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專題策劃:新冠肺炎患者手術流程及感染防控措施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專題策劃:新冠肺炎患者手術流程及感染防控措施

本文導讀:

2019年底我國暴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立即展開疫情防控的各項應急預案,我院外科手術室也緊急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手術流程及感染防控措施,主要做好醫務人員管理、培訓、術前評估、術前準備、接送手術患者流程、術中護理配合、術後器械與環境物表的消毒處理等,在實際工作中對上述措施不斷進行了修正。

第一

作者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專題策劃:新冠肺炎患者手術流程及感染防控措施

凌賓芳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麻醉科手術室護士長,主管護師。


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系,解放軍援塞醫療隊隊員,北京護理學會手術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護理學會手術室護理專業委員會專家庫成員。多次獲優秀黨員、優秀護士長,榮立三等功1次,被總政治部表彰為“全軍巾幗建功先進個人”。承擔軍隊科研課題2項,參編教材2部,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2項,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0餘篇。

通信

作者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專題策劃:新冠肺炎患者手術流程及感染防控措施

張昕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護理部主任,副主任護師。


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護理系本科,曾任北京軍醫學院臨床醫學系講師、解放軍原第三〇二醫院科室護士長、院辦公室主任等職務,現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擔任護理部主任,執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


任中華護理學會第27屆理事會傳染病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護理學會第11屆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軍第10屆護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內科護理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護理分會理事及肝病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常務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臨床學系副主任;擔任《中華護理雜誌》、《解放軍護理雜誌》及《中華現代護理雜誌》編委和特約編委、《護理管理雜誌》審稿專家等職務。

參與手術的人員管理與培訓

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手術人員,包括外科醫生、麻醉醫生、手術室護士。


培訓的內容包括:


(1)新冠肺炎的相關救治與護理。


(2)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技術:標準預防、隔離措施、防護分級、防護技術等。


(3)感染手術患者的接送路線與流程。


(4)術後手術器械的處理與手術間、物表的消毒、垃圾處理等。


(5)醫務人員面對應急手術任務的心理疏導。另外,重點考核醫務人員穿脫防護服的操作流程與接送手術患者的流程。考核合格後方可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


(6)參與手術後的醫務人員視情況要集體進行"醫學觀察"2周,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體徵與症狀每日進行呼吸情況、體溫等進行監測,並上報主管部門,觀察期間出現異常,及時就醫。


術前準備

隔離病區患者(疑似或確診患者)原則上不實施手術,特殊情況必須實施手術時(如外傷出血不止、終止妊娠、消化道出血、急性闌尾炎手術等急診手術),收治科室提出手術需求,並報醫療科,請外科、麻醉科會診評估。


1.術前評估:


新型冠狀病毒無論疑似、臨床診斷或確診感染的患者均需術前常規檢查,所有患者均有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常規、D-二聚體、血沉和降鈣素原等檢測結果,有3 d內肺部CT平掃,還包括咽拭子、痰、血液等標本的新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診斷標準,將患者分類為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均按照確診病例標準進行防護和手術。


2.巡迴護士的準備:


(1)均安排在負壓手術間,負壓值在-5 pa以下,無負壓手術間則安排在感染手術隔離手術間。

(2)術前定期做好感控監測。

(3)在手術流程中儘量做到物理分隔。

(4)手術室內只留必須的儀器和物品。

(5)儘可能精簡參與手術的人員。

(6)負壓手術間的緩衝間及護士站門口放置含氯地巾(有效氯1 000 mg/L,含氯消毒片500 mg/片,配置方法:按1L水加入2片消毒片進行配置),地巾保持浸溼狀態,一臺手術一換。


3.洗手護士的準備:


(1)儘可能術前將用物準備齊全,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手術間門的開關頻次。

(2)手術中應配備至少2套負壓吸引器。

(3)重視使用電外科設備過程中產生的氣溶膠。


4.外聯護士的準備:


