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90後小夥,穿梭武漢街頭,大年初一,立下遺囑,只願此生無憾

01 兒時恐懼的記憶

十歲那年,我們家住在一個有天井的徽式老宅裡,很暗很黑,有兩家人合住。

因為父親出差,母親常帶著妹妹到隔壁鄰居家聽故事,我膽小,常跟在母親身後。

有一天晚上,母親和妹妹出門了,母親吩咐我,洗完腳才可以去聽故事。

我坐在小板凳上認真的洗腳,等我抬起頭來,猛然發現,同屋的人家不知什麼時候都出去了。

昏暗的燈光下,整個宅子裡只剩我一人時,我來不及擦腳穿鞋,一邊“哇哇”大哭,一邊光著腳,驚恐萬狀的逃到隔壁。

母親被我的樣子嚇了一跳,不知發生了什麼,好半天,我才說:“好害怕一個人在家”。

幾十年過去了,這個記憶很深刻,當時可謂是恐懼到極點。

我們從小到大都有過很多次的恐懼。

恐懼一個人走夜路,

恐懼一個人待在家裡

恐懼校園暴力

恐懼父母吵架

恐懼參加高考,恐懼高考發榜

恐懼第一次的面試

恐懼當眾講話,恐懼社交等等

可以說,我們是伴隨恐懼長大,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的恐懼走過一生。

湖南90後小夥,穿梭武漢街頭,大年初一,立下遺囑,只願此生無憾


02 每個人對恐懼都無法倖免。

心理學對恐懼的釋義:

恐懼是人類以及生物的心理活動狀態,人們在面臨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當驚害怕。

是一種強烈的情緒壓抑體驗。

表現形式:內心害怕,精神高度緊張、注意力無法集中、呼吸加快、腦子一片空白。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對恐懼都無法倖免。

在每個人的生長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恐懼。

最初的時候,我們是不知道害怕的,

再大些的時候,我們隨著聽到一些鬼怪的故事,看到恐怖的電視電影之後,就開始變得膽小。

就開始恐懼黑夜,恐懼鬼怪,恐懼獨處。

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提高,對世界和社會的瞭解和認知的不斷提高,有些事情自然而然的也就改善了、那種粗淺的恐懼就不復存在了。

有一個天生口吃的小夥,從小因為這個缺陷,所以最怕的事情是說話。

警校畢業後,他的成績和外形都被多家機關單位看好,但小夥子申請去了最偏遠的地方,當了個民警。

因為他害怕與人交流。

因為恐懼,他的口吃病一度非常嚴重,說一句話要反反覆覆,甚至要一兩分鐘才能把一句話說完整。

後來,在一次抓小偷的過程中,隊長與他交流時,發現他一點都沒有口吃。

隊長告訴他,他不是生理上的口吃,而是心理上的口吃,如果要治好這個毛病,必須自己去改變。


湖南90後小夥,穿梭武漢街頭,大年初一,立下遺囑,只願此生無憾


03 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戰勝一個個恐懼的過程

恐懼感是在真實或想象的危險中,個人或群體深刻感受到的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

那麼如何去克服恐懼感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觀察你的恐懼,從何而來,你就能有效的引導。

那個天生口吃的警察,當他在執行任務中,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抓捕小偷去了,所以他忘記了自己不敢說話的恐懼,反而不口吃了。

當他的隊長告訴他,他的口吃可以通過心理改變治癒,他做了一個瘋狂的舉動。

他停薪留職,去到廣州,做了一個上門推銷的銷售。

最初,三個月,他一單都沒有銷售出去,而且常常被人取笑。當他告訴自己再苦都要堅持。

一年後,他拿到了當月的銷售冠軍,不但口吃不見了,而且說話如行雲流水。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隨著他口吃的改變,眼界的改變,他的人生也翻天覆地的改變。

五年之後,小夥子正式辭去了公職,在廣州擁有了自己的公司。

他說,當他戰勝了口吃的恐懼之後,他明白了人生中很多事情不能逃避,必須去正視。

湖南90後小夥,穿梭武漢街頭,大年初一,立下遺囑,只願此生無憾


第二、克服恐懼,還要審視它,正視它。

比如,我們第一次去面試,第一次在大眾場合發言,我們人生的每個第一次都會緊張、害怕、恐懼。

但我們要做的是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會與你一樣緊張,不要過分的關注自己的情緒,而是關注事情的發展。

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歷練,你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在蛻變中成長。


第三、恐懼來臨不逃避、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完美,放鬆自己,深呼吸。

坦誠自己的恐懼,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談論自己的恐懼。

當你轉移注意力時,說出自己恐懼的時候,你會發現,恐懼的事情已經沒有那麼可怕了。

那些在運動場上、比賽場上的運動員、參賽選手,

其實最終比拼的不是技術,而是心態。

誰能克服恐懼,誰的心理素質最好,誰的成績就是最好。

湖南90後小夥,穿梭武漢街頭,大年初一,立下遺囑,只願此生無憾


04 面對生死的恐懼如何逾越

生死的恐懼是我們每個人都難以逾越的,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怕死的人,只是怕死的程度不同而已。

但是,很多人無懼無畏。

這一場疫情,最辛苦、最崇高的是醫護人員,

因為他們最瞭解新冠肺炎的傳染性。

無論是武漢當地的醫護還是全國各地馳援的醫護,他們都義無反顧的衝鋒陷陣,因為這是一場與病毒的戰爭。

她們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不恐懼、不擔心、不害怕是假的。

但我們必須踏著恐懼前行,投入搶救和戰鬥。

當我們看著一個個渴望的眼神,就不知道什麼是恐懼了。

湖南90後小夥,穿梭武漢街頭,大年初一,立下遺囑,只願此生無憾


如果說醫護人員能戰勝恐懼,是為了履行“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職業宣言。

那麼無數的志願者們,冒著生死的恐懼和威脅,又是怎樣的信念支撐他們。

鄭能量,90後,湖南小夥,當很多人從湖北逃離的時候。

大年初一,他隻身一人駕車300多公里,從湖南來到武漢,成為一個志願者。

湖南90後小夥,穿梭武漢街頭,大年初一,立下遺囑,只願此生無憾

圖文鄭能量接送醫護人員


每天義務接送患者、醫生,穿梭於武漢各個醫院,甚至去殯儀館,幫助處理一個又一個的亡靈。

25天連續作戰,24小時待命,這個湖南小夥踐行了他當初的壯志:

忠孝自古難全,我志願進入疫區做志願者,志願接受最髒最累的一切任務,哪怕是扛屍,這都是我的選擇,也是自己的社會責任。

面對傳染的高風險,面對生命的危險,鄭能量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並立下了“生死狀”:

如果我命數至此,死在疫區,就把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後,灑在長江裡,讓它飄回湖南,報答陪伴我的祖國、家人、老師、朋友,還有我的理想。

湖南90後小夥,穿梭武漢街頭,大年初一,立下遺囑,只願此生無憾

鄭能量大年初一的朋友圈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

勇者無畏,行者無疆,

祝福鄭能量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