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我是愛園藝,愛生活的MissHai海小姐。每天用小文藝的筆調向你推薦當季最值得種的那些花。不僅告訴大家該怎麼種,還會給大家講講這些花草背後的故事。


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

年前最後一個工作周,心急的人已經進入了度假模式,還在堅守崗位的人,心思也大多提前進入了度假模式。海小姐其實也沒什麼心思寫文章了……所以今天就講個好玩兒的提提神吧。

有些不太理解園藝的人常常質疑:種花有什麼好玩的?又不會有什麼互動。還是養個毛孩子比較有意思。這話倒也不能說是錯,雖然種花並不能說是完全沒有互動(你給它水,它給你花,這難道不是互動嗎?),但大多數植物的反射弧確實比動物要長很多。養花是一個需要耐心的活動。

不過植物裡也有著“動如脫兔”的存在,尤其是當美食自己來到嘴邊的時候——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捕蠅草是一個天生的捕食者,能捕捉到昆蟲絕對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大自然鬼斧神差的造化給予的它精準的感應→判斷→反應系統。

眾所周知,捕蠅草捕食的工具是它貝殼形狀的葉片。葉片的邊緣有蜜腺,分泌蜜汁來引誘昆蟲靠近。而捕食的方法,要從她常常的“睫毛”說起。

葉片邊緣有一圈長長的“刺毛”。捕蠅草又被稱為“維納斯的捕蠅陷阱”,就是因為這一圈長長的刺毛彷彿是女神又長又翹的睫毛。刺毛就像是監獄的柵欄,在葉片合攏時緊緊攔住獵物,並且在刺毛的根部分泌粘液,將兩片葉片粘合在一起,進一步防止獵物逃跑。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被葉邊緣的刺毛牢牢鎖在夾子裡的昆蟲

刺毛在捕食的過程中僅僅充當了守衛的角色,而真正神奇的,是葉片表面的幾根感覺毛。感覺毛的基部有一個膨大的部分,裡面含有一群感覺細胞。感覺毛的作用有如槓桿,昆蟲推動了感覺毛,使得感覺毛壓迫感覺細胞,感覺細胞便會發出一股微弱的電流,去通告捕蟲器上所有的細胞。當捕蟲夾上的細胞得到感覺細胞所發出的電流,其內側的細胞液泡便快速失水收縮,使得捕蟲器向內彎,因而閉合。

更神奇的還在後面,捕蠅草甚至還有防誤操作模式。當感覺毛第一次被觸碰時,葉片並不會立刻合攏,而是等待著第二次的觸碰。如果在第一次觸碰後的20-30秒內,同一個捕蠅夾裡的任何一根感覺毛被觸碰,葉片才會做出反應閉合。如果前兩次觸碰的間隔超過了30秒,則第三次20-30秒內的觸碰也會激發夾子的閉合。這樣操作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昆蟲走到合適的位置再進行抓捕。因為昆蟲第一次觸碰到感覺毛時,可能只是剛剛走到夾子的邊緣,位置條件不成熟,昆蟲也還有一定的警戒性,這時候貿然行動,很容易被昆蟲逃脫。

這樣就歎為觀止了嗎?彆著急,還有更精彩的。

要知道,植物捕食動物,這種“逆天”的操作是很消耗體力能量的。所以,捕蠅草的整個捕食過程都非常謹慎,對於自己的能量輸出精打細算。捕蠅草沒有牙齒,不能通過咀嚼來切碎食物,只能通過分泌消化液——蛋白水解酶來消化掉獵物。這樣大的消耗一定要物有所值才行。因此它一定要確認捕捉到的是新鮮的活物,而不是誤落入陷阱的枯枝殘葉,才會釋放出消化液。怎麼確認呢?看獵物會不會掙扎。只有活的獵物才會在被抓住後掙扎,越是新鮮有活力的獵物越是掙扎得厲害。也就是說,當夾子閉合後,如果感覺毛還在不停地被觸碰,植物才會釋放消化液開始消化獵物,掙扎得越厲害,觸碰感覺毛的次數越多,釋放的消化液就越多。直到幾天甚至十幾天後,獵物被完全消化吸收了,夾子才會再次打開(閉合時間取決於獵物的大小和消化的難易程度),讓無法消化的殘骸被風帶走。而如果夾子閉合後,裡面的獵物沒了動靜,則只要幾個小時,夾子就會再次打開。

所以,如果一隻蒼蠅不小心落入捕蠅草的陷阱,能夠活命的唯一辦法,就是假裝自己是一塊木頭,靜靜地趴著不要動……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捕蠅草葉面上的感覺毛

捕蠅草的精明還表現在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榨乾昆蟲的利用價值!它不僅吃蟲子,還利用蟲子傳播花粉。為了防止為它傳播花粉的蟲子被誤食,它把花開在遠離捕蠅夾子的地方,實在是想得太周到了。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遠遠避開捕蠅夾的花

然而,再精明的捕蠅草,終究也鬥不過喪心病狂的兩腳獸。它可以果斷精準地捕食爬蟲、昆蟲甚至是小型的蛙類,但面對兩腳獸的調戲,卻表現出了無能為力的蠢萌。

比如:被餵食各種奇怪的東西。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餅乾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肉皮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骨頭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抽菸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西瓜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口香糖

適!可!而!止!吧!兩腳獸!

捕蠅草的葉片也是有壽命的。每個葉片在捕食兩到三次後就會發黑死亡。而且,從營養的角度來說,一棵捕蠅草一年能抓到一兩隻蟲子,就足夠了

捕蠅草的原生環境是美國的沼澤平原,所以在養殖捕蠅草時,應儘量模仿起原生地的環境。比如在春秋冬三季給予足夠的光照,我國南方地區夏天可適當遮陰。基質保持在ph3.5-5的酸性。無添加肥料的泥炭與珍珠岩2:1或純水苔。超過50%的環境溼度,用浸盆法補水(將花盆放在盛有1-2釐米深的水盆裡,讓花盆中的基質自己把水分由下而上吸入。)而在炎熱的夏天,可以適當降低環境溼度。

捕蠅草的適宜生長溫度在15°C~35°C,冬天應保持在0°C以上。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捕蠅草的價格比較高,但還是建議大家在購買時

直接買苗,而不要買相對比較便宜的種子。因為捕蠅草種子的壽命很短,很難保證買來的種子一定能發芽。

家有捕蠅草,是不是就不用打蒼蠅了?

最後一句:

以上部分視頻的主角是個捕蠅草玩具,對於真的捕蠅草,偶爾調戲一次就算了,不要調戲太多,因為它的能量都是通過光合作用積攢起來的,好不容易積攢起來一點,被你榨乾了,它就死了……

我是愛園藝,愛生活的MissHai海小姐。每天用小文藝的筆調向你推薦當季最值得種的那些花。不僅告訴大家該怎麼種,還會給大家講講這些花草背後的故事。


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