增加1名外聯護士,主要保障外聯、術中臨時取藥、取血等術中急需物品的供應,巡迴護士有需要時隨時給手術間的外聯護士通過電話或廣播聯繫,外聯護士及時把所需物品等送到手術間緩衝間,再由巡迴護士快速到緩衝間拿取所需物品。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

(一)防護級別與用物準備: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的醫院人員至少採用二級防護,參加手術、實施氣管插管、有創操作等可能產生氣溶膠的情況下醫務人員

需要採用三級防護,在二級防護的基礎上使用電動送風正壓防護面罩代替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但仍需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2)手術室護士提前準備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一次性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N95或N99型號)、一次性乳膠手套(最好雙色)、防護服、護目鏡或防護面屏(必要時備電動送風正壓防護面罩)、一次性高腰靴套、一次性防水手術衣、鞋套、快速免洗手消毒液。


(3)防護用品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如負壓手術間的第一緩衝間,無緩衝間的放置手術間門口或者刷手池旁邊,但不可直接把防護用物放置在手術間,以免被汙染。


(二)防護服穿脫流程


1.穿防護服流程:應在潛在汙染區即進入汙染區前穿防護服。


(1)首先進行七步洗手,後戴一次帽子,帽子將頭髮、雙耳全蓋住。


(2)按規範佩戴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根據個人鼻樑情況塑造鼻夾,戴上口罩後務必進行密合性檢查,雙手完全蓋住口罩,用力呼氣,若發現漏氣部位及時調整鼻夾或繫帶,調整到不漏氣為止。


(3)戴第一層有色乳膠手套,先充氣檢查手套的完整性,確保無破損漏氣等,戴第一層手套務必把工作服的袖口套住,防手套和袖口滑開導致皮膚暴露汙染。


(4)穿防護服,選擇合適的型號,檢查防護服是否在有效期、完整性和拉鍊的性能,確保防護服無破損,按規範穿好防護服。


(5)戴護目鏡或一次性面屏,三級防護時戴電動送風正壓防護面罩。


(6)戴外層手套,充氣檢查手套的完整性,戴第二層手套務必把防護服的袖口套住,防手套和袖口滑開,防止皮膚暴露。


(7)穿一次性高腰靴套,確保繫帶打結牢固,防滑脫。


(8)穿戴好防護服最好雙人檢查或者對鏡子檢查,確保防護用品穿戴到位,方可進入手術間參與工作。


(9)上臺的醫護人員常規外科刷手後再著防護服等設備,再快速手消,先戴一副無菌手套,再穿無菌手術衣,最後再戴一副無菌手套。


(10)到隔離病區接送患者的醫務人員在防護服的基礎上再穿一件防水手術衣(或外出衣服)、鞋套、外加一層帽子,從隔離病區回到手術室緩衝間再脫掉。


2.電動送風正壓防護面罩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1)原理。通過專用過濾器將空氣進行過濾後輸送至面罩供給新鮮空氣,保護操作者面部皮膚黏膜避免受到血液、體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質汙染,防治病原體的傳播。


(2)配戴流程。先將電源裝備佩戴在腰間,再將防護面罩戴於頭部,然後連接管路、打開電源,最後互相檢查。


(3)摘取流程。先關閉電源,然後卸下管路,放入回收筐;身體微微向前傾,雙手捏住防護面罩下邊緣及頂部輕輕摘掉,丟至醫療廢物容器內;最後脫掉腰間電源裝備,放入回收筐中。最後用含氯消毒液1 000 mg/L進行擦拭。


3.脫防護服的簡化流程:


手術結束整理手術間後醫務人員在緩衝間摘掉防護用物。


即:洗手(手消液)→脫一次性防滲手術衣→洗手(手消液)→摘外層手套→洗手(手消液)→摘防護面屏/護目鏡/電動送風正壓防護面罩→洗手(手消液)→脫靴套(或與防護服一同卷下)→洗手(手消液)→脫防護服→洗手(手消液)→摘內層手套→洗手(手消液)。出緩衝間至護士站入口外摘醫用防護口罩→摘帽子→洗手(手消液)→到達通過間淋浴。


