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结婚率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问题成为舆论议论的焦点,特别是生育意愿降低,生娃已经上升到国家大事的高度了。各地也连续放出关于放开和鼓励生育的药方,呼吁转变社会观念,提高生育率。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不久前,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表示,“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已经用完,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大……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靠家庭自觉,还应该制定更为完整的体制机制。说白了,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大事。”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很多人理解为“为国生娃”。特别是七夕前夕,有专家建议建立强制生育建议,让不生育的帮生了孩子的买单,更是激起千层浪,引发舆论强烈反弹,社交媒体一片抨击之声。

大家之所以不愿意结婚也不愿意生孩子,直接原因在于成本过高。难以承受的彩礼、高房价、昂贵的医疗和教育成本、时间精力不够、高企的居民负债率.......这些都是影响人们结婚、生孩子的“障碍”。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结婚登记率不断下降

在中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传统理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结婚率是反映结婚意愿最直观的指标,根据近期发布的结婚大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人结婚的意愿越来越低,晚婚和离婚的比例反而上涨。

民政部发布的《2017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1万对,比上年下降7.0%结婚率为7.7‰,比上年降低0.6个千分点,这是自2014年以来连续第四年下滑。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2018年一季度全国登记结婚301.7万对,比5年前下降近3成,经济越发达,结婚率越低。其中,结婚率最低的5个省市分别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东,其结婚率分别为:0.45%、0.61%、0.61%、0.62%、0.63%。全国单身占比最大的十个城市,基本集中在北上广深以及杭州、成都、苏州、南京等强二线城市。

2002年至2013年,我国结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在2013年达到阶段性的最高值9.9‰,自此结婚率便开始持续下降。相反,离婚率却在逐渐走高。据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4万对,比上年增长5.2%离婚率为3.2‰,同比增加0.2个千分点。2018年一季度离婚登记97.4万对,比5年前多出4成有余。

除了结婚和离婚数据有变动,晚婚现象更明显,更值得关注。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生活压力的紧迫及人们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等使得青年男女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对婚姻的态度也越来越慎重和开放,过去20—24岁年龄段结婚人数多,近5年25—29岁结婚登记的公民占最多

。在一些发达地区,初婚年龄甚至已上升到了30岁以上的高位。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分析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适婚年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婚率仍可能出现持续走低。结婚率降低,可能会影响生育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人口数量和结构。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婚都不想结了,还要我生孩子!

衡量生育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是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一个合成指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它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人口总量的变化。一般来讲如果总和生育率小于2.1(对已发展国家来说),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的。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总和生育率经历了迅速上升(1950-1957),大幅下降(1958-1961),猛烈反弹(1962-1963),高位整理(1964-1971),逐渐下降(1972-1990),低位徘徊(1991至今)几个阶段。2010~2015年,国家统计局各年的抽样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1.27、1.0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说明,近年来我国生育意愿处极低水平,每隔一代人,年出生人口就有所减少。2017年我国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2016年为12.95‰;自然增长率为5.86‰,2016年为5.32‰。从数据来看,未来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如果长期维持超低生育率的话,哪里还有人可供城市之间争抢,经济缺乏人才供给怎么可能会发展得起来!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面对持续低迷的出生率,为了鼓励更多育龄家庭生孩子,近期,全国多个地方相继出台鼓励生育的福利政策,尤其是针对百姓尤为关注的生育成本、经济负担等问题给出了相应回答。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并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等;

8月7日,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加快实施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意见》,推出包括扩大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保障妇女生育权益和母婴健康、降低二孩家庭生育成本等13条具体举措;

陕西省发布的《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明确表示,要适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出台鼓励生育措施,通过对生育进行补贴奖励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增加出生人口数量,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新疆石河子市也规定,生育二孩(不含领养)的家庭,可领取顺产500元/户、剖宫产1000元/户的住院分娩补助,二孩在0-3岁期间,每户还将给予适量奶粉补贴;

湖北仙桃市全面实施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对符合政策家庭,生育二孩可获1200元补助;全国31个省(区、市)陆续修改了地方条例,延长了产假......

