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故事」彪悍的楊太太,卻是兩個男人的香餑餑


「美食故事」彪悍的楊太太,卻是兩個男人的香餑餑

1

夜已深,7歲的女兒晴晴仍在背詩:“寶劍鋒從磨礪出,棉花香自苦寒來。”


李蘭幾近崩潰:“我再說一遍,梅花,不是棉花。”


女兒一臉無辜,冬天會下雪,白白的棉花才像雪啊!


老公楊皓在一旁憋笑。


李蘭氣到手抖,為了讓女兒贏在起跑線上,賣了大房子,全家擠在破舊的學區房裡。


為還房貸,她活得像個男人,狼一般的跟競爭對手拼殺。


守在大後方的老公卻天天拆臺,把女兒往“琴棋書畫不會,背書做題嫌累”的歪路領。


中年女人三大痛:一、輔導孩子寫作業;二、有個豬隊友老公;三、赤手空拳抵擋職場明槍暗箭。


這三樣,李蘭佔全了!


越看這這一大一小,李蘭越窩火,忍不住咆哮:“還狡辯!你同學都會背唐詩宋詞元曲了!你倒好,宋詞說成糯米餈,元曲聽成曲奇,就記得吃!”


眼看李蘭要爆發,楊皓勸阻道:“你怨你爸強勢,望女成鳳毀童年,現在,你不是在走他老路?”


看著縮在角落裡,惴惴不安的女兒,李蘭如遭雷擊。

2

李蘭身心俱疲,回房間,拿出一份《原生家庭影響評估》細讀。


前幾日,長期焦慮失眠的她,看了心理醫生。


評估顯示,她受原生家庭影響,積累不少壞毛病。


楊皓方才的話,把她引回年少時光。


當年,高考失利的父親回到村裡,守著一畝耕地,三分薄田度日。


跟他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兄弟考上大學,平步青雲,人生從此改變。


不甘人後的父親,將希望全數寄託在李蘭身上。


星星仍在深邃的夜空嬉戲,便趕她起床背書。


若打瞌睡,巴掌便如雷劈下,連帶她手裡的書一起打到地上。


有次放學回家,李蘭沒寫作業,拿青菜逗兔子。


父親嫌她玩物喪志,當晚,便宰了小兔,燉成兔肉逼她吃。


剛入口,就吐了出來,李蘭從此再不敢碰兔子。


期末,她興沖沖彙報數學考95分。父親生氣把試卷一甩,怒罵有什麼好得意。


在流經村莊的小河旁,她時常望著水裡的倒影流淚,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差的孩子。


強勢的父親,在她心靈深處鑿了許多傷口,再難修復。

3

只有考滿分時,父親才露出歡愉神色,親手包她最愛的薺菜餃子,作為獎勵。


陽光和煦,野菜散落在田間,雪蒿、灰灰菜、馬齒莧,最多的還是薺菜。


李蘭像只翩翩蝴蝶,朝田野輕盈飛去。夾著青草味兒的風,吹亂李蘭的劉海,她毫不介意繼續開挖。


母親將洗好的薺菜剁碎,加入肉餡、生抽、鹽後攪拌均勻。


素與葷的結合,讓薺菜的味道變得愈加清新豐富。


父親將面和好,擀成一張張餃子皮。


一個個元寶似的餃子,在父親粗糙的大手上誕生。


餃子出鍋後,裝上滿滿一盤,遞到李蘭面前。


不顧滾燙,她猛然咬一大口,清新的草青味兒在舌尖瀰漫。


薺菜的香氣,如山野的清風,若三月的春息。


飽滿的薺菜餃子,是李蘭記憶裡殘存的一點溫情。


物換星移幾度秋,年少的她在父親粗暴教育下長大。


別的孩子都在瘋玩時,她被父親牢牢地拘著,除了讀書其他都免談。


李蘭拼盡全力考上鎮裡高中,脫離父親魔掌。


父親寄來一封封命令式的書信,逼她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大學,李蘭看完便丟入風裡,不回隻言片語。


她如同遠去的風箏,離家越來越遠,父親手中的細細絲線,再難掌控。


來又如風,離又如風。


好不容易回趟家,父親搬出老套理論命她刻苦,逼她上進。


她像只無助的陀螺被父親不住地抽打,疲憊卻不能停。


時光之火,淬鍊出強勢的她。


她一心想要逃離原生家庭的陰影,潛意識裡,卻又成了父親那般的人。


心理醫生的話尚在耳邊:試著想想年少時的溫情時光,若學不會和解,心頭的結終將被紛飛的大雪淹沒。


那一夜風月琅琳,李蘭心中一片蒼涼。

4

回到公司,她才得知,競爭了半年的職位被同事得去。


上司說:“你太強勢,在團隊裡容易獨斷孤行。”


