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已成農婦,又生過孩子,拋夫棄女後為何還能入宮成為皇后?

史學達人


孝景皇后王娡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二任皇后,漢武帝劉徹的生母。然而,王皇后卻曾經有一段充滿傳奇的婚姻——在入宮之前,她有過一斷婚姻,前夫是個普通百姓,在生過一個女兒之後,她拋夫棄女入宮侍奉太子劉啟,最終竟然一步步成為大漢的皇后!這樣的逆襲簡直就是中國版的灰姑娘。她是怎樣做到的呢?

首先說明的一點是王娡生在一個戀愛乃至婚姻相對自由的大環境裡。秦漢時期,趙太后曾經令秦始皇羞愧的抬不起頭,漢文帝之母薄姬也是二婚,漢景帝之母竇太后也曾是出身低微的侍女。所以作為嫁給農夫的王娡也不算很出奇的了。而且王娡有一個曾經顯赫的家世——她的母親臧兒是燕王臧荼的孫女,只是迫於家道中落下嫁給農家金王孫。

如果沒有相士給王娡的相面,或許王娡的命運不會有太大變化,偏偏母親臧兒相信姚翁所言“王娡是大貴之人,會生下天子”。不甘人下的臧兒開始謀劃王娡的入宮之路。先是強行接回王娡,逼散小兩口,然後託關係把王娡送進太子府伺候太子劉啟。王娡也不負母望,很快便受到劉啟的寵愛,隨後王娡向劉啟引薦了胞妹兒姁,兩人寵冠後宮。王娡為劉啟生了三個女兒和兒子劉徹,劉啟十分高興,破例在繼位的同年封兒子劉徹為膠東王。

獲得寵愛如果只是靠姿色,那麼王娡做上皇后就是憑智慧了!首先王娡懂得處理好人際關係。和館陶公主的聯姻就是很漂亮的一招。不僅藉此把太子劉榮的生母慄姬扳倒了,還廢了太子劉榮,把自己的兒子劉徹推上了太子之位。王娡也自然被冊封為皇后。另外她在很多大是大非上,懂得審時度勢,對梁王劉武送的珠寶說“戴之不妥”,而竇太后募捐軍餉時卻迎合奉送,這樣的高情商讓她不只得到劉啟、館陶公主的喜歡,也讓竇太后很欣賞。

從王娡逆襲的過程,我們可見麻雀變鳳凰並不是運氣好使然。雖然當時推行黃老之道,沒有嚴格的儒家禮數的限制,但是一個女人能在權力漩渦裡立足併成功上位,沒有謀略是不行的。


國史通論


王娡是誰?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但如果說起她的子女,你一定會恍然大悟並且驚歎不已的!

王娡的兒子:漢武帝劉徹,大女兒:平陽公主,也就是衛青的老婆,霍去病的舅媽。

再回到題主這個問題的本身,這個問題其實是包含了3個問題:

1.已婚已育農婦王娡為何拋棄丈夫和孩子?

2.這樣的王娡為什麼還能入宮?

3.王娡是怎麼當上皇后的?

我們一個一個來回答,簡單分析一下王娡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傳奇女性。

王娡為什麼拋棄丈夫和孩子

王娡在進宮伺候皇帝之前嫁給了一個叫金王孫的農夫,還生了個女兒,而且她的丈夫還好好地活著。

按理說這應該是一個還算幸福的家庭,王娡為什麼要拋棄丈夫和孩子呢?

這就要說到王娡的母親了。她叫臧兒,是一名貴族後代,臧兒的爺爺是漢初高祖劉邦親封的異姓王臧荼。

臧兒從小錦衣玉食,又十分崇信相術,有一次她請了一個相士來給自己的家人相面,相士告訴她王娡的命貴不可言,將來會生下天子。

這可不得了,能生下天子那她的丈夫不就也是皇帝了?

