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齊,一場準備了八代人的鳩佔鵲巢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指中國戰國初年陳國田氏後代取代齊國姜姓呂氏成為齊侯(齊威王始稱齊王)的事件。

而《莊子·胠篋》中講到“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竊國者指的也是田氏代齊這件事情。

《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姜齊以及田齊的興衰史。

為此,自陳仲完逃亡齊國至田和成為齊侯期間,田氏準備了八代,用了數百年時間終於竊取了齊國的統治大權,成為一方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

田氏代齊,一場準備了八代人的鳩佔鵲巢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公元前672年,田氏的第一位始祖陳仲完到了齊國,陳仲完本來是陳國太子,但是因為政治鬥爭失敗後逃到齊國,結果在齊國深受齊桓公寵愛,在推辭掉任他為卿的任命後,他最後被齊桓公任命為管理百工的工正。

而當時齊國大夫懿仲在把女兒嫁給陳仲完前進行占卜,得到了“陳仲完子孫會昌盛、八世之後在齊國地位無可比擬”的卦辭,最終把女兒嫁給了陳仲完。通過與齊國本土貴族的聯姻,一個逃亡的陳國太子在齊國站穩了腳跟並創建了田氏。

田完去世之後,諡號敬仲,田氏世襲其工正之職,田完生穉孟夷,穉孟夷之子閔孟莊,閔孟莊之子田文子須無。田文子須無侍奉齊莊公,深受莊公賞識和寵愛。田須無去世,他的兒子桓子無宇繼爵。

而在田氏的一次次變遷中,齊國呂氏卻在不斷退步。

田氏代齊,一場準備了八代人的鳩佔鵲巢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齊國長期內亂,又經常打敗仗,呂氏勢力大損。由於沒有處理好繼承人問題以及錯誤的任人為相,導致齊桓公死後諸子爭立,齊國開啟了長期的內亂模式。到齊景公即位時,齊國仍有崔杼和慶封之亂,可謂是多災多難。

這種戰亂導致了呂氏的實力大損失,而田氏卻在混亂中收取了民心。

當時齊人生活困苦,但是齊國卻沒有予以賑濟。田乞就開始向老百姓借貸糧食,採取大斗借出、小鬥回收的方式,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到了齊簡公時期,田乞之子田常又採用大斗借出、小鬥回收的方式收買人心,以至於齊國後來有了歌謠“老太太采芑(qǐ)菜呀,送給田成子!”。

這種方式不過損失了一些錢財,但是卻為田氏收買了齊國的人心。

田氏代齊,一場準備了八代人的鳩佔鵲巢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而除了人心,田氏在政治上也越發穩固。從田桓子事齊莊公得寵起,經過田釐子(田乞)、田成子(田常)三代,呂氏經歷了齊莊公、景公、悼公、簡公。

齊國公族呂氏依靠的力量主要是高氏、國氏兩家,國、高兩家與呂氏同出於姜姓,皆為齊太公之後,呂氏旁支。在齊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高氏、國氏世代為齊國上卿,天子所任命,齊國形成呂氏、高氏、國氏三家共保姜姓社稷的局面

但是經過反覆鬥爭,包括各種明裡暗中的鬥爭和權力的博弈,高和國兩氏被田氏剔除了齊國權力圈,到田常為齊簡公相的時期,田氏正式掌握了齊國實權。

田氏雖然掌握了大權,但姜姓仍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於是在田常專權期間率軍攻打魯國,子貢以“攻打吳國,齊軍失敗可以削弱齊國田氏之外的貴族”為由說動田常停止繼續攻打魯國,田常故意與吳、魯聯軍決戰,造成齊軍慘敗於艾陵,而齊國如國書等姜氏一脈的貴族多被俘虜。

田氏代齊,一場準備了八代人的鳩佔鵲巢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到齊平公時,田常將賞人的權力留給齊平公,將懲罰人的權力留給自己,藉機剷除國氏、鮑氏等姜氏一脈貴族,並大肆給田氏增加封地。至此,田氏和姜氏的力量對比完全失衡,田氏取代姜氏已成定局。

而在田常在殺掉齊簡公後,就開始和韓、趙、魏、吳、越修好。到了田和時,田和親自和魏文侯會面達成田氏代齊的共識,

魏文侯向周王和諸侯派出使者請立田和為諸侯,併成功取得周天子的承認。

從西周初年就開始的周朝第一大封國,姜姓呂氏的齊國正式被田氏取代。

田氏代齊,一場準備了八代人的鳩佔鵲巢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為了這一天,田氏忍耐準備了整整八代,數百年時間,期間經歷了不知多少政治的、軍事的鬥爭,終於才有了最後所謂的不流血的田氏代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