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妙香是現代京劇小生唱法的創始者,堪稱一代小生宗師

京劇小生名家姜妙香先生,先演青衣,後改小生,師承高,鑽研深,善於吸取,博採眾長,表演高雅細膩,文武皆擅,且富於創造性,對小生的唱腔進行革新,極大地豐富、發展了小生唱腔藝術,蔚為大家,影響深遠,形成了上繼德(珺如)、朱(素雲),下啟俞(振飛)、葉(盛蘭)的姜派藝術,是現代京劇小生唱法的創始者,堪稱一代小生宗師。

姜氏為人亦復忠樸無華,戲德高尚,澗為伶界楷模。姜妙香先生出身梨園世家,其父姜麗雲,為四喜班演員,會戲甚多,昆亂不擋。後創辦絢春堂在家中授徒。其母陳氏,為著名小生演員陳金爵之孫女,亦通音律。姜妙香自幼即受家庭之薰陶,很小即打下演唱崑曲旦角的根底。

姜妙香是現代京劇小生唱法的創始者,堪稱一代小生宗師

姜妙香劇照

姜妙香氏7歲就開始學青衣,師父甚多,謝雙壽、諸秋芬、陳嘯雲、田寶琳、茹萊卿(茹富蘭的祖父)、陳德霖、喬蕙蘭(精於崑曲,亦是梅蘭芳的老師)等都是他的老師,其中受陳德霖、謝雙壽、茹萊卿三人的影響很大,尤以陳德霖為最。

姜妙香先從茹氏學青衣戲,改小生後又向茹氏學武功和武小生戲。從謝雙壽那裡不僅學唱腔,還要學師父的口形、唱法,還有就是關於學唱要下苦功夫的教導,妙香先生後來教學生時常說的“學唱要下千遍功”“瞧著我的嘴”,就是來自謝雙壽。

姜妙香是現代京劇小生唱法的創始者,堪稱一代小生宗師

梅蘭芳劇照

而陳德霖老夫子在唱法上所講究的“提音”(即“立音”)、“擻音”“摔音”與一些佳妙氣口,強調唸白注重聲韻、共鳴以及“死盤子活秤”,即既要遵守規矩,更要注意活用,這些唱法與理論,更是使姜氏受用終生,不僅對他唱青衣時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與實踐價值,效果極佳,就是對他改唱小生後,在革新小生唱法上也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示作用。

還有幾人對姜妙香的影響也很大

一是宿儒陳子胡,姜氏很小就從其讀書習字,學古文、四書、唐詩(年長後又向別人習繪畫),這對姜氏以後深刻理解戲文,揣摩劇情,塑造人物,格調高雅,大有關係。再加上改演小生後,又與餘叔巖先生一齊研究音韻,在陶然亭一帶喊嗓子。

姜妙香是現代京劇小生唱法的創始者,堪稱一代小生宗師

青衣劇照

二是姜氏在洪奎班和玉成班唱青衣時,曾與名老生王鳳卿和劉鴻聲合作,唱一些生旦對兒戲,改小生後,傍梅蘭芳先生,又與王鳳卿合作多年,對老生龍其是王鳳卿的唱腔勁頭、腦後音運用極為熟習,這對其改演小生後,吸收老生唱腔、唱法,亦大有裨益。

姜氏唱青衣,一度很紅,然而就在姜氏唱旦角極盛時,卻因勞累過度以致吐血,病好後一度曾搭班唱一些唱功較少的如《查頭關》等小戲,後在朋友和同行的幫助與建議下遂決意改演小生。

姜妙香是現代京劇小生唱法的創始者,堪稱一代小生宗師

小生劇照

姜妙香先生學小生的老師很多,約有十位,其中好幾位名望很高,皆為一時之俊傑與典型:小生正工戲為朱素雲所授,京昆主要得自陸杏林,配角戲受諸馮蕙林(馬派老生馮志孝之祖父,姜氏續絃馮金芙女士之父)、江春山,武功及一些武小生戲則學於茹萊卿。

此外姜氏還向程德霖和茹萊卿學過王楞仙的《奇雙會》,向天津的醫生郭大夫學過《岳家莊》中王楞仙飾岳雲的錘法,向蕭長華先生學過王楞仙的《臨江會》等等。姜氏自1915年3月21日(二月初六),首場與梅蘭芳先生同臺演出《玉堂春》,飾王景隆始,從此兩位大師合作了近半個世紀,珠聯壁合,相得益彰,直到1961年8月梅先生逝世,傳為菊壇佳話。

姜妙香是現代京劇小生唱法的創始者,堪稱一代小生宗師

玉堂春劇照

姜先生演出的劇目極多,據其摯友何時希先生的不完全統計,姜氏演出的青衣戲就有近70出(折),其中包括崑曲23出。姜氏的小生戲更多,約有90餘出,計傳統戲近70出(內中《孝感天》《監酒令》《玉門關》《轅門射戟》 《白門樓》 《羅成叫關》《羅成託兆》(即《小顯》)、《飛虎山》為姜氏八出小生為主角的名劇,因有“姜八出”之說),梅派戲23出,程派戲2出,馬派戲4出。

何氏並指出,若把姜氏陪演過一次,歷久已記不起來者也統計在內,則有三四百出。他自己尚能記憶,或者提問就能哼出佳腔者,是不會少於200出的。由此可見,姜氏腹笥淵博,演出劇目之豐富,實令人驚歎不已。還有,姜氏一生所灌唱片、錄音及參拍的電影亦頗多。

姜妙香是現代京劇小生唱法的創始者,堪稱一代小生宗師

飛虎山劇照

唱片,據何氏統計約98面,1962年至1963年間,中國唱片社所錄製之大密紋唱片有《監酒令》《玉門關》 《連升店》 《狀元譜》 等。另外尚有《轅門射戟》《火牛陣》的錄音,和梅先生合作演出的實況錄音更多,姜氏幾乎無役不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