而王娡現在的農夫丈夫金王孫是鐵定不可能當皇帝了,而當時漢初天下大定,人心思定,短時間也沒有可能再有人搶一遍皇位了。

那麼,如果王娡要生出天子,就只剩下一種途徑了,就是進宮做皇帝的女人。

就這樣,篤信相士的臧兒毅然決然地把王娡從金王孫家裡拖出來了。

已婚已育農婦王娡為什麼還能進宮

首先,王娡雖然已婚已育,但年紀並不大。從法理上來說,王娡不存在再嫁的障礙,即便她再嫁的對象是皇帝,也不會構成什麼欺君之罪。

漢初沒有對婦女再嫁有過多的限制,朝廷甚至鼓勵孀居女子再婚生育子女以增加人口。

因為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楚漢之爭,幾百年的時間裡戰火紛飛,人口銳減,劉邦建漢的時候人力物力都已經非常匱乏,亟需休養生息。

其次,王娡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她進宮背後的推手是她的母親臧兒。當時是漢文帝執政時期,燕王臧荼雖然捲入叛亂被殺,但他的影響力還在,在貴族圈裡的人脈尚存。

一門心思想要達成目的的臧兒,在耗盡人脈關係之後,把自己的女兒送進皇宮做太子的妃子還是能夠做到的。

王娡是怎麼當上皇后的

王娡進宮以後非常得寵,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十分迷戀她,大概是因為見慣了未經人事稚嫩的小女孩,初次遇見王娡這種成熟少婦就此淪陷了吧。

  • 姐妹得寵,肚子爭氣

王娡得寵之後還把自己的妹妹也送進了宮,姐妹倆同事一夫,雙雙得寵。

王娡姐妹的肚子也爭氣,她們一共為漢景帝劉啟生下了五男三女,佔劉啟十四個兒子的三分之一還多。

  • 夢日入懷顯祥瑞

其中王娡生下兒子劉徹的時候還有祥瑞出現,她夢見了一輪太陽撲入懷中,太子劉啟非常開心,說這是貴顯的徵兆。這就是“夢日入懷”的典故。

後來皇十子劉徹出生的那一年,剛好劉啟登基從太子變皇帝。

  • 攻於心計,搶來皇后桂冠

本來王娡姐妹雖然得寵,也生了皇子,但畢竟身份不夠尊貴,入宮又晚,皇后另有其人,生的兒子自然也就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

看起來皇后的寶座與王娡沒有絲毫關係,但是攻於心計的王娡可不是甘於寂寞的主。

她充分利用了館陶公主劉嫖與皇后及太子生母慄姬的矛盾,成功搭上館陶公主劉嫖的關係,完成了一樁流傳千古的政治聯姻:小阿彘劉徹與陳阿嬌的婚事,這才有了後來的金屋藏嬌。

也就是這樁政治聯姻,讓王娡登上了皇后寶座,她的兒子劉徹也成為了新的太子。


歷史痴


王娡還在豆蔻年華時,就被母親臧兒作主嫁給了一個叫金王孫(人名)的農夫,夫妻相處和睦,不久後,還生了個叫金俗的女兒,男耕女織的,本可平淡地過完一生。但臧兒相信算命之術,一位叫姚翁的算命人士來給她全家人算命時,告訴臧兒說:“王娡會生下天子,將是大貴之人”。臧兒心花怒放後,對此話深信不疑,於是處心積慮地做通了王娡的思想工作,又拿出潑婦的架式將女兒強行從金王孫的身邊帶了回來。可憐的金王孫勢單力薄、身份卑微,眼睜睜地看著妻子漸行漸遠,也只好忍痛割愛了。


臧兒敢於這樣做是有來頭的,她出身名門,她的祖父是燕王臧荼。可惜後來家道中落,臧兒成年後下嫁給了商人王仲,但小時候養尊處優的生活已刻骨銘心了,所以她骨子裡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算命先生的一句話燃起了她內心的希望之光。她決心通過女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長袖善舞的臧兒託關係把己是母親的女兒送到了太子府,有母親的殷勤調教,天生麗質的王娡很快得到劉啟的青睞。為穩固地位,王娡又把胞妹王皃姁推送到太子面前,劉啟對她們倆甚是寵愛。二人肚子也爭氣,王娡共生下了3女1男,王皃姁生下4子。為皇室開枝散葉,傳宗接代作出了貢獻,王娡的婆婆竇太后(文帝劉恆的皇后)非常喜歡她倆。



