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更有效?

明月盡闌珊


你好,我是一位陪讀爸爸,請允許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星星”獎勵法,引導她養成自覺完成作業的好習慣。準備一本好一點的筆記本,取名為《XXX的星星本》,把每天需要完成的作業逐條寫上去,每完成一條打一顆星星,並累計星星的總數。這些星星可以轉換為購買力,比如一顆星星一元錢,當她想要買玩具或者買一些她特別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可以給她買,但要從星星數量里扣除。好處有兩點,一是讓她覺得認真做作業的付出是有意義的,二是讓她在買東西的時候學會評估東西的價值,這個玩具是否值那麼多的星星。


另外,在星星本上,還可以互相評價,她也可以給我打分,如果我今天陪伴和教導的表現好,她可以給我星星。一般女兒都給我打很多星星,讓我很感動,小孩的愛是純真的。可以參考圖片。




這種方法在剛開始養習慣的時候可以用,現在我女兒已經養成了自覺做作業的習慣了,所以就停用了,改用其他方法了,請繼續往下看。

2、願望申請單。到了三年級,自覺做作業的習慣已經養成了,就不再用星星本了。但她還是會跟我說“爸爸,我真的好喜歡XXX,我想買”,這時候,我打印了一份“願望申請單”,讓她填理由、願意付出的努力等。讓她在書寫申請的時候仔細思考,並作出承諾。見圖。


3、教小青蛙上課法,讓她敢於表達。剛開始上一年級的時候,放學回家問她學校教了啥,她不太敢說。我就拿了她喜歡的一個毛絨玩具小青蛙,我和小青蛙當學生,她當老師,把今天學的課本知識教給我們。“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好!”她樂在其中。

4、沙漏計時法,養成專注的習慣。我發現女兒雖然能夠自覺做作業,但是速度太慢,原因之一是喜歡邊做作業邊吃零食或者邊說話或者邊玩玩具等。為了養成專注的習慣,我買了個沙漏,在沙子沒流完的時候不準說話,只能做作業。沙漏要比其他的計時工具好,因為它有形、可見。

5、家長鬚以身作則。女兒在做作業的時候,我儘量不玩手機,而是看書或者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至少不能當著她的面玩。

6、特權卡片法,給她特權,互相提醒。製作一張卡片,寫上“爸爸要有耐心,不生氣”,交給她,並告訴她如果爸爸生氣了就拿出來給爸爸看,提醒爸爸不要生氣。這是我給她的特權,看到卡片就要忍住。後來我又給了她一張特權卡片,寫著“這道題我不懂,你能給我舉個例子嗎?”,在我沒有耐心講解的時候,也是很有效果的。

7、家長協助進步。現在的孩子學業真的重,作業真的多。單靠孩子自己做是不行的,我們家長要幫助孩子尋找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我發現練習筆順對記憶漢字很有效(可以看我的文章),所以我花時間將女兒學的課文裡的生字的筆順錄下來,播放給她看,就節約了她一個個去查筆順的時間。視頻我都發到了頭條上,有興趣可以看看。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我是金牌教育100分。歡迎關注。


金牌教育100分


您好!我在這個方面有一些經驗,樂於和您分享一下。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我是陪孩子寫作業的。那時剛學寫字,抓著筆很費勁,一手汗,字還寫不好。我自認是個溫柔的媽媽,但是發火,撕本子這樣low的事也幹過。兒子當時默默地抓過被我揉搓了的作業紙,一點點撫平的樣子,至今印刻在我腦海裡,想起來就有想流淚的感覺,非常自責,非常抱歉。本來爸爸是批評我的,“什麼態度?一點耐心沒有,陪不了換人!” 從來沒有對孩子發火的爸爸,一上了“陪作業崗”,不多時候音調也高了起來。乾脆,我倆都退下了,從此放手。


“陪孩子寫作業”倒是有怎樣的魔力能讓眾多父母競折腰啊!網上有很多“陪孩子寫作業寫出心臟病”“陪孩子寫作業寫進ICU”等等的段子層出不窮,對此我是非常理解,畢竟也都是過來人,有體會。


但是,我更想說的是,當我們把作業這件事放手讓孩子獨自完成,事情有了非常理想而圓滿的結局。好多年過去了,當別人家的孩子不愛寫作業,完不成作業,寫作業拖拉,我家孩子統統沒有這些問題。


1. 釐清界限,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

當孩子意識到作業是自己的事,就會有責任感,有擔當。沒有人喜歡做事的時候,有旁人在一邊指手畫腳,寫錯了,批評,寫差了,給你擦掉,換位思考,這種感受是愉悅還是折磨?我們常說,孩子感覺好,才會做得好。作業是孩子的事,有沒有陪的需要,孩子說了算!


