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何時起、幾時休?


網絡暴力何時起、幾時休?


有人說,我們正處於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自由且和平,博愛而文明;可是,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用一張網就把地球連成了一個村,無數個馬甲背後,可能藏著天使,也可能寄居惡魔。

網絡暴力是一個很令人糾結的概念,百度百科上的定義是:網絡暴力是指用言語、圖片、視頻等形式在網絡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屬於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其具體形式是:在網絡上發表具有攻擊性的言論。這樣看很像並沒有什麼難理解之處,可是仔細想想,什麼樣的言論才算是具有攻擊性的呢?什麼程度的人身攻擊才能被確定為網絡暴力?這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人成為網絡暴力的施暴者或者受害者。從2001年2月的一起“人肉”曝光陳某某女士的個人信息開始,網絡暴力悄然現身,並愈演愈烈。當然,那時還沒有“人肉搜索”這種說法,不過這一事件讓某些不法分子看到了網絡的“便捷”,點燃的他們非法獲取他人信息的心火,並推動了網絡暴力的發展。時至今日,鬧得沸沸揚揚的“227”事件,使網絡暴力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而網絡暴力下的受害者肖戰,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網絡暴力何時起、幾時休?


這十幾年來,因為網絡暴力受傷的,不僅僅有明星藝人,不少普通人也深受其害。2018年8月,四川德陽一位女醫生不堪輿論壓力和網絡騷擾選擇自殺,事件起因是由於該女醫生在泳池內被一十三歲男孩騷擾,其丈夫衝過來將男孩按入水中並扇了耳光。隨後男孩家屬毆打女醫生並在其單位大鬧,此後還通過媒體造謠,對女醫生施加壓力,卻不曾想謠言的傳播比毒藥的力量還要可怕,馬甲後的網民們道聽途說不分緣由就對女醫生進行網絡暴力攻擊,其言語惡毒堪比刀劍,女醫生最終不堪輿論壓力選擇自行了斷。

這樣的案件其實不算少數,那些自以為是正義使者的網民們一度被輿論支配,在捕風捉影的消息中享受著譴責他人的快感,並且樂此不疲。他們不必害怕,因為有馬甲作盔甲,有無數和他們一樣的同道中人蜂擁而起,同時一鬨而散,事後誰也不知道始作俑者究竟是何方妖魔鬼怪。很多人,就是在這種“正義”、“無心”、“從眾”的情況下,對受害者產生了不可挽回的傷害。俗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更何況是網絡民眾群起而攻之,這般輿論壓力,誰來都不一定受得了。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覺得網絡是法外之地,在虛擬的世界裡放飛自我,做一個無所畏懼的“鍵盤俠”。其實網絡世界也有它的底線,隨著網絡暴力的升級,國家終於重拳出擊,於2020年3月1日頒佈《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明確不得開展人肉搜索、流量造假、網絡暴力等非法活動。這一法律的出臺,相信對廣大網民的言論會有更加嚴格的約束,也能讓網民整體素質提高,相信輿論的洪流,不會再輕易淹沒無辜群眾。

互聯網普及至今,網絡暴力紛爭不止,悲劇也上演了一輪又一輪,但是我相信,國家淨網行動落幕時,網絡世界也將煥然一新,網絡暴力也會銷聲匿跡。


網絡暴力何時起、幾時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