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巴嶽山古稱奴崑山,因峰頂巨石形似香爐,又名爐峰山。宋代,因其峰巒奇秀,林青竹茂,又地處巴川縣近 郊,遂改名巴嶽山。巴嶽山由聳立山巔三十五峰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780米,為重慶銅梁境內的第二大高峰。巴嶽山脈婉婉蜒蜒,形似一條遊動地巨龍,於是巴嶽美景便被譽為“巴嶽游龍”,成為“重慶小十景”之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巴嶽山森林覆蓋率超過90%,負氧離子濃度極高。巴嶽山群峰峻秀,層巒疊嶂,幽深靜遠,喀斯特地貌造景極其豐富,洞壑幽美,泉水清澈,林木青翠,雲封霧鎖,鳴泉飛瀉,怪石嶙峋,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奇景畫卷,置身其境油然而生清幽之感。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自古以來,巴嶽山就被世人稱頌不已。“縣南十五里,有巴嶽山絕頂蟠螭若爐,其下有崑崙洞,多蒼玉,產仙茅菅,唐長慶中,採樵者服之得仙。又產木蓮花,高五六尺,葉如楩楠,花如菡萏,出山則不植。有玉版泉在山上,味甘冽不竭,相傳昔人斫井得玉版,叩之清越如磬聲然。”((明)曹學佺撰《蜀中廣記》)“天風吹下崑崙山,走入中原落碧鬟。臥虎跳龍收不住,一峰直上青雲間。”(清舉人黃鶴峰,曾任河北清苑、南宮、新城等地知縣)“巴嶽三十有五峰,面面削出金芙蓉。”(張佳胤,明代兵部尚書)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巴嶽前山奇景迭出,有獨一無二的合歡鴛鴦樹---黃桷門,兩參天古樹底部洞開,上面緊緊相擁,形神俱融一體、不分二相,昭示愛情的真諦。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據悉,巴嶽山黃桷門由兩株樹齡均在300年以上的黃桷古樹組成,在離地約三米處緊緊相擁併合為一樹,形成巴嶽山一道天然的山門,因此被稱為“黃桷門”。黃桷門被視為忠貞愛情的象徵,在銅梁當地流傳著眾多動人的愛情故事,四方愛人皆來祈願,因此又被稱為情人樹或鴛鴦樹。相傳從黃桷門走過的男女,都會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有絕壁之上的仙家張三丰修道處---三豐洞。三豐洞是道家傳人張三丰修煉之所。與崑崙洞、玄真洞緊鄰,三洞鑿石門相通。張三丰為得真道,整日在洞內面壁修煉,白日吃齋打坐,夜裡誦經悟道,終成正果。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有如棒槌憑空兀立,只有仙家才能登臨的棋盤石,棋盤石高約十米,頂部大,底部小,狀如巨大的竹筍倒生在絕壁之間,四壁懸空。石頂有一張石桌、兩根石凳、一局殘棋,相傳當年道人張三丰與仙人楊禪在此下棋,因此得名。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傳說張三丰與楊禪棋藝相當,難分伯仲,然張三丰求勝心切,定要一決雌雄。那日清晨,紫霧飄逸,飛鳥歡叫,松濤轟鳴。兩仙人峨冠博帶,正襟危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難解難分。焦灼之時,均深思熟慮,不敢輕舉妄動,舉起茶杯,品茗提神。揭開茶蓋,滿山飄香,確為仙茶。一打柴少年,循香而來,猛一抬頭,見兩位老叟懸石而坐,驚叫一聲:“老翁,當心!”話音末落,兩仙化為青煙飛走。少年好奇,爬上石頂,見茶杯玲瓏可愛,遂想,杯子於此,易被山風吹落,不如帶走,日後還於仙翁爺爺。自此之後,兩神仙見面均曰:“若非那孩童大驚小怪,我定為勝者。”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有遊人立行,險象環生的十八拐、天生橋;有號稱天造地設之奇景的天燈石、龜裂石、乳峰石等;巴嶽聽月亭處皓月千里,四野曠寂,遊人感徐徐清風,受習習山氣,聽明月淺呤低唱,實乃人生一大快事;更兼有傳說無數,眾品傳爍,久而彌香,聞之敬神敬德,大悟人生。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巴嶽後山高松覆天,百鳥聚林,野花叢生,雖不及前山繁華,卻別有一番滋味。徜徉小路,盡感天地之和諧,自然之嫵媚,形神俱化。還可住松間木屋聞洶湧松濤,可坐泉旁品純正山味,可處峰頂呷逸香清茗。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若有逸興棄道探林,或可驚飛野雞撲騰,驚走野兔亂撞,或可看杜娟漫坡紅遍、竹菇朵朵傲立,若不經意闖入板栗、梨園、菜場,更可一解口腹之慾。來懷憧憬,去無牽掛,惟胸中盛滿快意。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天燈石是巴嶽山最高峰,狀如蘑菇雄踞山巔。當年,玄天觀道士豎杆點燈石上,光照四方,人稱“天燈石”。其底部有一“孝子洞”,傳說忠孝賢良者過此洞順利無阻,仵逆歹毒者若想爬過,將卡於其間,進退兩難。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巴嶽寺原名普門寺,始建於宋,明永樂元年僧寶峰重修,清嘉慶十一年、道光二十年補修。寺內名勝古蹟眾多,在明永樂後成為川東地區名剎,與重慶華巖寺齊名。現僅存藏經樓和前殿。2002年擴修。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玄天湖以前是一個集農業灌溉、城市供水、防洪及環境生態保護為一體的中型水庫,而現在以秀美的湖光山色、健身步道給市民提供了一個遊山玩水的好地方。整個玄天湖沿湖建設了非常不錯的跑步道和自行車道,所以機動車是不能進入的。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在玉兔石上端拱起一尊狀如烏龜的頑石。龜甲龜紋理錯落有致,龜背弧線自然彎曲,生長著溼漉漉的青苔。這隻龜好像剛從水中爬上高高的山岡上。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傳說懷遠河畔有個老農逮住了這隻直徑一米多的大烏龜。老農心善,把龜送到河邊放了生。從此後,每逢放生的這一天夜裡,這隻烏龜總要爬上河岸,爬過長長的小路,爬到老農家,伸出頭來,不住地向老農全家人敬禮。後來老農死了,他的兒子打烏龜的主意了,要取珍珠賣錢,剝龜殼占卜算命,烏龜慌不擇路, 往山上爬。到了三豐洞旁的山岡上,突然看見山路旁有個打柴的姑娘在脫衣裳,烏龜又羞又急,一頭鑽進厚厚的泥土之中,就這樣,留下一個龜背在外面。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除了有奇特景色外,巴嶽山還是我國古茶區之一,是我國最早的貢茶——水南茶的生產地。巴嶽山茶在明朝永樂年間被定為蜀王貢茶。林莽間四處可見錯落有致的茶園,如玲瓏繡球,如碧波翠湖,清香撲鼻,曾獲得了多項國內外大獎,現收錄於中華茶文化大觀。

我的中國行(九)丨重慶市銅梁區巴嶽山風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