2.孩子寫作業,媽媽做什麼?

孩子寫作業,我們也不能閒著?

一會送水,一會送水果?錯!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我們不打擾孩子,自己關起門來看電視劇?一會出來假裝拿東西看看孩子寫作業的狀態?錯,孩子感到被監督,感覺不會好。

我的做法是,我陪著孩子寫作業,但是我們各寫各的作業。

孩子的學習時間,我跟他坐在一起,我也看書,寫讀書筆記,學習兒童心理學,寫反思作業。。。這樣一來,我有效陪伴了孩子,做了好的學習榜樣示範,也並沒有越界影響孩子的自主性。


3. 讓孩子喜歡寫作業和寫好作業的Tips

總有人要求孩子放學一回來就先作業再玩,這一點我是不贊同的。 想必在校一整天,10個小時的學習活動已經讓孩子很疲勞了,回家要馬上寫作業還是休息一下再寫作業,我把這個權利交給孩子來選擇。只要開始寫作業,就高效,高質量完成,目的就達到了。 事實上,錯題少,第二天改錯就少,還經常因為作業全對考試全對獲得免寫卡獎勵,寫作業就變成正向循環了,越來越輕鬆。


事實上,當孩子可以自主決定何時寫作業,並且把寫作業當成自己的事情,孩子的內核會自動追求最好的表現。

像這樣,帶著愉悅的心情寫作業,才是每位媽媽希望看到的——孩子寫作業的樣子吧!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夢田的稻草人


如何正確陪孩子寫作業?提高時間知覺是關鍵

自從大寶上小學後,我就開始多了一項工作。大寶屬於脾氣性格比較慢的那種孩子,幹什麼都不著急,很是磨蹭,拖延症比較明顯。每天大寶放學回來後,不是趕緊寫作業,而是跟陽臺上籠子裡的那隻大白兔玩會兒,然後,跟小寶玩耍。當我催著大寶寫作業時,大寶趁著我不注意時就開始在本子上畫小人,或者手裡攥著橡皮泥捏各種小動物,還或者就是擺弄書桌上的小擺件。

而我的脾氣屬於比較急躁的那種,對於大寶的寫作業拖拉磨蹭的毛病很是著急很是生氣。那麼,作為爸媽的我們該怎樣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呢?

顯然,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有空閒的時間一直陪孩子寫作業,更不可能陪孩子寫作業直到大學畢業。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要提高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對時間有一定的知覺性,那麼,就能夠輕鬆的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一﹑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1﹑時間知覺性與年齡大小有關

由於孩子們還比較小對於時間的知覺性和認知性基本是沒有時間觀念的。時間的知覺性與孩子的年齡大小有著直接的關係,孩子越小時間觀念也就越差,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時間觀念也就會加強。

2﹑規定好時間限制

爸媽長可以給孩子規定好時間,爸媽們可以用一張卡片來記錄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比如,當孩子開始寫作業時,爸媽可以在卡片上上寫下孩子開始寫作業的時間,當到了家長規定時間後,可以去檢查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當完成後,爸媽可以在卡片上做一下標記,當累計到完成作業的次數多了,爸媽可以給孩子一些小獎品來獎勵一下孩子。

這樣不僅讓孩子認識時間,有一定的時間觀念,而且,還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以小獎品的形式來調動孩子對時間知覺性的瞭解,從而還可以讓孩子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3 ﹑培養孩子合理利用時間的習慣

讓孩子自己在收拾房間,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先做那些,怎樣做會更合理的利用時間。讓孩子在生活中認識時間,瞭解時間的應該怎樣安排更合適。從而讓孩子養成合理利用時間的好習慣,進而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和寫作業的速度。