王娡情商高,在懷第四胎時,就懂得為兒子脫穎而出而努力,她告訴劉啟說,我做了一個夢,“日入其懷”——說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落入了自己的懷抱、沒入了腹中,夢醒後發現自己懷孕了。劉啟有金句:“此貴徵也”。顯然,王娡在給兒子將來上位創造機會。


景帝劉啟的皇后無子,劉啟立慄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劉啟的姐姐館陶公主欲將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將來劉榮坐北朝南,女兒可就是皇后了;但當劉嫖找慄姬商議此事時,慄姬因劉嫖早前樂此不疲地為老公送美女而一口回絕了。館陶公主是皇帝的親姐姐,是竇太后的貼心小棉襖,是一個傲嬌的人,受不了這份窩囊氣。她轉身找到了王娡,如此這般地羅列了一下二者聯姻的好處,王娡心有靈犀,自是心花怒放,二人為兒子劉徹與女兒陳阿嬌訂了親。


自此,劉嫖天天 在皇帝面前說慄姬壞話,誇王娡品性好。王娡也會火上澆油,借薄皇后去世之機,煽動大臣上書立慄姬為皇后。劉啟本對慄姬已強烈不滿了,現在又以為她急不可耐,暗中唆使朝臣上書了,於是勃然大怒,一氣之下廢黜了劉榮,立劉徹為太子,王娡就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后的位子。
王娡情商高:七國之亂時,梁王劉武立了大功,就廣散珠寶給後宮的妃嬪們,王娡說:“梁王新送的珠寶,戴之不妥”——意思是戴小叔子送的東西並不好,顯然是為討劉啟歡心的。也是七國之亂,竇太后募捐軍餉,在其它妃嬪暗生抱怨時,王娡說:“我運氣不好,玉鐲金簪,請您老人家笑納。” ,傾其所有來彰顯自己的高風亮節!


希望星晨58298869


王娡是漢武帝的母親,她拋夫棄女,以二婚身份登上皇后之路的過程比眼下流行的清宮戲劇情還要狗血幾分。

王娡出身名門,她的母親臧兒是漢初八位開國異姓王之一燕王臧荼的孫女,只是由於燕王臧荼因謀反被殺後,到王娡所在的時代臧家早已經沒落。

臧兒這位見證過家族輝煌的千金小姐,在兩次下嫁平民之後,她愈發不滿這樣平淡的生活,於是,她將希望寄託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耳濡目染,王娡在聽慣了“娘是個苦命人,以後你要怎樣……”的話語之後,她也同樣渴望起了母親描述中的那種富貴生活。

不過,即便想要魚躍龍門,臧兒一開始也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她也只好將這個想法放在心裡。

王娡成年的時候,出落得亭亭玉立,旁人一眼望去,便覺得這姑娘真是顧盼生姿。

在母親臧兒做主下,王娡嫁給平民金王孫做了他的妻子,兩人婚後還生了個女兒,叫做“金俗”。

劇情反轉,便是從此刻剛剛拉開序幕……

當時長安城內有一個很有名的相士姚翁,臧兒不甘心自己的女兒就這樣與金王孫庸庸碌碌,過盡一生。她去找姚翁算命,渴望從他嘴裡聽到一些充滿“希望”的安慰之語,姚翁沒讓她失望:兩女皆當貴!(《史記·外戚世家》)

臧兒將姚翁的話當成了幸運女神的暗示,心道自己果然是天選之人的她,回來後便通知金王孫:和我女兒離婚吧,你配不上她。

【金氏怒,不肯予決。】

臧兒當然不會寄希望於金王孫的仁慈,她將自己女兒王娡強行叫回來後,轉身便去找以前和自己家熟識交好的官員,靠他們搭線,把自己兩個美貌的女兒都送到了太子劉啟府上去了。

《史記·外戚世家》: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

王娡是一位很有手段的女人,在搭上漢景帝這條線後,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世要想在後宮之爭中取勝,必須把握住三個點:

一、以子為貴;

二、漢景帝的寵愛;

三、竇太后的態度。

王娡在生下漢武帝之前,漢景帝已經有了九個兒子,她卻憑藉一招,就為漢武帝喚來了漢景帝的關注。

漢武帝出生時,王娡告訴漢景帝:我睡覺的時候,曾夢到太陽在我懷裡嬉戲。

漢景帝大喜:這是孩子以後會富貴的徵兆。

《史記·外戚世家》:男方在身時,王美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徵也。”

僅從這點,就不得不說王娡是個非常有手段的聰明人,她深知通過暗示的手段,讓漢景帝自己得出漢武帝成就非凡的結論,比她說再多好話都來得有用,畢竟人言何能與吉瑞相提並論呢?