脫防護服時一定注意每一步都要進行洗手或快速消手,同時防護服的汙染面不可接觸到清潔面和醫務人員身體。


接送流程

1.接手術患者:

手術室醫務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品從專用汙染電梯到隔離病區接患者。患者需戴口罩,前接醫務人員按要求防護外加一次性防滲手術衣(外出衣)、一次性帽子、鞋套。


2.接患者至緩衝間後,前接醫務人員更換一次性手術衣,脫掉外層帽子、鞋套。


3.送手術患者:

手術結束後,前接醫務人員脫掉外層手術衣,更換外層手套,穿鞋套,按原路將送回隔離病區。


4.接送隔離患者的平車應與其他患者嚴格區分,做好標識及使用後的終末處理,避免與其他患者交叉使用。使用一次性床單,一人一用一丟棄。


術中護理配合

1.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應嚴格做好防護措施。


2.上臺的外科醫生和洗手護士外科刷手前規範佩戴一次性帽子和醫用防護口罩。刷手後,在刷手服外穿著一次性防護服,穿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靴套。快速手消液七步洗手法洗手後戴內層無菌手套。穿一次性防滲手術衣,再戴外層無菌手套。術中若手套汙染,隨時更換。


3.同時要做好常規術中護理:緊跟手術步驟,觀察手術進展和患者的生命體徵,及時補充臺上所需物品,及時統計患者的出入量,遵醫囑及時給藥補液,做好保暖措施預防術中低體溫,常規壓力性損傷的防護等。


術後整理

1.術後複用器械和防護用品的處理:


洗手護士將複用器械表面擦拭後,用含氯消毒劑(含有效氯2 000 mg/L,配置方法:按1 L水加入4片500 mg/片的含氯消毒片來配置,)根據器械的體積來確定需要配置的消毒液的量,就地浸泡,並加蓋,待手術間完成密閉消毒2 h後交由供應室處理。


2.手術間物表、環境、麻醉機等的處理:


(1)術後巡迴護士與洗手護士共同對手術間進行打掃。垃圾置於雙層垃圾袋內打結密閉。


(2)物表用含氯消毒劑(含有效氯1 000 mg/L,配置方法:按1 L水加入2片500 mg/片的含氯消毒片來配置)噴灑或擦拭。包括:新風口、迴風口、設備、器械車、垃圾袋等表面。


(3)打掃完畢後,關閉層流和送風,使用過氧化氫氣化消毒系統(如山諾士消毒機,型號SANOSIL S010)。普通電動氣溶膠噴霧器用3%過氧化氫進行空氣噴灑,密閉消毒2 h。


(4)消毒2 h後再開啟層流淨化,再次進行常規打掃和手術室醫療廢物的處理。必要時更換層流高效過濾器。同時要做空氣培養,培養合格後才能進行下一臺手術。


(5)術後麻醉機及時使用麻醉機呼吸回路消毒機(SN-803-A型)進行消毒,消毒劑為消毒機專用的12%過氧化氫溶液5 ml,工作時產生臭氧量100~200 mg/h,全程先霧化15 min,消毒60 min,乾燥30 min,全程105 min。麻醉機一用一消毒。


討論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要強調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接送手術患者流程必須明確,通道必須固定和專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環境汙染和人員的感染。


(2)心理護理:新冠肺炎患者面對感染關和手術關的雙重心理壓力,多達十幾件的個人防護設備使患者對醫務人員只能聞其聲,未見其人,無形間增加了醫患之間的溝通和距離感,所以在接送手術患者和患者在清醒的狀態下醫務人員要注重通過眼神、手勢與患者進行交流,給予患者安慰和關心,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3)感控做到位:術後器械和空氣、環境、物表等消毒處理必須到位,以免造成院內感染。個人防護是安全的底線,除了醫務人員還要注重輔助工勤人員的個人防護,防止發生院內感染。


(4)在面對疫情的時候,醫務人員要注重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疫情的挑戰,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