再比如,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從早上幾點起床,洗漱到下午放學後寫作業,晚飯後幾點預習功課,看多長時間的動畫片,幾點洗澡睡覺等。以及星期天和假期安排,比如:每天的假期作業,預習新學期的課程,出去玩耍,想去哪些地方旅行等。

從而讓孩子從中學會怎樣合理的計劃時間和利用時間,進而培養孩子的時間知覺性和時間概念。

三﹑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制定緊湊的寫作業時間

有許多的低年級的老師都提到孩子上課分心的問題,由於孩子們年齡孩子小,注意力比較短。導致上課時容易分心,不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家長可以在瞭解孩子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後,對孩子進行專注力的培養,給孩子規定寫作業的時間要緊湊一些,不可以過長。因為,孩子們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暫,時間過長的話,孩子容易分心。

給孩子緊湊的寫作業時間,可以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有一定的估計時間的概念。

2 ﹑給孩子一個固定且安靜學習的環境

給孩子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學習桌和學習環境。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要保持安靜。同時不要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在房間裡大聲的打電話或者聊天,這樣是很容易影響孩子寫作業的效率和積極性的。

由於孩子的年齡小,抗干擾的能力很弱。因此,當孩子有了一個固定而又安靜的學習環境時,才能靜下心來認真的寫作業。

四 ﹑不要總是催促孩子

爸媽們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帶來的眾多壓力,倍感焦急。所以,想著讓孩子從小學會很多的知識和機能,將來考上好的的學,有份安穩的工作。爸媽們在孩子出生不久之後就開始變得很焦躁,各種的擔心變應運而生了。剛開始擔心孩子長不高,缺營養;到後來擔心孩子學不會,成績不好,考上好的大學。

所以,在孩子兩週歲時開始了知某數識某文的學習生涯。有很多的孩子在三週歲時已經能夠流利的背出十幾首古詩,認識近百個漢字,會讀幾十個英語單詞。這種情況都是焦躁的爸媽在給孩子進行的早期教育。等孩子到四周歲時,開始焦急的給孩子報各種的班,舞蹈班,美術班,口才班等。

而在平時的生活中,催促孩子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後,家長在給孩子佈置一些家庭作業,比如每天背誦一首古詩詞,每天做幾道奧數題等。孩子一直在家長焦急的催促中成長,很是壓抑。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厭學,從而養成孩子寫作業磨蹭的毛病。

五 ﹑做好課前的學習準備

1 ﹑鞏固學過的知識

在孩子完成當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後,爸媽可以抽出十分鐘的時間來幫助孩子鞏固一下當天學過的知識點。從而,可以讓孩子養成有時間觀念有計劃的學習。

2﹑課後總結

在孩子們進入小學階段後,家長每天要抽出一些時間來幫助孩子對當前學的知識做一下課後總結,以後就可以讓孩子自己來總結當天的課業,從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合理利用時間學習的習慣。

綜上所述:爸媽們陪孩子寫作業也是個技術活,需要就孩子拖延磨蹭的毛病來找出解決方案,從而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症。在孩子寫作業困難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孩子對時間的認識程度深淺的問題。由於,孩子們的年齡比較小,自然對時間的知覺性和時間觀念就會比較差一些。

所以,家長們可以在生活通過一些小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時間知覺性和時間觀念,從而來提高孩子寫作業的效率。



J媽學堂


關注我持續獲得更多育兒、成長話題。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我家鄰居孩子,他媽媽陪他每天寫作業,他每次都扣扣索索拖拖拉拉,被媽媽一遍遍催的不行了,他自己厭學,他媽媽每天也心力交瘁。



很多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不僅沒有幫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會在無意中讓他產生厭學、依賴、學習習慣越來越差。

其實,爸爸媽媽陪孩子成長、學習這件事不是隻要你人在那裡就可以啦,而是要講究方法。那家長究竟改如何陪孩子學習寫作業呢?

