑞家的,第十四回林妹妹的父親林如海沒了。因此此時林妹妹雖然母親去世了,依然是前科探花、巡鹽御史的尊貴女兒。雖然孤身到了賈府,此刻卻不是投奔,而是貴客客居。

林妹妹的《葬花吟》大家都知道了,十分悲切。原書說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開門一事,錯疑在寶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是一腔無明正未發洩,又勾起傷春愁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己, 哭了幾聲,便隨口唸了幾句。然而自古詩人作詩都難免寄情於詩詞裡。《葬花吟》裡有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問題來了,誰會對林妹妹風刀霜劍嚴相逼?

賈母不必說,對黛玉林黛玉十分憐愛。“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了。”王夫人雖然對林妹妹不算多親暱,也是和氣的。寶玉以及三春等和黛玉玩得不錯。王熙鳳便是為了賈母的寵愛,也不會薄待了黛玉。

那麼到底是誰呢?答案就是像周瑞家的這樣的管事婆子。

我們來看看王熙鳳是如何評價這些管事婆子的?

你是知道的,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那一個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坐山看虎鬥”,“借刀殺人”,“引風吹火”,“站乾岸兒”,“推倒了油瓶兒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本事!

王熙鳳此時和賈璉新婚,怕有誇大的嫌疑,藉此用來撒嬌呢。

探春是賈府里正經的小姐,李紈是賈政長子賈珠之妻,也是正經的主子。她們兩個理事的時候,這些管事娘子是怎麼做的?

彼時來回話者不少,都打聽他二人辦事如何。若辦得妥當,大家則安個畏懼之心;若少有嫌隙不當之處,不但不畏服,一出二門,還說出許多笑話來取笑。吳新登的媳婦心中已有主意,若是鳳姐前,他便早已獻殷勤,說出許多主意又查出許多舊例來,任鳳姐揀擇施行;如今他藐視李紈老實,探春是年輕的姑娘,所以只說出這一句話來,試他二人有何主見。

工作上不但自己不辦好事情,上司錯一點,她們還要拿來笑話

就連做事公平平和的平兒也這樣說:“罷了。好奶奶們,......。你們素日那眼裡沒人,心術利害,我這幾年難道還不知道?二奶奶要是略差一點兒的,早叫你們這些奶奶們治倒了。饒這麼著,得一點空兒,還要難他一難!好幾次沒落了你們的口聲。眾人都說他利害,你們都怕他,惟我知道他心裡也就不算不怕你們的。......”  

更有賈府小姐賈迎春只因為略懦弱些,連自己的頭面首飾都被自己的乳母拿走了。迎春的丫鬟要拿回來,反而被玉柱兒家的(賊家)倒賴說迎春欠了她們三十兩。

誰知迎春的乳母之媳玉柱兒媳婦為他婆婆得罪,來求迎春去討情,他們正說金鳳一事,且不進去。也因素日迎春懦弱,他們都不放在心上;如今見繡橘立意去回鳳姐,又看這事脫不過去,只得進來,陪笑先向繡橘說:“姑娘,你別去生事。姑娘的“金絲鳳”,原是我們老奶奶老糊塗了,輸了幾個錢,沒的撈梢,所以借去......“

玉柱兒家的聽見迎春如此拒絕他,繡橘的話又鋒利,無可回答,一時臉上過不去,也明欺迎春素日好性兒,乃向繡橘說道:“姑娘,你別太張勢了!你滿家子算一算,誰的媽媽奶奶不仗著主子哥兒姐兒得些便宜?偏咱們就這樣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許你們偷偷摸摸的,哄騙了去!自從邢姑娘來了,太太吩咐一個月儉省出一兩銀子來給舅太太去,這裡饒添了邢姑娘的使費,反少了一兩銀子。時常短了這個,少了那個,那不是我們供給,誰又要去?不過大家將就些罷了。算到今日,少說也有三十兩了!我們這一向的錢,豈不白填了限呢?”

林妹妹此時客居賈府,雖然有賈母疼愛,但是這些婆子媳婦連賈府里正經的小姐都能趕上去欺負,難免行動言語上有怠慢無禮之處。林妹妹此時說”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一半兒是有些立威作用,一半兒也是實情。


要知道,假如林妹妹像迎春一樣省事不說,就是不落得和迎春一樣的下場,日子也是不好過的。

所以後來林黛玉之父故去後,林妹妹從客居變成投奔,便有此感嘆:“這會子我又興出新文來熬什麼燕窩粥, 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這三個人便沒話說,那些底下的婆子丫頭們,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這裡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玉和鳳丫頭兩個,他們尚虎視耽耽,背地裡言三語四的,何況於我?況我又不是他們這裡正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了。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

而從第五十九回開始大觀園裡各處婆子媳婦丫鬟鬧成一團,獨獨沒有探春秋爽齋的婆子丫鬟,黛玉的瀟湘館也安靜無事。

須知探春的才能是書中明說的,而同樣不生一點事的瀟湘館是不是黛玉的功勞呢!

這樣一干不省事的媳婦婆子們,偏被一個外來的孤女管理的停停當當,她們心裡焉能服氣?

恰巧林妹妹愛拿人開玩笑,有時候不妨頭就誤傷了人。”黛玉笑道:“他倒有心給你們一瓶子油, 又怕掛誤著打盜竊的官司。”眾人不理論,寶玉卻明白,忙低了頭.彩雲有心病,不覺的紅了臉.寶釵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黛玉自悔失言,原是趣寶玉的,就忘了趣著彩雲,自悔不及,忙一頓行令划拳岔開了。“

這些婆子媳婦們難道不會借題發揮說林妹妹小心眼、愛刻薄人嗎?

畢竟在她們的心目中,她們是賈府的奴僕,正經主子還沒管她們呢。而林妹妹的外來投奔的,哪裡有資格去管她們呢?就是管得沒一點毛病,事情是服帖了。一出二門,嘴上還不能取笑兩句?

如此,你還覺得林妹妹小心眼嗎?

至於林妹妹幾次三番如何對寶玉”小性兒“,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