种种政策真的能吸引育龄家庭吗?可以解决民众最紧迫的问题吗?不一定,现在80、90后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水涨船高的生活成本、快节奏的工作等等各种重压,生不生孩子,生一个还是两个往往会考虑得更多。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为什么还不结婚生孩子?原来...

不论是结婚意愿下滑还是不愿生孩子,直接原因在于成本过高。有些人不是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而是没有条件。

就说结婚彩礼这件事,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爷爷娶奶奶,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用了半头牛,我结婚却用了爸妈半条命!随着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结婚成本在不断刷新记录,标配“三金”+“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在今天的房价面前,有多少人能够负担得起呢,现在看来,高房价除了让人不敢生以外,也许也是不婚的借口吧。

尤其是农村地区,结婚彩礼十几万,其他花费还不算,父母围着农田转,提起娶媳心发颤,多少家庭为了结婚背负着高额的债务。除了物质条件,精神层面的共鸣更加重要,很多人不接受“搭伙过日子”的结婚观念,更不愿将就、凑合地步入婚姻。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教育水平高、经济状况良好的群体,非常享受单身生活,可以花大把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结婚还只是第一步,生孩子、养孩子的投入才是巨大的。

网上有个针对“你愿意生二胎吗?为什么?”的问卷调查,大多数人表示不愿意。

有些人表示两人的收入都只在全市平均工资线以上一点,宝宝的开销就占到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家里的日常生活开销,基本就没余下什么钱,一孩的养育成本已经让这个家庭日子过得“紧巴巴”,如果生二胎的话,负担太大了,承受不起;有些人认为,生孩子关乎一个家庭几十年的规划,养孩子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因为工作关系,已经是高负荷运转,精力根本分配不过来,不想再增加负重了;还有人是因为平时带孩子全靠家里的老人,他们年纪也大了,孩子小的时候带起来真的很累,再生一个娃,没人给带。

如今,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教育方式早已不同往日,很多父母养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饱穿暖,上个学就可以,人们想到的是如何更好的“优质养活孩子”。从怀孕开始就是一场竞赛,没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晚人一步”,就算省吃俭用也不能省了孩子的教育费,胎教早教学前教,琴棋书画机器人,奥数英语跆拳道……各种培训班、训练营,有经济能力的绝对不会落下,就算暂时没有经济条件的也会在承担范围内给予最大的支持。

据《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统计显示,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教育支出为23000元人民币(约4000美元),而74%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0000元人民币,36%家庭低于10000元人民币。有人开玩笑,中国是以养3个孩子的成本只养了1个孩子,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除了庞大的教育支出,还有房子、无人照顾小孩等等多座大山,这对于很多年轻夫妇而言,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些白领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正在步入消费降级,日渐上涨的物价(房子、教育、医疗、养老等)让绝大多数国人早已背上债务,与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过大。而且,对于女性而言,不是不想生娃,而是“不敢”生娃,这个时代,女性要为生育买的单,实在太沉重了。不仅要面对十月怀胎的艰辛,生产时的“生死门”,生产后还要面对家庭与事业的兼顾。

前段时间,姚晨分享了个人心路历程,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及生完两个孩子后的一些感受。“一个家庭如果要有两个孩子,这个家庭的女性可能就得在生孩子这件事上花上5年时间。作为妈妈,生产后身材走样,脂肪缠身,肌肉松懈。作为演员,因接连生俩娃,错过好戏好导演,女演员最好的黄金5年,悄然流逝。”

是什么让你不敢结婚生孩子?“真相”来了!

除了演员,5年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足以“改朝换代”好几次,更何况之前重心全在家庭的妈妈们,想要踏出去谈何容易,要么求职困难,要么从头开始。如果选择照顾家庭,那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没有经济权和话语权,只能默默忍受守寡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的现状,因此现代很多女性别说生娃了,连婚都不想结。

所以,想要提高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不是奖励几万块这种“福利”就能解决的,在巨额的养娃成本面前,这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和生育状况变动趋势来看,短期内鼓励生育的举措可能会产生一些效果。但如果没有切实的利益保障,年轻人是不会轻易生娃的。总而言之,要把政策落到实处,为育龄家庭创造更好的生育条件,完善公共服务,通过切切实实的措施来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而不是画饼充饥,仅停留在惠而不实的语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