1.家長一定要明確一個問題,學習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作業是他自己的,不是阿爸媽媽的,自己事情自己做,爸媽只是陪著他,是在幫助他。

2. 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與他分享學習成果,而不是代替他思考或直接代替他寫作業。當孩子遇到難題應該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他答案。

在做作業前,家長可以與孩子聊幾個問題,不要太嚴肅,當做尋常聊天即可:

1.今天你有哪些作業?

2.自己覺得多久可以做完?

3.哪一個比較難做?為什麼覺得難?

4.計劃先做哪一科?為什麼?

我是90後職場媽媽,將持續分享育兒知識、育兒生活、兩性成長的方面的見解,有問題也可諮詢我,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若魚若愚


我有一個10歲的女兒,從一年級到現在四年級,我很少陪過她做作業。很多朋友都羨慕我有個聽話的女兒,因為現在成績還不錯。其實我女兒屬射手座,你們知道那是一個很靜不下來的火相星座,但從小,我會告訴她,寫作業,學習是自己的事,寫得好,寫不好,影響的是她,不是我。



小的時候她不懂,只記住了學習,做作業是自己的事,所以課前準備,寫作業的時間安排,我都會讓孩子自己處理。當然,也會碰到很多令人生氣的時候,譬如作業寫不對,寫不好,寫得慢,完不成,但第一次的作業不管怎樣,我都不理,我說:“如果你哪裡不懂,你要想辦法第二天弄明白,老師,同學,家長,還有網絡,都可以幫助你。”所以孩子慢慢地養成了自己學習的習慣,我也可偷得浮生半日閒。我知道自己脾氣不好,輔導時肯定會發脾氣,這會破壞我們兩的感情。



有時發現她作業抄得不完整,結果漏寫作業,第二天家長就會被老師在qq群裡點名。回到家自然對她是一頓教訓,不過這教訓不是打罵孩子,我和她約法三章:如果我抽查作業發現有漏寫的,那麼我會取消一項她平時玩的遊戲或者活動,直到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做好這項任務以後,我再補回她之前取消的活動或者遊戲。現在她的作業登記得不錯,更有趣的是,做完一項她就會自己打個勾,如果哪天沒抄到,她會提前告訴我。

其實我只是偶爾檢查一下她的作業,只是她不知道我哪天會檢查,是不是有點坑呀!一點自己的方法,總結下來就兩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哈。以後加關注可以多交流交流。

  1. 讓孩子學習被動變主動學習
  2. 建立規則,用遊戲式的獎懲措施,讓孩子有遊戲感,好玩,就願意遵守規則。

護花教主


現在網上太多吐槽陪娃寫作業的例子,什麼陪娃寫作業陪ICU 啦,陪到腦溢血啦,還有把孩子打進醫院啦,各種新聞層出不窮,妖魔化陪娃寫作業的同時,也加重了父母的焦慮。

但其實,反過來講,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陪娃寫作業也是我們作為父母自我成長的好機會。

先說陪娃寫作業,個人認為一二年級的孩子,是打基礎,培養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有時間,我們應該全程陪寫。

為什麼呢?

先說一個小故事,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去參加一個朗讀活動,現場需要簽名,當時也是為了鍛鍊孩子,我們幾個家長就鼓勵孩子自己去簽名,我在一邊看了幾個孩子寫自己的名字,有一個叫航航的小朋友,直接把自己名字寫成船船,居然不知道寫錯了,整個過程下來,名字加年級,孩子不是寫錯就是筆順不對。

我們發現什麼問題呢?老師不可能把每個小朋友的錯誤都找出來,挨個糾正,所以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發現錯誤,糾正錯誤,發現錯誤的重要渠道就是通過孩子的作業。

那我們該如何陪娃寫作業呢?