至於吉瑞是否是她刻意製造,其實,這反而無所謂了,“夢”這種東西,當事人隨便說,別人信不信就完全看聽的人怎麼想了。

王娡在和諸妃爭權的時候,手段也特別高明,一她不和竇太后起衝突,凡是都遷就老人家,好換取竇太后的政治支持,二她打擊對手不直接針對,而是迂迴進攻。

王娡在和自己主要對手慄姬爭權的過程中,從來不採取硬碰硬的做法,她先是拉攏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劉嫖做自己盟友,好利用長公主對慄姬的不滿來慢慢打壓自己的敵人。

後來,王娡看出漢景帝不滿慄姬和太子劉榮,便暗示大臣們,向漢景帝提出讓太子母親做皇后的提議。

《史記 外戚世家》載:王夫人知帝望慄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慄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慄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

王娡這手借刀殺人,靠的就是漢景帝擔憂外戚專權,從而影響政局穩定的局面發生。明面上來看她是在捧對手,可這手捧背後隱藏著的卻是一位君王最大的忌諱。

僅憑藉這手對人心的把握,便可以看出王娡的手段有多高明。所以,她能夠拋夫棄女以二婚的身份登上帝國皇后的位置,並不是一種偶然。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這個世界很多啊。

歷史上,別說二婚女,就是伎女做皇后也有。

不奇怪。

而且,唐宋之前中國對女子的要求不是貞,而是三從四德,更沒禁止女子改嫁。

李清照49歲都能改嫁,何況王娡當時不過二十歲。

北宋的劉娥不也是一樣嗎?

真不奇怪。

情商高的王娡抓住機會結交長公主劉嫖,利用金屋藏嬌得到竇太后喜歡。

多方影響漢景帝之後,漢景帝將信將疑,招慄姬來說,將來你要照顧我其他兒子。慄姬不明白這是皇帝在託孤啊,脫口而出罵道,老狗(漢景帝),我才不會管那些雜種呢。

憤怒的漢景帝在前150年正月廢慄姬所出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四月立王娡為皇后,12天后冊劉徹為太子,也就是後面的漢武帝。

劉榮因母親被牽連,也因年輕(17歲當太子),當太子時間短(僅三年時間),未形成真正班底,對漢景帝沒什麼牽制作用,這是王娡奪嫡成功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四川達州


其實在宋朝以前,社會的風氣是比較開放的。沒有那幫迂腐文人提倡的女子貞潔,男人們對女人的婚戀史、生育史根本不會在意。通俗點就是說,就算你是妓女都沒關係,他們只看你是不是貴族血統。

貴族血統在當時就是香饃饃,貴族血統的女子無論改嫁多少次、生過多少小孩,都有人搶著要。要是姿色好看的那就更不得了。

王娡,是漢武帝劉徹的母親,漢景帝劉啟的皇后。在她進宮之前,其實已經嫁過人,嫁的是一個平民百姓金王孫,並且生下一個女兒。本來王娡可能就這麼平平淡淡的過完一生,但是王娡的母親卻是一個不安分的主。



王娡的母親叫臧兒,這臧兒的身份可不簡單,她的爺爺是臧荼,這個臧荼就是項羽當年分封十八路諸侯中的燕王。但是到了臧兒這一代已經家道中落變成平民百姓了。她也是嫁給平民,而且也是改嫁過的。

這臧兒骨子裡的優越感讓她不甘心做一個平民,於是就讓相士給女兒王娡看相。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相士看完說道:“王娡是大貴之人,會生下天子。”臧兒母女兩個聽了之後非常興奮。但是嫁給金王孫生個兒子也不能指望他打下天下吧!唯一的方式就是進宮給皇帝生下一個天子。



於是臧兒強行把王娡從金王孫家裡接出來,並跟他解除關係,也就是離婚。然後託關係把王娡送進宮裡。

想必王娡應該比較有姿色,而且對付男人也有一手,某些能力也比較強。進宮沒多久就把漢景帝劉啟給迷住了,並且為他生下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一下生了四個孩子,除了王娡很能生之外,還說明劉啟對她確實很寵愛。



