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刀郎?

瑣顏


刀郎,原名:羅林,1971年生於四川,歌手、音樂人。2004年憑藉歌曲《2002年第一場雪》出道,歌曲《衝動的懲罰》曾獲金曲獎。

刀郎的嗓音高亢中帶有些嘶啞,很多的歌曲都帶有些滄桑感,表現力非常的強,爆發力也很強,打動人,使聽者印象非常大深刻。

他的很多歌曲都是自己或者自己團隊所創作,創作能力極強,風格也很鮮明,他的作品貼近生活,這也與他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的。

總之,刀郎是個創作實力型歌手,歌曲特點鮮明,貼近生活,雅俗共賞。




君哥唱歌


如何評價刀郎.是頭條經久不疲的話題.大腦殼每回應答的小文.均有過萬的閱讀量.就能從中感受到刀郎在民心民意之中的影響力和堅如磐石.不曾有誰能一絲絲憾動的地位.雖當下的刀郎做了神龍.隱龍.首尾不現.但頻頻亮相.以雲端音驚為天人的朵兒.就是刀郎對他的萬千刀迷的慰藉和呼應.

在東北地界流行一句話.過了山海關.就找趙本山.追捧趙本山的人.把他奉為仙.還為之塑像.這事若有趙本山的意願.就只能說明趙本山的淺溥和臌脹.若純是民間民意所為.嘞種過度過水的作派.亦是對趙本山的不尊和嘲諷.

與之對照鮮明的刀郎.就活畫出了隱忍.謙遜和高明.所謂金碑.銀碑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可惜的是很多一有點成績和亮點的人都沒把嘞句話當真和銘記.

日本國民歌星谷村新司.在他那首風糜世界的/星/裡唱道/踏過荒郊我雙腳是泥濘.踏過荊棘苦中找到安靜/.也許用這兩句歌詞描述刀郎是十分準確和客觀的.曾經的火山噴薄.時下的馬放南山.刀郎不在江湖.但刀郎的歌聲.仍不絕於市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刀郎魅力永恆永久的實證.


大腦殼重慶言子秀


每當孤獨寂寞時,我最想聽刀郎的歌,他那滄桑的聲音。能穿透我的心靈。

什麼是雅,什麼是俗。聽音樂會的,就比聽刀郎的歌高雅嗎?

這就好比小溪和臭泥塘。

你玩你的高雅,我聽我的"俗"

刀郎,我挺你!


一杯茶1967


刀郎創作作品,都來自於自然的深層次的藝術加工,靈魂的提煉,不驕作,很適合大眾口味及經歷,極易產生共鳴,音樂要商業行為,但刀郎對完全商品化不感興趣,只是夠用於靠音樂生存即可,只是音樂是生存下去,發展下去,和哪些完全金錢化的人相比,是生活和工作在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所以作品的品味也不同,刀郎好好做下去,帶出更多更好象雲朵一樣的學生來,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用戶8357667026959


刀郎,乍一聽這個名字,就有點粗狂的味道,2004年,當我在網吧上網的時候,聽到很多人都在議論一首歌曲,那就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不知道是何緣故,這都2004了,怎麼還唱著2002年呢?於是,很好奇地聽了一下,就被吸引了,以至於那天在網吧裡的時間基本光聽這首歌曲,這種沙啞的嗓音,給一種飽經風霜的感覺像是經歷過後的風雨彩虹般,也讓我瞭解到刀郎這個人。

刀郎的沙啞具有濃郁的滄桑感,有一種西域風情的意味,刀郎也被稱為“西域浪子”,刀郎在演唱界絕對是獨特的一個歌手,他的歌聲你聽後,總有一種莫名的吸引,而且曲風也是比較的大氣,你如果閉上眼睛,仔細去傾聽刀郎的歌曲,眼前會浮現歌曲中說要呈現的畫面。

刀郎的歌詞總有一種真實的感情的表達,而且他的歌詞也是比較平淡的語言。沒有華麗的詞語去修飾,更多的是在講故事,去講述這個首歌曲的來源以及說要表達的一種心聲,給人一種心靈的啟迪,我記得看過刀郎的一段採訪,刀郎說自己不喜歡商業演出,他希望他的演唱是純粹的、沒有任何雜念的,也許這樣才能帶給聽歌者一種感悟,也正是刀郎所要表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