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請您戴好“心理口罩”


面對疫情,請您戴好“心理口罩”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蔓延,尤其是在信息傳遞如此之快的時代下,更容易讓人產生焦慮和緊張。感到焦慮是正常的,但不能因為焦慮而加重心理負擔。在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等身體防護措施的基礎上,我們也要戴上“心理口罩”,正確處理焦慮情緒。


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如何應對此時最容易產生的三種心病吧


一、恐慌症


首先我們要問清自己為什麼會恐慌?可能是擔心病毒會不會傳染上自己?一旦傳染,治不好怎麼辦?也有可能是防疫物資緊缺,自己沒有這些,怎麼辦?其實,權威專家早就告訴過我們,新型冠狀病毒有科學有效的預防手段,比如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與傳染源接近,隔離傳染途徑。

當然,如果我們能更進一步的瞭解一下病毒的感染渠道和後果,那麼就可以全面認識疾病,減輕對未知的恐懼。


二、疑心病


此次疫情的早期表現類似普通感冒,很多人一旦有咳嗽、頭痛,或者稍有發熱的症狀就擔心被感染了,需要反覆量體溫才安心,甚至在沒有明顯症狀的情況下四處求醫問診,這不僅不利於預防疾病,還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保持警惕性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沒有明顯症狀和密切接觸史,小編建議大家從三個方面進行調節:

(1)保持正常作息、吃好三餐:過得越“日常”,越讓自己能掌控生活節奏,越有利於保持平和的心態。

(2)進行適當室內運動:學會放鬆訓練,在室內做做俯臥撐、仰臥起坐等簡單鍛鍊,待疫情結束後,個個身體都棒棒的!

(3)弱化對疫情氛圍的感受:不要總是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症狀上,情緒應進行簡單轉移,讓身心適度放鬆,比如我們可以和家人聊聊天,看看書,聽聽音樂。


三、負能量收集症


如今,不論是男女老少,人人手上都拿著一部手機,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被網上的負面信息和負面情緒影響到自身,那麼要想改變這種狀態,小編建議:

(1)遠離散發負面情緒的人和事。

(2)不要短時間大量瀏覽疫情信息:尤其是小道、負面消息。

(3)不信謠不傳謠,加強自己對信息的辨識能力,多關注官方發佈的信息,減少被負面情緒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但是我們不應該被緊張和恐慌帶來的“心理的瘟疫”破壞正常生活,積極面對才是正能量!

小編溫馨提示:不要把結果想的過於嚴重、也不要把自己的應對能力想的過於弱小。


希望在這場

沒有硝煙的戰役中

我們可以在危機中成長

擁有更加強大的內心

愈發熱愛生活!

讓我們繼續加油

勇敢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