本來也輪不到王娡當皇后,當時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劉嫖希望自己的女兒陳阿嬌以後能成為皇后,想把女兒嫁給當時的太子劉榮,但劉榮生母慄姬非常厭惡館陶公主不斷地給劉啟介紹美女進宮,果斷拒絕了。於是館陶把女婿對象瞄向了劉徹,當館陶跟王娡提起時,王娡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後來館陶不斷在劉啟耳邊說慄姬的壞話和誇讚劉徹好,最後劉啟果然廢掉劉榮改立劉徹為太子。母憑子貴,就這樣王娡成功成為皇后。


博古論今天


我是玲讀歷史,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王娡是漢景帝的第二任皇后,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娡在進宮之前已經嫁人,並育有一女,後來入宮得寵,皇后薄氏被廢后被封為景帝第二任皇后。那麼王娡一個已婚已育的農婦,為何能成為西漢王朝尊貴的皇后呢?

母親為她卜算,逼其離婚

王娡的母親出生並不簡單,她是秦末群雄並起時一個諸侯王的後代,項羽曾封其祖父臧荼為燕王,只是後來群雄爭霸時死於劉邦之手。可見,王娡的母親也算是名門之後,她的內心一直渴望光耀門楣,但是父親被殺以後,她的身份也就變成了平民,只能嫁於貧民為妻,婚後育有一子二女,大女兒就是王娡。

在那個早婚的封建年代,王娡自然也不例外,她早早的就嫁給了一金姓人家為妻,並生育了一個女兒。據說,有一天,王娡的母親給子女卜算,結果占卜人說她的兩個女兒都該是貴人,將來必能大富大貴。

在那個遵從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女子的富貴命大多指的是能嫁給富貴之人,侍奉一個好夫君。於是王娡的母親開始盤算了一番,現在的這個女婿金王孫,只不過是一介平民,根本沒有什麼發達跡象,女兒跟著他只不過是一個操勞命,哪有什麼富貴可言?因此,王娡的母親堅信女兒的富貴一定得靠其他人家。

於是,母親回到家後便要求王娡離開金家,有讓女兒改嫁之意。王娡的丈夫自然是不同意的和妻子分開的,王娡母親為了擺脫女婿的糾纏,便把女兒送到了太子劉啟的宮中,這樣不僅擺脫了金家的騷擾,還打開了所謂的富貴之門。

入宮後得君寵愛,與館陶公主聯姻,趁機奪下太子之位

王娡進宮以後,被派到劉啟宮中,結果非常受寵愛,被冊封為美人。而且王美人肚子非常爭氣,為劉啟生下了三女一子,其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漢武帝劉徹。

漢景帝即位以後,封寵妃慄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結果慄姬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自從兒子被封為太子以後,母憑子貴,慄姬更加恃寵而驕,由此可見洋洋得意的慄姬註定難以成就一番大業。

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有一個女兒,名為陳阿嬌。館陶為了自己的利益永遠牢固,便想到和弟弟的兒子聯姻,她先找到了太子母親慄姬,結果高傲的慄姬根本不買館陶公主的帳,一口回絕了她。

碰了一鼻子灰的館陶公主,自然是心不甘情不願,轉身就去找王夫人,要與王夫人聯姻,把女兒許配給劉徹。王夫人可不像慄姬那麼傻,她立馬想清楚了中間的各種厲害關係,因此欣然同意了這樁親事。

於是,在館陶公主的幫助下,王娡成功的打贏了這場宮廷戰,她的兒子劉徹被封為太子,而她自己也被封為尊貴的皇后。

結語

從以上的講述和分析來看,王娡實際上是一個很有計謀的女子,而且野心勃勃,只是她把自己的野心隱藏的非常深,讓人從表面難以察覺。她還是一個善於把握機會的女子,通過一步步的努力,最終扶搖直上,成功登上皇后寶座,所以王娡才是最有心機和手段之人。


玲讀歷史


王娡之所以從一個農婦進入太子宮最終成為皇后,這個問題要分階段來總結:

