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2019年夏天,在东安县科协艾主席和横塘村周支书的陪同下,我们调研小组对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的传统村落展开了实地调研。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 正大门

从东安县城出发约1小时,途经井头圩镇和石期市镇,最后到达横塘镇横塘村。车子刚进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油彩画”。画中有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有蓝蓝的天空,青青的连绵不断的山脉,还有游着家鸭的池塘,茂密的竹林等等。车停在了周家大院招待所前,下车后会立马发现在旁边有两对高达丈余的青石拴马柱,据说古时武官在这里要下马,文官要下轿,回乡省亲的百官也得下轿拴马步行进村。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2 拴马桩

村落前临湘江支流茶香河,背倚宏伟雄峰金鸡岭;小河潺潺滋润千亩良田。整个周家大院院落呈长方形,坐西向东,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22000平方米,俯视大院,重楼叠盖,斗拱屋檐,十分壮观。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3 马头墙

八条青石板大道自东向西深入,每栋房屋由天井、照墙、门楼、厢房、侧房、正厅、伙房、水井等组成。院外每栋房屋之间有小巷,每条小巷都铺有石板路纵横全院,使栋栋房屋紧密相连,可以脚不沾泥往来于每栋房屋之间,而初来乍到的人却又像走迷宫一样,摸不清方向。房屋外墙全部用规格一致青烧砖、石灰砂浆砌成,砌墙线路细少清晰平行。其中有一天井处,平日虽不显山露水,但每逢遇水,便内显乾坤——含一条鱼穿过水草,在其中游曳,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4 天井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5 鱼

每栋房屋大门均是用长方形的大青石柱做门框,门棚上刻有兽麒麟等瑞物,非常气派。屋内墙全是木质材料,房屋门窗、墙壁、栋梁等上刻有福、禄、寿、八仙、花鸟、龙凤等各种不同的图案,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屋内最宽敞的地方是堂屋,地面是用三合泥铺成,堂屋前持天井,照墙和门楼,两侧用木壁分成卧房和厢房。天井全是用青石板铺盖,看不见明显的下水道,却从不存水,排水系统安排得十分巧妙科学。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6 一房屋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7 “福”

该村在2016年12月被住建部列为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保护单位、2017年12月被湖南省列为全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更是红军当年的革命根据地,至今,在周氏宗祠的梁架上书写得“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老乡”宣传标语仍保存完好。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8 红军宣传标语

据保存完整横塘周氏族谱记载:周氏族人自元未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围城建都,周氏始祖百二郎由南京城马船铺搬迁至横塘村。初来时帮一大户人家做工、管账,赢得了雇主的信任和爱护。后他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就向雇主提出买地建房,雇主便无偿地提供了这块“风水宝地”。周氏始祖百二郎拿出积蓄大兴土木建房。相传有9栋房屋,同时间开工、同一时间上梁。随后,先后建起9栋正屋,18栋横屋,俗称“九纵十八横”周家大院。自此,周氏族人始定居横塘村,世代繁衍,延续至今30多代,历经700多年。在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周家大院的名称始终不变,大院的位置始终不变。

这是一块红色基因的热土,这里的人民曾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湘江战役》期间,1934年12月初,红军在广西黄沙河一带突围时,受伤的战士为了躲避国民党部队的追剿,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至横塘村,在这里治疗养伤。在此期间,红军纪律严明,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边养伤,一边宣讲革命的道理,并带领当地老百姓开展农业生产,打土豪,分土地,还开展了一批武装斗争,为当地培养了一些先进分子。他们在横塘村待了七八个月时间,当时的地下工作场地就设在周氏祠堂最里层一栋屋里。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9 红军宣传标语

白天,他们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晚上到群众中去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播撒革命种子,开展一些地方武装斗争。为了隐蔽,防止国民党发现,在祠堂最里面一栋的横梁照方上留有“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乡”字样。

在横塘村这块土地上,孕育出一些杰出人物,如民国期间有威震一方的护国将军周冶夫;近代清正廉明,造富一方之民国江永县县长周晋钧等。这里的人民为保护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物王首道同志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927年,王首道(解放后曾任广东省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由于零陵驻军团长王德光发动了“宥日事变”,不得不从祁阳转移,辗转来到横塘村,被当地群众保护,安排住在一个隐蔽的田庄屋里,居住将近一年。在此期间,王首道首次教会这里的农民种植双季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利用晚上时间,到周氏祠堂召集进步农民宣讲马列主义等革命道理,讲农民为什么受穷,中国人为什么受洋人压迫,宣讲“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宣讲苏联十月革命等,还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深受当地农民的拥戴。解放后,王首道同志进驻北京后,还专门把掩护他的那位农民请到北京去做客,以示答谢。

改革开放以来,依山傍水的周氏村民日益富庶,特别是1995年将原狮子铺乡、高峰乡合并成立了横塘镇,镇政府选址文堂村,随着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周家大院95%的农户在街道建起了带有门面的楼房和异地购买商品房。

周家大院的石刻、木雕、彩绘更是具有其独特的一面。窗棂上的八仙,天井一整块青石上的鲤鱼图案、照壁上的“福”字,以及马头墙上的彩绘等,实在是惟妙惟肖,工匠技艺之深令人赞不绝口。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0 木雕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1 木雕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2 木雕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3 木雕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4 木雕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5 彩绘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6 石雕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7 门柱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8 门柱

但现在周家大院所面临的是:许多年轻人一代举家搬到了镇上和城里,由于没有及时修缮,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周家大院,长期闲置、空关加上遭受雨水、白蚁、黄蜂等侵蚀,自然损坏和老化较为严重。

在本次的调研过程中,让我们进一步发现了古村村落之美,既能更好的宣传和保护古村落,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古村落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周家大院能够越办越好,其古建筑能够全部得到修缮和维护。

永州传统村落之—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

图 19 外围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