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本期導讀:

動物內臟時常出現在餐桌,對於擅長品味美食的國人來說,這並不出奇。諸如豬肝、雞腎、鴨胗之類的內臟美食,更是很多烹飪愛好者的最愛。但說到動物內臟,雖然好吃,卻並不是人人都能熟練掌握其烹飪技藝。畢竟這些菜餚對火候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會炒過頭。今天,我們就借“炒豬肝”來好好聊聊,關於動物內臟的烹飪技巧。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動物內臟”走上餐桌

中國人愛吃動物內臟的歷史由來已久,其原因也是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國人吃內臟可以追溯至周朝。據說在周朝之前的商朝還處於奴隸主貴族統治時代,其子民主要過著半狩獵半耕種的生活,故在商朝時期,動物肉食還算並不匱乏。

而到了周朝,農業文明導致了野生動物的生態環境被不斷破壞,加之人口不斷增長,進而致使野生動物急劇減少,最終讓肉類成了稀缺資源。為了生存,從那時起,人們在宰殺動物之後,動物內臟也隨之利用起來。經過不斷摸索,窮盡所有的聰明才智,周朝人不斷研究出各種烹飪方式,讓動物內臟變成了美味佳餚。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而放眼世界,吃動物內臟的民族也並不少見。像法國非常著名的一道菜就是“法式鵝肝”,毫無疑問要用到鵝的內臟——“肝”;而被稱為蘇格拉“國菜”的“哈吉斯”,也是由羊的各種內臟組成的,包含羊胃、羊心、羊肺以及羊肝。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動物內臟”的烹飪方式

儘管外國也有很多吃動物內臟的民族,但講到對內臟的烹飪方式,卻沒有任何一個群體可以超越中國人的智慧。我們都知道,中餐的烹飪方式多達數十種,常見的煎、炒、炸、煮、煲更是很多人的拿手技藝。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而對於動物內臟的烹飪,也可以用到很多種烹飪技術。比如北方地區比較常見的“羊雜湯”就採用了“煮”的技術,而南方地區比較流行的“豬雜粥”是採用了“煲”的技術。

此外,像前文提到的“法式鵝肝”,也是採用了“烤”的烹飪工藝,而國人家常菜更為常見的“炒豬肝”,無疑是運用了“炒”的烹飪技術。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因此,對於動物內臟,其可以運用到的烹飪技術也是非常之多。但不管運用了哪種技術,其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對烹飪手藝要求很高。因為動物內臟都是比較嫩的肉品,對火候掌握非常嚴苛,沒有十足的功力是不能烹飪出完美的菜餚的。

“動物內臟”的矛和盾

在講解動物內臟的烹飪要點之前,我們需要先來聊聊關於動物內臟的矛和盾。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豬肝是一種補血常用的食物,很適合貧血患者食用。

沒錯,豬肝含有很多鐵物質和蛋白質,可謂是補血佳品之一。事實上不僅豬肝,大部分動物的內臟都富含營養素,特別是肝臟部位,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又很低,是營養素最為集中的地方。我們常吃的豬肝甚至一度被譽為物美價廉的營養寶庫。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除了肝臟,動物的心肺等部位也是富含營養的,國人也非常擅長對其的烹飪。但是,關於動物內臟又有另一種聲音時常出來反對,爭議最多的仍舊是動物的肝臟部位。

因為肝臟是解毒器官,特別是豬肝,會殘留各種有毒的代謝產物,包括混入食料中的農藥物質等,一旦沒處理乾淨,或者經常食用,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大部分動物內臟膽固醇比例偏高,吃多了也會影響健康。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動物內臟的矛和盾雖說爭執不下,但似乎卻並沒有阻擋住國人對美食探索的腳步。時至今日,各大餐館酒樓依然流行著關於動物內臟的美味佳餚。當然了,家常烹飪中,人們也會對動物肝臟做適當的祛毒處理。接下來,我將以“炒豬肝”這道美味經典菜作為案例,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關於“動物內臟”的烹飪技術。

“炒豬肝”的烹飪技術

“炒豬肝”講究嫩滑爽口,想要做到完美,著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掌握了要領,在家做一道美味佳餚還是相對輕鬆的。

我們剛剛提到,豬肝會殘留有毒代謝物,因此我們在市場把豬肝買回來之後,要進一步做一下祛毒處理。其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新鮮豬肝用自來水沖洗一下,然後放入盆中浸泡2個小時以上,以消除殘血。值得注意的是,用清水泡豬肝時,一定要放多點水,沒過豬肝才行。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白油豬肝”的製作方法:

  • 食材準備:

豬肝1個、木耳10克、豌豆尖50克、泡辣椒2個、老薑2片、大蒜5瓣、大蔥1根。

  • 調料準備:

食鹽5克、醬油10克、胡椒粉1克、白糖2克、水澱粉20克、料酒5克。

  • 製作步驟:

1、豬肝選擇:我們去市場購買豬肝的時候,一定要選黃肝,這種肝子顆粒比較小,吃起來才細嫩。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2、將剛買回來的新鮮豬肝用清水沖洗乾淨後,放盆裡浸泡2個鐘。然後撈起再次沖洗,切成柳葉片,放入碗中備用。注意一下,豬肝切好後,不用再洗,以免將豬肝本來的味道洗去。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3、接著準備輔料:提前將木耳用冷水泡發30分鐘,然後淘洗乾淨後去掉根蒂,放盤中備用。木耳建議選用“雲耳”,口感比較好,只是比普通木耳稍微貴幾倍價錢。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4、準備點豌豆尖洗乾淨備用,豌豆尖只取最嫩的地方,根部和葉子捨棄不用。當然了,此菜中豌豆尖也可以用其他青菜替換,但不宜太多,只是用作簡單配色之用。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5、將泡辣椒切馬耳朵形,薑切片,蒜切片,蔥切成馬耳朵形,放入盤中備用。強調一下,馬耳朵是烹調中的一種刀法,就是把圓條狀的材料切斜刀,形成兩頭尖,形似馬耳朵。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6、下一步準備碗芡:小碗中加入食鹽5克調鹽味,醬油10克增加鮮味和調顏色,胡椒粉1克去腥,白糖2克和味,水澱粉20克,攪拌一下備用。為什麼要提前準備碗芡呢?因為炒豬肝很講究火候技巧,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出鍋,因此要

提前兌碗芡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7、現在開始烹飪。起鍋上大火,加入100克冷油滑鍋,將油倒出,重新加入豬油50克。在此解釋一下,一般我們炒肉或者蛋的時候,需要滑鍋,目的是滑鍋可以做到不粘鍋。同時,此菜名叫“白油豬肝”,“白油”指的就是“豬油”,因此我們要用“豬油”來炒制。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8、豬油下鍋的同時,我們要立馬給豬肝碼芡。往裝有豬肝的碗裡放入食鹽1克,料酒5克,水澱粉15克,用手抓勻。一定要注意,動作必須快,有句廚師諺語叫做“炒豬肝,下鍋18鏟,薄汁薄芡,現炒現碼芡”。這個是讓豬肝嫩滑的關鍵,碼早了芡粉要掉。因此必須在燒油的同時碼芡,碼完之後立馬下鍋。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9、豬肝碼好後,等待油溫燒至5成熱時,我們馬上把豬肝放進去,然後用勺子輕輕推散,看到肝片剛剛發白的時候,立刻放入泡辣椒、姜蒜片和馬耳朵蔥,簡單翻炒兩下,炒出香味時,立刻放入木耳和碗豆尖,快速翻鍋,讓豬肝把木耳和豌豆尖壓在下面,緊接著立刻烹入兌好的碗芡,顛鍋炒勻立刻出鍋裝盤。整個過程不要超過30秒鐘。家庭廚房不超過50秒。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 技術要點:

1、炒豬肝,務必遵循“下鍋18鏟,薄汁薄芡,現炒現碼芡”。

2、炒豬肝一定要用大火,動作一定要快,全程不要超過30秒,家庭廚房不超過50秒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白油豬肝”的延伸——“油麥炒豬肝”

“白油豬肝”是最為普通的炒豬肝方式之一,而各大餐館針對豬肝的炒制方式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名叫“油麥炒豬肝”,其對豬肝的烹飪技術是一致的,在此只是想給大家介紹一下,豬肝與油麥搭配也是非常美味的。

“油麥炒豬肝”用到的小料依然是姜蔥蒜以及泡辣椒,與“白油豬肝”唯一的區別就是用油麥菜代替了豌豆尖。針對油麥菜的處理也是非常簡單,洗乾淨後切成3釐米長的節即可。

烹飪方式不再贅述,和“白油豬肝”一模一樣。當然了,“油麥炒豬肝”同樣建議使用豬油來炒,豬油有很多好處,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用豬油炒出來的菜更香。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結語

不管是“白油豬肝”還是“油麥炒豬肝”,其對豬肝的處理方式都要遵循“炒豬肝,下鍋18鏟,薄汁薄芡,現炒現碼芡”的技術要點。下鍋18鏟,通常寓意為翻炒不要超過18下,當然了,這也要根據具體火候大小來決定。一般而言,家庭煤氣灶由於火力較小,可以適當炒久一點,但大多數時候也不要超過50秒。

炒豬肝,5人做4人會漏掉這一步,多做這一步,豬肝滑嫩更好吃

同時,豬心的炒制方式也是一致的,也要遵循“急火短炒”的技術。不僅如此,很多動物的內臟也經受不了長時間的烹飪,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動物內臟比較嫩,炒制過久容易變老。

諸如南方夜市宵夜攤檔非常流行的“豬雜粥”,其也是在白粥煲好之後,下入豬雜簡單攪拌就要出鍋。因此,大家只需記住動物內臟的特點,掌握烹飪要點之後,在家也能輕鬆做出關於“動物內臟”的美味佳餚。

我是未來煮夫,一個專注美食領域的創作者,歡迎你關注我,瞭解美食烹飪技巧。

(本文由@未來煮夫 原創首發在今日頭條,謝絕搬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