1.充分利用抄作業本

讓娃把每天的作業抄在抄作業本上,晚上開始寫作業時,先問問娃,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告訴娃,寫完一項劃掉一項,完成作業是對娃學習的最基本的要求。

2.把作業拆分成更容易完成的小目標

雖然低年級孩子作業不多,但孩子發育也不成熟,寫一晚作業下來,也會很累。

所以,寫作業前,告訴孩子每完成一部分內容,就可以休息一會兒,這樣孩子眼裡就看不到一堆作業了,而是一會可以休息,他寫起來也更有信心。

3,繞不開的獎勵

有人會給孩子設置獎勵,比如寫完得個星星,工整得兩個星星,積累到幾個星星買個玩具之類的方法,能否有效激勵孩子我不知道,但如果我是孩子,我的耐心可能在得到獎勵之前就消耗完了,最後,寧可不要獎勵也不寫作業。而我,通常也沒有耐心給孩子設置這麼多的規則,我的獎勵簡單粗暴,孩子看得到,摸得著。哈哈,有點自誇,不要噴我。

分享一下我的獎勵吧:我的獎勵就是給孩子更多時間玩加孩子最喜歡做的事。

我通常把作業分成小塊後,就拿定時器定時,告訴孩子,寫完一項作業休息5分鐘,提前寫完的話,剩餘的時間自由支配,意味著他寫得快,玩的時間就長。

玩的時間做什麼呢?我給他準備了喜歡的科學小實驗,數獨,積木,……只要他喜歡的事情,都可以陪他做。

因為每項作業不多,寫完就可以玩,所以他很積極地完成每一項工作。

這個方法,除了讓他寫作業更專注以外,還有個額外的好處,學會了統籌時間。比如,一個小實驗如果他覺得十分鐘做不完,就會自願加班,先把所有的作業寫完,這樣累加出大塊的時間來去做實驗。不知不覺間,就學會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4,放手

之前的陪伴都是為了放手,當孩子大一點,知道自己寫作業了,就可以適當放手了。

放手不意味不管。只是不再全程陪伴而已,但孩子寫作業時,我還會坐在他身邊,看看之前的作業,發現他薄弱的環節,然後有針對性地輔導一下。

5,對於我們家長來說,也是成長。

如果你輔導作業足夠細心,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好多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並不是孩子粗心,而是暫時沒有理解,或者孩子還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

這就像人生病一樣,病人只會說自己的症狀和痛苦,而醫生卻會透過症狀判斷病因。

我們也應該透過孩子的作業,判斷他學習的問題在哪裡。找到癥結所在,你就不會只會發脾氣了,而是更多關注解決的方法。

當我們能夠理智地看待孩子的問題時,就能夠寬容孩子,就能夠形成好的親子關係。

其實,孩子寫作業時,我們也可以坐在他旁邊讀書,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有效的學習和提升。

所以,我們還得感謝孩子呢。


森媽育兒手記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侷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

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1、條理性差、做題沒順序

2、書寫隨意、愛用橡皮

3、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

4、故意磨蹭、拖延時間

5、離不開手機電視,不願意寫作業

如何高效地陪孩子寫作業?

1.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寫作業時候能夠心平氣和。

2.寫作業之前,先規劃安排,作業完成的時間、節奏、順序,從哪門學科先開始,根據作業的多少系統安排,把作業分割成各種小任務。這一點很多家長做不到,孩子學不會,所以可見孩子寫作業時一會寫語文,寫一半再開始數學,然後如此反覆,耽誤時間,還沒質量。

3.寫完作業之後的檢查,自我檢查。不少孩子習慣性的讓家長檢查,如果一個孩子學會寫完作業之後認真的檢查和複習,他們的學習成績差不了。能找出自己的錯誤,並能改正自己的錯誤,在學習過程中這可是了不起的本領呢!

4.完成作業之後的第二天學習任務的預習過程,很多家長根本不重視預習,要知道如果孩子有預習,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某些知識點就會很容易,老師延展講一些知識的時候他們就能聽的很輕鬆,久而久之,預習和不預習的學習狀態下,兩者會拉開很大的差距。

5.不要做“直升機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尺度不好,很容易讓孩子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國際上有一種說法,把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上空,時刻監控孩子一舉一動的父母叫“直升機父母”。其實在我們國家,很多爸爸媽媽都是孩子寫作業時候的“直升機父母”,甚至是“直升機敢死隊”父母。

6.分清楚孩子的界限感。 讓孩子知道寫作業,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不過多幹預;能夠獨立完成,獨立完成。不能獨立完成,父母協助、指導。我聽說,有誇張的家長幫孩子寫作業。這就是跨界了。

