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江浙,刺绣电器厂正火,电子厂少见


江浙地区工厂不少,每年都有大量的流动人员到那里打工谋生。所从事的都是什么行业呢?八九不离十都是电子制造工厂。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工厂还是另外一番样子。

一间民房里,埋头穿针引线的刺绣女工。一人一个操作台,精细活儿,神情专注一丝不苟。从身上的服饰发型可以看出来,当年还是出现了一些时尚流行元素的。

丝绸纺织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行业,晚清时期,名闻一时的胡雪岩就从事了多年的生丝生意。虽然步入80年代,丝绸刺绣等传统物件儿还是很受老外欢迎的。出口国外,行情想来也不错。

为何当时电子厂不多呢?要知道那个年代,家具电气化还远没有实现。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在一般家庭里还很少见。时代背景影响下,当时的电子制造业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之后影碟机、录像机等走红之后,才催生了不少相关产业。

工厂设施方面,80年代的这些企业还是挺简陋的。一看就是租用的民房,工作难度不高,从业人员有老有少。比起现代化的工厂来,更像是传统的手工作坊。

改革开放后,私企性质的工厂日益增多,不过当时的国企还是挺常见的。镜头下就是当年溧阳一家国企的解放牌卡车,车门上写着溧阳电子设备厂。身处江苏省,溧阳自古以来就是出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一眨眼时过境迁,这些老照片里的小工厂也很少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