第一個階段是由農婦到太子宮。

【1】王娡有一個敢想的媽媽臧兒。

臧兒不是一般人,他的祖父就是項羽十八路分王中的一個王爺臧荼,自然到了臧兒這個時候早已家敗中落,但臧兒雖為一個女性,但內心實際上是不甘心的,她始終在尋找機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自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兩個女兒了。所以在一次算命的過程中,算命先生說:王娡是大貴之人,會生下天子。於是讓臧兒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實際上,我認為所謂的算命先生,以及算命先生說的什麼大貴之人,會生天子的話,應該是臧兒自導自演的鬧劇而已,這個階段他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將女兒送入太子宮。

【2】王娡有一個說做就做的媽媽臧兒。

臧兒是知行合一,執行力非常強的人,在確定要把女兒送入太子宮後,臧兒做了兩件大事,一件事情就是強行將王娡從丈夫家搶走,王娡的丈夫金王孫家當然是不同意,但是臧兒採取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最終還是強行將王娡從夫家帶走,留下了她的丈夫,還有一個女兒。另外一件事就是託人找關係,將王娡直接送入太子宮,從王娡後來被寵來看,王娡絕對是一位大美女,人稱王美人,臧兒就憑這一點就幹確信自己的女兒一定會被寵幸,哪個君王不好色呢!

影視劇中的王娡

【3】王娡有野心,也有狠心。

作為王娡本人,她自身長的美卻嫁給一家農戶,心中自然是不甘,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得過且過,當母親提出這個倡議後,自然勾起了她的野心,一邊是一位農婦,一邊有可能是太子的妃子,甚至是以後能成為皇后,自然是後者的誘惑最大,所以王娡很乾脆利落地離開了夫家,而且不顧自己已經有一女,而且還年幼正是需要母愛的事實,決然離開夫家按照母親的安排進入太子宮。至於金王孫家當然是不甘心,但是作為普通的家庭,沒有關係沒有靠山,再不放手最終將導致自己身家性命不保,所以最終也默認了事實。

影視劇中的漢景帝與王娡

第二階段,王娡進入太子宮到登上皇后之位。

【1】美貌加手段,獲得太子的寵幸。

自古以來宮內鬥爭甚至比朝堂之上的鬥爭還要激烈,尤其作為後來進入宮內的女性來說更加的艱難,但是王娡有先天的優勢那就是美貌,美在皇帝身邊就是最大的武器,她直接吸引到了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封其為美人。而且王娡非常會用手段,在其懷劉徹的時候,對太子說夢到一輪太陽撲入腹中,太子說:這是貴顯的徵兆。什麼太陽入腹,就是王娡自己為了抬高自己懷中兒子的地位故事編造的,但是劉啟他就信,日後更加的寵愛王娡。

【2】把自己的親妹妹拉進來建立姐妹同盟。

在宮中孤家寡人始終是站不穩地位的,這時候王娡想起了自己的親妹妹王皃姁,妹妹也是一個美人坯子,於是向劉啟推薦了自己的妹妹進入宮中,姐妹共同服侍劉啟,劉啟自然是高興,於是王皃姁也順利進宮成為劉啟的妃子,自從姐妹倆先後共同服侍劉啟後,確實得到了劉啟的寵幸,這從她們生育子女數量就可以看出,王娡為劉啟生育了三女一男,王皃姁為劉啟生育了四男。

影視劇中的劉嫖

【3】與劉嫖構建攻守聯盟。

除了將妹妹帶進宮中,王娡將眼光投向了受景帝寵幸的人群,這其中就包括景帝的姐姐劉嫖。劉嫖最開始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劉榮當上太子妃,但是劉榮的母親慄姬非常憎恨劉嫖不斷給景帝送美女的事情,於是決然拒絕了劉嫖的要求。而此時王娡正尋不到可靠的靠山,而劉嫖碰壁後也要繼續找下家,於是二人一拍即合,建立起了利益共同體,共同打擊宮內其他的妃嬪,一步一步將王娡推向了皇后的寶座。

最終,王娡通過這兩個階段一步一步精心的籌劃,最終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王娡也是通過改變婚姻狀態而達到人生巔峰的一個代表。