7.制定目標和獎懲規則 根據當天作業量情況,提前和孩子商量著規定好完成時間,如果連續多天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給予孩子適當獎勵。不遵守規則的話就不要手軟,堅定地實施懲罰,可以是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或是超過時間後就不許再寫了,讓孩子自己承擔老師的批評。

8.與孩子商量,每天晚上固定一個時間寫作業。 我們家是放學回家就做,一般是17:00-18:30這個時間。固定時間,讓孩子寫作業形成時間管理的習慣。

9. 督促孩子注意言辭和態度 遇到孩子磨蹭發脾氣,家長不要表現的比孩子還急,對同一問題反覆指責,否則會適得其反,用堅定而溫和的語氣提醒就行了,讓孩子明白,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寫不完老師的批評和懲罰還是得你自己承受,撒嬌發脾氣不能起任何作用。

陪孩子寫作業,監督是手段,但是幫孩子建立起自己學習的能力才是終極目標,一旦家長願意花幾年的時間幫孩子建立起超級強悍的自我管理和學習的能力,孩子進入初中高中大學乃至走上社會,都會因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受益無窮。


積極家庭教育


無非是拿出作業就做,做完了簽字。考試結果出來了,可能會不滿意,“我也認真輔導了,孩子也用心做了。為什麼成績上不去”。

如果您是上面做法很可能就走進誤區了。那麼如何正確輔導孩子做作業呢?


步驟1:複習

陪孩子做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能更好的學習。所以做作業前一定要先複習。把今天在學校學習的內容複習一遍,這樣事半功倍,也是一個良好的習慣!

步驟2:準備工作

提前將做作業需要的工具準備齊全,準備齊全後在做作業。做作業是一個需要全神貫注的事情,不要讓找尺子,削鉛筆這種事兒不斷的打斷孩子,建議家長手機靜音。

步驟3:注意寫作業順序

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寫作業也要講究一定順序。

1、差科目先做。一開始的時候思維和注意力是最好的,將注意力集中於差的學科,有助於學科成績的提升。

2、簡單的題目先做。題目一般設計從易到難。

步驟4:減少打擾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停的指導,“這個字擦了,不好看”“這麼做對嗎?”這些是不可取的,長時間下去孩子無法獨立思考,會對父母造成依賴,不利於以後好習慣的養成。


陪伴可以等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後,進行指導。或孩子自己無法完成時,進行指導!

步驟5:培養責任感

現在很多家長都替孩子檢查作業,這樣很不好記住,檢查作業,這是孩子的事!與家長無關。你最多幫他籤一下字就行。明確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與別人沒有關係。得對自己負責。


遇見青城


這要分情況看。

1.如果孩子上高年級,並且已經養成良好的學生習慣,自制力強,學生成績優秀,那就沒必要陪伴了!這樣的孩子多是學霸型,將來成就很大。

2.如果孩子年齡較小,且學生較好,需要陪伴。因為孩子還未形成良好的習慣,父母須由一人陪著,隨時發現不良苗頭,糾正不良習慣,解決孩子作業中的疑惑,要引導,不要包辦!

3.孩子低年級,且學生不好,一定陪伴。孩子成績不好,肯定養成了不良學生習慣,比如上課不注意聽,作業不能及時完成等,父母必須通過陪伴,一方面在時間上固化孩子按時做作業習慣,一方面通過觀察交流找準問題所在,直到孩子成績轉好,並養成好習慣!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一定要精力投入!一傷耕耘,一傷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肯定在前面等著你!


牧風芳華


我是小學老師,接觸家長比較多,對於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我感覺家長友友們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沒有把握住一個好的尺度,有的家長幫助過多,造成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有的家長大撒手,不聞不問,那也不行,因為小學生們還沒有自我約束的能力,所以一定首先把握尺度的問題。

那麼如何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呢?

