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保養心臟 改善生活質量

​美國心臟協會曾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如今的醫生都聚集在一條氾濫成災的河流下游,拿著大量經費研究打撈落水者的先進工具,同時苦練打撈落水者的本領。結果,事與願違,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撈上來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與日俱增,越撈越多。事實上,與其在下游打撈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築牢堤壩,讓河水不再氾濫。作為醫生,不能坐著等人得病,而應防患於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


科學保養心臟 改善生活質量

心血管疾病作為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多年積累、逐步進展以及沒有單一有效預防措施的特點,決定了防治的複雜性及不可分割性。大量心血管疾病人群既得不到醫療體系的關注,也不能從疾控體系得到應有的個體化服務,處於“兩不管”的境地。建立心血管病“防治一體”的綜合平臺,為更廣泛的人群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務顯得至關重要。

近日,在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的悉心指導下,本市首個心臟康復中心在醫院成立,由包括心內和心外科醫生、護士、康復師在內的多學科團隊,給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臟做“4S”保養,通過運動訓練、飲食和用藥指導、心理調整、戒菸指導等全方位心臟康復,加快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恢復,從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


科學保養心臟 改善生活質量

給心血管患者的“4s”保養


心臟康復(Cardiac..rehabilitation),rehabilitation是復興,回到從前的意思,許多心臟病患者和家屬十分陌生,心臟康復指的就是讓心臟回到從前狀態。現在很多心臟術後的病人不敢旅遊、不敢爬山、不敢坐飛機,沒有系統的心臟康復指導,許多病人生活質量很低並且不斷返診。目前的醫療模式是對患者患病的心臟進行“大修”,支架、搭橋手術等,但心臟病後、術後“保養”往往跟不上。我院心臟康復中心的成立,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心臟保養”。它涵蓋發病前的預防和發病後的康復,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降低再次心肌梗死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都意義重大。據統計,系統的心臟康復治療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減少20%以上,使心梗、心衰的再入院率減少30%以上。

我院心臟康復中心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首家心臟康復醫療機構,由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指導建立,擁有優秀的多學科的醫療團隊,配置了大數據新心電物聯繫統及心肺運動評估系統、運動平板、心臟康復運動器材等先進的醫療專業設備。心臟康復中心的成立,實現了心血管疾病從預防、治療到康復的完美銜接,為廣大心臟病患者提供了無縫隙的全程醫療服務,使之更好的迴歸社會、迴歸家庭,實現重建高質量生活的目標。

科學保養心臟 改善生活質量


給心血管患者的“私人訂製”


目前,國內一般心功能測試多是使用心臟彩超,檢測在患者靜止狀態下進行。我院心臟康復中心引入國際上先進的無創心排量和心肺功能運動測試儀器,可測試和評估患者運動狀態下的心功能,而且還將根據患者的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專業化的心臟康復,提供運動、營養、心理、藥物、戒菸等五大處方。

傳統觀念認為,得了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這類嚴重疾病,儘量少動,甚至有些病患恨不得天天在床上躺著不動。51歲的劉先生就是持有傳統觀念的患者,自從他做了心臟手術後,由於擔心太激烈運動心臟吃不消,於是就很少出去活動,整日在家,日常生活也多是由家人操持。每天枯坐家中,無所事事,時間一長,常常感到胸悶,輕微活動就覺得氣急,甚至連走路都沒力氣,生活質量明顯下降,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有大半年。這很讓家人憂心。

前不久,劉先生聽說我院心臟中心新成立了心臟康復中心,可以去做運動評估和康復,情況不錯的話還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我院。心臟康復中心為劉先生全面評估了心肺功能、運動能力、營養狀況和心理情況,並根據心肺運動踏車試驗的

結果,對劉先生科學嚴密的評估,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量身定製了專屬系列運動康復項目。

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療程,劉先生已經能出去旅行了。劉先生說:“長期揹著心理包袱的精神狀態對病情不利,而經過反覆幾次運動,現在覺得很有信心。”

科學保養心臟 改善生活質量


古人云:上醫治未病。意思是說,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擅長防病的人。恰如心臟康復對於心臟病人的重要性,心臟康復是任何治療手段都無法替代的重要治療環節,它是人們追求高質量生活的社會發展趨勢。心臟康復包括康復評估、運動訓練、指導飲食、規律服藥、定期監測各項指標和接受健康教育等,通過心臟康復使患者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帶病生存機率,迴歸社會、迴歸家庭,擴大生活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