竹籃打水一場空,李蘭氣得渾身發燙。


李蘭不喜同事們背後議論紛紛,請假提前離開。


開車時,想起好久沒接過女兒,她決定繞路去學校。


可沒料到,校門口,楊皓正跟女兒的班主任聊得開心。


班主任是老公的校友兼師妹,此刻正溫柔地摸著晴晴的臉,晴晴笑得燦然。


這三人站一起的畫面,像極一家人。


遠方的家從不屬於她,難道眼前的家也要拱手讓人?


李蘭趴在方向盤,哭得壓抑而悲慟。


家,是她的盔甲,也是軟肋。


腦子亂極,李蘭調轉車頭,一腳油門離開。


楊皓和女兒見到她提前到家,都覺意外。


晴晴放下書包想找酸奶,李蘭命令她寫作業。


剛寫幾個字,李蘭大罵:“這是爪,你怎麼寫成瓜?一定是你班主任教得不好,明天我就給你轉班!”


晴晴哭了,她不要轉班,老師對她很好。


楊皓勸和,李蘭怒火燒過來:“別以為我不知,她班主任是你師妹,也是你喜歡的類型。”


激烈的爭吵爆發,晴晴嚇得躲到冰箱旁。


歇斯底里的李蘭摔了客廳花瓶,楊皓說她不可理喻,帶著女兒回了父母家。


關門前,李蘭看到晴晴淚汪汪的眼睛,像受驚的小鹿,像當年的自己。

5

孤寂黑夜裡,李蘭噩夢連連。


鬧鐘響起,她頭痛欲裂,發信息請假。


本想打電話讓楊皓買藥,可她回憶起昨晚的爭吵,果斷放棄。


李蘭沉沉睡去,直到夜晚如同劇場的帷幕緩緩落下。


這時,門鈴響了。開門,竟是父親來了。


此刻,身心俱疲的李蘭最不想見到極愛說教的父親,責備他搞突襲。


父親侷促地站在門口,旁邊放著一個大麻包袋。


過往聲如洪鐘的他,如今小心翼翼輕聲地問:“怕不怕鞋子踩髒地板?”


李蘭一陣莫名心酸,以前連老虎都敢惹的父親,如今卻這般怯怯的。


父親指著大麻包袋說:“你媽讓我來看你,帶新鮮薺菜給你包餃子。”


此時剛開春,老家那片長滿薺菜的田裡,氣溫極低。


看到父親凍得紅腫的手,她有淚意冒出,可嘴裡賭氣:“大城市有啥買不到,機票能買幾百斤了。”


父親曾經冷酷的臉,如今寫滿討好的笑意。


李蘭一指廚房,裡面有面粉和擀麵杖。


父親忙成一團,和麵,擀皮,剁餡包捏,燒水開煮。


昏昏沉沉的李蘭沒意識到,父親竟提前備齊包餃子需要的所有配料。


眨眼功夫,他把一大碟薺菜餃子盛好,招呼她吃。


看到父親動作裡的殷勤和侷促,她心頭一酸,夾起餃子放到嘴裡。


一口下去,薺菜的清新滲入喉嚨,感冒塞住的鼻子,也通暢起來。


與父親對視,發現他眼神裡流露出當年她考滿分時才有的欣喜。


不知是父親買來的感冒藥發揮功效,還是他睡在屋裡讓人安心。


那一夜,李蘭難得睡了個安穩覺。


6

晨光熹微,李蘭起床看到父親在廚房忙碌。


他急切地問,為何楊皓和晴晴一夜未歸,要是楊皓欺負她,他得拿擀麵杖跟女婿拼命。


李蘭嘴硬:“現在你連我都打不過,還打他。”


父親感慨:“你這脾氣大,是隨了我啊!“


她猛然醒悟,當年的父親,不過如她現在這般大而已。


她讀了多年聖賢書,依然控制不住脾氣,何況是當年失意的父親?


成長後,多少場風雨曾把她虐到窒息,想必父親也曾經歷。


那時候家裡不富裕,可他把糧食賣了,挖野菜,忍飢挨餓,也要供她讀書。這在那時村裡,有幾個人能做到?