首先家長要明確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是家長的事情,家長不要大包大攬。沒有特殊情況,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

每天放學回家,經過簡單的整理後,家長就叫孩子進入自己的學習區。一定要有孩子一個特定的學習區,這樣可以形成孩子的意識定式,他坐在那裡,就知道自己該進入學習狀態了。

一些學習的硬件配套措施,我覺得家長友友們肯定不會吝嗇的。這點大家都能滿足孩子。也不是說搞的檔次多高,注意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好的地方適合孩子學習,再就是要保持相對的安靜。不能孩子在學習,家長在看電視,玩遊戲來干擾孩子的注意力。

其次孩子在進入寫作業狀態的時候,家長不要在旁邊緊緊的盯著孩子。

有的家長一直在旁邊盯著孩子,一會說孩子這樣不好,一會說孩子那樣不好,這樣容易使孩子有被監督的感覺,產生膩煩的心裡,並且會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產生很大的破壞作用。一直在那裡嘟嘟囔囔的像個監工,會令孩子感到很不舒服。

即使孩子有家長不喜歡的動作出現,也要另找時間去告知孩子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不正確,比如寫作業的姿勢,寫作業時不專心,東看西看等等要清楚的告訴他,這是毛病,要及時改正。也不能在孩子寫作業時不停的嘮叨,孩子怎麼可以集中精力來寫作業。

再就是孩子遇到不會的題,尋求家長的幫助。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先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因為有一些孩子害怕困難,思想懶惰,稍微不會就尋求幫助。這時家長要給孩子時間,培養孩子靜下心來,認真地讀題,去思考。如果還是不會,這時家長是可以進行幫助的。

家長要看看是什麼題難住了孩子,如果就是基礎知識的題,孩子不會,那就是孩子今天學習的基本的東西沒有學會。家長有必要停下來。先把書拿出來,叫孩子把書上的知識給你說說,看看孩子到底哪裡沒有掌握明白,家長幫助搞明白了,在鼓勵孩子獨立去解決遇到的不會的題。如果能夠解決,說明這個知識點就學會了。

其實現在孩子的作業中,有時候會有一些拔高題,拓展題,也真的是有難度,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如果理解不了,也不要勉強,這些題隨著孩子的成長知識的增多也就會迎刃而解。

很多時候,遇到孩子不會的題,家長講了幾遍孩子還是不會,這時家長就會很毛躁,這時家長需要的是冷靜,否則家長容易口不擇言,諸如“你笨死了”“你怎麼這麼笨”之類的話語就出來了。這樣的話語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他在遇到難題就會主動的想,我就是笨,不會做,我也做不上來,會失去積極考慮的信念。

家長變得暴躁,除了使孩子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家長, 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你還得平心靜氣的去給孩子講,孩子才能夠聽明白。我不信家長在又打又罵,孩子哭啼啼的狀態下能夠把東西學會。

大腦是在輕鬆愉快狀態下思考問題的效率最高,所以不要因為你講了幾遍孩子還沒有學會,你就火冒三丈。那樣也於事無補。如果孩子一時聽不會,就轉移話題,先教別的。或者改天在教。一定不要孩子遇到難題就會遭到家長的斥責,給他留下不好的情感體驗,以後遇到難題,他會主動放棄,因為沒人會喜歡給自己痛苦的情感體驗。

孩子寫作業有的很拖拉,家長要限定時間,提高孩子寫作業的效率,杜絕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壞習慣,

家長看看孩子的作業,估計孩子大致多長時間做完,開始要多留一點時間,必須保證孩子在規定時間做完,然後你鼓勵他,肯定他,這樣他下次寫作業時也會希望得到家長的肯定,會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家長和老師的笑臉和誇獎就是他們的原動力,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和擁抱,這樣被肯定的感覺,孩子們也很需要。

培養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的好習慣。

不要家長檢查,要孩子自己檢查,他檢查完了,你在檢查,如果孩子全部正確了,要及時給予孩子表揚。如果有錯誤,家長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哪裡錯了,叫他自己看看,是否能夠找到錯誤,找到了,說明他也認識到了錯誤的原因了。


屬於馬虎的,家長要多囑咐幾句,屬於不會的,家長孩子要幫助孩子,一定不要孩子的知識點留下什麼缺漏。

結束語:每家的孩子都各有自己的特點,適合孩子是方法才是最好的。家長才是最瞭解孩子的人。要根據孩子的特點,正確輔導孩子的功課,既不要大包大攬,也不要撒手不管,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正是形成好習慣的階段,家長該出手是就出手,今天的出手幫助是為了孩子明天的獨立!

這是的一點小看法。友友們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請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