一切不過是因為皇權鬥爭罷了,一個女人的一生還不是隨著權勢擺佈,隨著男人擺佈,王娡只是更幸運,幸運地生下了劉徹。

王娡並不是普通的婦女,她的母親臧兒是燕王臧荼的親孫女。等到皇帝做穩帝位,外姓王都同韓信差不多,就說他們要謀反,把他們全部除掉。這便是所謂帝王之術。

臧兒既是貴族出身,她一心要重振家族的輝煌!有相士說王娡貴不可言,但是她已經嫁入平民金家了。

趕上漢廷選良家女子入宮,臧兒便讓王娡同金家離婚,應選入宮。

王娡入宮後,侍奉太子劉啟。她可不是良善之輩,會獻媚,善爭寵,人稱王美人。

這王美人開始的低調是因為她連生了幾個女兒,這時為了鞏固地位王娡把妹妹推薦給了劉啟。對於美人自是多多益善,王娡的妹妹王息姁入宮。

當然這時姐妹倆都不岀眾。劉啟當時有正妻薄氏,還有寵妾慄姬。

劉啟繼位便是漢景帝,景帝二年立慄姬之子劉榮為太子。太子既立,皇后薄氏這位看在薄太皇太后面子上才立的皇后地位已動揺。景帝六年,薄氏被廢。慄姬以為會是自己上位!

這時,王娡走進了歷史中。劉啟即位這年,王娡生一子,彘兒劉徹。劉徹岀生時,景帝做了個吉祥之夢,覺得劉徹不平凡!


這時的慄姬做岀了幾個昏招:

1.拒絕長公主劉嫖把女兒阿嬌許給劉榮的示意。

2.在漢景帝試探"朕百年後,後宮諸姬及子女,汝應善為待遇。"時居然敢表示不滿,惹怒漢景帝。


這時王美人趕快巴結劉嫖,提岀劉徹與阿嬌結親,但徹不是太子……

這時劉嫖進言如立慄姬為後,又要見"人彘"慘禍。

這時自然是王娡調唆才會有禮官奏請:劉榮為太子,立慄姬為後。

一番宮斗的戲碼過後,太子被廢,周亞夫、竇嬰也被牽連。慄姬失寵,不久病死。

之後漢景帝八年立劉徹為太子,王娡為皇后。

之後廢太子臨江王劉榮被酷吏郅都逼死。

皇權鬥爭中,女人能做的是左右男人。而玉娡能成為皇后有她攻於心計的一面;有她能生下兒子的一面;也有她運氣好的一面,不是每個皇子岀生都能讓他老爸做美夢的!


薇薇polly


提起王娡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說起大漢王朝漢武帝劉徹則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一代帝王,王娡不是別人,正是劉徹的親生母親。

王娡的一步步走到人生的巔峰可謂是非常的具有戲劇性,因為王娡嫁給入皇家時是“休了”自己的丈夫,當然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並不知道。

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事還要從王娡的母親臧兒說起,王娡的外公是項羽分封諸侯時的燕王臧茶,但是後來因為家道中落,臧兒不得不嫁給了一個平民,而且後來還改嫁了一次。

王娡到了婚嫁的年齡,臧兒沒辦法就將她嫁給了一個老實人,還生下了一個女兒。

也許是臧兒並不甘心當時的貧窮的生活,於是就找了當時的有名的相士許負給王娡看相。

這個有名的相士看完後說王娡的面相貴不可言,可以當天子的母親。

於是臧兒就動了心思,於是讓女兒拋棄了原來的丈夫和女兒,運用舊時的關係,將王娡運作進了太子府,成了太子劉啟的寵妾。

劉啟即位後,王娡通過自己的算計和機緣巧合之下最後成了皇后,自己的兒子最後還成為了皇帝。

而這一切的原因放在古代就是天意,是命。

用今天的觀點來看,王娡成功的原因有幾點:

一是定下了目標,並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

二是人脈的重要,如果沒有舊時的人脈關係打點,王娡進不了太子府,也就沒有後來的機緣。

三是生兒子的重要,如果不是王娡生下的正好是兒子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漢武帝了。

四是王娡的能力,善於抓住機會。正是因為王娡抓住了長公主劉嫖遞來的結親的橄欖枝,並且利用機會打壓慄姬,最終是自己當上了皇后,兒子當上了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