而父親對她的粗暴對待,棍棒教育,不過是希望她能成才,走出落後的村子啊。


想到這裡,她心中的怨恨突然少了些許。


晚上,楊皓帶著女兒回來。


父親抱著晴晴,用醇厚又蒼老的聲音,給她講風中的薺菜,田間的野花。


熒然的燈下,透著一片溫馨。


自打父親在家裡住下,李蘭破裂的心,一點點被治癒。


7


週六,李蘭生日。楊皓帶女兒去輔導班,父親出門買菜。


將近中午,父親沒回來,手機沒帶,人生地不熟的,她開始擔心。


李蘭衝到樓下超市找了一圈,也不見父親。


揪著一顆心回到家,父親坐在門口等待。


李蘭脾氣來了:“幹嘛到處亂跑,走丟了怎麼辦!”


父親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說想做薺菜餃子給她過生日,可超市的人讓他去幾公里外的市場,說那兒有薺菜。


她不再說話,父親也沉默了。


為了打破尷尬,父親動手做餃子。手腳雖不如往日麻利,可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擀皮和餡包餃,在燒開的鍋裡,撒一勺鹽,把胖嘟嘟的餃子落到水裡。


看著父親佝僂的身影,她不由想到:


當年的父親,也是第一次當父親。他可能笨拙,可能嚴厲,可能不會表達愛意。可,天底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那一個個用心包好的薺菜餃子,不正代表了他的心麼?


餃子的香味瀰漫在客廳時,楊皓帶女兒回來了,手裡提著蛋糕。


一家人熱熱鬧鬧,圍著吃薺菜餃子。


至美人間味兒,薺菜獨有的香氣,把李蘭過往最美好的記憶帶到此刻。


時光年輪碾過三十載,父親的餃子味道不變,可心底的愛卻浮出水面。


回憶往昔,多虧父親嚴厲逼她讀書,跳出農門,她方能見到更廣闊的世界。


往日顧著玩耍的小夥伴,如今仍在田間勞作,一生只為蓋房娶媳婦。


眺望朦朧遠去的童年,纖繁星空下,冬寒夏暑裡,早起晚睡的豈止是她。


父親如樹,雖無言,卻在身後默默守護。


如今,大樹變枯藤老樹,自己這隻曾掛在枝椏上的風箏,卻早已隨風遠去。


溫情的薺菜餃子,沒有驚天動地的味道,卻勾起了心底那片溫情記憶。


在薺菜餡兒的餃子裡,她終於讀懂了父親不會表達的愛。


父母在,尚有來路,父母去,只剩歸途。識來路,知歸途,和解方是救贖。


切蛋糕時,搖曳的燭光裡,女兒唱著歡歌,父親悄然抹淚。


楊皓在耳畔低語:“晴晴班主任送來請柬,到時我們去婚禮現場秀恩愛。”


父親輕聲對她說:“閨女,是爸小時候對你不好,爸對不起你。”


她瞬間淚奔,哭出聲,多年積壓的怨氣一下子找到了釋放的出口。


8

時光悠悠,再次見到心理醫生,升職後的李蘭被告知,抑鬱症已好大半。


半年前,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她抑鬱加重,經常朝老公女兒大發脾氣,嚇得她去看醫生。


後來,李蘭才知道,楊皓偷偷找過她的心理醫生,得知解鈴還須繫鈴人。


她曾經告訴過楊皓,童年最好的回憶是薺菜餃子。


因此,李蘭情緒失控後,楊皓給父親打了電話。


父親問女婿最早的飛機是幾點,大半夜拉上母親去田裡挖薺菜。


為了讓李蘭跟父親單獨相處,楊皓故意帶女兒“離家出走”。


她心底的傷痛,被父愛和薺菜餃子漸漸治癒,父親也功成身退。


在父親寄來一大袋薺菜那晚,李蘭做了薺菜餃子。


楊皓眨眼消滅兩大盤,女兒也吃得很高興。


深夜,銀河的港灣裡,李蘭夢迴童年。


閃著幽光的螢火蟲,領她沿著小河奔跑,穿越黑夜山谷。


田裡的薺菜花,開在薄露晨曦。


夢境轉換,她和父親母親,圍著那張舊桌子,歡樂地吃著薺菜餃子。


青草味兒的薺菜餃子,帶著愛的味道滲入舌尖。


父親慈愛地笑著對她說:“家,是你永遠的依靠。”


「美食故事」彪悍的楊太太,卻是兩個男人的香餑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