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條主義和實踐主義有什麼區別?

活動中心17653708


教條主義也叫本本主義,是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脫離實踐,輕視感性經驗,從抽象的概念、定義出發,把書本上的個別詞句當作僵死的教條,拒絕對具體事物進行具體分析,反對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其主要特點為理論脫離實際,不分析事物的變化、發展,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用形而上學的觀點對待馬克思主義,把它當作僵死的教條,不分時間、地點和條件到處生搬硬套。

毛澤東 《論聯合政府》五:“教條主義脫離具體的實踐,經驗主義把局部經驗誤認為普遍真理,這兩種機會主義的思想,都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的。”

我們認為,馬克思的哲學應該徑直被稱為“實踐義”(Practicalism)。所謂“主義”(-ism),就是一種學說或信念;所謂“實踐主義”,就是一種關於實踐的哲學學說和對於實踐的理論信念。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一度自稱他們的哲學為“實踐的唯物主義”,但今天,“實踐唯物主義”實際上已成為八十年代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研究當中的一個特定流派的稱謂,為了以示區別,我們用“實踐主義”來標示我們對馬克思哲學的理解;而更為根本的考慮是,不論就當代哲學的思維水平、還是就馬克思哲學本身所固有的基本性質特徵來看,今天只有把馬克思哲學徑直理解為“實踐主義”,才有可能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研究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這首先是因為,“實踐”範疇在馬克思哲學中第一次取得了存在論意義。這一點長期為人們所忽略,正如有學者指出的,直到“在後現代語境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拒斥‘形而上學’性、實踐的存在論意義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這些被人們所忽略的方面得以凸顯。”


追夢小卒


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共同點:它們的共同點在於不問實際情況,不從實際出發,而是從主觀出發,到處一刀切、瞎指揮。兩者的共同毛病就是主觀認識脫離當時當地的客觀實際,因而也就做不好工作。

區別:

1、教條主義的出發點是書本上的個別詞句和結論;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調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

教條主義 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教條主義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曾給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危害

2、經驗主義的出發點是狹隘的局部經驗。


謝懷慶407



小橋流水811小橋流水


顧名思義,教條主義就是按教育的標準和框框來約束和教導,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調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

教條主義 是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沒有溫度,沒有情感,給人一種誇大其詞的浮躁。但是教條有它的優勢,它能給予一種方向性的標準,不出偏差!能引升出更多的推敲和意境

從教條和實踐來看,我更偏向於實踐主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唯有實踐才能找到真正的源頭和來龍去脈,沒有實踐的細作和千錘百煉怎談的上精準。大的說我們的科技發展到今天,從生活到工業到戰略所取得進步,哪一件不是從實踐中研究,研發而得來,無數次的實踐試驗,失敗,再試驗一步一步走過來,得到成功推向市場,交給人民交給國家!但是教條和實踐它們是分不開的兩個板塊,沒有實踐哪來的教條呢,實踐有它的作用和優勢也有人文的鏈接。

比如,我們現在用的手機,從最開始的BB機,到大哥大,到手機. 到手機只能接聽發信息,發展到今天手機成了智能辦公和生活化的必須品無不是實踐所得,實踐後取得成功總結經驗,編製成教案,最後讓新手能很快進入預熱和流程,所以教條和教科,實踐和實作都是相互的也是必須存在的!我們從教條和教科中找到方向和標準,也從實踐實驗中中得來經驗和發展!


用戶幸運紅


     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是主觀主義的兩種表現形式。

        教條主義(也即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實踐主義是片面誇大感性經驗的作用,輕視科學理論的一般指導作用,把局部經驗當作普遍真理,處理一切問題都超不出自己狹隘經驗的眼光。


初心不忘chuxinbuwang


教條主義,是以理論準則為核心的,凡事都通過遵循既有的規章制度去執行,最大的特點是不懂得變通,只知僵化的執行,有點像非智能的機器人,只負責執行代碼程序而沒有自己的意志和選擇。

而實踐主義,則以實踐為核心,凡事都講述實事求是,不盲目理論知識,會具體情況具體應對,有點類似智能機器人,不僅懂得執行程序,而且會根據情況進行自我編碼。

一個信奉教條主義的人是被束縛在規章制度籠子裡的人,而實踐主義則是自由奔跑在草原上的人。


最後一排自習室


教條主義就是流於形式上的理想化的形態,也就是咱們說的做的表面文章,看著好看,修飾的也很好,把認為好的東西拼湊在一起。

實踐主義更注重化繁為簡,怎麼省事、怎麼簡單,怎麼效率高怎麼來。

兩者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同理之心”,真正實踐了才能給事物下定論,知道怎麼做、怎麼回事,而不是理論上的可行不可行!



鴻域


教條主義是將書本上得來的知識視為不能更改的條條框框,來指導一切行動,不懂得融匯貫通;實踐主義是一切從實際行動出發,認為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不符合實際情況。這兩種情況是兩個極端,都有一定的弊端,應該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行動相結合。


原度拾趣


所謂教條主義,就是專以書本理論作為辦事的條例準則,即辦什麼事都“以書為證”。比如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張國籌走的就是教條主義路線,結果導致失敗。而實踐主義就是結合實際環境、具體情況而靈活採取因人而異、因勢而變的實用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的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運用的就是實踐主義。結果最終取得了革命勝利。

很明顯,教條主義和實踐主義的區別在於:教條主義注重理論的條條匡匡、生搬硬套、死板呆條。實踐主義注重天時、地利、人和的實際情況而靈活變通,採取隨機應變的具體策略。實踐證明,教條主義是不可靠的,而實踐主義才是行之有效的。實踐是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