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前面我們一起走進佛山的 “廣東省粵劇博物館”,瞭解了“粵劇”文化和聽了粵劇“私夥局”,然後又參觀了佛山名字來源的初始地“塔坡崗”,閒逛了佛山“最受歡迎”街區和城市新名片:嶺南天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今天珊珊三丫頭繼續帶大家遊玩佛山, 參觀藏在佛山“太上廟”的鴻勝紀念館,瞭解一種國術:蔡李佛拳。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這次的佛山旅行,正當珊珊三丫頭在閒逛“嶺南天地”時,被廣場前大群圍觀的人吸引了過去,原來“嶺南天地”這裡正在進行“蔡李佛功夫大匯演”。上前圍觀的珊珊三丫頭,看到了一場非常精彩的“國術”表演,也從主持人的串講中,對“蔡李佛權”的博大精深有了一個初步瞭解:佛山武術最早走向世界的,不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也不是黃飛鴻系列影視中深入人心的“佛山無影腳”,而是佛山鴻勝武館的蔡李佛拳。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一邊看錶演,珊珊三丫頭不禁感嘆:佛山功夫果然名不虛傳!大家都知道,佛山有三張文化名片:功夫、陶藝和粵劇。而其中,功夫是一張世界級名片。“天下功夫出少林,南派武林盛佛山。佛山是武術愛好者心中的聖地。佛山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演繹了太多功夫的故事,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武術記憶。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詠春宗師梁贊、葉問,影視武打明星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都是佛山。佛山的功夫門類林立,現在世界上廣泛流行並的有蔡李佛拳、洪拳、詠春拳等,不少拳種和流派根都在佛山。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在珊珊三丫頭觀看的時候,與旁邊一位大哥閒聊,在得知我是外地遊客後,就推薦珊珊三丫頭看完表演後再到“鴻勝紀念館”看看,用大哥的話,就是在那裡可以瞭解“蔡李佛拳”的全部, 如此有意義的地方,珊珊三丫頭又怎麼能錯過呢?於是,在表演結束後,珊珊三丫頭又臨時決定前往“鴻勝紀念館”參觀。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鴻勝紀念館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祥安街15號,從嶺南天地走過去大概十多分鐘,就在佛山初地的塔坡廟和井旁邊的“太上廟”內。其實剛剛珊珊三丫頭在參觀塔坡廟和井有經過此處,只是當時覺得這是一個“小廟”,就沒有進內參觀,不想裡面藏有乾坤,差一點錯過了,原來裡面藏與洪拳詠春拳齊名國術“蔡李佛拳”,是佛山鴻勝紀念館所在,也是“鴻勝祖館”所在。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當珊珊三丫頭從嶺南天地走到祥安街,在街口不遠就看到立著一塊佛山文物保護單位“太上廟“的牌子,另外有還一個牌子並對這裡進行了介紹,太上廟建於清代康熙二年(即1665年),是祀太上老君的道教廟堂,是佛山市區內現存數座古廟之一。1924年,鴻勝館的骨幹吳勤在太上廟成立南海縣四區農民協會,以此為基地推動佛山農民運動的迅猛開展。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珊珊三丫頭從寫著“佛山鴻紀念勝館”幾個大字的頭門進入內部參觀裡面,整個建築體現古色古香的特點,由頭門、香亭、二進四柱大殿組成,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總面積約300平方米,院落中的香亭構築頗為特別,是一組具嶺南特色的“勾聯”式組合建築。然而,最吸引珊珊三丫頭眼光的,是新修繕的鴻勝紀念館與“功夫”有關的內容。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最初,見大殿的上方高懸“鴻勝祖館”的牌匾,目前世界許多地方有 “鴻勝紀念館”,但 “鴻勝祖館”只有一處,因為這裡傳承了當初祖館的衣缽,所以確認為“鴻勝祖館”,以明確其獨一無二之權威地位。在2011年“蔡李佛”鴻勝紀念館成立160週年時,“鴻勝祖館”牌匾揭幕時,是在來自世界各地40多個國家(地區)400多同門的共同見證下進行的。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蔡李佛拳,中國傳統拳術中的南拳之一。相傳為廣東省新會京梅鄉人陳享綜合了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三家之長而形成一支新派,並因此得名。蔡李佛拳套路繁多,內容豐富,手法著重攻防配合,步法靈活而穩健,發勁剛中帶柔,講究發聲與動作的配合,要求發聲以助威,發聲以助勢。

光緒初年,由蔡李佛拳創始人陳享的得意弟子張炎接任館主,在清咸豐元年(即1851年)張炎創辦了佛山鴻勝館,在創建之初,張炎及其弟子就多次赴港設立武館,到陳盛繼任館主後,鴻勝館成員逾萬,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武館之一。目前五大洲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有蔡李佛功夫分支或聯會,包括華人在內的洋弟子多達300餘萬人,

蔡李佛拳已成為在海外流傳最廣的中國武術流派之一。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然後,珊珊三丫頭再往內走,在大殿正中,有“英棍飛騰龍擺尾,雄拳放出虎昂頭”對聯,有宗牌:正中是“張公鴻勝宗師之位”兩邊是“忠義仁勇關聖帝君”、“鴻勝館歷代先賢”。在鴻勝紀念館周圍擺放著許多練功的兵器、器械等,在四面的牆上掛滿了各種錦旗舊壁畫,其中有一張牌子,

列明:2008年6月,蔡李佛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最後,珊珊丫頭來到一旁的廂房,這裡是一個小小的陳列館,陳列著大量的歷史圖片和實物,介紹鴻勝館發展概況和參與革命鬥爭的事蹟,還展示了“蔡李佛拳”在世界武術發展中的地位和影響

佛山鴻勝館名師輩出,在建館的160多年間,出現了武學大師陳盛,革命先驅李蘇、錢維芳,革命烈士梁桂華,抗日烈士吳勤,“醫俠”李廣海,勇挫外國拳師的劉忠、劉錦東、胡云綽,以及在各個革命歷史時期投身革命的眾多鴻勝館成員,他們都是鴻勝館“俠武”精神的傑出代表,這在所有武館中是絕無僅有的。

廣東佛山的這座“小廟”內,藏一種“國術”,與洪拳詠春拳齊名?

如果小夥伴也對蔡李佛拳感興趣,不妨有空的時候佛山的鴻勝紀念館逛一逛,在這裡感受一下佛山的“武林”氣氛。那麼,你有來過佛山旅行嗎?你對佛山的“功夫”有了解嗎?佛山“功夫”中,你瞭解過“蔡李佛拳”嗎?如果有機會來佛山,你是否會來“太上廟“參觀“佛山鴻紀念勝館”?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本文是版權作品,如需在其他平臺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