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看點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前言:再上一點“小料”--揭秘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一)導言

市場變化實在太快。本週市場大幅反彈,以食品、醫藥為代表的剛需消費類板塊成為資金追捧的焦點,而此前的“香餑餑”半導體被大幅拋售。對於疫情下的市場走勢會如何?睿遠基金陳光明表示,短期熱門股或高估,而A股有長期慢牛可能。瑞銀認為,美股基本面謹慎,A股總體樂觀。

(二)A股成交量理性迴歸

3月6日,滬深兩市大幅下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1.21%報收於3034.51點;深成指跌1.10%報收於11582.82點;創業板指跌0.75%報收於2192.94點。

3.8:看點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3月6日,萬得全A成交金額9500多億元,近幾日維持在萬億上下震盪。在此之前,已連續10天維持在萬億以上,近期成交量雖有所波動,但依舊維持較高活躍度,且屬於市場正常變動範圍。

3.8:看點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三)“剛需”板塊受市場追捧

近兩週市場大幅波動,板塊表現也出現較大分化。對比近10天Wind二級行業漲跌幅來看,多數行業經過本週上漲已收復上週失地,從漲幅排名來看,食品、醫療保健、零售、房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且都屬於人們衣食住行範圍內的剛需。仍有部分板塊近10日大幅下跌,其中科技類板塊最為明顯,尤其是半導體板塊,近10日跌幅達11.91%,並且本週在其他板塊全部反彈的背景下依舊下跌。

3.8:看點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四)主力資金淨流出800多億

從本週行業主力資金流向來看,淨流出800多億元。其中,信息技術板塊淨流出最多,超過600億元,工業板塊緊隨其後,淨流出額亦在100億元以上。此外,日常消費板塊淨流入額相對較多,超過70億元。整體看,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類板塊成為市場拋售的主力。

3.8:看點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五)北上資金本週小幅迴流

3月6日,北上資金當天淨流出30.41億元,本週淨流入56.21億元,雖然結束此前一週大幅流出態勢,但依舊保持謹慎。考慮到疫情在全球蔓延,也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3.8:看點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六)兩融餘額節後增加1000多億

在經歷了上週末一小波低谷後,近幾日兩融資金持續快速回流。截至週四(3月5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為11321.2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1212.40億元增加108.85億元,並創出今年以來新高。若從2月初底部算起,兩融資金增長1000多億元。

3.8:看點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隨著市場高位震盪,兩融資金的流向也發生部分變化。Wind統計顯示,本週,有43只個股融資餘額增長超過20%,最新融資餘額大於2億元,且佔流通市值比超過1%。具體來看,浙江永強融資餘額增幅達76.33%位居第一,此外,中貝通信、寧波建工、南京證券、杭鋼股份、中信建投、神馬股份、騰達建設等多家公司融資餘額增幅均超過40%。

3.8:看點A股周漲5%資金動向:追捧2類股,拋售600億“香餑餑”

(七)A股有長期慢牛可能

對於疫情下的市場走勢會如何?又有哪些板塊值得關注?多位知名投資人給表達自己的看法。

某某:短期熱門股或高估,A股有長期慢牛可能

對於A股前段時間的強勁表現,睿遠基金陳光明近日在一次公開活動中表示,疫情相對緩解後,兩級分化嚴重,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型公司的表現遠遠好於以上證50為代表的權重股。究其原因,以上證50為代表的權重股反映疫情對基本面的影響,而以創業板為代表的科創中小型公司成為市場博弈的主要對象,更多的是風險偏好的定向上升。他認為,目前相當多的熱門股處於高估狀態,巨大交易量和換手率體現的是眾多散戶參與投票的結果。一般而言這種狀態不會持續太久。不成熟的投資人,往往會出現短期高估或低估,而長期投資者就是利用這樣的定價偏差獲利,這也是長期投資的必要性。從市場角度分析,陳光明表示,中國居民財富的再配置是一個長期趨勢,可能要通過未來5-10年去做動態調整,不會一蹴而就;國際資本加大中國資產配置也是一個長期趨勢;政府鼓勵增加直接融資,服務實體經濟,同時也希望保持平穩態勢,這種指導思想有利於市場的平穩和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展望中長期市場,陳光明判斷,A股資本市場有長期慢牛的可能。

天風證券副總裁翟晨曦:少做單資產押注

天風證券副總裁翟晨曦近日表示,全球債市利率下行,反映出在經濟沒有出現很好反彈的同時,碰到了如此大的疫情,市場避險情緒非常高。全球其他國家疫情蔓延的概率很高,從這個角度看,保持防禦的風險偏好較適宜。他建議今年少做單資產押注,多做大類資產配置裡的動態比例調整。今年比較適合利率+權益。利率品天然帶避險效果,只要有大的衝擊,它都會帶來很好的價格上漲回報。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前一段時間比較看好成長的權益類,所以選擇利率+成長的搭配方式。他認為,中國A股市場經過一次調整後,可能下一階段要關注基建類、刺激類相關標的,包括金融、地產、基建、週期類等品種,這可能是下一階段觸底後,反彈企穩比較好的標的。

瑞銀集團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美股基本面謹慎,A股總體樂觀

瑞銀集團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表示,瑞銀的研究表明,美股標普500最近6個月前5只股票達到了18%的權重,過去6個月只有38%的標普500的股票跑贏了指數。隨著海外投資人對疫情越來越深入的瞭解與認識,對一些股票的預期也發生了改變,對免稅店、旅遊、奢侈品、汽車等有關行業都調低了預期。海外投資人普遍預期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會往1%的方向去。對於今年A股市場,瑞銀總體上保持樂觀。他建議對創新和改革兩大主題多加關注。投資主題有四個,分別是借貸利率下降、行業整合、創新、國企股權激勵。總體上,對中國股市保持樂觀。他認為,通過對美股上市公司和中國全口徑上市公司的比較,美股公司收入規模相對大一些,定價能力高一些,利潤率厚一些,估值就高很多。內地行業整合的加速會為權益投資人提供更多可以投資的標的。

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