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當下這個社會,包容性更強,技能早已不再侷限於數理化知識。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髮展,整個社會對信息化技術的依賴程度,也變得越來越高。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人工智能的"demo",學習編程,對未來的工作和發展,顯然有更多的實際意義。

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數據更不會說謊,在最新的一份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調查中,和編程有關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行業,一騎絕塵,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熱門行業。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身邊的生活幾乎與編程息息相關,金融行業、服務行業、貿易行業、房地產行業、教育行業等等,都有以編程為基礎的智能化滲透。

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拿教育行業來說,春節後這段特殊的時期,網課飛入尋常百姓家,足不出戶就可以享用智能化帶來的便利,這也讓更多的家長意識到,編程技術給生活帶來的改變。很明顯的一個現象就是,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研究起了編程,對職場人來說,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技術,已經成為了一種硬件優勢。甚至很多家長,已經開始了從娃娃開始抓起的編程教育。可能有人會疑問,職場人用來提升自己,那麼鼓勵孩子學習編程,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呢?

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其實小孩子學編程,學的主要不是複雜的編程語言,而是編程的思想,是為了讓孩子理解計算機的運轉邏輯。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小明聽話,媽媽就會獎勵他一塊糖,還會帶小明出去玩;如果小明不聽話,小明就只能在家待著,還會受罰。這是一連串有序的動作,編程大抵上就是在做這樣的事,通過一連串的指令,實現某一想法。

通過這樣的啟蒙教育,能幫助孩子們培養編程思維,學習如何思考,增加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將問題進行分解,將一個大問題,拆解為一個個小問題,進而逐個完成實現目標。所以培養科學的邏輯思維,已經成為大多數家長關注的問題。

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但苦於傳統編程教育晦澀難懂,很多孩子根本提不起興趣,半路出家的家長們也很難給到孩子幫助,更別說那些沒有接觸過編程的家長們了。所以通過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方式,來實現寓教於樂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就有提到,編程與遊戲密不可分,可以利用遊戲學習編程,畢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在國外,大家提得比較多的 Scratch,就是一款針對 8-16 歲孩子的可視化編程語言,即使不懂英語,不會使用鍵盤,只需要拖動鼠標,就可以邊玩邊創作,在國外很受家長歡迎。編程教育在國外的普及程度更是比國內要廣泛得多。

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而國內,這一領域做的比較好的,就是騰訊扣叮。得益於多年在遊戲領域的經驗積累,騰訊利用自家遊戲素材推廣遊戲化編程的教育,更顯得遊刃有餘。在這款軟件的體驗課中,孩子們可以上手體驗通過編程創作帶來的快樂。

而初學者入門的途徑則更加簡單,只要從微信裡搜索、找到"騰訊扣叮"公眾號,再點擊進入小程序,就可以立刻開始這段"編程"之旅了。

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在程序的世界中,沒有特定的路徑,也沒有所謂的唯一答案,只要有想法,就會收穫快樂。拿QQ飛車來說,基於原有素材來編程,讓晦澀難懂的編程語言,瞬間形象化,上手容易,20行代碼就可以實現小車跑起來的動作。

程序員的痛訴:若能早這麼學還會半路出家?少兒編程已經最被看好

讓孩子在創作中培養編程思維、邏輯能力,從機器碼發展到高級語言、圖形化編程工具,沒有什麼比這樣的方式,更容易接受。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學有所樂,樂有所得,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要不要現在就試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