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職業操盤手同樣看K線,卻對散戶說“K線形態”是最大的謊言?

K線形態是所有人觀察股價運動方向最簡單的方式,股價具有向一個方向穩定運動數日或數週的能力

而K線作為廣大投資者的一個投資依據,職業操盤手與散戶同樣都會看,但散戶總是遜與職業操盤手,反而還會被告知投資股票不要看“K線形態”,其實K線的真相歸根究底是一個認知深度的問題

為何職業操盤手同樣看K線,卻對散戶說“K線形態”是最大的謊言?


K線形態並沒有錯,而你看到的形態只是你“發現”其中的一個結果

散戶看K線,通常只看K線表面上的形態,而散戶對於形態的認知,散戶往往會理解形態在市場上會對應著唯一答案,這也是人類最開始對世界的思維模式都是初級認知,在初級的認知裡,通常會對已知條件產生的結果賦予一項默認值,也就是一般人最開始對待事物的看法都是片面的,而在投資者面對市場時,片面的看法往往會被定義成主觀的,從而將眼中所看到的K線代入盤面反而會造成分析上的錯誤,在A股市場裡,歷史會相似,但不會一致,相似的形態並不能帶來一致的結果,就拿散戶常聽到的“M頂”來說,當K線處於上升趨勢短期新高,形態走出“近似M狀”,整體處於整固盤整階段時,M頂會預示變盤的來臨,行情面臨逆轉

為何職業操盤手同樣看K線,卻對散戶說“K線形態”是最大的謊言?

而事實上,形態的發生並不是只有唯一的變盤答案對應

為何職業操盤手同樣看K線,卻對散戶說“K線形態”是最大的謊言?

所以散戶看K線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K線還是K線,而你看到的K線形態只是你所認知的形態,所以不要企圖把K線形態當做數學題,通過已知條件求唯一結果

職業操盤手看K線做的不是“加法”而是數理統計

數理統計?難道職業操盤手都是“福爾摩斯”?還是預言家?其實散戶與職業操盤手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已知條件的處理方式不同,也就是認知上的不同,在職業操盤手的世界裡,對已知條件的結果是一個“變量”,而變量對應的,是多種股價行為可能出現的概率,而此“概率”並不是第二天會上漲還是下跌,上漲下跌說到底就是50%的概率,股價向一個方向行動的概率與另一個方向運動的概率是不同的,而股價行動的背後就是股價行為,股價沒有情緒,而股價的買賣雙方是可以通過情緒推測出操作行為的,而K線正是記錄股價行為的圖表工具,每一根實體線都是買賣雙方的差異,每一根影線都是買賣雙方的博弈,而買方力量大於賣方力量時,股價上漲,反之賣方力量大於買方,股價下跌,如果買方力量持續強勢,股價大概率持續上漲的,而驅動上漲的力量又可以從資金以及消息佐證,也就是說

股價每一次行動,都可以從背後的買賣雙方行為去推理

為何職業操盤手同樣看K線,卻對散戶說“K線形態”是最大的謊言?

但必須要注意的是,通過K線可以去分辨行為狀態,通過股價行為去決策自己的操作,但不要把K線當做操作的唯一依據,單一從行為上,很有可能陷入“莊股”套路,資金面,消息面都是揭開真相的手段,總而言之,每一次操作前必須要確保有足夠的“證據”去證實自己的推理,投資才不會白費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市場認知的變現,想要炒好股票,必須對市場有正確的認知

以上觀點是我對投資者的一些善意的忠告

你對內容有什麼疑問可以提問,很樂意為大家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